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蛋糕標12寸卻只夠10寸蛋糕店稱尺寸指的是包裝盒

2020-11-22 濟南時報
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新聞 2012.04.16 星期一

生日蛋糕標12寸卻只夠10寸蛋糕店稱尺寸指的是包裝盒

  【算帳】
標註10寸的蛋糕其實「縮水」近8釐米
  1英寸=0.762寸,換算成釐米則是2.54釐米,而1寸=3.33釐米。如果一個蛋糕標註的尺寸為10寸,實際卻以英寸衡量的話,那麼這個蛋糕直徑就由33.3釐米「縮水」成了25.4釐米,這樣一來,蛋糕直徑足足少了7.9釐米,縮水一圈。□本報記者 蘇冉 實習生 井浩
日前,濟南市民秦先生在一蛋
  糕店預定了12寸大的生日蛋糕,到貨後測量發現卻只有10寸,這是怎麼回事?記者日前走訪濟南多家蛋糕店發現,在售生日蛋糕多用寸、磅或釐米等計量單位標示,且各家所用單位不一,沒有統一標準。採訪中,蛋糕店相關人士表示,生日蛋
  糕使用的「寸」其實是指英寸,且代指的是包裝盒尺寸,
  非蛋糕實際尺寸。
記者調查 生日蛋糕大多按「寸」賣
  日前,濟南市民秦先生致電本報稱,他前不久因父親過生日訂了一個12寸的生日蛋糕,到貨後卻發現蛋糕個頭有點小,於是他用尺子量了一下發現蛋糕直徑只有不到30釐米長,「按照1寸=3.33釐米的公式計算,12寸的蛋糕直徑至少應該有40釐米長才對。」隨後,秦先生找到蛋糕店討說法,對方解釋稱,12寸是包裝盒的尺寸,並非蛋糕實際尺寸,且蛋糕尺寸其實是以英寸為標準,按照1英寸=2.54釐米計算,秦先生購買的12寸生日蛋糕正好符合標準。記者隨後走訪濟南市區多家蛋糕店發現,生日蛋糕計量單位大多按「寸」賣,想比較兩個立體蛋糕孰輕孰重實在不易。
  在位於文化東路的「愛的禮物」蛋糕店,記者看到櫥窗裡擺放的生日蛋糕標籤上,其規格一欄有的蛋糕是用「cm」標示,有的則是用「英寸」,甚至有的蛋糕都沒有標註規格大小。「一英寸大約等於多少釐米?」記者詢問。「9英寸的大約是25釐米。」店員介紹,這個規格是指蛋糕的表面直徑,厚度、材料都是根據樣式定的,樣式都是固定的,所用材料多少也都是公司規定好的,像普通奶油蛋糕只有9寸、11寸和13寸3種。那每款蛋糕大約有多重呢?對此,店員稱不清楚,「沒有稱過,只按照尺寸大小做,用的奶油和其他材料都是師傅按公司規定製作的。」記者看到有些奶油蛋糕糕體比較薄,詢問店員能不能加錢多放些奶油,「如果想要在同一種款式蛋糕上加料,只能擴大尺寸,尺寸不變不能加料,加錢也不可以,公司有規定的。」店員說。
  在另一家品牌蛋糕店,記者沒有見到「寸」、「釐米」之類的長度計量單位,而是用「號」來計量,店員告訴記者,「1號」相當於6寸大小,「2號」大小約為8寸,且是按英寸計算。在好利來文化東路店,記者在蛋糕櫥窗上張貼的規格表上看到,蛋糕也被分成小中大3號,小號500g(22cm)、中號600g(25cm)、大號900g(29cm)。店員介紹,按寸計算,小中大號蛋糕分別是8英寸、10英寸和12英寸。在該店擺放的宣傳冊中,記者看到蛋糕規格區都是用「cm」和「g」做標註,但「g」的標籤都是後來貼上去的。至於為何不按重量計算,該店員表示按寸加價是公司制定的規矩。
業內說法 尺寸「縮水」已成潛規則
  採訪中,不少市民對生日蛋糕計量單位使用混亂表示不滿。「現在的蛋糕店計量單位真是讓人搞不懂,英寸和市寸這些單位在生活中都不常用,買蛋糕時根本摸不清它們到底有多大,讓人稀裡糊塗,為什麼不用千克等大家易懂的計量單位呢?」市民劉先生表示。「買蛋糕時不會測量尺寸,也就看看大小和口味是否合適。」採訪中多數人認為,雖然很少關注尺寸問題,但蛋糕店不應該混淆概念,用寸代替英寸做法太不應該。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蛋糕是從西方引進而來的,外國人在出售蛋糕時大多用英寸來劃分規格,生日蛋糕「本土化」以後,為了便於理解,人們把英寸改成了寸。然而這一說法仍引來了各種質疑。
