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在旅行中會佔一定的份額,吃也是一種文化,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和優勢,至於味道好吃不好吃,那就另當別論看個人的喜好。不過吃對我來說不重要,觀景才是第一。這次去蘭州是和閨蜜們一起出遊,總不能一個人搞特殊化,吃就只能隨大家。正好閨密中有幾個吃貨,一到蘭州就提議去吃蘭州的特色美食,卻成就了我的蘭州美食之路。
清真馬源順
當地計程車師傅推薦,酒店的環境不錯,我們到的時候時間還早,整個酒店就我們這一波人。
聽說手抓羊肉是這裡的特色菜,按斤賣,一斤不到100元,因為我們來的都是女性,店員建議我們訂一斤半的份量就夠了,於是我們要了一份肥瘦相間的羊肉,比純瘦的還要貴一點。貴有貴的道理,羊肉原汁原味肉質比較鮮嫩,加上半肥的羊肉油滑潤口,在嘴裡越嚼越香沒有渣的感覺,才明白半肥的要比瘦的貴有它的道理。
晚餐不宜多吃,接下來我們要了幾個小菜,那種清淡口味的,有芥菜山藥、廣東菜心、清炒豆角加上酒店送的泡蘿蔔乾和炸豌豆。
髮絲牛肉湯——這菜我們第一次見,裡面的髮絲好像和紫菜一個類型,一根根的像頭髮絲一樣,和著牛肉的肉香味,味道真是美極了,我也不客氣,連喝兩碗還意猶未盡。
米飯一小碗兩元,好在大家的飯量不大,剛剛夠飽,結帳260元,經濟實惠。
清真馬子祿牛肉麵
從青海湖返回蘭州,一下車大家就嚷嚷著要去吃蘭州的牛肉麵,早就聽說馬子祿的牛肉麵很有味道,又是蘭州的老字號招牌面,於是讓師傅直接在這裡停車。
步入店堂面積比較大,長方形的桌子一排排,吃麵的人很多幾乎是座無虛席,我們找了個座位,幾個人擠在一塊兒,我沒地方坐就和一對從青海湖回來的情侶共擠一桌,其實做個電燈泡還是很尷尬的。
面是15元一份,牛肉是單獨的不包含在面裡面,7元一份五、六片牛肉,牛肉是用小碟一碟碟的放在櫥櫃裡,憑票自己拿。
做面的廚房直接挨著店堂,幾口不鏽鋼的湯鍋熱氣騰騰,煮麵和熬湯的鍋是分開的,面有粗細之分,由大家自由選擇。面是現下現吃,所以等著拿面的人也不少,下好的面直接抄在碗裡面,加高湯、調料和蔥蒜。
面的分量很足,趁熱將牛肉倒入碗中,讓牛肉和湯汁充分融合,放了辣椒的牛肉麵後勁十足,那種吃得酣暢淋漓的樣子看著就讓人過癮,可惜我們吃不了辣的,品嘗不了那種勁爆的快感。
正寧路小吃夜市
這是吃貨們的重頭戲,我們坐公交車直達正寧路,然後沿著大街拐進一條巷子,只見巷子中熙熙攘攘的人群,兩側的吆喝聲,伴著鍋碗瓢盆乒桌球乓的聲音,一股煙火氣撲面而來。
剛進來的時候讓人有點舉棋不定,不知道選擇吃什麼,一眼望不到頭的攤位,又怕開始吃多了會錯過後面的精彩。於是我們先做個看客,從煎炸開始,冒著煙霧的油鍋裡一塊塊的土豆餅在噗噗的跳動,旁邊的和盤裡擺放著一片片金黃色的食物,立馬就勾起人的食慾。
正愣神,腳還沒站穩就被人流帶往下一個攤位,炒土豆年糕、煎豆腐,熱熱的肉夾饃,那種煽情的孜然和蔥花味直衝鼻腔,讓人不由自主地咽下幾口口水。甜甜的切糕在櫥窗裡做著五花肉的夢,就不怕被旁邊的冰鎮酸奶澆醒了希望?
看到「馬爺牛奶雞蛋醪糟」時,不管了,先來一杯解解饞。感覺白鬍子老頭像網紅,一鍋放入牛奶的醪糟剛剛燒開,奶和酒的香味就四溢開來,接著打入雞蛋花,並撒入葡萄乾、枸杞、花生、白糖等,攪拌均勻,一杯成品就做好了,十塊錢好大一杯。
當我們一邊走一邊喝得盡興的時候,被一支長長的隊伍所吸引,原來這裡才是走入中央電視臺「舌尖上的中國」,老字號「馬爺國華牛奶雞蛋醪糟」,再買時間不夠,讓那幾個吃貨們腸子都悔青了。
看見一個小姐姐拿著一個造型像小船的東西在等她的男朋友,我們沒見過這麼萌的食物感覺很好奇,於是過去打聽,小姐姐倒是很熱情的告訴了我們,還讓我們拍了照,可惜過後還是把它的名字忘記了,請問蘭州的朋友,這是什麼?不知道是不是魷魚小丸子?下次去的時候一定不能放過它。
再往裡走,幾處像我們這裡一樣的夜市,臺階上放滿了桌子板凳,案前擺放著水煮的面、粉還有現炒的熱菜,一桌桌杯盤交錯喧囂的人群,將這個夜市提高了八度的火熱。我們停下腳步,在一方桌子邊坐下,一人一碗羊雜麵吃出了蘭州的煙火味,也吃進了一份永久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