為什麼不能和女人講道理?

2020-12-13 卡娃微卡

文 / 007同學

知乎上有一個熱議的帖子:「哪些時刻,你覺得老公一點不在乎你」?點讚最高的幾個評論是這樣的。

@芳芳:我今天跟他抱怨說被上司罵了,他居然跟我分析半天,然後得出結論:是我錯了!人家是他老婆還是我是他老婆,他都不在乎我!

@秋水:因為一點小事,他竟然跟我理論半天,還敢跟我吹鬍子瞪眼的!還敢吼我!他一定是不愛我了!其實,他跟我理論的時候,我的大腦早就自動屏蔽了。

@呼呼蟲:我被他氣地不行了,吼了他兩句,他竟然跟我講了半天道理,然後告訴我,「你需要冷靜」!他一點都不在乎我,嗚嗚……

初看,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但讓這麼多女人覺得生氣傷心的原因,就是她的男人,竟然跟她講道理。

電影《河東獅吼》裡有一段經典臺詞,「從現在開始,你只許疼我一個人,要寵我,不許欺負我,罵我。我開心了,你要陪著我開心,我不開心了,你要哄我開心,在你的心裡只有我」。看吧,這就是女人,一種不講道理的可愛生物。

同為女人,當然深知芳芳、秋水和呼呼蟲們的真實想法,以下,才是她們與老公吵架時的真實內心戲:

@芳芳:難道我不知道我自己也有錯麼,我只想讓他安慰安慰我啊,其實,他只需要和我一起同仇敵愾,擺出一副,「侵犯我女神的都是賤人,格殺勿論的架勢」,我就非常高興了。

@秋水:事實算什麼,道理算個屁,我要他教啊?他還敢吼我了,以前他從不這樣的,是他變了,是他不愛我了,想分手……

@呼呼蟲:冷靜什麼啊?我的心都冷了。其實,他當時只要給我一個抱抱就好了。

男人,作為一種邏輯思維比女人縝密強大許多的生物,同一件事,往往看重的,是事情本身的對錯曲直。而女人,她最在乎的,卻是「他到底有沒有在乎我的感受」?「他到底還愛不愛我?」說白了,她們真正在乎的,是男人的態度。

電影《前任3》一開始,就是孟雲抱怨男人多麼累,林佳控訴女人多麼苦的畫面。這對一起走過5年的患難情侶,似乎成了對簿公堂的對立律師。每個人,都找準了自己的立場和觀點,都用自己無懈可擊的邏輯來攻擊對方,保護自己,試圖在誰苦誰累這個問題上分出高下,決個勝負。

故事的最後,在誰也不肯低頭的冷戰裡,這對曾經不離不棄,一起走過創業艱辛和生活困苦的情侶,卻在工作小有成就、物質生活越來越好的時候,徹底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他們像兩隻殉情的狼,他扮作至尊寶,在人潮湧動的街頭一遍一遍地喊著「林佳,我愛你」,她就著苦,一遍遍回憶過去,將一大堆讓她過敏的芒果咽下,味同嚼蠟,病入膏肓。

單就這場辯論而言,這場撕逼絕對是有勝負標準的,但在愛情這件事裡,卻從來就沒有輸贏。就像電影主題曲中唱的那樣,「因為成長,我們逼不得已要習慣,因為成長我們忽而間說散就散」,最終,他們都付出了成長的代價。

生活中的兩個人,沒有任何爭執是不可能的,但作為女人,她們的想法往往很簡單,那就是:道理我都懂,只是相對於道理而言,我更想聽你說句「我愛你,我願意遷就你」。而現實生活中,愚蠢的男人,卻總把身邊的女人當作對手,試圖用滴水不漏的論據觀點來駁倒對方,殊不知這樣的結果,就是讓爭吵的火焰燃燒得越來越猛。

其實,女人,是需要被感動的,而不是被說服的,因為只有許多的感動,才能成就長久的愛情。正如林夕一句歌詞裡寫的那樣,「我也曾把光陰浪費甚至莽撞到視死如歸,然後因為愛上你而渴望長命百歲」。

