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吃!別碰!這種大蝸牛壞得很

2020-11-23 澎湃新聞

別吃!別碰!這種大蝸牛壞得很

2019-08-07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由於前段時間颱風暴雨天氣,廣東佛山、福建廈門的不少市民發現自己的小區內、草叢邊有很多蝸牛出沒。

這種蝸牛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多在華南地區出現,夏季尤其多。

記者在社交群上發現,有家長反映,學校老師之前安排孩子去抓蝸牛,結果抓完這些大蝸牛後,孩子就發燒,班裡三分之一的孩子都因病請假了。

大蝸牛和發燒有沒有關係,尚不得知。但深圳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指出,大蝸牛寄生蟲感染率比較高。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任謝勝提醒市民,這種和蝸牛很像,但比普通蝸牛大的小動物叫褐雲瑪瑙螺,也叫非洲大蝸牛。食用非洲大蝸牛可能會被傳染寄生蟲,甚至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

「非洲大蝸牛,不是我國本土物種,是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也是中國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謝勝說,非洲大蝸牛生長在野外,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

它和福壽螺一樣,都帶有廣州管圓線蟲(廣東住血線蟲),會傳播結核病、腦膜炎、腦炎等,食用危害極大。

這種蝸牛可以吃嗎?

有網友腦洞大開,問「非洲大蝸牛能不能吃?」試圖用吃解決掉這個大麻煩。在這裡鄭重告誡大家,非洲大蝸牛——

不能碰!

不能養!

不能吃!

專家稱,非洲大蝸牛早年在廈門就已經出現,身上攜帶病原體細菌,不可食用!

煮熟後吃仍有風險?

「有人說,完全煮熟後能滅掉寄生蟲,但仍有一定風險。」謝勝表示,吃了感染這種寄生蟲的非洲大蝸牛,或者接觸它們的排洩物,廣東住血線蟲就可能進入人體,寄生在人體中樞神經或腦脊液中,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有人說,完全煮熟後能滅掉寄生蟲,但仍有一定風險。」

可否作寵物養?

「有人說,非洲大蝸牛可以養作寵物,這千萬不行。它的糞便或黏液中,可能帶有蟲卵。受到汙染的水或蔬菜也可能傳播血線蟲,感染人類。小孩子免疫力低,不要因為好奇去摸非洲大蝸牛。」

謝勝提醒,非洲大蝸牛身上有很多黏液,帶有各種細菌,如果市民對細菌的抵抗力弱,很容易引起過敏反應。所以,看到這些大蝸牛不要去碰,特別是小孩子。建議大家不要因為好奇,去捕捉野外的非洲大蝸牛作為寵物飼養。

應該怎麼除掉?

