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裡的「八月炸」

2020-08-01 鷗晨語

有一種水果叫八月炸,你還記得他的味道嗎?

你還記得曾經到院塘小河裡麻澡撈貝殼嘛,還記得到田埂小河邊採摘八月炸嘛?


八月裡的「八月炸」

有一種水果叫八月炸,瞬間把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無憂無慮的金色童年。

八月裡的「八月炸」


每年的八月不用上學,光著膀子,打著赤脖,和小夥伴們到處野到玩,當然能吃到最好的美味要數八月炸了!
你還記得他的味道嗎?


八月裡的「八月炸」

八月炸顧名思義,到八月它就熟了炸了,名字也因此而來,放學路上找到能分你一個的話那一定是好兄弟,如果能滿滿的回憶起那就給你那兄弟(姐妹)打個電話吧……


八月裡的「八月炸」


八月炸又被稱作八月瓜,也有稱作野香蕉,三葉木通的果實,八月炸肉少籽多,在嘴裡打個滾,就剩下滿口的籽粒了。吃過之後,只覺清香繚繞,滿口生津,不禁讓人舔嘴咂舌,意猶未盡。
還是小時候的味道!


八月裡的「八月炸」

八月札種子

三葉木通


八月裡的「八月炸」

八月炸富含糖、維生素C和12種胺基酸,以及人體不能合成的纈基酸、蛋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等。果味香甜,為無汙染的綠色食品。
小時候只覺得好吃,原來他還這麼有營養


八月裡的「八月炸」

八月炸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料,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
具有理氣、活血、殺蟲、解毒、利尿、止痛、疏肝益腎、健脾和胃的功效,主治肝胃氣痛、消化不良、心煩意亂、腹痛瀉痢、膀胱疝氣、腰痛、月經痛等。
還沒有熟,就被摘了曬乾賣,那時叫搞副業


八月裡的「八月炸」


「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摘來誆娃娃」


八月裡的「八月炸」


其實這種也可以摘了放在谷堆捂半個月後拿出來吃也非常香甜

每到這個季節爸爸出去做農活回來,就會帶很多八月炸回來,我都會高興的跳起來。
「形狀各異的八月炸你還有印像嗎?」


八月裡的「八月炸」


八月裡的「八月炸」


八月裡的「八月炸」


八月裡的「八月炸」


八月裡的「八月炸」


八月裡的「八月炸」


八月裡的「八月炸」


八月裡的「八月炸」


八月裡的「八月炸」

吃法:
吃八月瓜要看果皮,兩種情況下最好不要吃,如果皮軟但沒裂開,或者果皮裂開但不軟,都說明果實未全熟,不要著急食用。待放置一周內,兩種情況都滿足了,才可以直接剝開皮吃,否則「苦」不堪言!
已不記得多少年沒吃過八月炸,已回不去那摘八月炸吃的青蔥歲月,只依稀記得它那香甜味道,如果有人問我這個八月炸去哪吃?就讓我再回到曾經
路過的山間,田野,小河邊,尋一次八月炸來吃吧。

