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當代藝術與規劃館專題為您提供深圳當代藝術與規劃館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深圳當代藝術與規劃館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更多內容請查看築龍學社建築施工熱點推薦。
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正式開館!異型鋼構打造「異世界」 查看詳情
瀏覽數:1256
深圳又添新地標!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已經正式開館啦!深圳當代藝術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位於深圳福田,是一棟集藝術收藏與展示、信息查詢和宣傳、接待觀光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場館。作為一座「概念建築」,其造型獨特,採用大量的傾斜、扭曲、旋轉等異型鋼結構布置。 深圳兩館南臨市民中心,北靠少年宮,西向深圳書城,是福田區最後一個重大公共建築項目,將成為深圳市文化設施的新地標。據悉,該建築高度40米,地下局部2層,地上5層,總建築面積89355平方米,其中地上部分鋼結構用鋼量近2萬噸。鋼結構施工採取「地面散件拼裝——高空胎架支撐單元體原位安裝——結構分區分段卸載」的方法,遵循「先內後外、先南後北」的順
查看詳情深圳當代藝術博物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 查看詳情
瀏覽數:5664
Shenzhen Museum of Art Contemporary and 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 位置:廣東 深圳 分類:文化建築 內容:實景照片 圖片:11張 當代藝術博物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是深圳福田文化區總體規劃的一部分。這一項目中包含兩個相互獨立的部門:當代藝術博物館(MOCA)和城市規劃展覽(PE),分別作為作為文化的匯集地和建築展覽的場所。建築的入口大廳,多功能展覽空間,觀演廳,會議室和服務空間將同時為兩個場館所共用。藍天組分別設計了兩座場館,以強調各自的功能和滿足不同的展示需求
查看詳情深圳當代藝術館及規劃展覽館BIM應用 查看詳情
瀏覽數:513
關鍵詞: 展覽館BIM應用 藝術館BIM應用 BIM技術應用
人工智慧正在進軍建築業 深圳當代藝術館及規劃展覽館(MOCAPE),這座由奧地利建築師Wolf D Prix設計的深圳新地標,首次利用BIM+機械完成了建築建造。 MOCAPE在2016年10月完工 位於這棟建築中央部分的形狀奇異的金屬構造就是今天的主角 這個金屬構造是整棟建築的「大腦」 不鏽鋼製成 看起來像一朵銀色的雲彩 它承載了一系列公共功能空間 餐廳、書店、博物館商店... 同時也將兩個館區的展覽空間&n
查看詳情深圳當代藝術館及城市規劃展覽館 查看詳情
瀏覽數:5277 回複數:8
深圳當代藝術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位於市民中心北側,是深圳中心區最後一個重大公益文化項目。 建築由深圳當代藝術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兩部分組成,相互獨立又有機統一。玻璃、衝孔板、石材三種表皮材料,利用鋼結構系統彼此延伸扭轉,形成複雜而充滿生命力的建築體。但極具造型感的幕牆造型也為燈光設計帶來巨大麻煩,燈光最終克服重重挑戰,與建築結構完美整合在一體,乾淨利落的呈現了一塊晶瑩剔透的城市「巨石」。 針對異型建築工程,BIM是一種非常快速有效的解決方案,而本此設計工作
查看詳情CATIA建築設計欣賞——當代藝術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 查看詳情
瀏覽數:1571
