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有難,車臣必亂」:細述俄羅斯與車臣之間恩怨,是否化解?

2020-12-22 泥腿看客

俄羅斯與車臣百年恩怨:有句話說得很形象,車臣能否安穩下去?

一提到車臣, 在我們眼裡就想到殘酷的車臣戰爭。車臣人給人形象也是兇殘無比,什麼「黑寡婦」、恐怖襲擊,反正當年車臣印記太深。

如今第二次車臣戰爭已經過去快二十年,這場戰爭持續到2002年,現在車臣在小卡德羅夫治理下,已經臣服於俄羅斯。有人說這種臣服只是暫時的。因為有句話說得形象,叫作「俄國有難,車臣必亂」,說得似乎很在理。

從歷史上看,俄羅斯衰弱時,俄車之間就有戰爭。當年俄羅斯帝國據說打了半個世紀才徹底讓車臣臣服,但俄國十月革命,蘇俄建立後,車臣又亂了起來,又被蘇聯強行壓服下去。而到了二戰時,德國出兵蘇聯,車臣又發生叛亂,史達林一怒之下把車臣人遷走。蘇聯解體後,車臣也想獨立,於是就有了兩次車臣戰爭。總體算了一下,共四次,每次都是俄羅斯有困難時,車臣就會出現反抗和獨立。

對於車臣,我們可能只知道它的名字,但具體情況不太了解,從地圖上看,車臣在俄羅斯是一塊很小的地方,甚至人口還跟不上我國一個縣的人口多,只有一百多萬,但就這一百多萬,在歷史上給俄羅斯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也牽扯了俄羅斯很多精力。

一、百年恩怨

打仗總要有個理由,剛才我們簡要說了俄羅斯有難時,車臣就會亂。也就是俄羅斯衰弱時,車臣就想獨立,而俄羅斯卻不讓他們獨立,於是雙方就戰爭。為什麼俄羅斯不讓車臣獨立?

我們看地圖,車臣位於高加索地區,但高加索可是俄羅斯重要能源基地,甚至車臣也是石油豐富,而且當年蘇聯所建石油管線都從車臣通過。

當年希特勒進攻蘇聯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為了能源。希特勒缺乏能源根本無法支撐他在其他戰線的戰爭。而蘇德戰爭中曾有一場高加索戰役,如果德國佔領了高加索,獲得充足的石油,到時蘇德戰爭的結局還真難說。由此可見高加索地區石油有多豐富,對俄羅斯很重要。

而俄羅斯失去了車臣,實際就失去了一塊油田,賠本的生意俄羅斯絕不會做,如果把俄羅斯比作「貔貅」,我們會看到,俄羅斯歷史上的領土除了阿拉斯加,基本上是只吃很少「吐過」。現在我們從歷史看看俄羅斯與車臣之間的百年恩怨。

為什麼說百年恩怨呢?

因為車臣被俄國佔領的時間,其實是在19世紀,當時正是俄國向外瘋狂拓展領土的年代。當時俄國攻佔車臣時,就受到車臣人的頑強抵抗,一個不投降,一個不想放棄。雖然車臣小,但那時有奧斯曼帝國背後撐腰,因此車臣人敢與俄國死磕。

那時車臣才是一個幾十萬的人小地方,但就是在這種不服輸的情況下,居然從1800年打到了1859年,車臣才被俄羅斯併入版圖。但併入俄國後,車臣依然不想臣服,經常發生反抗。1877年當時反抗俄國的車臣人幾乎滅絕了,此時車臣形成了親俄派與反俄派,到1880年,最後一個反抗武裝的頭目,被俄羅斯處死,車臣才算基本臣服。其實車臣還有不服氣的,只是沒有發動暴亂而已。

為了收復一個小小的車臣,俄羅斯打了半個多世紀,這就是俄羅斯人的特點,不服就屠殺,而車臣則屬於那死活不投降的民族。俄羅斯人也是一個強悍民族,這兩個民族相遇了,當然最強大佔據優勢,其實也埋下隱患。