羅振宇曾說過,「女人在乎的是與你的聯繫,在乎你怎麼對她,在乎她在你心中的地位」。對於女人而言,有時候,一句「我愛你」,一個擁抱,遠勝過千言萬語。

聽過一個女生說,「被一把抱住時的感覺真的太美妙了,陽光,肥皂,所有溫暖的味道,都好像一下子融進了身體裡。倘若下次再見面,希望他二話不說,霸道地過來抱」。其實,對一個女人來說,一個帶著他體溫的擁抱和熱吻,一份帶著足夠力度的愛,遠抵過千萬句道理。

最近大火的節目《幸福三重奏》裡有一幕,大S把日本壽司和韓國壽司的叫法說反了,汪小菲本能的指出錯誤糾正過來。大S瞪了他一眼,求生欲很強的汪小菲機智地馬上轉移話題,沒幾句話就把大S逗得哈哈大笑。

不跟對方講道理,學會照顧對方的情緒,知道適時認慫,懂得哄老婆開心,這或許就是汪小菲和大S結婚6年還能甜蜜如初的秘訣。聰明的男人,絕對不會在老婆生氣的時候還喋喋不休地講道理,而是懂得示弱。

曾看到過一個溫暖的小故事:

老婆說:我們離婚吧,這日子沒法過了!老公也咆哮了:不過就不過,離就離,誰不離誰是孫子!房給你,車給你,兒子也給你!但你能不能請我當保姆?你去哪裡我也去哪裡!(老婆剛喝進去的水噴了一地!然後就走了。)老公問:老婆,你去哪裡?老婆沒好氣的回道:去買菜,做你愛吃的紅燒肉!老公說:我陪你!老婆問老公:為什麼每次吵架都要讓著我呀?老公:我180,你160,跟你講話的時候我不得先低頭嗎?

正如故事中的兩個人,生活中,當矛盾和爭執不免發生的時候,女人在乎的往往只是對方會不會感受到她的心情,而不是無休無止地跟她講道理。她需要接受的訊息只是:你要重視我,重視我就是愛我。你要讓著我,讓著我就是愛我。

所以,男人,永遠不要試圖跟一個女人講道理,一個月流血七天還不死的生物,在這個星球上本來就是逆天的存在。

聽過這樣一則笑話,「女人發動直覺的時候想像力僅次於梵谷,女人捉姦時候的智商僅次於愛因斯坦,女人失戀時候的文筆僅次於莫言,女人發火時候的戰鬥力僅次於奧特曼!」

所以,男人們,放棄抵抗吧,你們惹不起這種生物,妥協才是唯一的出路。並且,作為一個講道理的男人,有必要知道一點:跟自己的女人講道理,這本來就是一件不講道理的事。

要知道,一個女人,如果在外人看來知書達理,溫潤祥和,但在他的男人那裡卻傲嬌跋扈,蠻不講理,那就只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她愛他,她把他當成了自己最親近的人,在他面前,她不需要任何掩飾和壓抑。

所以,懂得不跟自己的女人講道理,懂得適當服軟,適時認慫的男人,其實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因為,他獲得一個女人的真心。

