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的馬鞭哥薩克屬於哪個民族,為何連車臣人都怕他們?

2020-12-19 寂寞的紅酒

文/寂寞的紅酒

提起哥薩克人,想必人們都不陌生,可以說大名鼎鼎、如雷貫耳。在俄國的對外擴張中,隨處可見哥薩克騎兵的身影,他們充當了沙俄侵略擴張的急先鋒,被譽為「沙皇的馬鞭」。拿破崙曾說:如果我的部隊裡有哥薩克騎兵,我會用他們席捲整個世界。哥薩克能得到如此高的讚譽,那麼哥薩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民族?

嚴格的來講,哥薩克並非一個民族,而是一個軍事群體,是一群由破產農民,失業工人和流氓無賴組成的強盜團夥。他們中有蒙古人、斯拉夫人、喬治亞人、高加索人等等,除了猶太人凡是投靠的他們都吸納,他們都被稱為哥薩克。

哥薩克形成於金帳汗國時期。在13世紀,很多斯拉夫人不堪忍受蒙古人和斯拉夫貴族、地主的壓迫逃到了南俄草原,和當地土著居民融合,過上了遊牧的生活,他們稱自己為「哥薩克」,哥薩克突厥語的意思是「自由人」。由於當地環境惡劣,逃到當地的多是窮兇極惡之徒,加上長期的械鬥,這些逃亡者兇狠、殘暴、無情,根據居住地他們逐漸形成了頓河哥薩克、烏拉爾河哥薩克、扎波羅熱哥薩克、伏爾加河哥薩克等多個哥薩克族群。

金帳汗國崩潰後,沙俄崛起,沙俄很快就注意到了野蠻、勇敢、彪悍、忠誠的哥薩克人,沙俄通過金錢、土地等誘惑和收攏哥薩克人,組建了強大的哥薩克騎兵。哥薩克人沒有什麼信仰,只要給錢他們什麼都肯幹。哥薩克人很快就成為俄國對外擴張的急先鋒,俄國向西伯利亞擴張幾乎全部靠哥薩克。殘暴的哥薩克騎兵是沙俄重要的武力依仗。不管是抗擊波蘭人的入侵,還是抗擊法國人的入侵,哥薩克騎兵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不僅幫助沙俄開疆拓土、抗擊外敵,還多次幫助俄國人平叛,屢次攻擊桀驁不馴的車臣人,無數車臣人死在了他們的屠刀下,所以車臣人聽到他們的名字就害怕。在沙俄入侵中國東北的戰爭中,哥薩克騎兵也犯下了累累的罪行。

一戰時期,多達30萬的哥薩克騎兵跟隨俄軍作戰,在戰爭中打的非常賣力。十月革命後,哥薩克人分裂,一部分加入了紅軍,一部分加入了白軍,雙方打得不亦樂乎。在內戰中,據說有上百萬的哥薩克騎兵陣亡。蘇聯內戰結束後,哥薩克遭到了蘇聯人的打壓和分化,從此風光不在,大部分哥薩克人放下屠刀過上了平靜的生活。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就是描寫十月革命前後頓河流域哥薩克人生活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戰事吃緊,面對國家的危亡,哥薩克騎兵再次拿起馬刀走上戰場,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立下大功。當然,也有一些不甘心忍受蘇聯壓迫的哥薩克人趁機叛亂,建立了哥薩克共和國,不過沒幾天就被蘇聯紅軍消滅了。二戰結束後,哥薩克人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很快歸於沉寂,逐漸杳無聲息,慢慢變成了普通百姓,被蘇聯摻沙子給摻沒了。