車臣人雖然被俄國徹底平定了,但車臣人並沒有忘記,他們依然想反抗,只是沒有機會而已。到了20世紀機會來了。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後,當時俄國境內亂成麻,於是車臣了於1921年起義,準備脫離蘇俄。車臣人沒想到此時成立的蘇俄,比俄國還狠,直接就進行鎮壓。

車臣被蘇聯壓制著一直到了1940年,又來了一次機會,這次就是蘇德戰爭。車臣人一看蘇聯快被德國拿下了,於是就起兵造反了。車臣卻沒想到他們悲慘命來了,因為他們遇到了強大的史達林。

俄羅斯打了半個多世紀才基本降服車臣,而現在車臣人又想鬧事。最主要是車臣萬一丟了,實際蘇聯就失去了能源基地,而且也會導致連鎖反應,從地圖可以看到,車臣獨立後果很嚴重,它被喬治亞、達吉斯坦和俄羅斯包著,車臣如果獨立,其他小國就要效仿,蘇聯就無法控制。於是車臣這次造反很快被鎮壓。

車臣人沒想到史達林有更狠的招,蘇德戰爭結束後,他下令遷移五十萬車臣人到西伯利亞去,於是一場大規模的遷移活動開始了。

那時蘇聯這種遷移辦法很好使,把車臣人放逐到偏遠沒人的地方,反而安靜下來。但赫魯雪夫執政後,他做了一件事,居然讓車臣再次回到故地,當車臣人聚到一起時,他們在一起商量的一件事,那就是反俄。所以說赫魯雪夫好心辦了壞事,此人沒有戰略頭腦,只看到眼前,沒看到長遠,這就為現代車臣戰爭埋下隱患。

二、現代情仇

車臣與俄羅斯之間的戰爭,為什麼分成兩部分說呢,主要是蘇聯解體前一部分算作一部分,把蘇聯解體後的車臣戰爭歸到現代。這樣或許更清晰一些。

1991年,蘇聯解體後,當時獨立的俄羅斯人做著西方美酒加咖啡的生活,但沒想到俄羅斯國內卻亂作一團。葉爾欽推倒蘇聯有一手,但治理國家這一手就一般了。而且還請來美國人幫助制定憲法,幫助恢復經濟,俄羅斯怎麼可能迅速發達呢。

此時車臣人又心動了,而心動的這部分都是蘇聯老兵。為什麼說是蘇聯老兵呢?因為車臣人能打,戰鬥力強悍,一直是蘇聯重要兵源地。那時很多車臣人進入蘇軍服役,他們參加過阿富汗戰爭。在這些老兵中,有一個人就是杜達耶夫,他可是蘇聯戰鬥英雄,這一稱號是他在阿富汗戰爭中得到,是冒著生死得來蘇聯榮譽。

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亂成一團,杜達耶夫一看機會來了,為什麼不趁著這個機會獨立呢?

杜達耶夫此時已經把蘇聯的榮譽扔一邊去了,杜達耶夫迅速招募一批蘇聯老兵,這些都是車臣人組成武裝,隨後宣布獨立,而且還得到美國和沙特等國的資助,於是車臣開始搗亂,經常弄些恐怖事件,讓俄羅斯很難受。

最後葉爾欽決心發動戰爭解決問題,此時俄羅斯很弱,本身國家就沒錢,但也不能看著車臣這樣搗亂。

第一次車臣戰爭就在這種情況打響,車臣人對俄軍從戰術到武器都熟悉,雙方甚至穿的衣服都差不多。杜達耶夫是蘇聯將軍,他精通軍事。面對俄軍進攻,車臣人不敢正面抵擋,於是就與俄軍巷戰,讓俄軍很難受。雙方打得很激烈,據說當時雙方也很殘忍,對於這些殘忍記載,在這裡就不詳述了,大家可以搜索來看。