圖片來源影視劇截圖

你的每一個贊,我都很喜歡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男朋友在明知我生氣的情況下,不哄我而講道理?
    大家別說誇張,好好想想有沒有這種時候,男朋友哄得好好的,自個兒倒越想越生氣,索性男朋友不哄了,擺事實講道理了,女方卻不明白為什麼男朋友在自己生氣的時候都不哄你。哄一個女生去解決問題的本質是掩蓋問題,當個渣男太簡單了,遇到事就和稀泥就可以了。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會離婚?
  • 不講道理的男人最聰明
    高贊回答就是:不停和老婆講道理的男人。女人大都是感性的,她需要的不是一個動不動就講道理的丈夫,而是一個能夠理解和包容她的人。在感情裡,她更在意的是一種態度。我有個鄰居,結了兩次婚,都離了。對方就是受不了他沒日沒夜地講理。
  • 世上最愚蠢的行為,就是講道理(深度好文)
    事後子貢問孔子,一年明明有四季,老師您為什麼說三季呢?孔子說:「他就是個蚱蜢,生於春季,死於秋季,就沒見過冬季,你跟三季人根本解釋不清。」不和「三季人」講道理,這就是古人的智慧啊!說到底,這世上最愚蠢的人,就是愛講道理的人。
  • 在我發脾氣時別跟我講道理,我聾的
    他們常常陷入一個誤區,在女朋友生氣的時候,總是要問個清楚,「寶貝,你為什麼生氣呢」「是不是我哪裡做得不對了」「你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你跟我講啊」,這種情況下,無疑是火上澆油。伏爾泰曾說過:「使人感到疲憊的不是遠方的高山,往往是鞋裡的一粒沙子。
  • 為什么女人那幾天不能去寺廟等場所
    圖片來源網絡常聽周圍親戚朋友善意的提醒我們,來例假期間是不可以去寺廟,宗祠等場所,可是為什麼要這樣講呢,我們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其一,不知其二,反正那幾天不去就是了,也不敢去,至於為什麼不能去,就算有疑惑,也不知道到底為什麼,大概大部分人認為會認為就是傳說中那幾天不乾淨會衝撞了神佛,但是事實是怎樣呢,這還要從我們平時的常識裡來說起,大部分民間把神和佛認為是一樣的,但是其實神和佛是完全不一樣的,一般民間的神,據說正直忠臣善良和及孝順之士死而可能為神,受到百姓祭拜,比如地方神城隍爺、土地公、嶽飛、關公,財神爺、福、祿、壽、喜等各路神、仙。
  • 永遠不要和愛你的人講道理
    父母把我們從一個牙牙學語的孩子,培養成如今的大姑娘(大小夥子),在我們沒做父母之前,也許都不能理解那份來自父母的擔心和愛護。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是我人生最叛逆的時期,我常常和母親吵架。那時候她很擔心我的學習,總是不停地催促我讀書,可我每天在學校裡真的讀夠了,回到家我就想踏踏實實看會電視,或者和小夥伴一起玩一會。
  • 【棉花島心田俱樂部】講道理是反人性的
    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理有四部,道理、事理、義理、情理,從自然的人與事的常規出發,攬括了天地、自然、社會、人、事的基本原常理,所以只講道理,不講情理,這是拋開了人的感情因素,成了反人性,滅人性,存了天理。
  • 孩子發脾氣時,家長講道理不管用,學會正確溝通效果事半功倍
    很多家長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會和他們講道理,可是效果並不是很好,甚至會起到反效果。所以這令家長們感到困擾,為什麼孩子在這種情況下,不能講道理呢? 01孩子有情緒時,家長為什麼不能講道理? 盧梭曾經談到:跟孩子講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方式。
  • 你媽一句頂我十句,婚姻的悲劇:婆婆不講道理,丈夫媽寶男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這一生要經歷很多次的「劫難」,為什麼這麼說呢?造物者在鑄造女人的時候,偏偏選擇了讓女人「生兒育女」。而每一次的陣痛分娩其實就是一場「劫難」。但是,如果再遇到不幸的婚姻,那就是女人的另一場劫難的開始。
  • 有人說家裡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道理的地方,講的是什麼樣的感情?
    感情Q:有人說家裡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道理的地方,講的又是什麼樣的感情?A:家,我不認為只是一個講情的地方。當然,也是要講道理的。你說,講的是什麼樣的感情呢?不能是,那個人更加愛你、你就可以橫行霸道。你想怎樣就怎樣,對方都要無條件的遷就你。沒有這樣的感情,也沒有任何一種感情熬得起這樣的折騰。至於道理呢,再大的道理還得作用於這個人。也就是,也有不能少的感情。一個家,那就是親情、愛情等。這個時候,凡事講道理也講不通的。非原則問題,大家就互相忍讓吧。
  • 講故事勝於講道理,人人都會聽故事,但講故事卻少有人會
