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7月27日消息(記者沈靜文)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在不通風的地方使用家用3D印表機可能會導致健康問題。
現在3D列印的技術是日漸普及,用於醫學建築和軍事等範疇,甚至開始家用化。但是美國伊利諾州理工大學的研究稱,市面上的3D印表機首先是將塑料加熱然後通過噴嘴噴出,造出設計模型。這個過程類似於工業生產會釋放出有毒物質,但一般的家用者不會使用防護設備。這些微粒在空中漂浮,容易被人吸入肺部或者是腦部,過度可能會引發肺病、血液以及神經系統疾病甚至會導致死亡。
這項研究是由伊利諾伊理工大學研究人員布倫特·史蒂芬斯在芝加哥的3D印表機體驗中心,對5款熱門的型號進行的研究。研究報告中沒有註明具體的型號,但是測試發現,5款3D印表機釋放的超微細粒子數量驚人,比如以PU聚合物做低溫列印,最低每分鐘釋放的200億微粒而在高溫條件下,以其他物料列印每分鐘釋放的微粒更可多達2000億粒。這些3D印表機微粒釋放量猶如在室內開火爐,燒香味蠟燭,或者是燃燒香菸,體積微小,超細顆粒也就是UFP能沉積在肺部,並直接被攝入血液當中,濃度較高,與肺癌、中風和哮喘的症狀發展都是有關係的。
報告當中沒有詳細指出ABS和PLA排放物的化學成份,但此前已經有證據顯示ABS有毒,而PLA是生物兼容性的致癌物的聚合物已經廣泛用於製作藥物的膠囊。工業用的3D印表機通常會使用通風井和過濾器,清除懸浮顆粒,但是人們很少考慮家用3D印表機安裝環境的顆粒物排放問題,研究人員認為,在不同風或者是過濾設施不足的室內裡環境,用戶應該慎用3D印表機。
實際上,除了對健康的擔憂,這兩天對3D印表機的另外一個擔憂就集中在安全上,最近遼寧警方針對3D印表機是否能夠列印槍枝展開了一個調研,而其實我們中國之聲也提到過,而在國外,已經有人用3D印表機來造槍。這似乎意味著,從食品到服裝,從武器裝備到人體器官,這些東西以後都可以在戰地附近隨時列印出來了,這種高科技不禁也引發了人們的擔憂。這恐怕是很多人的擔憂,隨著3D印表機的普及,世界未來會不會變成一個大兵工廠?
在去年底,美國一家雜誌的網站曾經刊登一篇文章說,2013年,最值得關注的武器首推3D列印槍。這項技術是一個美國名為「分布式防禦"的激進組織發明的,他們已經創建了可以下載的設計圖,只要在網上下載這種圖紙,然後通過3D印表機就可以列印出AR-15槍聲的零部件,進而組裝出AR-15半自動槍。
今年的5月份,美國又有一名設計者威爾森將自己設計的一部塑料手槍發布上網,任何人只要有圖紙有先進的3D印表機就可以製造這種槍,它可以殺人,甚至可以通過金屬探測器的檢查來騙過機場的安檢,更讓人擔心的是,在兩周內這款槍的設計圖被下載了超過了10萬次,最近引發了不少的爭議。當時美國紐約市已經立法禁止使用3D印表機製造槍枝的零部件,理論上說,3D列印技術可以依據客戶的需求列印出任何的槍枝組件,雖然目前用3D印表機做的塑料組件還不能承受槍枝射擊產生的硬力,包括火藥爆炸射出每顆子彈的作用力,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和3D印表機技術的日趨成熟,相信未來可以製造出更多先進的武器設備。
眼下潛在的和已存在的軍用3D印表機已經成為全世界爭議的一個話題,在今年4月,由美國海軍上尉在美國海軍學院最具影響力的發文章表示,3D列印技術將從根本上改變未海軍的建設。他們認為3D列印在未來會影響海軍潛艇、艦艇以及艦載機等所有武器裝備的設計和製造。為了最大限度的增強生產工藝過程中發展經濟,未來生產線和造船廠都有可能是一臺巨大的3D印表機。但是對於這些種種傳說也有人提出質疑,比如說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就在微博上發布一條消息說,關於3D列印好像越傳越邪乎了,如果真有那麼神,用3D印表機就應該能列印出3D印表機了,那麼生產商還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