第一次車臣戰爭打了兩年,俄軍據說打死10多萬車臣人,而俄軍也死了五千多人。但這次戰爭也在尷尬中收場,俄羅斯打不動了,車臣也打不動了。

但到1996年,杜達耶夫突然死了,記得上軍校時有教員稱,杜達耶夫是被俄軍定位後,定點發射飛彈清除的。不過據說是死於車臣分裂武裝內部鬥爭,但目前資料記載都是被俄軍定點清除,那時俄軍飛彈有那麼精確嗎?

葉爾欽給了車臣太多權力,實際上和獨立差不多,也給了車臣喘息機會。但車臣內部卻因為伊斯蘭教的不斷滲透,宗教極端勢力開始抬頭,到了1999年,車臣分裂武裝甚至主動襲擊俄羅斯。此時車臣人又遇到狠人了,那就是普京。

普京剛當上總理,據資料記載,他主張打擊車臣,而此時葉爾欽沒精力打了,出於鍛鍊一下這位準接班人,於是就授權普京指揮這場戰爭,第二次車臣戰爭打響了,也預示著普京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車臣人最初沒想到普京如此強悍,而且不打服不罷休。車臣人或許應該知道克格勃人員的行事方式,除了情報準確外,也有一種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原則,這或許也是後來普京一個重要特點。

第二次車臣戰爭與第一次截然不同,普京採取一手打一手拉,打時狠狠的打,絕不放過。他甚至親臨車臣指揮作戰。而「拉」就是拉攏一些弱的車臣人或者親俄的人,其中就有老卡德羅夫。

老卡德夫是一個識時務的人,他看清了車臣與俄羅斯對抗下去最後還是車臣遭殃,於是他與普京交好。此時車臣分裂,又失去了杜達耶夫,剩下那些頭目就不行了,除了內部矛盾,而且戰略戰術也不行,這些人也就搞個偷襲或者恐怖襲擊還行,在戰場上已經失去了鬥志。

第二次車臣戰爭很快就結束了,也為普京當選總統打下基礎。但車臣人恐怖襲擊依然沒有結束,因此俄軍此後時間就肅清這些殘餘分子,直到2002年,這場戰爭才總算結束,俄軍死傷人數一些資料記載不一,這或許也是一種猜測。但這次戰爭車臣必定傷亡慘重。

第二次戰爭雖然結束,但車臣殘餘分子還依然得到西方國家支持,有些甚至到中東地區成為僱傭軍,有些則變成了恐怖分子。2004年「別斯蘭事件」就是車臣恐怖分子幹的,而且2010年莫斯科地鐵的自殺性爆炸。還記得普京曾說的那句話「追到天邊也要將恐怖分子消滅」。

俗話說「一物降一物」,車臣想到俄羅斯混亂之際獨立,但沒想到出現了普京。不過普京出現也是好事,目前車臣總體還是穩定的。普京對小卡德羅夫放權很多,而且俄軍精銳部隊在車臣駐紮,車臣人想亂也沒實力了,但不得不說車臣人對俄羅斯人的仇恨已經越種越深。

因為很多車臣殘餘武裝在國外,也依然策劃對俄羅斯的恐怖襲擊。當然為俄羅斯效力的車臣人很多,比如敘利亞戰爭中的俄軍就有車臣人身影,烏東衝突中也有車臣人參與到俄軍中。

三、車臣未來

現在普京執政還有4年就要結束了,而且俄羅斯正在修憲,據說俄羅斯總統任期歸零,如果普京卸任後,車臣還會那樣穩定嗎?會不會亂呢?

