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視頻直播帶貨,近年越來越火爆,李佳琦是火熱的一位。日前,因不粘鍋粘了鍋,他被質疑虛假宣傳,登上了網絡平臺熱搜,近期又被扒出大閘蟹銷售時的誤導,再次推上熱搜榜。
李佳琦直播帶貨又翻車
相比於電視直銷,當下最火熱的銷售,無疑是直播帶貨了。主播「看、看、看……」的極力推薦,滿屏幕「買、買、買……」的彈幕,不少粉絲在高漲的情緒中,掏腰包購買了直播間的產品。在眾多受追捧的網紅中,李佳琦是比較熱的一名,近期更是頻頻登上熱搜。
據公開資料,李佳琦被稱為「口紅一哥」,曾於2018年9月成功挑戰「30秒塗口紅最多人數」的金氏世界紀錄,成為塗口紅的世界紀錄保持者。2018年「雙十一」與馬雲pk賣口紅,最終戰勝馬雲。從直播間節目看,李佳琦還多次與明星合作,熱度自然不低。
關於李佳琦的熱搜,近期著實有點多,且跟直播帶貨「翻車」有關。日前,李佳琦直播帶貨某款不粘鍋,助手將雞蛋打在鍋內翻炒,不粘鍋竟然成了粘鍋現場。網友隨即在直播間評論區留言,調侃「這是不粘鍋?粘鍋了,垮了吧」,此事還被剪輯成視頻,站上了熱搜。
人紅自然關注度高,是非也就跟著來了!這不,李佳琦又上了熱搜。這次,跟之前的一次直播帶貨有關。今年9月,李佳琦在直播間推薦了一款所謂的「陽澄湖大閘蟹」。但被消費者吐槽發貨地並非陽澄湖,售後服務也差,最終證實並非陽澄湖大閘蟹,此事近期被翻了出來,將李佳琦再次推上熱搜。
氛圍推著就想買買買
兩次直播帶貨翻車,似乎未大影響其熱度。李佳琦及其工作室,也對翻車進行了回應。在粘鍋直播翻車後,李佳琦給出回應稱,原因是沒按說明書操作,通過澎湃新聞的採訪給予了回應。
對於本次被扒出的大閘蟹翻車,李佳琦及工作室近日進行了回應。李佳琦工作室發布聲明稱,該產品通過公司選品後,於9月9日進入李佳琦直播間,公司之後收到部分消費者反映售後問題,客服人員協調商家進行了處理。
工作室承認,李佳琦在直播間介紹產品過程中出現失誤,把「陽澄狀元」大閘蟹說成「陽澄湖的大閘蟹」,原因是公司在解讀商家提供的信息時出現偏差,說明公司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導致對消費者產生了一定誤導。
聲明還提到,於直播間購買該產品的消費者,可與李佳琦直播間「一號連結客服」聯繫。他們將協同商家負責到底。並表示會在選品、推薦和售後等環節,進一步加強管理,接受消費者和社會的監督。
經歷了直播翻車,被質疑虛假宣傳,網上各種評論聲音也互相碰撞。有網友認為「大閘蟹」直播帶貨翻車是一次炒作,是為了吸粉提升關注。有的網友則認可李佳琦的解釋,並表示願意繼續支持李佳琦。
「我喜歡他直播間的氛圍,裡面的小助理,甚至是寵物狗,都讓人感覺很親切。他的三觀也很正,只推薦適合的東西,還時刻提醒粉絲理智消費。」一位長期關注李佳琦直播,並在其直播間購物的粉絲說,這些原因讓自己願意掏腰包,「一直想買買買……」
應加強對主播平臺監督
據新華社報導,近兩年來,電商直播已成品牌和商家的標配,邊看邊買也成為「剁手黨」的「標準動作」。「雙11」,各大平臺一批主播摩拳擦掌,成為電商新勢力。他們中包括汽車4S店銷售員、化妝師、髮型師、廠長、村播等各行各業。從產品看,除了服飾、美妝、食品等傳統暢銷品,數碼、家電、汽車、農產品等品類也紛紛崛起。
隨著直播帶貨的興起,問題就緊隨其後來了。曾有不少網紅直播帶貨,遭遇質量、虛假宣傳等質疑,有專家分析認為,直播間的觀眾既是消費者,又是主播的粉絲,產品的質量才應是直播帶貨的硬核,電商直播從野蠻生長到規範化還有一段路程。
日前,新京報採訪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其表示問題聚焦於多個方面。「一方面是虛假宣傳,一方面是假貨橫行,還有則是一些不能這麼做廣告(廣告模式不規範)的商品出現在網際網路直播當中,例如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等。」朱巍介紹,「現在《網際網路廣告管理暫行辦法》正在修訂,我們要把暫行兩個字去掉。在修改過程中,我們也提過建議,必須要把網紅帶貨、自媒體廣告給列入進去。」
「部分主播為了賺取廣告費,存在虛假宣傳的現象,基於直播帶貨的某些三無產品,有可能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損害。」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陳曉薇律師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稱。要整改這種現象,僅依據《廣告法》對廣告主及代言人進行行政處罰是不夠的。監管部門還應加強對主播平臺的監督,打通消費者維權的渠道。甚至可以建立直播帶貨的專門維權窗口及電話,做到早發現、早治理。行政監管部門在消費者維權集中的產品重點監控,對於涉嫌刑事犯罪的及時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半島記者綜合整理,圖片來源於網絡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