在小區發現數量較多的「大蝸牛」:可以告訴物業進行處理,專業殺滅病蟲害的公司也可以處理。

如果在家裡發現少數蝸牛:可以利用家中的食鹽處理。蝸牛被撒食鹽後,軟體部分會融化成水而死。

來源:農民日報綜合南方日報、惠州日報等

編輯:閆偉奇

在看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別吃!別碰!這個大蝸牛壞得很,弄死它
    但其實別說吃了,連碰都不能碰!    因為這些大蝸牛的真身是非洲大蝸牛,是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之一,還是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這樣一個「能吃能生」的「大個子」,已然成為世界性的檢疫有害螺類。  這種行動緩慢的生物是如何傳入到我國的呢?據稱,該螺首次在廈門大學校園內被發現,認為是從新加坡運回的植物中夾帶著非洲大蝸牛的卵和幼螺而繁殖起來的。  目前,該螺已擴散至我國廣東、香港、雲南、廣西、湖南、福建及臺灣等地,並對當地的環境造成了較大的破壞。
  • 深圳雨後有大蝸牛出沒,專家提醒:別碰也別吃!
    深圳雨後有大蝸牛出沒,專家提醒:別碰也別吃!有部分膽子大的網友不僅抓來玩還興致勃勃研究起大蝸牛的吃法......其實這種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易攜帶多種寄生蟲和病原菌市民千萬不要觸碰或者食用
  • 深圳雨後常見「有毒」大蝸牛,千萬別碰也別吃
    深圳雨後常見「有毒」大蝸牛,千萬別碰也別吃 近期,深圳進入了「龍舟水」季節,雨特別多。大雨過後,不少細心的人發現自己的小區內、草叢邊,出現了很多氣定神閒的大蝸牛!但也有膽子大的人,不僅抓這種蝸牛來玩,甚至還開始研究起吃法。還有一些網友,竟然直接帶回家當寵物養了!對於以上種種行為,在此提醒各位市民朋友千萬小心。
  • 深圳雨後出現的這種蝸牛,千萬別碰
    【深圳雨後出現的這種蝸牛,千萬別碰 】最近,深圳連續多日降雨,不少市民發現小區內、草叢邊出現很多大蝸牛。注意!這種蝸牛是外來入侵物種,身上攜帶病原體細菌,會傳播結核病、腦膜炎、腦炎等。千萬不能碰,不能養,更不能吃!
  • 這種雨後遍地爬的大蝸牛千萬別碰 可能傳播腦膜炎
    原標題:千萬別碰!這種雨後遍地爬的大蝸牛,可能傳播結核病和腦膜炎→由於前段時間颱風暴雨天氣,廣東佛山、福建廈門的不少市民發現自己的小區內、草叢邊有很多蝸牛出沒。這種蝸牛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多在華南地區出現,夏季尤其多。
  • 「非洲大蝸牛」千萬別碰
    ,看著『萌萌噠』,不知道能不能吃?」不少市民在公園和小區裡發現了這種巨型蝸牛的蹤跡。這引起了不少小朋友的興趣,有些市民還提著水桶,把蝸牛抓回去當寵物養或做下酒菜。    然而,專家發話了,這種「非洲大蝸牛」千萬別碰,它屬於入侵物種,自身攜帶多種寄生蟲,家長特別需要看好自家「熊孩子」。
  • 路邊驚現非洲大蝸牛,別碰也別吃!已有人因抓它發高燒,還會傳播結核...
    注意了  在廣東很多地方看見一種巨型蝸牛,千萬不要亂碰!特別家裡有小孩的父母一定要注意!  颱風已過,經過兩天的降雨,這種巨型蝸牛大量冒了出來怒刷存在感!  很多小朋友對大蝸牛非常感興趣有的學校還布置過觀察蝸牛的作業甚至有傳言,這蝸牛能吃……  小編在這裡鄭重告誡大家  不能吃!  不能吃!  不能吃!  實際上,「大蝸牛」不僅不能吃,也不能亂碰,深圳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提醒:「大蝸牛」體內很可能感染有寄生蟲,小朋友和大蝸牛親密接觸極易被感染,千萬要小心!
  • 遇到這種大蝸牛千萬別碰,廣東路邊草叢很常見
    很多小朋友對大蝸牛非常感興趣 有的學校還布置過觀察蝸牛的作業 甚至還有人打算吃這種蝸牛…… 不能吃! 不能吃! 重要事情說三遍   據廣東疾控發布的消息  這種「蝸牛」叫東風螺!
  • 這種雨後遍地爬的大蝸牛會傳播結核病!專家提醒:別碰更別吃
    由於前段時間颱風暴雨天氣,廣東佛山、福建廈門的不少市民發現自己的小區內、草叢邊有很多蝸牛出沒。據專業人士介紹,這種蝸牛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多在華南地區出現,夏季尤其多。食用非洲大蝸牛可能會被傳染寄生蟲,甚至可能引起致命的腦膜炎。
  • 別碰!海口一小區現非洲大蝸牛 不能吃還會傳播疾病