    為什麼讀此書呢?俗話說:聽故事勝於聽道理;講故事也勝於講道理。故事,本身有其巨大的魅力。可是,人人都會聽故事,但講故事卻少有人會。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呢?也就是說一個故事包括某個人、發生什麼事、遇見什麼困難、有何變化和作者的觀點這五個方面。《你能寫出好故事》這本書就是用12個章節的篇幅從這五個方面,一一為學習者講述學好一個故事的獨家秘招。這本書很實用,方法技巧很全面。接下來,以小王子這個故事為例,來說說這本書作者麗薩·克龍筆下的寫故事哪些技巧是如何運用在故事中。
  • 洋蔥新聞:出來混要講道理!
    我是個不信佛的人,但我是個講道理的人。——不是所有人都是壞人,不能一竿子打倒所有校長。做媒體要講道理,不能因為人家長得像流氓就把人抓起來對吧?相貌堂堂的衣冠禽獸有的是。————————————————我一直以為,中國的校服是整個地球最醜的校服,那麼清純朝氣的學生,穿上校服一個個都灰頭狗臉。
  • 俗語為什麼說「有錢不娶活漢妻」?「活漢妻」原來是這7類女人!
    俗語為什麼說「有錢不娶活漢妻」?「活漢妻」原來是此7類女人! 這個俗語諺語流傳千年,一直是古人智慧的象徵,其中通常有著非常豐富深刻而淺顯易懂的道理。今天呀小編又雙叒叕要來給大家講諺語了!今天要講的這句話叫做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
  • 不是男生不喜歡你才講道理,要是不喜歡懶得和你多說。
    不是男生不喜歡你才講道理,要是不喜歡懶得和你多說。告訴大家一個扎心的真相,不過有一個女的聽進去算我輸。如果你總抱著在感情中無條件被寵被哄的訴求找男朋友,很容易遇見渣男,或者找到價值遠比自己低的伴侶。說的簡單一點,如果你堅守「不管誰對誰錯,只要女生一生氣男人就要認錯」的價值觀,那你的訴求就是找一個無條件迎合你的舔狗,如果對方在戀愛中不試圖跟你講道理,只是一味迎合,那麼基本跑不出如下兩種情況:1.對方根本沒打算跟你建立長久健康的關係,只是為了短期的性,所以你說什麼都是對對對好好好,反正也沒打算長期投資,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 當孩子有所不滿憤怒悲傷時,一味地給孩子講道理,其實就是家暴
    一天剛好在小區娛樂區碰到鄰居貝貝和她媽媽,貝貝不像以前一樣坐著蕩鞦韆,想要站在鞦韆上看看能不能也像坐著一樣好玩,這些貝貝媽媽可不樂意了,想著站著多危險啊!一不小心就能摔個滿地找牙,這是絕對不允許的。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味的講道理也就在和孩子做無效的溝通,無效溝通常常會給孩子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
  • 農村俗語「男人嘴大吃八方,女人嘴大吃窮郎」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因為地域不同,俗語還具有地方特色後和趣味性。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句俗語「男人嘴大吃八方,女人嘴大吃窮郎「,什麼意思,有道理嗎?1,西高於東,家敗損人丁。這句話說的是關於農村蓋房子的講究,意思是翻蓋時西邊不能高於東邊,否則會家敗人亡,為什麼這麼說呢?
  • 傻瓜才去講道理,高手都愛講故事!
    人都喜歡聽故事,而不是道理,一千條道理不如一個故事來得生動。你跟人講了一大通公司章程,不如說「上個周小明沒有穿工裝,第二天就通告被罰了200塊錢」來得印象深刻。故事思維,已經是我們生活、職場必備的一項技能,當你學會講故事後,你的演講表達能力、帶領團隊能力也都會有質地提升。今天,我將分享一下「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 俗語:男人憐後妻,女人望前夫,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
    俗語:男人憐後妻,女人望前夫,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農村俗語涵蓋的方面特別多,今天阿寧給大家介紹一句關於婚姻方面的俗語。這句俗語就是男人憐後妻,女人望前夫。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 不發朋友圈的男人和女人怎麼了?為什麼不能撩?
    第二種:發朋友圈很多時候是一種消遣行為,閒暇時發發朋友圈和朋友們互相點點讚,但這些前提是你有一些時間,如果經常不發朋友圈,那麼這個人就可能處於一種忙碌狀態。忙著學習忙著工作,無心於發朋友圈這些事,所以這樣的男人和女人也不能撩,因為他們沒有時間陪你談戀愛。
  •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詩人教你講道理的正確方式
    其實,這首詩的題目和作者很可能都有問題。這首詩真正的作者叫朱斌,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詩的題目原來也不叫《登鸛雀樓》,叫《登樓》。有什麼證據呢?有本很古老的書叫《國秀集》。「國秀」,就是一國之中最厲害的人才。有人把他們的詩編了一個集子。這個集子是什麼時候編的呢?天寶三年,恰是盛唐時候。誰編的呢?一個叫芮挺章的人。王之渙、朱斌、芮挺章,基本上是同時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