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美食番,久遠一點頭一個想到的,就應該是《中華小當家》了
除此之外,日漫中的美食題材也有很多:《食戟之靈》、《愛吃拉麵的小泉同學》、《衛宮家今天的飯》、《鹿楓堂四色日和》……有劍走偏鋒帶了點燃屬性,同時還有日常的屬性。
畫面上來講,也有刻畫相當精細的,各種讓人直流口水的二次元美食!
而我國作為一個吃貨大國,能夠叫得上名字的經典美食番竟然有些空白?!
回顧一下我們國產的美食番,今天來講講美食番的構成~
美食!好吃的美食!
講美食,參考其他影視作品,一方面是要讓美食好吃,另一方面也可以講述美食背後的故事以及科普,當然,也少不了一些人文情感。畢竟,美食終究是服務於人的,牽絆頗深,總會有特殊的情感存在。
首先是好吃。
畫面上肯定是要精細的,普通貼圖or有些跳戲的3D畫面,很難讓人提起興趣。
所以精細的美食畫面一種是走寫實風,頂多多打幾道光;另一種就如《中華小當家》,有些創新、「爆衣」等誇張的表現。
如比較新的一部國產美食番《萌妻食神》,不少觀眾調侃將經費都用在了美食上,對比偶爾翻車的人物繪畫,美食的表現很不錯了!
爆衣款的呢,一部《食神魂》帶有一些成長、熱血的元素,美食的表現當然也不會走日常風格。
其次是科普。
這種有些偏向正經,就算《舌尖上的中國》也不會大篇幅的將科普內容直接植入正片,看起來總會有些枯燥,所以穿插式、或者用文字來逐步講述,也是個很不錯的方式。
近兩天發現個泡麵番,或者說是「喝水番」?《小倉鼠笛笛的吃播日常》,短平快,用一名新晉吃播的視角,每集吃一樣美食,順便幾句話小科普+小笑點,用快節奏彌補內容的不足。
最後是人文。
這一點不得不提一部老動畫了——《神廚小福貴》,動畫發生在清末,可想而知悲劇式的結局,悲劇式的背景。時代以及宮廷的詭譎多變,賦予了這部動畫不一樣的深刻內涵。
每一次美食的誕生,有著主角小福貴應對危機的聰敏,「金手指」的設定,雖然有槽點但也有些有趣。
動畫衍生
美食番自帶的日常屬性,很適合做佛系或者經營類的小遊戲。當然也有像番外篇似的,逆向將遊戲做成動畫,如《女武神的餐桌》。
作品改自《崩壞三》的同名漫畫,並在B站取得了9.6的評分,遊戲及漫畫的粉絲基礎,日常輕鬆的氛圍,教程清楚的製作,畫面精美的美食。及格以上的水平很容易~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刷著刷著就打開了淘寶,翻出了零食箱子。
所以說,美食番的終極作用,當然是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