    千萬別碰海口一小區現非洲大蝸牛不能吃還會傳播疾病南國都市報熱線966123訊(記者 張宏波 文/圖)8月30日上午,一場雨後,家住秀英區白水塘一小區的龍女士在小區草坪內發現了很多蝸牛,這些蝸牛體型較大,龍女士知道這些是非洲大蝸牛,屬於外來入侵物種。
  • 小區出現這種蝸牛,千萬別碰
    不少細心的朋友發現自己的小區內、草叢邊出現很多大蝸牛有的人想吃,有的人想玩還有不少人拿出各種東西跟蝸牛比大小清蒸、紅燒、白灼……你們是認真的???這是非洲大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身上攜帶病原體細菌會傳播結核病、腦膜炎、腦炎等食用危害極大千萬不能碰!不能養!不能吃!非洲大蝸牛是我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也是中國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 別吃!別碰!多地出現這種外來生物,接觸或可傳染致...
    本文原標題:《別吃!別碰!多地出現這種外來生物,接觸或可傳染致命疾病,你碰過嗎?》公眾科普科學傳播!點擊上方藍字一鍵關注本文專家:孟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對於真正的吃貨來說,沒有什麼是不敢吃的,但最近,就出現了一種讓吃貨都望而卻步的生物。
  • 深圳雨後有大蝸牛出沒 專家提醒:別碰也別吃
    近期深圳降雨頻繁,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雨後的綠化帶、灌木叢下經常會有大蝸牛出沒,還有部分膽子大的網友,不僅抓來玩,還興致勃勃研究起大蝸牛的吃法。對此,專家提醒,這種蝸牛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易攜帶多種寄生蟲和病原菌,市民千萬不要觸碰或者食用。
  • 深新早點 |深圳雨後有大蝸牛出沒!專家提醒:別碰更別吃(語音播報)
    天下事,早知道深新早點 深圳雨後有大蝸牛出沒專家提醒:別碰更別吃(語音播報).mp3早上好,小夥伴們~這兩天走在路上大家有沒有感受到涼風襲來是不是覺得秋天來了?在炎暑中掙扎了一整個夏天的深圳人終於迎來冷空氣正兒八經的「主動」進攻!
  • 泉州:一小區驚現很多蝸牛 千萬別吃別碰別養他
    這種天氣十分適合某些小動物高繁後代。泉州一小區許多業主發現,自己的小區內、草叢邊出現很多大蝸牛。這些蝸牛的大小不一,各種尺寸,最大的也有手掌大,小的則也有食用「田螺」大小。有的人紛紛曬圈,表示這是法國蝸牛,可以做一頓可口美味的大餐。
  • 在小區見到這種「蝸牛」千萬別碰別吃!
    近日,雨水增多,天氣潮溼不少街坊反應這種「蝸牛」頻繁出沒緊急提醒如果看到這種「蝸牛」千萬不要亂碰亂食!否則後果很嚴重!這種「蝸牛」叫東風螺!位於番禺的這個小區在一場降雨之後樓宇外牆上爬滿了密密麻麻的東風螺有的甚至還趴在業主家的窗戶上讓不少住戶感到擔憂據了解東風螺,又稱非洲大蝸牛是中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為什麼說非洲大蝸牛不能碰?它有什麼特別之處?
    非洲大蝸牛的習性由於非洲大蝸牛在移動時需要不斷的分泌黏液,所以它們主要分布在比較潮溼的地區,這樣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水分。其次,別看非洲大蝸牛體型很大,但是它與其他的蝸牛一樣,都是素食性的,它們主要以植物的葉片為食。
  • 傳播結核病的非洲大蝸牛「入侵」福州,專家:碰都不要碰
    傳播結核病的非洲大蝸牛「入侵」福州,專家:碰都不要碰 澎湃訊 2014-07-03 08:18 來源:澎湃新聞
  • 別摸!福州這個地方雞蛋大的蝸牛扎堆出現
    福州這個地方雞蛋大的蝸牛扎堆出現!能吃?專家:摸都不能摸!日前,987微信平臺接到車友爆料:在師大倉山校區的草坪上,出現了疑似非洲大蝸牛的生物,目測有十來只。記者採訪發現,發現這種大蝸牛的,可不止盧先生一個人。 「雨後,拾獲非洲蝸牛一窩,有毒不?小朋友能當寵物養嗎?」「法國焗蝸牛是這種蝸牛麼,能帶回家煮了吃不?」……對於這種雨後就冒出來的蝸牛,許多讀者很好奇,特別是小朋友,都想著帶回家當寵物養。
  • 非洲大蝸牛能吃嗎,可別太想當然
    非洲大蝸牛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最長能夠長到20釐米,一隻手都抓不住這個非洲大蝸牛。而很多人卻好奇非洲大蝸牛能吃嗎,確實它們曾經上過飯桌,也是非常受歡迎的美食。但是最好還是少吃比較保險,因為容易感染寄生蟲或者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