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劉芬 中國基金報
中國基金報記者 劉芬
不斷見證歷史的2020年,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刻,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在重塑,國內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也正在深化進行,國內基金行業發展正迎來難得的戰略機遇期。
2020年也正值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滿30周年之際,也是首家銀行系公募成立滿15周年的重大時刻。2005年,工銀瑞信作為首家銀行系基金公司經國務院批准試點成立。十五年以來,在多方努力下,工銀瑞信已發展成為一家公司治理科學、業務資質全面、產品體系豐富、投資業績良好、風險控制嚴格的資管總規模近1.3萬億元的全能型資產管理公司。
近日,工銀瑞信基金黨委書記、總經理王海璐接受中國基金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15年是工銀瑞信永攀高峰、追求卓越的第一程。當前,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正加速形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正穩步推進,與此同時,國內基金業也正步入資管轉型升級的新發展階段。工銀瑞信將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為己任,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穩健合規為底線,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加快金融科技發展,繼續提升金融服務的普惠性、適應性和競爭力,穩步推進經營轉型,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因勢而謀
調優提質打造核心能力
王海璐於2019年1月加入工銀瑞信基金,擔任公司黨委書記,2019年5月正式出任公司總經理。加入工銀瑞信基金之前,王海璐曾在銀行業深耕20餘年,在債券、外匯等專業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投資和交易經驗,在人民幣國際化及推動資本市場開放方面具較豐富工作經驗。
王海璐加入工銀瑞信之際,正是基金行業面臨資管新規實施後需加快轉型的發展階段。
總結執掌工銀瑞信一年半以來的歷程,王海璐表示「2018年以來隨著大資管新規頒布實施,資管行業加快轉型,基金業迎來從規模擴張向深耕細作、從粗放發展向規範經營、從高速增長向質量提升的巨變」。
在此新形勢下,王海璐確立了「調結構、增規模、提質量、促發展」的工作指導方針,明確了「做優主動、做大被動、做強養老、提速跨境」的轉型發展方向,並深入推進實施「五大戰略工程」,持續夯實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包括一是繼續穩步推進「投研提升工程」,提升硬核實力;二是持續推進「產品創新工程」,加強產品供給;
三是積極推進「服務優化工程」,升級服務能力;四是全面推進「風控加固工程」,確保穩健發展;五是加快推進「科技賦能工程」,打造數位化基金公司。王海璐表示,通過持續夯實核心能力,不斷優化業務結構,實現了資管新規之後的平穩發展,經營發展質量、效益持續提升。截至2020年6月末,工銀瑞信資管規模近1.3萬億元,居同業前列。
作為對工銀瑞信基金起壓艙石作用的養老金業務,近兩年來發展亦是非常迅猛。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工銀瑞信基金的養老金投資管理業務規模持續保持同業第一,達到4290億元,較年初增長632億元,規模增幅達17%,養老金業務佔公司管理總規模的比例由2018年初的17%提升至33%,進一步擴大了同業排名第一的領先優勢。
工銀瑞信的公募有效管理規模、股票基金管理規模、指數業務規模均居銀行系公募第一。銀河證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工銀瑞信的有效管理規模為1893.4億元,領先於排在第二的銀行系公募700億元。體現核心業務價值的非貨幣基金業務規模達2707億元,佔公募基金的比例由2018年末的22%提升至47%。非貨幣基金中,截至2020年6月底,主動型權益基金的規模達875億元,2019年以來的規模增長率達185%,佔非貨基規模的比例高達32%;指數型基金的規模達458億元,2019年以來的規模增長率達117%,佔非貨基規模的比例達17%。
工銀瑞信基金的經營成績單也不斷穩中向好,工商銀行2019年報顯示,工銀瑞信2019年實現淨利潤15.36億元,較2018年增長2.7%;淨利潤連續保持基金行業前3,在銀行系基金公司穩居第一。工商銀行2020半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底,工銀瑞信2020年上半年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9.99億元,同比增10%;累計實現淨利潤9.37億元,同比增19%。
談到工銀瑞信對股東的回報,王海璐表示,工銀瑞信是工商銀行集團的第一家綜合化子公司,基於「戰略貢獻重於價值貢獻,長期價值大於短期價值」的原則,對助力集團綜合化經營發展、提升對集團價值貢獻負有責無旁貸的使命。工銀瑞信始終圍繞工商銀行戰略部署,持續助力集團打造「第一個人金融銀行戰略」、「境內外匯業務首選銀行戰略」,同時與大資管、對公板塊等各大板塊深度協同,為工商銀行客戶提供全方位、投融資一體化服務,持續提升戰略貢獻能力。通過與股東協同發展和自主發展並舉,對股東的財務回報持續提升。
因勢利導