文章來源:「微建築圈」微信公眾號 深圳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展覽館是深圳中心區最後一個重要大型公共文化建築,面向社會公眾定位於推廣新銳藝術、展示城市的各種規劃設計。項目位於中心區中軸線即中心書城的東側、少年宮的南側,總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由深圳市當代藝術館(MOCA)與城市規劃展覽館(PE),兩部分組成,相互獨立又有機統一。三層及以下聯為整體,三層以上兩館獨立分開,空中鋼連橋作為「紐帶」於5層位置,將兩館及雲雕塑三者聯為一體。 本項目的設計方是奧地利的藍天組COOP HIMMELB(L)AU,使用CATIA軟體設計,並已於2016年9月竣工。 項目外立面
查看詳情深圳當代藝術館和規劃展覽館——J&A再添地標作品 查看詳情
瀏覽數:2063
2013年,經藍天組指定推薦,J&A接手設計深圳當代藝術館和規劃展覽館(後簡稱「兩館」)。它是深圳市提升城市軟實力、推廣新銳藝術並展示城市規劃設計的大型公共文化建築,也是深圳市「十二五」(2011-2015)規劃的60個標誌性重大建設項目之一。經過3年的打磨,兩館在4月份竣工,並預計在今年年底正式開放,J&A再添地標作品! 兩館建築外觀 當代藝術館和城市規劃展覽館功能定位於藝術領域的展示和收藏,其一是現代藝術領域,包括雕塑、攝影、繪畫、裝置、影像、多媒體等;其二是設計藝術領域,包括工業設計、建築設計、服裝設計、平面設計、動漫設計等內容
查看詳情當代藝術博物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 查看詳情
瀏覽數:3008
當代藝術博物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效果圖 當代藝術博物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效果圖 當代藝術博物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效果圖 當代藝術博物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效果圖 當代藝術博物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效果圖 當代藝術博物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模型圖 當代藝術博物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模型圖 當代藝術博物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模型圖 當代藝術博物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模型圖 當代藝術博物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略圖
查看詳情深圳當代藝術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明年動工 查看詳情
瀏覽數:1189
170多個建築設計方案同時展示!正在深圳市民中心B區禮儀廳公開展覽的深圳當代藝術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BAIKE]MOCAPE,Shenzhen)國際公開競賽參賽設計方案,讓深圳市民看花了眼。了解到,「深圳市當代藝術館與規劃展覽館」(簡稱兩館)兩館合一,將於明年年初動工,是深圳市中心區最後一個重要的大型公共文化建築。8月16日,深圳市文化局和深圳市規劃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就兩館的建築設計方案國際公開競賽情況進行了通報。首次採用全球海選建築設計方案「深圳市當代藝術館與規劃展覽館」位於深圳
查看詳情深圳當代藝術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 查看詳情
瀏覽數:5184 回複數:19
設計師:楊克 位置:廣東 深圳 分類:商業建築 內容:設計方案 圖片:8張 方案由兩個獨立但相互連接的體塊組成。 地面的白色體塊為城市規劃展覽館; 空中的黑色體塊為當代藝術館。 兩個體塊的分離自然形成了中間開敞的共用空間。 此空間距地15米,包括兩個展館的共用入口大堂及其他共用功能。 由於上下兩個體塊的不同造型, 豐富了此空間的變化及遊人的空間體驗。 與此空間相對應的是一個南北向貫穿建築的地面空間。該空間做為24 小時免費開放的公共領域, 把建築與城市連接起來, 並將為深圳提供一個獨特的文化及藝術場所。 連接此二空間的是一紅色水晶體