相關焦點

  • 農村的八月裡,不止有桂花香,還有八月炸
    八月炸,學名也叫八月瓜,顧名思義,是八月成熟的瓜,最大的特徵就是完全成熟後會自己炸開,果肉是非常好吃,味道是那種甜甜的(甜而不膩)、黏黏的(類似於香蕉)感覺,果肉的口感有點類似於香蕉,所以也被人叫做「土香蕉」。小時候出去山裡玩,只要到了八月,就會專門去尋找八月瓜,但是要找到卻是不容易,八月瓜都是生長在野外,而且是藤蔓,都是掛在山壁上或者樹上,有的時候好不容易看見了,也不一定摘得到。
  • 農村大山裡的「八月炸」野果子能吃嗎?為什麼叫「八月炸」?
    在長江中下遊流入的大山中,生長著一種藤蔓綠葉植物,結出的一種顏色鮮豔的粉紅色野果子,山區人把它叫做「八月炸」。
  • 農村大山裡的「八月炸」野果子能吃嗎?為什麼叫「八月炸」?
    在長江中下遊流入的大山中,生長著一種藤蔓綠葉植物,結出的一種顏色鮮豔的粉紅色野果子,山區人把它叫做「八月炸」。「炸」就是開裂、破裂的意思,也就是說,這種植物春夏之交季節開花,到農曆八月份成熟,果皮變成粉紅色或灰紫色,順橢長形的腰果子,弧面背面正中間豎向裂開,露出內面的果肉和種子團,故名叫做「八月炸」。
  • 農村大山裡的「八月炸」野果子能吃嗎,為什麼叫「八月炸」?
    一,什麼是「八月炸」,它的果實能吃嗎?我的家鄉在秦嶺山區,這裡叫「八月炸」的有兩種植物:一種的正式中名叫三葉木通,另一種正式中名叫木通,在植物分類學中都是木通屬植物。「八月炸」能吃嗎,我們農村人經常把「八月炸」當野果吃,主要吃果皮的肉質部分和果肉,味道甜。經過我查閱資料,三葉木通和木通的果實營養豐富,是可以吃的,主要含有多糖類、維生素、胺基酸、多酚類、黃酮類、齊墩果酸等。這些成分對人體是有益的,除了增加營養物質外,還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等保健作用。因此「八月炸」是藥食兩用野果。
  • 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打來框娃娃!秀山深山裡的八月瓜熟啦
    在秀山的深山老林裡秀山還有這樣一句順口溜「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打來框娃娃!」是多年生常綠藤本植物,生長在沒有汙染的深山老林裡。五、六月份開始開花結果,農曆八月左右開始成熟,而成熟之後,果皮會炸開露出果實,所以又被人們俗稱為八月炸!
  • 八月到,八月炸開口笑
    看著它上邊的裂紋,突然想起來這可能就是大家口中的「八月炸」吧。之前也是在電視上看到過,不過實物卻沒見過。順著果子上的裂口掰開後,露出了裡面白白的果肉,不過包裹它的皮內側卻是淡紫的顏色,果皮比較厚,果肉摸起來軟軟的和香蕉比較像,咬上一口微甜,口感糯糯的,但是裡邊黑色的籽卻特別多,也不知能不能食用,便都吐掉了。
  • 山林野趣:八月炸
    在時間上來說,八月炸這個東西已經差不多過去了,市面上的八月炸早已接近尾聲,而今年的天氣雨水過多,也導致了它的提前下線。八月炸,本名三葉木通,屬於藤本植物,長在深山密林裡,在小的時候只有在結果期才會真正去注意到它
  • 藍山:「八月炸」成致富「金果果」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孟江兵 王欣金)金秋時節,藍山縣各八月瓜種植基地的八月瓜陸續成熟,基地裡處處瓜香瀰漫,果農們比往日裡更加忙碌,臉上也笑得更甜。在臨時倉庫裡,果農們把完全炸開的八月瓜一個個挑選出來,把八成熟的果子分級套袋包裝,趕著時間節點加緊發貨。所城鎮高良村種植戶黃遠軍介紹,八月瓜在市場上十分走俏,可以賣到16塊錢一斤。果子當天採摘當天就打包外發,發到周邊的縣市,還有深圳、廣州那些客戶。
  • 八月瓜,九月炸!你知道八月瓜都有哪些吃法呢?
    今天向大家介紹香甜軟糯的八月瓜。每次看到八月瓜就想起《小森林》,女主市子因為不適應繁雜的都市生活,一個人回到自己的家鄉—小森村莊。她在夏秋篇裡採摘了一種果子叫通草果,中文學名叫做三葉木通。因八月炸開,也叫八月瓜,營養價值很高。
  • 八月瓜,九月炸!《小森林》裡的三種做法太美味了!