  「蛋糕是立體的,僅使用面積單位計量是不科學的。」有消費者認為,生日蛋糕也應該用淨含量來標示,讓人一目了然,而且能夠體現出同款蛋糕的分量差別,否則容易作假。「比如同是某品牌的同一款生日蛋糕,10寸肯定比8寸貴,但是不能說10寸就比8寸的用料多,分量重。因為10寸的蛋糕完全可以比8寸的蛋糕做得更薄,那麼看起來蛋糕的直徑是大了一些,但其實用料是一樣的。」
  採訪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生日蛋糕用「英寸」冒充「寸」早已成業內「潛規則」。「標註『寸』主要是為了消費者好理解,現在有幾個消費者知道英寸到底有多長,和市寸有多大區別呢?」
【相關連結】
成都:蛋糕計量必須標註重量
  日前,針對蛋糕計量亂象,成都市質監局向各轄區(市)縣質監局下發《關於在全市範圍內對「裱花蛋糕」產品開展計量專項整治的通知》稱,3月28日至4月30日,全市範圍內對裱花蛋糕產品開展計量專項整治工作。據悉,此次專項整治行動主要是指導裱花蛋糕生產企業及銷售店,正確使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糾正「裱花蛋糕」產品包裝盒以及商品標識牌、價籤中的「寸」、「英寸」等非國家法定計量單位,並要求依法在產品上標註淨含量。
官方表態 寸、磅等均為非法計量單位
  對於生日蛋糕計量單位使用混亂一事,濟南市質監局計量處一位段姓負責人表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第三條第一款中明確規定: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的名稱、符號由國務院公布。非國家法定計量單位禁止使用並廢除。而無論是寸還是磅,都不是我國法定的計量單位。在國務院最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中,有關質量的單位只有「千克」。他表示,濟南質監部門近期將對蛋糕市場進行集中檢查,如發現違規使用計量單位者,將依據《計量法實施細則》有關規定,對違規商家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限期整改,複查時如有商家仍未達到法規要求,則將對其實施1000元以下罰款等進一步處罰。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日前表示,生日蛋糕只按面積或直徑計量,涉嫌「消費欺詐」。他表示,根據現行的《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固態食品、半固態或黏性食品,要以直接體現質量和體積的克、千克,毫升、升為計量單位進行標示;具體到生日蛋糕,應該是以「克或千克」標註。「今年4月20日即將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能對規範市場起到積極作用。」董金獅說,新標準要求食品在質量或體積上標註清晰,連每一種原材料的含量都要寫清楚:「蛋糕裡的奶油、水果甚至添加劑分別是多少,都要寫清楚,供消費者參考。」

相關焦點

  • 「英寸」冒充「寸」 蛋糕尺寸「縮水」成潛規則
    中廣網北京3月17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導,過生日、結婚或節日慶祝,訂做一個蛋糕,是再尋常不過的事。可是,人們在購買蛋糕時,往往會被蛋糕的外形設計、價格和口味所吸引,對商家宣稱的尺寸卻很少在意,結果到手的蛋糕可能明顯「瘦身」。  明明預訂了10寸的生日蛋糕,可打開一看只有8寸大小。
  • 石獅一市民訂了11寸蛋糕實際只有8寸 商家解釋11寸是包裝盒大小
    「明明預訂了11寸的生日蛋糕,可打開一看只有8寸大小。」近日,林女士在一家蛋糕店訂了一款蛋糕,結果拿到蛋糕後,卻發現蛋糕看起來沒有原本預訂的尺寸大。蛋糕店裡的工作人員解釋,11寸的蛋糕是指外包裝盒子的大小。「花錢買蛋糕,卻買了包裝盒的尺寸。」對此,消費者林女士很是氣憤,便向工商局12315進行投訴。
  • 12寸生日蛋糕到底多重?蛋糕店計量方式混亂