全面做優做強核心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以來,隨著「投研提升工程」的穩步實施,工銀瑞信投研體系得以不斷完善,公司投研能力和投資業績得到持續提升。一是權益投資業績穩步提升,2019權益基金業績排名由同業前1/2分位提升至前1/3分位,2020年上半年進一步提升至全市場前15%分位,打造了工銀醫藥健康、工銀前沿醫療、工銀文體產業等多隻績優基金。二是固定收益投資能力進一步鞏固,2019年、2020年上半年,債券基金業績均位居大型公司第2。三是養老金業績持續領先,截至2019年末,最近三年和五年以及2019年當年的年金投資業績位居同業第1,社保業務已連續5年獲得社保理事會基本面評價最高檔(A檔)。
業績的提升,一方面得益於前瞻性布局把握住了市場機會,另一方面得益於投研能力的提升。據了解,工銀瑞信已建立了15個投資能力中心和4大研究板塊,形成了涵蓋宏觀、策略、各個產業等不同研究領域。王海璐強調,工銀瑞信始終堅持「投資者利益至上」的受託文化和經營理念,忠實履行受託義務,並傳導到每一位投研人員,引導形成「價值投資、穩健投資、長期投資」的投資觀,培養成熟、健康的投資文化,處理好發展觀、業績觀和風險觀三者的關係。就發展觀而言,樹立並強化為投資人服務的理念,追求可持續的、長久的、高質量的發展, 避免盲目追求過快發展而忽視投資人利益的情況;就業績觀而言,始終堅持價值投資,追求長期可持續的、穿越周期的優秀業績,避免過度追求短期業績而忽略基本面;就風險觀而言,切實做好風險與收益的匹配和平衡,避免片面追求高回報而忽視風險防範。在上述觀念指導下,工銀瑞信穩步推進「投研提升工程」,提升硬核實力。通過強化研究和資產精選、完善投研決策機制、加強組合精細管理、豐富投資策略,持續提升主動管理能力、長期價值投資能力、資產定價專業能力,鞏固養老金業績領先優勢,保持股票、債券投資業績同業前列地位。
投研體系和產品布局是基金公司發展的基石,圍繞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要求和客戶需求,工銀瑞信在公司內部深入開展「產品創新工程」,進一步優化了產品布局結構。王海璐介紹,圍繞助力引導長期資金入市的行業發展目標,工銀瑞信的第三支柱個人養老目標基金實現業內首批發行,並完成主要年齡段投資者的產品覆蓋。圍繞國家戰略和資本市場改革創新,工銀瑞信2019年5月在業內首批發行了科創板基金產品,2019年10月發行了首隻灣創ETF產品,2020年9月首批發行科創ETF。圍繞國內被動投資加快發展趨勢,已基本完成國內主要寬基類股票ETF產品布局。
此外,工銀瑞信也在不斷推進基金組合等創新模式發展,實現基金營銷服務模式升級。圍繞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推動ABS業務發展,積極推進國企混改類業務發展。
風控建設是保障公司穩健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王海璐指出,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短期難以消除,對全球產業鏈格局將產生深刻影響,同時大國博弈加劇,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較多,資本市場波動仍將較大,且境內外市場關聯性增強,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防控難度提升。同時,在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階段,尾部企業的信用風險仍會持續暴露。風險防控能力是衡量基金公司經營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標。工銀瑞信始終堅守合規穩健的底線,通過加強制度流程建設和四道風險防線的作用發揮,強化各類風險研究分析、識別監測並提前制定應對預案,持續推進風控智能化建設,不斷提升對各類風險的「前置」防控能力,始終保持穩健的經營發展勢頭。
值得注意的是,依託長期在工商銀行工作的經驗,王海璐亦高度重視金融科技對公司發展的顯著促進作用,並將推動金融科技發展提升至公司發展戰略高度加以重視,加快推進數位化轉型發展。王海璐表示,公司已完成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制定,正全面推進實施建設,將重點打造「智能投研」、「智能營銷」、「智能運營」三大業務平臺,構建技術和數據雙中臺,實現提升客戶體驗和運營效率,並降低風險和成本,通過金融科技為經營發展全方位賦能。
以客戶為中心
堅持全投資周期的陪伴
聚沙成塔,一家基金公司的成長、壯大,離不開持有人的信任。王海璐深以為然,在她看來,「投資者信任是基金公司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忠實履行信義義務、為投資者謀求最佳收益,加強投資者保護,是資產管理公司的基本職責。」
十五年以來,工銀瑞信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嚴控風險,穩健投資,著力提升客戶長期投資回報的同時,緊緊圍繞客戶對服務需求的變化,加快產品和營銷服務體系的創新升級,更好地滿足客戶財富管理需求。
王海璐指出,當前居民正在逐步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力度,對服務的需求也在深刻轉變,推動行業變革創新,主要呈現三方面的趨勢:一是客戶對資管產品要求提升,客戶對資管產品的風險收益匹配性、收益穩定性、銷售適當性、購買便利性、服務專業性等要求持續提升。二是客戶對服務的需求發生結構性變化。客戶需求逐步從單一產品購買向資產配置解決方案轉變,從賣方銷售引導向買方投顧導向轉變,從一次性購買向全流程陪伴和個性化服務轉變,從傳統線下渠道向方便快捷的線上渠道轉變。三是基金業服務模式也在不斷創新,組合營銷、精準銷售和基金投顧等創新模式,在不斷加快產品和營銷服務體系的創新升級。
