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結核病的非洲大蝸牛「入侵」福州,專家:碰都不要碰

2020-11-23 澎湃新聞

傳播結核病的非洲大蝸牛「入侵」福州,專家:碰都不要碰

澎湃訊

2014-07-03 08:18 來源:澎湃新聞

一隻正在啃咬植物的非洲大蝸牛。  CFP 圖

       據海峽都市報報導,7月1日傍晚,市民曹女士在福州市區銅盤路附近,看見一隻拳頭大小的巨型蝸牛。

       經專家鑑定,這是「非洲大蝸牛」,是我國首批公布的有害入侵物種,上世紀80年代,福建省曾有不少人養殖,但被禁後,養殖戶將它們拋到野外。這種蝸牛破壞力很強,會危害500多種作物,甚至連水泥都能吃。而且,這種蝸牛會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所以不能用手接觸,更不能吃。它早被我國禁養,此次在福州市區發現,疑是有人偷偷養殖。

能吃水泥,傳播結核病和腦膜炎

       曹女士說,這隻巨型蝸牛很奇特,個頭特別大,外殼形似螺狀,很堅硬。記者從曹女士傳來的照片中看到,這隻蝸牛有近10釐米長,外殼黃褐色並帶花紋。隨後,記者將照片給福州市有害生物防治協會專家鑑別。專家表示,這是危害性很大的非洲大蝸牛。

       專家介紹,非洲大蝸牛原產非洲,最長能長到20釐米,食物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種作物,在福建省的活動期主要為每年的4—11月份。

       專家說,非洲大蝸牛還是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尤其是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此外,它們爬行過的蔬菜和水果都可能殘留病原,從而侵入人體。

       非洲大蝸牛雖然繁殖速度極快,但有天敵,而且可以用農藥滅殺,因此,還沒有造成大規模的爆發。

80年前「無意」中引進

       既然「非洲大蝸牛」是外來物種,又怎麼會出現在福州呢?