    來電顯示:孫子過生日,我在家門口的蛋糕店訂了一個生日蛋糕。店裡的生日蛋糕都以「寸」計量,我想10寸就是1尺,於是訂了一個10寸的蛋糕,覺得足夠吃了。蛋糕送來後,我發現為何這麼小呢?我用尺子量了一下,蛋糕的直徑只有25釐米左右。「1尺應該有33釐米多啊!」
  • 買個10寸的蛋糕,拿尺一量直徑才8寸
    昨天,南京市民趙先生,為80歲老母親定做了一個生日蛋糕,結果發現蛋糕分量、尺寸縮水。而記者調查發現,蛋糕分量、尺寸縮水己成行業潛規則。  事件  定做生日蛋糕,一量發現大縮水  家住南京和燕路東井村的趙先生是一名孝子,為了給老母親慶祝80歲大壽,幾天前趙先生就一直在忙碌著。昨天一大早,趙先生便到家門口的一家蛋糕店,花280元預訂了一個10寸的生日蛋糕。
  • 生日蛋糕尺寸越小人氣越旺 6寸瘦身蛋糕最流行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曹磊 實習生李娥眉 嚴詩瑤)生日蛋糕並不是越大越受歡迎了,6寸的蛋糕成了最受歡迎的主打產品。  昨日,記者走訪江城多家蛋糕店發現,武漢人過生日吃的蛋糕,開始變得越來越小,不少網友在曬生日蛋糕照片時,引來贊聲一片:「終於不再是吃一半浪費一半了!」
  • 尺寸小有個性人氣旺 6寸生日蛋糕最流行
    (楚天都市報 記者曹磊 實習生李娥眉 嚴詩瑤)生日蛋糕並不是越大越受歡迎了,6寸的蛋糕成了最受歡迎的主打產品。  昨日,記者走訪江城多家蛋糕店發現,武漢人過生日吃的蛋糕,開始變得越來越小,不少網友在曬生日蛋糕照片時,引來贊聲一片:「終於不再是吃一半浪費一半了!」
  • 12寸生日蛋糕到底多重? 蛋糕店計量方式混亂
    彭放 攝  來電顯示:孫子過生日,我在家門口的蛋糕店訂了一個生日蛋糕。店裡的生日蛋糕都以「寸」計量,我想10寸就是1尺,於是訂了一個10寸的蛋糕,覺得足夠吃了。蛋糕送來後,我發現為何這麼小呢?我用尺子量了一下,蛋糕的直徑只有25釐米左右。「1尺應該有33釐米多啊!」我要求蛋糕店「給個說法」,店員卻告知:「我們說的『寸』是英寸,10英寸大約等於25釐米。」
  • 蛋糕被指欺騙消費者好多年:尺寸縮水不足寸
    記者將測量結果分別換算成「寸」和「英寸」,從結果來看,蛋糕標籤上的直徑實際上更接近英寸。  看標籤 標「寸」的居多  記者還走訪了滬上其他七家連鎖蛋糕房觀察其蛋糕的商品標籤,結果發現,各店蛋糕尺寸的標籤可謂五花八門。
  • 「英寸」冒充「寸」 蛋糕尺寸玩概念花樣
    (圖片來源:齊魯晚報)  「價目單上12寸的蛋糕實際一量卻只有10寸多一點。」近日,有市民反映,選購蛋糕時,往往只在意花式與種類,卻忽略了蛋糕的實際尺寸與標註尺寸是否一致,結果到手的蛋糕明顯「瘦身」。  「寸」上玩花樣,蛋糕個頭「縮水」  16日上午,本來高高興興準備回家給母親過生日的市民欒女士心裡卻有了點小彆扭,因為到手的生日蛋糕明明是12寸大小,而實際卻只有10寸多一點。
  • 蛋糕尺寸縮水成潛規則 法律規定尺寸不能作單位
    明明預訂了10寸的生日蛋糕,可打開一看只有8寸大小。在貴陽,多家蛋糕店跟消費者大玩文字遊戲,讓蛋糕的直徑縮水。  貴陽市民張先生為給女朋友慶祝生日,在貴陽一家蛋糕店裡購買了10寸208元的蛋糕。可拿到蛋糕後,張先生卻感到非常疑惑,蛋糕看起來稍小一些,用尺子一量,蛋糕尺寸僅為7.9釐米。
  • 曝光臺:10「寸」生日蛋糕到底有多大
    尚一網訊(記者 李傑)4月22日,市民廖女士準備為父親定製一個10寸的生日蛋糕,可她在蛋糕店發現,10寸的生日蛋糕比想像中的小一圈。蛋糕的計量單位到底是「市寸」,還是「英寸」,店員對此也解釋不清。昨日,廖女士致電本報新聞熱線:蛋糕的標準計量單位到底是什麼?10寸生日蛋糕到底有多大?針對該問題,記者在市城區進行調查發現,多家蛋糕店的計量方式都亂了「方寸」。
  • 山東棗莊蛋糕尺寸流行縮水 商家辯稱英寸不同市寸
    買過蛋糕的棗莊細心市民也許會留意到,蛋糕和其它食品的計量方式並不相同,其它食品往往以克、千克、斤、公斤計量,而蛋糕卻以「寸」計量,走訪棗莊市區大街小巷,市面上的蛋糕多以6寸、8寸、10寸、12寸、16寸居多,幾乎每年的生日都少不了這個主角,但是當點燃蠟燭唱起生日歌的時候,卻很少有人留意生日蛋糕的尺寸是否和商家在店裡所標註的一樣。