王海璐談到,針對客戶需求的新變化,工銀瑞信近年來持續加快服務模式創新,持續提升客戶投資服務體驗。一是積極藉助金融科技發展,加強新技術、新模式運用和新場景建設,加強客戶畫像,打造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全流程、陪伴式、精準化服務。持續斷優化公司直銷App升級迭代和功能優化,並與工商銀行加強聯動,打造包括基金推介、內容陪伴、投資工具、資產查詢、投教服務在內的智能化、個性化、全流程一站式基金投資服務,積極與螞蟻基金、騰訊理財通、天天基金等頭部網際網路平臺開展合作。二是積極從基金產品提供向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資產配置解決方案。針對不同客群的風險承受能力、風險偏好、投資配置需求,傾力打造了「睿智投」基金組合,通過甄選優秀基金產品實現一系列不同策略的組合和動態配置調整,為客戶提供多元配比、分散風險、一鍵購買、省時省力的一站式資產配置服務,打造成為客戶金融資產配置的睿智之選。三是高度重視投資者教育和長期陪伴成長,積極引導客戶理性投資、長期投資。2020年5月,工銀瑞信成功入選且運營基金行業首家國家級網際網路投資者教育基地。經過持續的努力和創新,目前工銀瑞信已通過網際網路服務線上客戶近3000萬。
以高質量為綱
向全能型資管巨擘奮進
當下,成立已滿15周年的工銀瑞信基金風華正茂,首家銀行系公募15年的發展壯大,也充分印證了國內銀行系基金公司的成長曆程。15年來,銀行系公募基金公司依託股東銀行的強大渠道和資源優勢,管理規模、業務布局和投研能力均實現了快速發展,已發展成為公募基金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回顧銀行系公募15年的發展歷程,王海璐指出,「銀行系基金公司成立的初衷,是為了促進資本市場穩定發展、提升直接融資比重、壯大機構投資者。銀行系基金公司多年來積極支持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為資本市場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可以說充分實現了設立時的初衷。」
對於銀行系公募基金公司的未來發展前景,王海璐充滿信心,她指出,「公募基金行業發展正迎來難得的戰略機遇期: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基金行業帶來更多優質標的,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將有利於基金公司專業優勢發揮,監管積極支持綜合實力優秀的基金公司做大做強,客戶投資需求持續增長將持續拓寬發展空間,客戶對投資顧問及陪伴服務的需求逐步提升將推動行業變革創新,金融科技與資管加速融合將帶來發展新引擎」。王海璐強調,作為國有控股的大型銀行系基金公司,在新時代下,將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提升核心能力,藉助股東的客戶和渠道優勢,加強深度融合,作為國有大行參與資本市場建設和直接融資服務的重要平臺,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創新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廣大人民財富管理和養老投資需求。
基於上述發展機遇和行業前景,王海璐進一步闡述了公司自身的發展願景,她表示,「工銀瑞信將緊抓機遇,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為己任,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穩健合規為底線,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為集團內重要的綜合化經營平臺和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全能型資產管理公司,為國家、社會、客戶、股東做出更大的價值貢獻。」
王海璐進一步強調,工銀瑞信將繼續推進綜合化和國際化發展,圍繞居民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加強優質產品供給,持續優化客戶服務;圍繞三大支柱養老金改革,鞏固提升養老金投資管理同業第一的領先地位;圍繞國內大資管行業轉型發展態勢,發揮專業優勢,繼續推進與銀行理財、保險等其他資管機構合作;圍繞對外開放提速大趨勢,積極服務境內外客戶跨境投資管理需求;圍繞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為實體企業提供投融資一體化服務需求,重點加強對科技創新企業的融資支持。
展望未來,15歲的工銀瑞信躊躇滿志,公司將積極藉助兩家全球領先股東的綜合優勢,持續提升自主發展能力,全面向全能型資管巨擘奮進。「站在新的起點上,工銀瑞信深感新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和責任、深感客戶寄予我們的信任和重託、深感股東對我們的要求和期望。全體工銀瑞信人,將繼續不忘初心、堅守使命,繼續緊緊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客戶需求的經營主線,以更優異的業績、更豐富的產品、更專業的服務,為國家、社會、客戶、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回報,全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王海璐說。
編輯:艦長
「
中國基金報:報導基金關注的一切
Chinafundnews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中國基金報
原標題:《工銀瑞信總經理王海璐:以客戶為中心,打造核心能力,開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