       專家認為,非洲大蝸牛可能是上世紀30年代夾雜在一批進口物品中無意中引進的。上世紀80年代,福建省一些地方認為非洲大蝸牛能食用,有不少人養殖。

       80年代末,非洲大蝸牛經常把成片莊稼、菜地一夜之間啃食乾淨,於是國家下令禁止養殖。接到禁令後,許多養殖戶就將它們拋到野外,結果形成了新一輪的危害。

       此前媒體還曾報導,福州農貿市場上,不少人在賣「非洲大蝸牛」。商家坦言,有人喜歡吃「非洲大蝸牛」,其中以酒樓居多。專家猜測,這次在福州市區發現,或許是有人在附近養殖「非洲大蝸牛」,也有可能說明該物種正在福州自然環境中逐步形成種群,有關部門必須重視起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非洲大蝸牛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這種雨後遍地爬的大蝸牛會傳播結核病!專家提醒:別碰更別吃
    由於前段時間颱風暴雨天氣,廣東佛山、福建廈門的不少市民發現自己的小區內、草叢邊有很多蝸牛出沒。據專業人士介紹,這種蝸牛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多在華南地區出現,夏季尤其多。食用非洲大蝸牛可能會被傳染寄生蟲,甚至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
  • 非洲大蝸牛入侵我國,攜帶大量細菌,請不要碰他們
    非洲大蝸牛入侵我國,攜帶大量細菌,請不要碰他們!我國許多種屬外來種,多數為大規模繁殖,對我國生物學產生了影響,但是福建廈門經常出現非洲大蝸牛,許多可以吃,據專家調查取樣,這類蝸牛攜帶病原體和細菌,可傳播結核病,之前,當地政府已採用送藥和人工捕捕的方式減少非洲大蝸牛,這種生物繁殖能力極強,大小在12到15釐米左右,非常容易辨認,當地居民一定要注意,讓孩子、家人不要碰,不要當寵物!
  • 這種雨後遍地爬的大蝸牛千萬別碰 可能傳播腦膜炎
    原標題:千萬別碰!這種雨後遍地爬的大蝸牛,可能傳播結核病和腦膜炎→由於前段時間颱風暴雨天氣,廣東佛山、福建廈門的不少市民發現自己的小區內、草叢邊有很多蝸牛出沒。這種蝸牛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多在華南地區出現,夏季尤其多。
  • 小區出現這種蝸牛,千萬別碰
    這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身上攜帶病原體細菌會傳播結核病、腦膜炎、腦炎等食用危害極大千萬不能碰!不能養!不能吃!非洲大蝸牛是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也是中國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 別碰!海口一小區現非洲大蝸牛 不能吃還會傳播疾病
    千萬別碰海口一小區現非洲大蝸牛不能吃還會傳播疾病南國都市報熱線966123訊(記者 張宏波 文/圖)8月30日上午,一場雨後,家住秀英區白水塘一小區的龍女士在小區草坪內發現了很多蝸牛,這些蝸牛體型較大,龍女士知道這些是非洲大蝸牛,屬於外來入侵物種。
  • 路邊驚現非洲大蝸牛,別碰也別吃!已有人因抓它發高燒,還會傳播結核...
    很多小朋友對大蝸牛非常感興趣有的學校還布置過觀察蝸牛的作業甚至有傳言,這蝸牛能吃……  小編在這裡鄭重告誡大家  不能吃!  不能吃!  不能吃!  實際上,「大蝸牛」不僅不能吃,也不能亂碰,深圳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醒:「大蝸牛」體內很可能感染有寄生蟲,小朋友和大蝸牛親密接觸極易被感染,千萬要小心!
  • 「非洲大蝸牛」千萬別碰
    不少市民在公園和小區裡發現了這種巨型蝸牛的蹤跡。這引起了不少小朋友的興趣,有些市民還提著水桶,把蝸牛抓回去當寵物養或做下酒菜。    然而,專家發話了,這種「非洲大蝸牛」千萬別碰,它屬於入侵物種,自身攜帶多種寄生蟲,家長特別需要看好自家「熊孩子」。
  • 深圳雨後常見「有毒」大蝸牛,千萬別碰也別吃
    深圳雨後常見「有毒」大蝸牛,千萬別碰也別吃 近期,深圳進入了「龍舟水」季節,雨特別多。大雨過後,不少細心的人發現自己的小區內、草叢邊,出現了很多氣定神閒的大蝸牛!這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身上攜帶病原體細菌,會傳播結核病、腦膜炎、腦炎等,食用危害極大,千萬不要吃,最好也別摸,遠離才是正道!
  • 別碰!這種大蝸牛壞得很
    這種蝸牛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多在華南地區出現,夏季尤其多。記者在社交群上發現,有家長反映,學校老師之前安排孩子去抓蝸牛,結果抓完這些大蝸牛後,孩子就發燒,班裡三分之一的孩子都因病請假了。大蝸牛和發燒有沒有關係,尚不得知。但深圳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指出,大蝸牛寄生蟲感染率比較高。
  • 非洲大蝸牛「入侵」莆田