不得不說,歷史上車臣反抗與武裝暴動,都是在俄羅斯虛弱之時才出現的,而且車臣人只要遇到俄羅斯強勢領導人就會安靜一段時間,但他們心中對俄羅斯人的仇恨並不會忘。

如果普京卸任或者繼續當總統,俄羅斯都進入「後普京時代」,車臣境內的人亂的可能有,但問題不大。不過俄羅斯最擔心是西方資助下的外逃殘餘分子,如果這些人與車臣人裡應外合,車臣就會出現動蕩。

相信普京會把一些經驗往下傳遞的,即使車臣再亂,也不會逃過俄羅斯「版圖」。但俄羅斯人與車臣人都屬於那種犟脾氣,這兩個民族在一起,不擦出火花,那歷史都白寫了。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為什麼被彈丸之地車臣打的找不到北
    車臣問題一直是俄羅斯比較頭痛的一個問題,而車臣也是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第一次發生局部戰爭的地方。車臣的面積相對於俄羅斯來說還不到1‰,但卻一直是俄羅斯國軍事政治投入的一個熱點。當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的時候,俄羅斯出動了8萬大軍想要徵服車臣,但最終卻於折戟而歸。
  • 車臣戰爭中,車臣的4任「總統」是誰?如何被俄羅斯軍隊連續擊斃
    如何被俄羅斯軍隊連續擊斃文/號外歷史之淑琴 圖/網絡『第一次車臣戰爭是在1994年爆發的,當時屬於俄羅斯的自治共和國之一的車臣,因為宗教、歷史等很多的原因,導致了車臣想要強行退出俄羅斯,自己獨立建國,而莫斯科方面肯定是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的,而在安撫、勸說等很多的手段用盡之後,葉爾欽決定出兵鎮壓車臣
  • 俄羅斯車臣戰爭老照片,第一次立國之戰,戰鬥民族被打的潰不成軍
    【車臣、一個讓俄羅斯頭疼不已的地區】眾所周知在20世紀90年代初,曾經無比強大的蘇聯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同時各地分裂勢力也想趁機獲得獨立的地位,這其中車臣就是一個。【兩個民族的矛盾】俄羅斯作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期境內民族眾多,很多少數民族都和主體俄羅斯族有不同程度的深仇大恨,而車臣民族同樣是其中一個。【兩次車臣戰爭】在蘇聯解體後,車臣為了謀求獨立,俄羅斯為了維持統治,兩者在90年代爆發了兩次車臣戰爭。圖中為俄羅斯軍隊繳獲的車臣武裝武器彈藥。
  • 車臣總統小卡德羅夫為何要「自我釋權」?
    這道命令是13日籤署的,但直到15日才在俄羅斯官網上公布,而公布時,連車臣共和國的新聞和信息部長都不知道。所以,頗使人費解。將小卡德羅夫的「釋權」和俄羅斯政府的調整放在同一天公布,是否有深意?也許確有深意,但也許僅僅是個巧合而已。在這則消息被爆出後,正在莫斯科公幹的車臣新聞和信息部長烏馬洛夫居然不知。
  • 車臣,俄羅斯別無選擇_今語絲_網易新聞中心
    天台老百姓 認為: 2004-10-24 11:15:47 車臣問題與我們的臺灣問題有本質的區別
  • 相隔不過五年,為何俄軍能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一雪前恥?
    夾在黑海和裏海之間的陸地,被稱為高加索地區,大高加索山脈橫貫其間,山南即外高加索,由我們熟知的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組成。以北屬於俄聯邦北高加索地區,車臣便位於此處。1994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俄軍在經過一年多苦戰後,未能達到預定目標,甚至有些狼狽:自身傷亡超2萬,其中陣亡3800餘,無奈之下簽訂停火協議。
