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多地限電,背後主要原因是什麼?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王珊 中國環境

近日,南方多地限電頻頻登上熱搜,湖南、浙江等地陸續發布了「有序用電」的通知,部分城區因為限電關閉了路燈和寫字樓電梯,給居民出行和工作帶來了不小困擾。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論調也開始甚囂塵上,如限電是因為完成環保指標和限制澳煤進口等原因惹的禍,事實果真如此嗎?

答案是否定的。

限電給南方群眾造成了多大影響?

截至目前,共有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十餘省發布限電通知,大多集中在南方地區。

12月14日,湖南省發改委決定,自12月15日起,每日早晚高峰段實施可中斷負荷,並啟動有序用電工作。湖南有相關部門倡議,各類工商企業要主動錯峰生產,關閉不必要的景觀亮化設施,居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高峰負荷時段儘量不使用高耗能電器。

同日,據央廣網南昌消息,江西省發改委決定從12月15日起,每日早晚高峰段實施可中斷負荷,並啟動有序用電工作,措施包括壓限不合理用電需求,執行路燈隔盞供電,控制景觀照明、亮化工程用電。

浙江省委省政府新聞門戶「浙江在線」官方微信則顯示,浙江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近日發布通知稱,從即日起至12月31日,浙江省各有關單位辦公區域在氣溫達到3℃以下(含3℃)時方可開啟空調等取暖設備,且設置溫度不得超過16℃。

義烏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了《節約用能倡議書》,倡議行政事業單位儘量少開或不開空調,此外,還提議合理使用燈光照明、三樓以下停開電梯等。

大規模限電給所涉省市帶來了什麼影響?

據湖南省長沙市一名工業園區員工描述,園區在12月15日停了一整天電,16日開始限電。另一位家住湖南婁底的市民稱,居委會在業主群裡轉發了國網湖南電力公司的簡訊,稱婁底市電力缺口達20%,部分變壓器已嚴重超載運行,建議居民主動節約用電。

圖為浙江省金華市晚上市區街道的路段僅亮了一半。圖片源自新時報

而浙江省義烏一名電商從業人員金先生表示,為了省電,有些工廠開一天休一天,現在很多物流和庫存比較難處理。小區樓下的路燈也關了,晚上都摸黑回家。義烏作為小商品集中地,限電還導致了另一個問題,由於年底交貨期臨近,不少企業主為保證訂單量,不惜購買或租賃柴油發電機自行發電,而柴油發電機不僅噪音大,能耗大,還汙染環境。

多年未見的「限電令」背後,主要原因是什麼?

「拉閘限電」這一字眼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當下,已經越來越少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很多年輕人甚至對此並沒有概念,那麼此次南方大規模「限電令」究竟為何而來?

國家發展改革委12月17日回應了三方面原因,一是工業生產快速恢復拉動用電增長。二是遭遇極寒天氣,進一步增加用電負荷。三是外受電能力有限和機組故障增加電力保供困難。

圖片源自央視財經官方微博

第一個原因很好理解,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態勢穩定,經濟快速恢復的背景下,出口快速增長。海關總署12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僅11月份,中國外貿進出口3.09萬億元,增長7.8%。其中,出口1.8萬億元,增長14.9%;進口1.29萬億元,下降0.8%。出口態勢強勁,短短幾個月,我國工業增加值增速已經變成正值,這也直接導致了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的增長。

第二個原因在11月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組織召開的氣候預測會商會上已有端倪。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當時表示,根據預測,拉尼娜狀態會在今年冬季達到峰值,之後開始衰減。這意味著,在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總體上較常年同期偏低。

事實的確如此。受強冷空氣影響,湖南、江西等地氣溫今冬異常偏低。更不巧的是,這些地區採暖以電力為主,進一步加劇了電力消耗。來自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受今冬首個寒潮的影響,江西電網統調用電負荷達2547.5萬千瓦,調度發受電電力達2631.1萬千瓦,均創歷史新高。

第三個原因背後有一組數據:湖南外受電通道能力600萬千瓦、江西外受電通道能力260萬千瓦,目前已全部送足。煤電因長期高負荷運行故障風險增加,湖南岳陽電廠、寶慶電廠機組近日相繼故障停運,影響電力供應102萬千瓦。

可以看出,本次限電的根源在於11月份和12月份的出口暴增,國內製造業全力運轉,從而造成用電量短時間內激增,再疊加最近寒流來襲讓南方地區需要空調供暖(空調製熱功率大於製冷功率)的用電量正常上漲,以及水電遇上冬季枯水期等因素,才使得一些地方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重現。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還有一些論調廣泛傳播,如浙江省限電是因為其「能源『雙控』」目標,以及限制澳煤進口導致火電燃煤供應不足。