    今天向大家介紹香甜軟糯的八月瓜。每次看到八月瓜就想起《小森林》,女主市子因為不適應繁雜的都市生活,一個人回到自己的家鄉—小森村莊。她在夏秋篇裡採摘了一種果子叫通草果,中文學名叫做三葉木通。因八月炸開,也叫八月瓜,營養價值很高。未成熟的八月瓜,果皮帶棕青色,像一個麵包,成熟的八月瓜裂開果皮,就像張開嘴巴的一朵食人花。
  • 「八月炸」走出大山,種植戶年入百萬
    今天我們八仙人都熟知的「七月瓜、八月炸」登上騰訊頭條,成為網紅水果,想必很多人還不知道山上的野果子竟然有如此魅力,一起看看他和「八月炸
  • 巫溪:深山裡的「網紅水果」 脫貧增收「八月炸」
    日前,位於重慶市巫溪縣古路鎮觀峰村的指雲間生態農業科技園250畝八月瓜迎來了成熟季,不少市民前去採摘購買,助力當地消費扶貧。走進古路鎮觀峰村指雲間生態農業科技園,只見藤蔓纏繞在整齊的架子上,目及之處都密密麻麻地掛著青紫色的果實,成熟的果子果皮綻開露出乳白色的果肉,散發著誘人的香味,煞是惹人喜愛。
  • 家庭三葉木通(八月炸)盆栽技術
    家庭三葉木通(八月炸)盆栽技術三葉木通系木通科木通屬多年生木質藤本植物,藤可長達10米。莖、枝都無毛,灰褐色,有條紋。果成熟於秋季,果實肉質,漿果狀,長圓筒形,長約8釐米,直徑4釐米左右,紫紅色,果皮厚,果肉多汁,8~9月成熟後沿腹縫線開裂,故稱八月炸,或八月瓜,味甜可食;種子多數,呈橢圓形,棕色,長數毫米,是中藥,稱預知子。
  • 息烽八月瓜「炸」了,可以採來「誑娃娃」了
    「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摘來誑娃娃!」。近日,記者在貴陽市息烽縣永靖鎮坪上村益康八月瓜種植基地看到,翠綠的瓜藤間綴滿了累累果實,一串串八月瓜已經相繼「炸」開,濃濃的果香味瀰漫在瓜地裡。已經成熟的八月瓜記者在基地裡看到,果園內的八月瓜有的已經成熟,有的接近成熟,果子呈豬腰子形,有黃皮的、紫皮的、麻皮的。許多遊客提著籃子穿梭在八月瓜藤間,正在基地裡採摘已經炸開的八月瓜。「我是這裡的老顧客了,去年就在這兒買了好幾十斤,自己吃也送人,今天看見老闆發朋友圈就叫上家人朋友趕緊來摘了。」遊客李女士說。
  • 靖州:八月瓜「炸」通致富路
    八月瓜又叫「八月炸」,在網上被冠有「大山的野果」「童年的回憶」等標籤。每年農曆八月,這種表皮如番薯的水果會炸開,露出裡面的瑩白果肉。靖州大堡子鎮村民張秀榮看準市場,在自家的水果基地種上這一大山的野瓜,將其精心培育成了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 近百位讀者詢問「八月炸」種植事宜
    核心提示: 9月21日,三秦都市報報導了西安市鄠邑區南斑村村民楊選正花費10年時間,成功人工馴化栽培出野生水果「八月炸」一事。報導發出後引起熱議,全國各地近百位讀者撥打本報熱線,詢問「八月炸」的種植情況。25日,記者就讀者詢問最多的幾個問題採訪了楊選正,他就此一一作了解答。
  • 重慶巫溪深山裡的網紅水果豐收 當地人稱它為「八月炸」
    摘要:近日,筆者走訪了重慶市巫溪縣古路鎮觀峰村,在這裡見到了一種十分罕見的水果,當地人叫它土香蕉,它還有個學名叫八月炸,深受當地消費者的喜愛。
  • 臨海:深山野果仿生態種植 香糯「八月炸」開摘
    圖為成熟待摘的「八月炸」。  楊 凱攝   浙江在線-臨海新聞網9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朱勝男)一入秋,山裡的果子也漸漸成熟。近期,在尤溪鎮桃樹坑村,通過仿生態種植的野果「八月炸」到了成熟期。
  • 紫陽秦巴山裡的野生八月瓜熟了
    近日,安康紫陽秦巴山裡的野生八月瓜熟了,據說這是一種珍稀野果子,每年八月底九月初成熟,因為成熟時果皮會炸開,所以又稱「八月炸」。有當地居民稱:「吃到了小時候的味道。」
  • 憶苦思甜-八月瓜
    「八月瓜,人人誇,群眾致富全靠它。」好一個八月瓜,在脫貧攻堅的路上書寫了一段佳話,在豐收的季節裡留下了美名。 八月瓜又名「八月炸」,為三葉木通的果實,因每年八月份果實開裂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