  • 若普京不在位了,車臣人會脫離俄羅斯獨立嗎?隨時都有可能
    車臣獨立問題一直是俄羅斯讓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如果俄羅斯沒有強權人物的壓制車臣共和國,它就會立即就獨立。車臣人要求脫離俄羅斯獨立由來已久,從19世紀60年代沙俄吞併車臣以後,車臣人就一直沒有放棄反抗俄羅斯的統治,當然也被俄羅斯當局進行強烈鎮壓多次。
  • 俄羅斯的君子之戰:車臣戰爭打一半沒子彈,指揮官:從敵人那裡買
    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很多組成部分,因為俄羅斯也就是聯邦,它下面也有很多個聯邦主體,俄羅斯的很多聯邦主體也有了分裂出去的傾向,鬧的最嚴重的就是車臣。俄羅斯在90年代還打了兩場車臣戰爭,尤其是第一場,那簡直是慘勝。可以說正是兩次車臣戰爭才讓俄羅斯老百姓放棄了葉爾欽,選擇了普京。
  • 車臣總統杜達耶夫的雙面人生:他原是最忠誠的蘇聯將軍
    1944年,杜達耶夫出生在車臣境內。   車臣人是強悍的民族,有過幾百年的反抗沙俄和蘇聯的歷史。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叫做阿蓮夫季娜·費奧多羅夫娜·庫利科娃的女人,是俄羅斯人。她和杜達耶夫有2個兒子和1個女兒,都是混血兒。   一般認為,杜達耶夫此次婚姻有明顯的投機意思。
  • 號稱大高加索之狼的車臣,到底有多狠,竟讓戰鬥民族苦不堪言
    如果說俄羅斯人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那麼車臣人就是有仇必報幹仗到底。蘇聯時期,列寧給予了這些共和國極大的自治權力,到了「鋼鐵洪流」史達林這裡,他對車臣地區的抗爭行為,進行了非常彪悍的鎮壓。就像俄羅斯政治生態喜歡出強人,車臣也是如此,在蘇聯解體之際,強人杜達耶夫帶領全體車臣人,宣布建立車臣共和國,脫離俄羅斯獨立,正式開啟了帶領車臣獨立的歷程。
  • 堪稱絞肉機,俄軍在車臣的慘重傷亡提供了什麼教訓?必須要重視
    【軍武次位面】:風林火山在車臣戰爭之前,許多人認為,儘管蘇聯的解體削弱了俄羅斯軍隊的戰鬥力,但從整體上說,俄聯邦軍隊仍然是世界上實力最強大的軍隊之一,對付車臣武裝分子應該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但事實上,拿下格羅茲尼並不像這些人想像的那麼簡單。
  • 車臣非法武裝宣布不再襲擊俄軍 政府斥之耍花招
    新華網莫斯科2月3日電(記者宋世益)車臣分裂分子的一家網站3日凌晨報導說,馬斯哈多夫已經下令車臣所有武裝2月份停止對俄軍隊的襲擊。  俄羅斯車臣共和國總統阿爾哈諾夫3日就此發表評論說,車臣非法武裝頭目馬斯哈多夫關於已下令車臣所有武裝2月份停止對俄軍隊襲擊的聲明是一個宣傳花招,其目的是吸引西方的注意。
  • 《鳥瞰俄羅斯》最終集:毛子、車臣與三角洲
    俄羅斯是一個多民族聯邦國家,共有46個州,22個共和國,9個邊疆區,4個民族自治區,3個聯邦直轄市和一個自治州。其中不乏多民族混雜的區域,比如車臣、達吉斯坦共和國等,歷史中的紛爭和戰亂也連綿不斷。俄羅斯最南部的水資源十分寶貴,位於這裡的奇爾克伊大壩是世界上最高的拱壩之一。達吉斯坦的山峰海拔超過4000米,有點像高加索山脈的迷你版。俄羅斯沒有哪個地方像達吉斯坦一樣,能有那麼多被遺棄的村莊。
  • 史上最狠僱傭兵,視戰爭如兒戲,視流血如流汗,車臣人的天生剋星