  • 蛋糕店玩貓膩短斤少兩:8寸生日蛋糕只有6.5寸
    昨上午,家住渝中區較場口的谷先生致電重慶晚報24小時新聞熱線966988反映:11日為妻子買了一個8寸蛋糕慶生,實際上只有6.6寸,他覺得商家有短斤少兩嫌疑。事情真相如何?這種現象普遍嗎?昨日,重慶晚報記者進行了調查。懷疑生日蛋糕短斤少兩谷先生告訴重慶晚報記者,11日下午,他在較場口附近一蛋糕店買了一個8寸蛋糕,準備為妻子慶生。
  • 預訂10寸蛋糕到手小一圈 賣家稱不清楚10寸多大
    買10寸蛋糕發現小一圈  5月24日,大慶市民王先生反映稱,在自家小區商服訂做了一個生日蛋糕,拿回家後發現蛋糕比自己預訂的要小了一圈。  王先生說,蛋糕是在小區內一家超市面點檔口訂做的,當時與賣家講好要10寸大的,並支付了58元錢。結果他取回蛋糕後發現,比他以前買的蛋糕小了一圈。
  • 好利來蛋糕被指不足寸 10寸蛋糕「縮水」變7寸
    濟南市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表示,如果店方漲錢,消費者應有知情權,如果在店內漲價後繼續發放舊菜單進行宣傳的話,則涉嫌虛假宣傳,工商部門核實後可進行查處。  好利來蛋糕為啥不足「寸」 顧客反映:買10寸蛋糕,回家一量才7寸多  家住槐蔭區的孔女士在好利來蛋糕店定製了一個10寸蛋糕,回家用尺子一量,直徑才7寸多。
  • 尺寸越小人氣越旺 6寸瘦身蛋糕最流行
    ,6寸的蛋糕成了最受歡迎的主打產品。    昨日,記者走訪江城多家蛋糕店發現,武漢人過生日吃的蛋糕,開始變得越來越小,不少網友在曬生日蛋糕照片時,引來贊聲一片:「終於不再是吃一半浪費一半了!」    在武昌街道口一家連鎖蛋糕店裡,陳列著6寸、8寸、10寸的蛋糕,工作人員介紹,12寸到16寸的蛋糕就得訂做了:「現在大蛋糕沒有過去好賣。」
  • 10寸生日蛋糕「縮水」成8寸半 誰在「偷吃」?
    浙江在線02月21日訊去蛋糕店訂生日蛋糕,只要給店裡一個尺寸,對方就會相應地做個蛋糕,可是你懷疑過蛋糕店的尺寸有「水分」嗎?近日,紹興市民吳先生在朋友的一次生日宴會上訂了一個10寸大小的蛋糕,可沒想到用尺一量後竟發現,蛋糕的實際尺寸只有8寸半。
  • 蛋糕大小實物參照圖,6寸和8寸蛋糕的區別圖
    ,所以蛋糕店裡的蛋糕都是以「寸」為單位的,  蛋糕的「寸」指的是英寸,所以一般我們說的8寸蛋糕, 指的就是直徑為8英寸的圓形,標準模具的直徑約15cm,高度約5cm; 後來由於蛋糕的普及程度提高,人們對蛋糕的需求量很大, 就出現了心形蛋糕、方形蛋糕、多層蛋糕、卡通蛋糕、人物蛋糕等,  這樣以「寸」為單位,就無法標註蛋糕尺寸和大小了
  • 蛋糕尺寸有貓膩:英寸說成寸 8寸蛋糕實際只有6.6寸
    「不測不知道,一測嚇一跳,買的8寸蛋糕,一下子少了1.4寸,太缺斤少兩了吧。」谷先生說,他安慰妻子,過生就別在意這些細節,開心就好。  各家蛋糕店標準不一致  8寸生日蛋糕為何只有6.6寸?昨日,重慶晚報記者先後來到較場口附近的5家蛋糕店,包含沁園、85度C、荷家、元祖和好利來,發現5家蛋糕店售賣生日蛋糕的標準都不一樣。  重慶晚報記者首先來到渝中區和平路的一家沁園蛋糕店,工作人員稱其蛋糕是以英寸來售賣。接著記者來到荷家店,工作人員也稱該店是用英寸標識蛋糕大小。1英寸等於2.54釐米。換算下來,8英寸蛋糕直徑有20.32釐米。
  • 蛋糕標「6寸」實際只「6英寸」 這是行業潛規則?
    這款「心形彩虹蛋糕」標「6寸」,實為6英寸。如果這個蛋糕標註的尺寸為6寸,實際卻以6英寸製作的話,那麼這個蛋糕直徑就由19.98釐米「縮水」成了15.24釐米,肉眼還是能發現蛋糕明顯小了一圈。  朱小姐好奇的是,既然蛋糕實際計量單位是「英寸」,為什麼商家要標註「寸」?其他食品大多有嚴格的製作標準,比如含量、重量,但蛋糕好像都不會特別標明,如果其他消費者買了標著「8寸」、「10寸」甚至更大的蛋糕,不是無形中「損失」更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