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人類自相矛盾,期待文明卻崇尚暴力,秦始皇、凱撒大帝、戰神拿破崙。幾乎世界上每一位大名鼎鼎的帝王都是能徵善戰的君主。
中世紀時期,幾乎全世界的國家都處於封建君主統治式管理的皇權時代, 中世紀俄國將拉丁語中的「凱撒大帝Caesar」轉譯為俄語「Цезарь沙皇」,沙皇代表了古俄羅斯的最高權力者。
「沙皇」一詞是拉丁語「凱撒」轉音至俄語的讀音。沙皇這個詞是漢語譯名,它在俄語以及其它多數歐洲語言裡的發音基本都是「Tsar」,而Tsar這個詞則是源自古羅馬時代的政治及軍事強人凱撒(Caesar)。因為凱撒是第一個在羅馬建立了獨裁統治的人,是羅馬從共和國轉變成帝國的核心人物,因此後來羅馬帝國的皇帝幾乎都會在登基前後改名,在自己的名字裡加上「凱撒」這個詞彙。久而久之,「凱撒」就成了在羅馬帝國與「皇帝」類似的頭銜名稱。
不過在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東羅馬帝國其實在公元628年之後就基本不再使用這一頭銜,東羅馬皇帝的正式稱呼從公元629年開始就變成了「巴西琉斯」(Basileus),這也是東羅馬帝國逐漸希臘化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1453年拜佔庭覆滅後,羅馬帝國「香火」危急。公元16世紀,東正教終於找到其繼承者,宣布莫斯科公國是繼拜佔庭的「第三羅馬」,其國王順理成章成為「新凱撒」。
凱撒大帝是一位足以震驚歐洲的古羅馬帝王,他輝煌的一生創造過無數偉大的成就,制霸高盧、威懾大不列顛、鎮壓日耳曼、血洗羅馬、擊敗龐貝,開創了強大的羅馬帝國,他的足跡遍布歐洲,
他的名號幾乎是每一個國家的噩夢,中世紀的俄國崇拜凱撒,並認為羅馬帝國是宇宙的中心,俄國以「凱撒」的諧音作為國王的名稱,一方面是出於對凱撒的崇拜,另一方面顯示了中世紀俄國對「戰爭」的狂熱。
當然了,這不僅僅是因為崇拜凱撒,還關係到基督教的傳承問題。基督教主要分為兩派,一是西歐的天主教,一是東歐的東正教。其中東正教在1453年拜佔庭覆滅後,處於一個無帝國可依的尷尬局面,不得不尋找新的繼承人。
終於,百餘年後,與東歐平原崛起的莫斯科公國即俄國的前身,有著新一代大帝國的潛力,於是東正教急不可耐地湊了上去。就這樣,莫斯科公國成了「羅馬第三帝國」,羅馬帝國的君主稱"凱撒",即"第一公民",所以作為繼承者的莫斯科公國,君主自然也就叫做凱撒了,翻譯過來就是「沙皇」。
「沙皇」一詞最早來源於中世紀的保加利亞,特指拜佔庭國王。原本拜佔庭帝國即東羅馬帝國的正式稱號是巴西琉斯,但斯拉夫人在將其翻譯成斯拉夫各語言之後,卻都翻譯成了凱撒或者沙皇。
而中世紀俄國,那時候還沒有俄羅斯,而是莫斯科公國,其對拜佔庭王國有著特殊的情愫,因為俄羅斯在文化上受東羅馬帝國的影響非常大,後來羅斯地區基本都信仰了東羅馬的國教東正教,而東羅馬「沙皇」同時還是東正教教會的最高領導者,所以「沙皇」這個詞在羅斯地區也漸漸地演變成了最高統治者的代名詞。
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攻陷,東羅馬帝國滅亡。而在此前後,奧斯曼帝國還已經成為了巴爾幹地區許多東正教和斯拉夫民族的統治者,所以在莫斯科公國獨立之時,它基本上已經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立的東正教國家了。
公元1480年莫斯科大公國正式終止了與金帳汗國之間的臣屬關係,取得完全的獨立之後,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被認為是拜佔庭國王任命的繼任者,俄國國民也認可這一種說法。因為公元1472年,在東羅馬滅亡之後曾一度自封東羅馬流亡皇帝的託馬斯·帕裡奧洛格斯之女索菲婭嫁給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莫斯科也據此認為自己通過聯姻繼承了東羅馬末代「沙皇」的法統,所以自己已經成為了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
但是其卻被被稱為「大公」,很顯然「大公」沒有睥睨天下的氣勢。
所以俄國東正教庭便採用拜佔庭國王的稱號來命名本國的國王,於是「沙皇」便成為了俄國最高權力的象徵。另外「沙皇」在俄語中有著「強大」的意思,意指「大皇帝,帝國唯一的最高統治者」,而被「沙皇」冠名的俄國皇帝,也無一不是「強大而暴力」的,
不過,此時的沙皇稱號還是非正式的,或者說只能叫做莫斯科公國沙皇。直到公元1547年,後來被稱為「伊凡雷帝」(或是「恐怖伊萬」)的伊凡四世登基之時,才正式使用了「全羅斯人沙皇」這個稱號,莫斯科大公國在此時也轉變成了俄羅斯沙皇國。而在他統治期間,俄羅斯先後滅亡了金帳汗國的餘脈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和西伯利亞汗國,並極大地削弱了同為金帳汗國餘脈的克裡米亞汗國,一躍成為了地區強國。
沙皇伊萬雷帝暴虐成性、彼得大帝能徵善戰、葉卡捷琳娜被稱為俄國的武則天、壓力山大一世打敗戰神拿破崙。
1918年,最後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被布爾什維克滅門,沙皇成為過去式。
1918年7月17日,尼古拉二世連同妻子和孩子全家被秘密處決,而後屍體被丟入廢棄的礦井中,還被潑上硫酸毀屍滅跡。尼古拉二世到死也沒有想明白,自己當年放逐的人竟然回來殺了自己,而且連自己的家人都不放過。直到上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才為沙皇一家正名,認為當年那些人做了一件殘忍又粗暴的勾當。
如今「沙皇」統治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以戰鬥為生的俄羅斯民族並沒有放棄屬於民族特有的野性,他們依然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軍事大國,續寫著中世紀俄國的光榮。
值得一提的是,俄國並不是唯一使用沙皇這一稱號的國家。雖然最早使用「沙皇」這一名稱是保加利亞帝國在公元。而後來的保加利亞王國的最高統治者也都一直使用沙皇這個稱號。
保加利亞王國直到1946年二戰結束後才滅亡,當時末代保加利亞沙皇西美昂二世才9歲。而他現在雖然已經82歲高齡,但卻仍然健在,這也使他成為了世界上現在唯一還在世的做過沙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