前者源自於《浙江省進一步加強能源「雙控」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18-2020年)》,方案提出,到2020年,浙江將實現全省單位GDP能耗年均下降3.7%以上,能源消耗總量年均增長2.3%以內,煤炭消費總量比2015年下降5%以上、控制在1.31億噸以內等,再加上浙江某些地區將限電截止時間定在了12月31日,「限電」怪「節能減排」等說法就出現了。

「這是對用電量激增的事實避而不談而只抓住限電做文章。」一位業內專家表示,秋冬季歐美國家疫情反彈,大量以化纖、化工、印染、紡織等高耗能產業為主的聖誕節、新年的製造訂單轉移到國內浙江、廣東等地。浙江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9%,位居全國第五;1至11月份同比增長4.8%,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多。因此,「雙控」和「減煤」工作並不是其限電的主要原因。

而後者則更經不住推敲,連「俠客島」都已經出來闢謠:今年1月至11月,中國原煤產量34.8億噸,煤炭的進口量2.6億噸,其中,從澳大利亞進口的煤炭7000餘萬噸,佔中國用煤總量約1.9%。只有這1.9%就會引發中國南方多地出現電荒,「有點太高估了」。

多部委出手,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用電

原因分析清楚了,大家最關心的還是接下來應該如何溫暖過冬,限電狀態會長時間持續嗎?

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將會繼續指導各地和電力企業做好電力供應保障各項工作,提高發電能力,優化運行方式,多渠道增加電煤供應,及時協調解決電煤運力,切實保障電力需求。對一些確實存在短期電力供應缺口的地區,科學合理調度。

國家能源局也提出,要督促電網企業優化運行方式,挖掘跨省跨區聯絡線送電潛力;督促發電企業將保供任務責任落實到人,避免因重要設備臨時停運造成電力缺口;部署煤炭安全穩定供應工作,切實做好今冬明春煤炭穩定供應;督促各地區電力主管部門落實應急預案,做好防範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準備。

翻譯一下就是,不要擔心煤炭供應問題,短期電力供應缺口會很快得到調控解決,並且要確保居民生活用電得到保障。

的確,在多部委密集調控下,各地「有序用電」行動正在積極開展。湖南省發改委已經下發《關於啟動2020年全省迎峰度冬有序用電的緊急通知》,要求優先保障居民生活、關鍵公共設施(學校、醫院等)和重點企業用電,適當壓限行政單位和景觀用電。

圖片源自中國能源報

在這輪限電令下,也有業內專家呼籲,未來應著眼於能源政策的優化調整,考慮南方部分有採暖需求的城市因地制宜做好冬季供暖工作規劃。同時,各電網之間也應加強配合協調,加強不同供電公司之間的互聯互通。此外,鼓勵工業企業使用各種餘熱採暖,減少電力和天然氣的消耗。

值得多說一句的是,隨著居民物質財富的增加和近年來電力系統的超前建設,現在很多人並不知道還有「拉閘限電這一情況,不少人被近十年來中國電力的高速發展「慣壞了」,覺得源源不斷的供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已經沒有了父輩那種節約用電的意識,「終日不關空調好暖和」「我有錢我多用點電礙你啥事啊,我想用就用!」等變得「理直氣壯」。這一次南方大規模限電也給我們提了個醒,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這八個字永遠不會過時,節約用電就像節約糧食一樣,需要從我們每一個人在每一件小事上做起。