    N海都記者 陳盛鍾 文/圖 海都訊 上周六,莆田涵江區國歡鎮的林女士在工廠食堂的洗菜池旁,「擒獲」一隻體形碩大的蝸牛,好奇的她將這隻大蝸牛帶回家中,準備給剛上初中的兒子當寵物玩。林女士剛考上大學的女兒,看到這「龐然大物」後產生警覺。她上網查詢發現,這傢伙竟然是「非洲大蝸牛」,為外來有害物種,還可能傳播結核病、腦膜炎等疾病。
  • 非洲大蝸牛入侵中國怎麼回事?非洲大蝸牛長什麼樣可以吃嗎
    最近不少市民在小區散步時發現,草叢裡、人行道上隨處可見一種類似蝸牛但比普通蝸牛大的小動物。有些小孩抓起來當寵物,還有市民說要揀回家煮著吃……關於它的新聞也頻頻登上各大網站、微信公眾號,儼然成為當前的「網紅」。
  • 為什麼說非洲大蝸牛不能碰?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但是,有一種蝸牛,它不但有巴掌大小,而且已經成功地成為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入侵物種」,它就是非洲大蝸牛。那麼,非洲大蝸牛到底是種怎樣的生物呢?網上流傳的非洲大蝸牛不能摸是不是真的呢?我們今天就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 法國蝸牛是世界名菜,非洲蝸牛卻遭人嫌棄,中國吃貨看到都躲著走
    但是,有一種蝸牛,法國人是絕對不會拿來做菜的,那就是現在正在我國廈門泛濫的非洲大蝸牛。法國人也將它看作是一種生態危害,不會去吃它。這種蝸牛學名叫做Achatina Fulica,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大的陸生蝸牛,可它卻是外來入侵物種。
  • 非洲大蝸牛大如雞蛋「入侵」莆田 不能摸和吃
    >是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專害農作物,還會傳播結核病和腦膜炎,不能摸,更不能吃海峽都市報(微博)8月12日訊 上周六,莆田涵江區國歡鎮的林女士在工廠食堂的洗菜池旁,「擒獲」一隻體形碩大的蝸牛,好奇的她將這隻大蝸牛帶回家中,準備給剛上初中的兒子當寵物玩。
  • 深圳雨後有大蝸牛出沒,專家提醒:別碰也別吃!
    深圳雨後有大蝸牛出沒,專家提醒:別碰也別吃!其實這種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易攜帶多種寄生蟲和病原菌市民千萬不要觸碰或者食用>深圳市疾控中心有關專家介紹,雨後出沒的這些大蝸牛,叫非洲大蝸牛,又稱褐雲瑪瑙螺,是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
  • 遇到這種大蝸牛千萬別碰,廣東路邊草叢很常見
    千萬不要亂碰 特別家裡有小孩的父母一定要注意!深圳龍崗區疾控中心健康教育與促進科甘立勤介紹,大蝸牛(褐雲瑪瑙螺)寄生蟲感染率高。  「大蝸牛」是外來入侵的有害生物 「大蝸牛」叫褐雲瑪瑙螺,也叫非洲大蝸牛,不是我國本土物種,是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也是中國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 非洲大蝸牛入侵南方切勿食用
    近日福建廈門等地頻繁出現非洲大蝸牛的蹤跡,專家對此緊急提示:非洲大蝸牛身上攜帶病原體細菌,可傳播結核病和腦膜炎,千萬不可食用這種蝸牛破壞力很強,會危害500多種作物,甚至連水泥都能吃。    非洲大蝸牛是中國首批公布的有害外來入侵物種,早在20世紀80年代,福建曾有不少人養殖,但被禁後,養殖戶將它們拋到野外。因此建議大家不要貿然食用捉來的蝸牛,因為你很難分辨它是否有毒,最好還是購買專門食用的蝸牛。
  • 非洲大蝸牛「入侵」莆田 大如雞蛋不能摸更不能吃
    她上網查詢發現,這傢伙竟然是「非洲大蝸牛」,為外來有害物種,還可能傳播結核病、腦膜炎等疾病。撿回超大蝸牛,本想給兒子當寵物昨日上午,記者在林女士家中看到,這隻大蝸牛大如雞蛋,長約10釐米,頭上長著觸角。記者對著它拍照時,其表現得十分「興奮」,時不時「引體向上」,並左右搖晃,最多時,身體伸出殼外有十多釐米長。
  • 草坪驚現十幾隻非洲大蝸牛 專家:不觸碰不食用
    如果雨後你在福州一些草地上遇到雞蛋大的蝸牛,千萬不要流口水,想著帶回家「蒸煮煎炒炸」,或者抓回家去當寵物養,因為它們身上有可能攜帶病原體、寄生蟲等。前日傍晚,盧先生就遇到一群非洲大蝸牛。   6日傍晚,一場雷陣雨後,家住倉山的盧先生帶著孩子出門,到福建師大倉山校區內的科學會堂前草坪騎車。突然,3歲的娃娃喊爸爸:「快來看,大蝸牛!」
  • 休閒步道 非洲大蝸牛「橫行」
    前晚,市民石女士在水渠交通花園沿岸散步時,發現一旁的樹幹上有多隻大蝸牛,她湊近觀察後,懷疑這就是有害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便致電海都報希望得到證實。 昨日,記者發現該處多棵樹上出現近二十隻個頭較大的蝸牛。記者諮詢福州市有害生物防治協會的專家,證實這些就是非洲大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