查看詳情魯班獎申報視頻及獲獎視頻大集錦 立即試聽
學員數 14018 好評率 98%
關鍵詞: 魯班獎申報視頻 魯班獎
立即試聽深圳市當代藝術館與城市規劃展覽館 查看詳情
瀏覽數:6956 回複數:30
Shenzhen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 and urban planning exhibition hall 設計師:孟建民 位置:廣東 深圳 分類:文化建築 內容:設計方案 圖片:6張 設計時間:2007年 建築面積:76759平方米 理念 我們的設計試圖建立個體意識與建築空間之間的深度聯繫。藉以傳達空間藝術與其他藝術本源的相通。人的內在需要與人的外在體驗促使人通過建築空間、繪畫或者音樂這些所謂的藝術來表達自我與世界。空間已不單單是用來描述一個外在而靜止世界的單向工具,它已經在闡
查看詳情承載城市景觀片段與文化藝術的容器——重慶天地美術館 查看詳情
瀏覽數:1321
場地區位 重慶天地美術館位於嘉陵江南岸,靠近萬科天地湖畔的樓盤。南部榆中半島有著陡峭的山丘,北有重慶天地商業街,西部坐落著住宅區。 設計策略 設計的起點是如何將新建築融入複雜的環境,使其成為景觀的一部分,以及如何在室內空間體驗與周圍環境之間形成一種關係的對話;我們希望這座建築可以成為不同城市片段的載體,並作為體驗風景與景觀的感官媒介。 基於地形 整個建築的布局遵循著場地的形狀,蜿蜒著帶式湖岸,形成相對較長且較窄的建築體量。該建築的整體布局符合地形,並根據不同的功能分為三個體
查看詳情新作 | 螺旋捲軸與立體園林:深圳世茂深港國際中心展示館 查看詳情
瀏覽數:456
△ 深圳世茂深港國際中心展示館 攝影:林綠項目地址深圳市龍崗區項目規模 6000平方米設計單位水石設計建成時間 2019年深圳世茂深港國際中心展示館面朝龍崗大運綠地公園,東側迎向未來的超高層主塔,北側緊鄰中央綠地。展示中心兼顧規劃展示、商業營銷、藝術展覽、文化活動等功能,將成為深港國際中心面向公眾的第一張名片。 △建築外部 攝影:林綠 建築以「傳統國韻的當代演繹」為設計主旨,體現「螺旋捲軸」和「立體園林」的核心概念:盤旋上升的建築形體輔以LED透明屏幕,以「朦朧的宣紙畫布」呈現「山水長卷」。 △ 建築外觀 攝影:林綠 &nbs
查看詳情深圳羅湖美術館 立即下載
瀏覽數:389
項目名稱:深圳羅湖美術館 位置:廣東 深圳 設計公司:都市實踐 羅湖美術館位於高密度的深圳市羅湖區, 場地原先為露天停車場,周邊環境嘈雜,臨近火車站和娛樂區。在這個項目中,建築師不是被動的執行者,而是與城市規劃部門共同制訂項目定位和經營策略,使得簡單的停車場項目變成了一個區域的文化中心。它的功能包括室外公共藝術展示廣場、室內藝術畫廊、書店、 藝術酒吧 、藝術家工作室以及可容納100 輛車的半地下車庫。設計策略是引入與用地周圍的城市內容具有最大差異的設施和空間形態來激發新的城市生活狀態,進而提升用地周邊地區的生活品質。在這片充滿商業味的城市鬧
立即下載深圳世茂深港國際中心展示館 查看詳情
瀏覽數:571
以下文章來源於水石設計 ,作者水石設計 螺旋捲軸與立體園林 傳統國韻的當代演繹 深圳世茂深港國際中心展示館 / 規劃與概述 / 面向公眾的第一張名片 世茂深港國際中心坐落於深圳龍崗的東部CBD,規劃有超高層辦公,商業綜合體,高端公寓,頂奢酒店,文化展覽等業態,將助力深圳吸納來自香港的科技研發、總部經濟、現代服務業等高端產業資源,推動深圳和香港深度合作,打造大灣區東部核心,其中心主塔或將成為中國地標高樓,旨在打造深圳天際線的一個嶄新地標。 ▲基地位置 ▲總體規劃 先期建成
查看詳情「磚之美學館」 與歷史私語丨南京錦麟融譽 查看詳情
瀏覽數:644
關鍵詞: 室內裝飾設計 室內空間設計 室內裝修設計 規劃設計方案
承載歷史,融合新生—南京錦麟融譽府,將城市精神和歷史文脈融於一地,徜徉於此,時空穿梭摺疊,現代與古樸在這裡相互碰撞而後又相得益彰。▲示範區實景照片 新生THELAYOUT LOGIC與歷史私語晉人張勃記諸葛亮出使孫吳,以「鐘山龍播,石頭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讚嘆秣陵山川,正是此地理優勢吸引東吳建都,自此延續六朝。面對如此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如何承載歷史,融合新生,賦予項目與城市當代文化新價值,是我們設計的出發點,也是必須思考的問題。▲南京古城牆 「現代」和「滄桑」是南京城的兩張面孔,建立在對南京城的深刻理解上,我們希望整個設計中能體現出一種新與舊的