相關焦點

  • 哥薩克人,「普京的馬鞭」
    後來,信奉東正教的拜佔庭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所滅,同樣信奉東正教的莫斯科大公伊凡雷自封沙皇,將莫斯科稱作「第三羅馬」,以強調「高貴血統」。聖彼得堡則是沙皇彼得大帝建立的,是沙俄強盛的象徵。在聖彼得堡為強人普京塑「羅馬皇帝」像,寓意就在於此。更何況,塑像者還是以「普京的馬鞭」「忠君愛國者」自居的哥薩克人。
  • 史上最狠僱傭兵,視戰爭如兒戲,視流血如流汗,車臣人的天生剋星
    圖為 哥薩克人哥薩克人,歷史上就出名的驍勇善戰,是沙皇時期的專屬傭兵部隊,幫政府軍做了許多髒活累活還有政府軍不方便出面的行動。哥薩克人放到現代依然是俄羅斯政府的主力擔當,他們在俄羅斯軍隊中沒有正式的編制,卻比正規軍還要強悍。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兇殘的車臣叛軍虐殺俄軍戰俘,殺紅眼的車臣叛軍甚至把屠刀對向了女人和孩子。哥薩克人聽聞血液都沸騰了!
  • 一支作風彪悍的民間武裝,給祖國掙足了面子,真實的「哥薩克」
    俄羅斯士兵在這個時期,車臣的民族分離主義分子,趁著社會極不穩定試圖搞起獨立運動,成立車臣共和國,「戰鬥民族」是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哥薩克人說起「哥薩克」,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他是什麼,「哥薩克」在古突厥語中被翻譯為勇敢的人、自由自在的人。
  • 烏克蘭特種部隊立大功,活捉俄哥薩克指揮官:比車臣僱傭兵還彪悍
    日前烏克蘭媒體又再次傳出消息稱,在烏克蘭東北部的哈爾科夫地區,隸屬於烏國家安全局的特種部隊在行動中生擒了一名俄哥薩克僱傭軍指揮官。據烏克蘭媒體透露,此次這名被捕者自2014年就開始在該地區參與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的反對派武裝對烏軍進行作戰,同時他還負責在當地招募新的成員。而此次會被生擒,據稱是烏軍鎖定了其行程,在他返回私人住所時實施了抓捕行動。
  • 鄰邦掃描:俄驍將率哥薩克血戰車臣 韓戰機加油10次赴美
    參考消息網6月30日報導 6月中上旬,周邊國家軍情熱點頻現:俄驍將率哥薩克血戰車臣 韓戰機加油10次赴美參演,越軍或增購俄制飛彈護衛艦,等等。下面就讓我們來回顧、分析一下6月中上旬鄰邦的重要軍事動態。
  • 這條不足一公裡的小街 曾誕生驍勇善戰的哥薩克
    大約15世紀,為了躲避沙皇的迫害和貴族的壓榨,一群勇敢而強壯的人逃難到了南方,與當時統治南方的韃靼人同化,形成了一個新的族群。哥薩克更精確地說,是一個軍事團體。他們長期生活在東歐大草原,騎馬飲酒,野性十足,過著半自治的自由生活。而在哥薩克誕生至今的600年間,戰爭幾乎從未間斷。
  • 戰鬥天團為何死攥著它們——哥薩克的近戰利器
    不論是拿破崙,還是希特勒,一句歷史名言為他們蓋棺論定——永遠不要攻打莫斯科!如果說打敗希特勒的是冰天雪地,那麼拿破崙失敗的原因還要加上哥薩克了。當俄軍正規軍損失殆盡之時,哥薩克騎兵在沒有補給甚至是命令的情況下,主動投入到了對法軍側翼和補給線的騷擾,最終迫使拿破崙撤軍。
  • 車臣,俄羅斯別無選擇_今語絲_網易新聞中心
    車臣本來就是一個獨立國家,歷經沙皇、史達林、普京三代入侵者的浩劫,貫穿一部血淚史。只要有點歷史知識就會支持車臣民族解放運動,打倒新沙皇普京。普京才是戰爭販子,殺戮車臣人民,也絲毫不珍視俄羅斯人民的生命。看看他們每次人質事件是怎麼解決的吧。管他死多少人,問題解決了就行。對生命起碼的尊重都沒有。沙俄經過了近半個世紀的戰爭才徵服了車臣民族,那是1895年,中國的甲午年,看看二戰時史達林這個魔鬼對車臣人民犯下了什麼滔天大罪。車臣本來就是獨立的。祝福車臣人民,車臣民族解放運動萬歲!
  • 相隔不過五年,為何俄軍能在第二次車臣戰爭中一雪前恥?
    以北屬於俄聯邦北高加索地區,車臣便位於此處。1994年,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俄軍在經過一年多苦戰後,未能達到預定目標,甚至有些狼狽:自身傷亡超2萬,其中陣亡3800餘,無奈之下簽訂停火協議。車臣與俄羅斯的淵源車臣人是高加索土著與突厥等外來民族融合而成,歷史上由於夾在沙俄、奧斯曼和波斯之間,頻頻成為外部大勢力爭奪目標。在奧斯曼統治時期,車臣接受伊斯蘭教義,並逐漸同奧斯曼關係有所緩和。
  • 第一次車臣戰爭,俄羅斯為什麼被彈丸之地車臣打的找不到北