來源:中國環境

部分資料來源於俠客島、中新社、新時報、財新、知乎

編輯:周亞楠

原標題:《南方多地限電,背後主要原因是什麼?》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多地「限電」,電力吃緊,到底是不是澳大利亞的鍋
    近日,南方多地出現限電現象,官方的回應是響應節能減排,發改委給出的回應是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和低溫寒流疊加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高速增長。然而網上卻有這樣的聲音,說是我國減少了澳大利亞的煤炭的進口導致南方缺煤發電,結合著近期880萬噸煤炭滯留中國港口,好像有一些道理,然而卻經不起推敲。
  • 鵝新知 | 為什麼突然多地開始限電?受影響最大的是冬天無供暖省份
    其實限電,在江浙並不是什麼新話題,在特高壓電網沒有成型之前,江浙限電是常態,近幾年隨著特高壓電網的逐漸成型,西電東送、疆電外送已經讓江浙幾乎沒有什麼限電問題了。編者按:長沙市發改委12月14日發布消息稱,湖南省發改委要求,12月8日起,湖南全省啟動限電措施。
  • 多地相繼"限電" 背後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
    近日,浙江、湖南等地相繼傳出限電的消息,「上班全靠抖」背後,到底誰是真正推手?緣何缺電?分區域來看,浙江省的限電主要受環保因素制約。本月12日,浙江溫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發通知稱,從即日起至12月31日,市級各有關單位辦公區域在氣溫達到3℃以下(含3℃)時方可開啟空調等取暖設備,且設置溫度不得超過16℃。
  • 落實「碳排放」承諾,是部分地區「拉閘限電」根源,其他都是扯!
    原因究竟是什麼,到目前為止,仍眾說紛紜。有天氣寒冷,居民用電量驟增說。這一說法來自各個地方,可信程度各有判斷。天氣嚴寒並非今年如此,為何今年用電就驟增了?另一被批駁最多的是「禁澳煤」說,批駁此類的文章遍地都是,「澳煤僅佔中國用煤總量約1.9%」(數源來自:《人民日報》),就這1.9%想讓中國南方多地「電荒」,是不是有點太高估澳煤了。
  • 多地稱電網最大負荷屢創新高、「拉閘限電」 經濟迎來強勁復甦?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拉閘限電」、「錯峰生產」!多地稱電網最大負荷屢創新高,經濟迎來強勁復甦? 華夏時報記者楊仕省 北京報導「拉閘限電」、「錯峰生產」,多地發布有序用電,限電再次來襲。《華夏時報》查閱了解到,不僅是浙江地區,湖南,內蒙、江西等多地也發布了通知,對於近期電力部門的壓力和電力緊缺等問題採取了相關措施。其中,部分地方明確會「拉閘限電」,並對企業生產作出要求。與此同時,有網友曝也接到各相關部門的通知,要求限電,或者「開一停三」,停限產等。
  • 南方多地拉閘限電 「世界超市」義烏提前打烊 連路燈都關了...
    近日,南方多地出現「拉閘限電」的現象,引起了廣泛關注,各地也給出了不同的限電理由。這種情況在義烏並不是個例。
  • 湖南、浙江多地「拉閘限電」:呼籲民眾不使用電烤爐等電器!
    記者席菁華近日,湖南、浙江等地,陸續發布了「有序用電」通知,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再現。12月14日,湖南省長沙市發改委官網消息顯示,湖南省發改委要求,12月8日起,全省啟動限電措施。「拉閘限電」與氣溫突降、居民取暖用電高峰來臨,用電量突增有關。近期,中國多地氣溫呈「斷崖式」下跌態勢,雨雪冰凍天氣來襲,使得網架薄弱區域存在突發短時停限電風險,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壓力較大。
  • 南方部分地區限電是什麼原因引起?南方電力不足原因
    有企業轉夜間生產  近期,湖南、江西、浙江等地相繼發布有序用電或限電通知。  湖南長沙等多地啟動有序用電工作。湖南省有關部門倡議,各類工商企業要主動錯峰生產,關閉不必要的景觀亮化設施,居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高峰負荷時段儘量不使用高耗能電器。  江西省發改委決定,從12月15日起,每日早晚高峰段實施可中斷負荷,並啟動有序用電工作。
  • 多地反季節限電 產需兩旺加劇燃「煤」之急
    證券時報記者 趙黎昀 邢雲電力企業迎峰度夏不是新鮮事,但冷冬時節出現反季節「限電」情況,近年還是頭一遭。「萬萬沒想到,會以限電形勢實現產能收縮。」有化工行業分析師發朋友圈配文表示。此後,湘潭、嶽陽、株洲、常德等地相繼提出倡議,儘量錯時使用高耗能電器,電力用戶主動錯峰用電,減輕供電壓力,共渡用電難關。與此同時,湖南多家上市公司收到了電力部門有序用電通知。中聯重科是工程機械行業龍頭之一,第四季度恰逢產需兩旺,多個園區正在加緊生產以應市場需求,對用電需求較大。
