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阿密大學(圖:Getty)
海外網2月12日電 留學生在海外遭遇電信詐騙的事件屢屢發生,近日,一位在美國邁阿密大學就讀的中國留學生,就被一通電話「坑」慘了。
美國《新聞周刊》報導了事件的始末。這位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在俄亥俄州的邁阿密大學就讀,他曾接到一連串電話,對方不僅謊稱自己是中國駐美使館人員,還威脅這名學生,打款5.4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7萬),否則將被驅逐出境。
不僅如此,騙子還聲稱這名學生涉嫌犯有「國際欺詐行為」,要對他進行調查,還強調,如若該學生不配合,就將事件告知美國聯邦調查局。
為了力證「身份」,騙子先是亮出了看似逼真的名片,接著不斷通過電話和面對面式的視頻聊天進行騷擾,還通過提供「真人照片」和身份數據,取得學生的信任。騙子承諾,只要打款,就能力保學生留在該國,還可避免起訴。
不熟悉騙子套路的學生很快中招了。報導稱,1月23日,這名學生先是從PNC銀行轉出4千美金匯入香港某帳戶,時隔一天,又從大通銀行轉出5萬美金。
然而,打款後,該學生再也沒有從騙子那裡得到任何消息,隨後,他將事件告知當地警方。
當地警方表示,遇到這種複雜的、大規模的騙局,人們通常不知道該向誰告發,而且出於部分原因,國際學生通常對執法產生不信任感。
11日,邁阿密大學校方發聲表示,他們已經注意到以「驅逐」為由的詐騙行為,並稱國際留學生接到威脅電話的事件「正在全國各地發生」。
無獨有偶。同樣是上個月,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也發出過類似的公告,提醒學生們謹防來自校園內部和當地以「716」區號開頭的來電號碼。詐騙者有時自稱是美國國土安全部人員,亦或是海關執法部門的官員。
中國駐美使館「在美電信詐騙的幾種常見方式」內文
電信詐騙的手段十分多樣,防不勝防。瀏覽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有關詐騙的提醒通知幾乎每年都有。在2018年9月的一篇文章中,駐美使館還科普了「在美電信詐騙的幾種常見方式」,其中「詐稱涉嫌刑事案件,可能會被遣返回國」一項與此次邁阿密大學留學生的中招細節十分吻合。根據駐美使館的說法,這是臺灣詐騙集團的慣用伎倆。具體套路如上圖。
此外,2018年4月,其官網還發布《再次提醒警惕冒充中國駐美使、領館電話號碼實施的電信詐騙》一文,提醒在美中國公民警惕不法分子來電,避免遭受經濟損失。(海外網/李萌)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李萌、劉凌
31494991,.留學生在美被騙37萬 嫌犯套路與臺灣詐騙集團伎倆相似,.2019-02-12 13:49:52,.204249,.李萌、劉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