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工匠精神,一生做一事,一事學一生。用知識為你的愛表做保護傘!搜索「名修手錶維修服務中心:手錶維修丨明表懂表更愛表」
其實這個問題最一開始是讓我想到了《奇異博士》電影裡的男主人公拉開抽屜,出現滿眼的名表,而且還都在不停(優雅)的旋轉(搖表器)。
印象最深的是後來男主被搶的那塊手錶積家 Master Ultra Thin Perpetual 超薄大師系列萬年曆腕錶,後來也是專門查了查(好奇),公價 241000。
當然我們大部分人是達不到這樣的水平的,所以買表最主要一點就是:適合自己的經濟條件,不要盲從。
回到正題,「一個男人必須要擁有三塊手錶:日常佩戴的休閒表、運動表和一塊適合正式場合的華麗腕錶。在此基礎上,有實力的人再把每個系列乘以三,這輩子就夠了。」這是鐘錶大師鍾詠麟先生回答過的,老先生這麼說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
運動表的除了有抗震、抗摔、防水、抗劃痕、耐磨損,還有計時、分段計時、測速、排氦氣、倒計時等功能。運動型手錶如其名——為了運動而設計。
休閒表沒有特別定義,一般是舒適、體現自己個性為主,自己喜歡就好。
正裝表,首先表殼厚度相對比較薄,其次最好挑選皮質錶帶的腕錶,最後商務正裝表一般是簡單大氣、錶盤或者功能不要複雜的,錶盤不宜過小也不宜過大。
生活中的不同場合這三種基本可以駕馭,在這裡也就不多做細述。
以上只適合經濟條件較好的人,有條件的可以買個搖表器,專為放置不戴的機械錶,保證腕錶一直處於上弦狀態,特別是配有萬年曆功能的腕錶。
對於我們上班工薪階層來說,一塊或者兩塊(運動表and正裝表)就夠平時生活用了。因為現在的表款設計很多,運動表、正裝表也可以作為休閒表佩戴,還有的可以一表走天下。不過特別注意一般非運動表在劇烈運動時最好摘掉手錶。引用一句老話:「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現在的運動表發展很快,既可以在有限的運動場合佩戴,也可以僅僅作為運動精神的象徵,在任意的工作和社交場合佩戴。
綜上所述,買表時要先看自己目前的預算,一定要留出足夠的時間去選款,看中了自己也喜歡再下手。根據自身情況而定買幾塊表,也不一定一下買全,人生還長慢慢來嘛,沒準以後有錢了買更好的表。
給大家個建議,後期自己換下來的手錶不戴時要注意存放,而且對於機械錶而言,並不太建議長時間打入冷宮,沒有搖表器的要定期給手錶上上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