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德雅路附近的雅芳專賣店正在進行促銷,店內雅芳產品僅佔貨櫃不到六分之一。
■記者 朱蓉
在長沙市蔡鍔路上經營多年的雅芳護膚品專賣店,如今已被一家包子鋪取代,新店開業,排隊「搶」包子的人不少,鮮有顧客知道這裡曾經是一家雅芳直銷店。
而中山路附近,一家已經營十餘年的雅芳專賣店正在進行商品清倉,店門上拉起了「2折起」的大橫幅……
作為「國內第一張直銷牌照」的獲得者,雅芳曾經風光無限。經過整整10年的市場發展,這位「直銷頭牌」日漸沒落,業內人士關於「退出中國市場」的猜測一浪高過一浪。而在雅芳沒落的背後,是直銷行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跟不上步伐的表現。
雅芳出售「大本營」
日前,雅芳與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博龍資產管理公司達成價值6.05億美元的協議,博龍將以1.7億美元的價格購入雅芳北美80.1%的股權。這是雅芳公司退出韓國、越南、愛爾蘭後,再次出讓其在全球範圍內的業務,此前,雅芳業績已連續3年虧損。
2006年,我國首次開放直銷牌照申領。作為彼時全球最大的直銷公司,雅芳拿到了我國第一張直銷牌照。
2008年,雅芳中國的賄賂事件對品牌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雅芳全球的業績也由此開始下跌,失去了全球最大的直銷公司地位。
自雅芳出售北美「大本營」業務的消息傳出後,行業內關於其將退出中國市場的猜測也一浪高過一浪。
湖南市場「沒人了」
1月5日,記者在長沙市場調查發現,雅芳曾引以為傲的實體專賣店生意也有點難做。
在中山亭附近,經營了十餘年的雅芳專賣店掛起了「雅芳清倉大特賣2折起」的橫幅。洗面奶、沐浴露15元,護手霜25元……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內陳列著雅芳的各種洗護產品,貨架上商品已經不多。店內服務員介紹,生意一般,正在處理清貨。
而在德雅路附近的雅芳專賣店內,大多數貨架已被玉蘭油、瑾泉和歐萊雅等品牌佔據。
記者通過雅芳總公司獲得雅芳湖南分公司負責人電話並嘗試與其溝通,手機卻始終處於關機狀態,而通過百度地圖查詢到該公司的座機號碼也已處於停機狀態。1月6日,記者通過直銷市場監管部門了解到,雅芳公司湖南分公司目前未有直銷員登記在冊,且已經很久未申請進行直銷人員培訓活動,「退出湖南市場的日子可能不會太遠了。」一位負責人推斷。
市場
直銷牌照開放10年,28家企業在湘搶地盤
進入2016年,我國開放直銷牌照申領已經整整十年。就在去年,同仁堂、魯花壓榨花生油、霸王集團、茅臺、五糧液等國內知名企業先後向國家商務部遞交了直銷牌照申請書。這也意味著,直銷這一經營形式已經愈發受到市場和零售行業的認可。
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國已有71家企業拿到由國家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牌照,這其中,包括愛茉莉、天獅、隆力奇和哈藥集團等諸多企業。記者從省工商局了解到,目前獲得商務部許可在湖南省範圍內進行直銷經營業務的企業共有28家,在這之中,經營護膚品、保健品行業的企業偏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為止,我省已擁有2家本土直銷企業。它們分別是於2010年及2011年相繼獲得直銷牌照的綠之韻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和湖南炎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感覺有的產品確實好用,但價格偏貴也不會經常買。」家住梅溪湖附近的羅女士家附近開設了一家權健專賣店,由於皮膚問題她曾購買過軟膠囊服用。
一名在常德經營完美護膚品的創業者認為,以直銷的形式進行企業經營,能夠從源頭上杜絕假貨,「年關近了,護膚品的銷售也逐漸旺了,有時候確實會很忙。」
省工商局經濟檢察局局長韋翔認為,在湖南,直銷屬於朝陽產業,雖然28家入湘直銷企業中不活躍的企業偏多,但這一行業仍有不小發展空間,而湖南的直銷行業發展在全國而言也處在中等水平。
觀察
直銷面臨電商衝擊
「你聽說過安利嗎?」這句網絡段子最近在網際網路上挺火,背後透露的是網民們對直銷行業的調侃。直銷這一零售行業形式,經常被一些消費者誤以為與傳銷有關。
而這些偏見,也成為不少直銷企業在尋求市場突破時遇到的不小的難題。韋翔介紹,直銷是通過直銷員來進行產品銷售的合法經營形式,這與傳銷主要通過「玩概念」、「拉人頭」等形式來獲取非法利益有著本質的區別。
和所有傳統零售行業一樣,直銷企業也正面臨網際網路和電商的衝擊。
一名曾在玫琳凱和權健等多個直銷企業工作的人士認為,在網際網路時代,直銷企業也需要從單純的「人對人口碑傳播」的經營理念開始改變,無論是網際網路上的相關資訊體系建設,還是一定數量的廣告投放,「將品牌形象建立起來,敢於發聲」將成為拓展市場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支招
購買直銷產品,如何維權
消費者對直銷產品的猶疑,一部分來自於如果購買到不適合或者質量不過關的產品不知如何維權。對此,韋翔也表示,無論企業是以何種形式進行經營,只要是在市場流通領域發現產品質量問題,如果在企業得不到妥善解決,均可撥打12315向工商部門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