  • 浙江義烏限電:街道一片漆黑,店鋪關門,行人稀少!
    由於電力緊張,幾個地區都出現了限電的情況,墨路發現網絡上出現了奇怪的聲音,主要如下:1、我們不進口煤炭,導致火電廠發電量不夠。2、不是之前說電網完善,現在南方發達地區都限電了,如何如何。國外因為疫情的原因,關閉了很多化工和工業企業,訂單轉移到了國內,中國企業多了很多訂單,都在加班加點,而生產工業企業是用電量的大頭。從南方一些企業斷電的情況來看,12月我們的出口數據估計會很亮眼。
  • 根本原因或另有隱情
    昨天浙江義烏,溫州,金華,寧波,江西,長沙等省的大城市開始「拉閘限電」,在我印象中,好像很少有這種情況,而且,只知道夏天「拉閘限電」,怎麼這次會在寒冷的冬天呢?南方沒有暖氣,如果限電不能用取暖電器,那這個冬天就更難熬了。
  • 「拉閘限電」、「錯峰生產」,多地發布有序用電通知!
    「拉閘限電」、「錯峰生產」,多地發布有序用電通知!一文,眾多網友反饋,不僅湖南長沙,多地亦發布了有序用電通知,有些地方還明確會「拉閘限電」,並對企業生產作出要求。長沙:住宅小區超負荷用電引起跳閘斷電住戶實施短時間內限制供電12月8日,長沙市發改委發布《關於啟動2020年全市迎峰度冬有序用電的緊急通知》文件稱,對相關單位、企業進行限電並規定有序用電時間段。
  • 為什麼 2020 年底突然很多地方開始限電?
    最近陸續傳出一些各地方開始限電的新聞。本文會就此做一個全面的詳細分析。(1)限電原因最近一段時間,部分省市出臺了限電通知,其中包括浙江、湖南、內蒙、江西。其中,這些省份的限電通知裡,理由都很明確是為了節能減排。
  • 多地發布「有序用電」通知 結構性用電矛盾不容忽視_商業要聞_財經...
    「有序用電」通知的主要原因。總體來看,當前我國並未出現大面積缺電導致的「拉閘限電」,「有序用電」是應對短時特殊用電高峰的常規之舉。不過,此輪「有序用電」反映出的結構性用電矛盾問題也不容忽視。  近日,湖南、江西、浙江等地陸續發布了「有序用電」通知,給部分企業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用電帶來一定影響,甚至被解讀為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重新上演。「拉閘限電」因何而起?如何保障電力供應安全?
  • 江西等南方多地開啟「限電」模式?發改委回應了
    一系列問題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南方多地開啟「省電模式」 湖南 湖南長沙等多地啟動有序用電工作。到了年底,很多企業正在開足馬力生產,「限電」對於企業的設備運行、訂單交付都會產生一定影響。
  • 浙江、湖南限電真的是因為煤炭供不應求嗎?答案沒那麼「簡單」
    現在浙江還有湖南等地市發布了限電令,讓大家措手不及,為什麼要限電?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我看到最多的說法就是說由於我們不再跟考拉國進口煤炭了,所以導致煤炭的供給出現了一個缺口,但你要知道我們國家可是一個煤炭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去年我們煤炭的產量是37.5億噸,而我們總共的進口煤炭量才3億噸而已。
  • 南方限電,因進口不到澳大利亞煤炭?深層原因是不想被美國割韭菜
    有人說是因為進口不了澳大利亞的煤炭了,所以要限電。如果這樣想的話,你這是跪得太久了!2019年,中國煤炭進口約在3億噸,其中澳大利亞約佔1億噸。光從進口數量來看,澳大利亞佔進口量的30%多。可在2019年,中國煤炭銷售量高達40多億噸。澳大利亞的1億噸,只佔40多億的2.5%。對比起來,完全是杯水車薪。
  • 為什麼北方人個子要比南方人的高,主要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北方人個子要比南方人的高,主要原因是什麼?其實北方人個子高,身體比較魁梧,這個不是中國特有的現象。這種現象是世界性的。比如說看整個亞洲,在赤道附近的人,身體就普遍比較的矮小,並且比較的瘦,而整個緯度60度以上的區域,比較寒冷的地方的人,大部分都是比較高大肥胖的。
  • 「缺的不是電量,而是電力」,湖南限電暴露大面積缺電隱患
    另外,有業內人士預測,四川、重慶、江蘇、雲南、湖北、廣東等地「十四五」時期電力同樣將出現缺口,供應形勢嚴峻。 事實上,多地同時出現拉閘限電在我國曾有先例。早在2002年,全國範圍內先後就有12個省區執行「拉閘限電」,彼時全國發電裝機不足3.6億千瓦;此後十餘年間,我國電力裝機容量迅速增長。
  • 為什麼南方到處是祠堂,北方卻很少見?背後的原因有這幾點
    在南方的村莊裡,幾乎村村都有屬於自己的祠堂,如果一個村的姓氏多了,祠堂也會更加多,而在北方,幾乎很少看到祠堂,按理說北方才是儒家文明的起源,北方的儒家觀念應該更根深蒂固才對,怎麼反而祠堂很少呢?這背後其實有很深的歷史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