    2000年2月登記註冊的居民為9833人。二、國徽的線性構圖是在二維平面的圓周上完成的。選擇車臣共和國國徽。國徽造型的風格體現了民族氣質和車臣人民在當今的顏色主要有四種:紅、黃、藍和中間的白色。在白色圓環內部是紅色的車臣民族圖飾,象徵著團結、永恆。高山、瓦伊納霍夫古塔和石油井架呈藍色。白色圓環內各圖案構成一個正方形。
  • 1613年縉紳會議:羅曼諾夫的沙皇之路
    更誇張的是,就連那個嫁給前後兩任偽沙皇(偽德米特裡一世和偽德米特裡二世)的波蘭女貴族,「皇后」瑪琳娜·姆尼舍克,也要為自己不足一歲的兒子伊凡(與偽德米特裡二世所生)爭取皇位,她的主要追隨者包括了哥薩克軍隊領袖扎魯茨基和特魯別茨科伊公爵。這個野心勃勃的女人,後來甚至多次發動叛亂企圖推翻羅曼諾夫家的沙皇,而她和幼子最終死於非命。
  • 俄羅斯車臣戰爭老照片,第一次立國之戰,戰鬥民族被打的潰不成軍
    【兩個民族的矛盾】俄羅斯作為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期境內民族眾多,很多少數民族都和主體俄羅斯族有不同程度的深仇大恨,而車臣民族同樣是其中一個。【兩次車臣戰爭】在蘇聯解體後,車臣為了謀求獨立,俄羅斯為了維持統治,兩者在90年代爆發了兩次車臣戰爭。圖中為俄羅斯軍隊繳獲的車臣武裝武器彈藥。
  • 號稱大高加索之狼的車臣,到底有多狠,竟讓戰鬥民族苦不堪言
    俄羅斯人被人稱作戰鬥民族,「生死看淡,不服就幹」,在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中,蘇軍直接跟德軍王牌師們,打成一片人間地獄。而車臣人,則被人稱作「戰鬥民族中的戰鬥民族」,俗稱「戰鬥民族Plus」。俄羅斯是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個國家的國土面積加起來,都沒有它大。
  • 「俄國有難,車臣必亂」:細述俄羅斯與車臣之間恩怨,是否化解?
    其實車臣還有不服氣的,只是沒有發動暴亂而已。為了收復一個小小的車臣,俄羅斯打了半個多世紀,這就是俄羅斯人的特點,不服就屠殺,而車臣則屬於那死活不投降的民族。俄羅斯人也是一個強悍民族,這兩個民族相遇了,當然最強大佔據優勢,其實也埋下隱患。
  • 知道真正的哥薩克應該怎麼著裝嗎?一戰期間沙俄軍隊軍服裝備圖鑑
    B3:哥薩克,哥薩克首領(沙皇皇子屬)近衛哥薩克團,1917年哥薩克們在戴帽子時往往無視地心引力的作用,因此圖中的毛料帽子被放肆地歪戴著。盤結的長頭髮剛好露出一邊,這是哥薩克過往的劫掠生涯的暗示。最後一點哥薩克人的特徵是步槍背帶斜背在右肩而不是通常情況下的左肩。
  • 新年美食:18世紀哥薩克人的戰鬥食譜
    很多人都認為,現代高加索菜系都是一種地獄般的菜系:任何烤肉、烤魚加上油醋汁。這種認知不僅扼殺了這一地區豐富的美食,也培養了一種狹隘的歷史觀。烹飪方式與當地的生活方式有著很大的聯繫。例如,切爾克斯人的簡單食譜暗示了當時的他們的軍事活動,哥薩克的食物普遍熱量偏高,說明他們的生活方式消耗了大量體力。
  • 若普京不在位了,車臣人會脫離俄羅斯獨立嗎?隨時都有可能
    車臣獨立問題一直是俄羅斯讓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如果俄羅斯沒有強權人物的壓制車臣共和國,它就會立即就獨立。車臣人要求脫離俄羅斯獨立由來已久,從19世紀60年代沙俄吞併車臣以後,車臣人就一直沒有放棄反抗俄羅斯的統治,當然也被俄羅斯當局進行強烈鎮壓多次。
  • 俄國因為有了這些人才叫「戰鬥民族」,用活人做靶子練馬刀!
    早期俄羅斯(基輔公國)和周邊國家的統治者對這些「草莽英雄」一般採取懷柔政策,統治者也需要這些勇敢善戰的人來防禦克裡米亞的韃靼人,而要通過草原前往歐洲腹地的商隊由於經常受到韃靼人和其他遊牧民族的襲擊,也需要軍事方面的保護,它們都希望藉助善戰的哥薩克人為其戍邊徵戰,或者保駕護行。
  • 歷史上,俄國的君主為何被稱為沙皇,而不是皇帝?
    幾乎世界上每一位大名鼎鼎的帝王都是能徵善戰的君主。中世紀時期,幾乎全世界的國家都處於封建君主統治式管理的皇權時代, 中世紀俄國將拉丁語中的「凱撒大帝Caesar」轉譯為俄語「Цезарь沙皇」,沙皇代表了古俄羅斯的最高權力者。「沙皇」一詞是拉丁語「凱撒」轉音至俄語的讀音。
  • 車臣戰爭中,車臣的4任「總統」是誰?如何被俄羅斯軍隊連續擊斃
    車臣戰爭中,車臣的4任「總統」是誰?如何被俄羅斯軍隊連續擊斃文/號外歷史之淑琴 圖/網絡『第一次車臣戰爭是在1994年爆發的,當時屬於俄羅斯的自治共和國之一的車臣,因為宗教、歷史等很多的原因,導致了車臣想要強行退出俄羅斯,自己獨立建國,而莫斯科方面肯定是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的,而在安撫、勸說等很多的手段用盡之後,葉爾欽決定出兵鎮壓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