    在飽受戰爭折磨的地區經常會有他們的蹤跡,他們是"Dogs of War"戰爭鬣狗,在戰場上哪裡有血腥味,哪裡就有他們。僱傭兵與軍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唯利是圖,他們的信仰就是錢。哥薩克人放到現代依然是俄羅斯政府的主力擔當,他們在俄羅斯軍隊中沒有正式的編制,卻比正規軍還要強悍。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兇殘的車臣叛軍虐殺俄軍戰俘,殺紅眼的車臣叛軍甚至把屠刀對向了女人和孩子。哥薩克人聽聞血液都沸騰了!
  • 車臣領導人稱支持車臣人在法國第戎的行動
    車臣共和國領導人拉姆贊卡德羅夫稱,車臣人在法國第戎庇護同胞的行動正確,並認為此舉並非擅自行動,而是整頓「與不守法的毒販之間的秩序」。發生暴亂是因為來自法國各地、併到第戎進行支援同胞的車臣人與生活在第戎當地的主要部族——馬格里布族人發生糾紛,而導火索是毒販團夥成員毆打一名車臣少年。雙方衝突造成數人受傷。據周三報導,兩個部族的代表在第戎附近會面,並約定結束衝突。
  • 車臣移民與北非移民連續4天在法國第戎街頭械鬥,多人受傷
    當地時間6月16日,法國東部城市第戎的車臣移民和北非移民群體之間爆發的大型衝突進入第四天。法國政府16日已派出警察和高級官員增援第戎,以儘快平息騷亂。騷亂始於6月12日晚的16歲車臣青年被當地毒販毆打事件,這件事隨後引發了法國車臣移民群體對北非移民的「復仇」。據塔斯社等媒體消息,矛盾衝突雙方為法國車臣移民和以馬格里布人為主的上述毒販群體,後者包括來自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西北非地區的移民。
  • 出於人道主義考慮,法國將巴黎「斬首案」兇手送回車臣下葬
    截屏圖 當地時間12月6日,18歲的巴黎「斬首案」兇手、俄羅斯公民安佐洛夫屍體在家鄉車臣下葬。今年10月,他在法國首都巴黎郊區殺害了一名在課堂上展示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形象的歷史教師,隨後他被聞訊趕來的法國警察擊斃,法國政府認定這是一次恐怖主義襲擊。安佐洛夫死後,出於人道主義考慮,且經其家人申請,法國政府將其屍體送回俄羅斯。
  • 法國「第戎動亂」:警察又拘捕5名車臣鬧事者
    【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潘亮】繼本周一4名車臣人遭警方傳喚後,法國「黑豹」突擊隊18日聯合巴黎警方特種幹預隊又拘捕了5名車臣人。鬧了4天的車臣幫與北非幫群毆事件雖然平息了,但被嚇壞的當地居民認為政府干預遲了,並擔憂再度發生類似的暴力場面。
  • 法國車臣族群與北非裔第戎族人火爆群毆,三人被拘押
    法國勃艮第首府第戎日前爆發的車臣人與北非裔連續幾日的暴力砸燒場面曾讓眾人不解,警察為什麼未能及時予以制止?星期六,法官調查取得進展,四人被司法調查,其中三人立即被收押。群毆導致街頭車輛被焚燒根據調查,四人中有三人是俄羅斯國籍,一人是俄裔法國籍,他們共同屬於周四被拘捕的六人團夥之一。
  • 沙皇的馬鞭哥薩克屬於哪個民族,為何連車臣人都怕他們?
    在俄國的對外擴張中,隨處可見哥薩克騎兵的身影,他們充當了沙俄侵略擴張的急先鋒,被譽為「沙皇的馬鞭」。拿破崙曾說:如果我的部隊裡有哥薩克騎兵,我會用他們席捲整個世界。哥薩克能得到如此高的讚譽,那麼哥薩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嚴格的來講,哥薩克並非一個民族,而是一個軍事群體,是一群由破產農民,失業工人和流氓無賴組成的強盜團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