查看詳情設計界的反思:當代中國建築設計現狀與發展 查看詳情
瀏覽數:4944
年屆八旬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剛剛完成了一次對中國建築設計界的反思。「價值判斷失衡」、「跨文化對話失衡」、「體制和制度建設失範」這些行業弊病在他領銜編纂的《當代中國建築設計現狀與發展》一書被深入剖析。 本土的、西方的,中國成了各種建築的好萊塢。 這是老院士的煩惱,也是行業的通病。在城鎮化率超過50%的背景下 ,中國的建築應該走向何處?正在反思的不只是專家學者。從2013年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的「十不準原則」到去年習近平總書記的「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築」,這些都在表明,國家正在試圖通過外部的幹預祛除弊病。不管怎樣,建築設計界已經到了需要正本清源的時候。&nbs
查看詳情古典與現代融合,致敬徽派建築藝術 查看詳情
瀏覽數:296
關鍵詞: 現代簡約風格 室內空間設計 室內裝飾設計 規劃設計方案
完美的建築作品體現在三個方面:歷史與未來的完美結合;時間與空間的完美結合;建築與藝術的完美結合。——貝聿銘 DA慎恩團隊對於所有項目的把控與設計,率先思考的一定是如何讓空間呈現貼合當地的人文理念與風俗習慣,創作時所需的材料也會考慮就地取材,充分表達出對本地文化氛圍的感知與體驗。 該項目位於安徽亳州,DA慎恩設計團隊以致敬古徽派藝術為初心,貼合挑簷狀的建築外觀,來溝通城市生活與古徽派的距離,並將自然的風雅全部融入其中。 進入大廳,敲銅工藝的接待區靜
查看詳情IDM:山海美術館,靜謐與光明! 查看詳情
瀏覽數:574
關鍵詞: 室內設計案例 室內空間設計 規劃設計方案
場所精神 初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山海美術館還只是樹林裡的石林,一邊是西山、草海,一邊是城市繁華,獨處一隅。石為根,云為階,站在那裡可以遠遠的看見春城昆明,天際線就在我面前,這是一個非常開闊的界面,一定會是一個關於「山、海、城」的故事。像是一個境外之地,卻又不出世。△建築環境湊近才發現這竟然是個廢棄掉的遊樂場,但可以感受到它曾經的繁華與熱鬧,曾經的繁花唏噓,歡聲笑語,我想,只能稱之為「失樂園」,植物自由生長,自然形成一種廢墟蔓生的感覺,草木石林裡藏著破敗掉的繁華過往,能看到的只有一個寂寥的昨日之境。△自然地貌在千奇百怪的石林間穿行,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多數奇石被草叢荊棘所淹沒,讓人沒
查看詳情[建築設計的材料語言高峰論壇]張軻:本地材料與當代建築 查看詳情
瀏覽數:475
>>[「建築設計的材料語言高峰論壇」專題][現場視頻 ] 張軻 [文字實錄] 演講題目:本地材料與當代建築 大家好!我覺得其實有時候可能大家會有些誤解,我們作為年輕一代的建築師,更關心的是當代建築,相比材料來說,我們更關心當代建築和建築的當代性。今天有很多圖片,主要是建成的項目,其實有不少是用當地材料的,還有一些不是以當地材料為主的,沒有某一種材料是更現代的,沒有一種材料是更傳統的,對於我們來說都可以是現代的,關鍵是要看我們怎樣使用它。建築師我們覺得比較習慣的是會去考慮用很沉重的材料,對我們來說更
查看詳情李振宇:形式追隨共享——當代建築的新表達 查看詳情
瀏覽數:913
關鍵詞: 瓦爾斯溫泉浴場 菲利普詹森 羅伯特文丘裡 城市景觀設計 當代建築表達
以「形式追隨功能」為代表的現代主義建築思想歷經百年,面臨了多次挑戰;建築形式的發展在後現代、解構、地方性、參數化和生態化多重影響下,不斷獲得新的動力。在信息化和共享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形式追隨共享成為可能。在世界範圍,共享對建築的影響清晰可見;在中國,共享建築尤其活躍,實例豐富。共享對建築形式的影響是:模糊內外邊界,延伸線性空間,增強透明性,重組公共與私密。本文原載於《學術前沿》2020年2月下(第4期),作者: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李振宇。從維特魯威的「實用、堅固、美觀」三原則,到普利茨克獎牌上鐫刻的「實用、堅固、愉悅」三個詞,到我國目前提倡的「實用、經濟、綠色、美觀」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