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驚現「變異」生蠔:這幾年核輻射謠言還有這些

2020-12-22 IT之家

日本福島核事故已過去近6年,與核輻射有關的謠言仍層出不窮。最近,一條「日本宮城縣驚現巨型生蠔」的消息上了熱搜榜,被數十家網絡媒體轉載。圖片中的生蠔和成年男子的手掌差不多大小,有網友擔憂,「這隻生蠔是不是受輻射影響才變大?」許多媒體的報導也帶有明顯的傾向性,標題聳動,內文將「巨型生蠔」與2011年3月的日本福島核事故直接掛鈎。

通過圖片搜索發現,這又是一條利用無關圖片編造核輻射謠言的假新聞。該圖的源頭如下:

推特原文

Facebook原文。圖片大意:「今天開始出貨新鮮牡蠣啦!還有這麼大個兒的哦Σ(゜Д゜)。海水溫度降低後,牡蠣的肉變得更好、更美味~」

是的,這是一則日本網民發布在社交網絡上主題為「今天開始,新鮮美味牡蠣開始上市啦!」的消息。原作者和網友留言都在讚嘆牡蠣很大、之前從沒見過、「好想吃啊」,絲毫未提及福島核事故、核洩漏、核輻射等內容。

1月10日晚,日本駐華大使館通過官方微博對此事進行了回應,證實該「巨型生蠔」圖片源自在日本宮城縣南三陸町經營水產品銷售公司「TAMIKO的海貨」的阿部民子女士,照片最早由其發布在自己的Facebook上(1月4日),曬出的是在宮城縣戶倉地區養殖了兩年的牡蠣,養出這個牡蠣的戶倉牡蠣養殖人員,於去年3月30日獲得日本首個證明「對環境和社會影響最小養殖」的ASC認證。

官微同時稱,東日本大地震後,日本政府和相關自治體、團體為了確保食品安全性,進行了定期檢測和對超標食品的限制銷售等措施,現在市場上流通的水產品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其實,說這是巨型牡蠣,中國、日本、美國漁民表示不服,手掌大小的牡蠣在世界上很多地區並不罕見。牡蠣又叫生蠔,是對雙殼綱牡蠣目牡蠣科生物的統稱,其中一些成員可供人食用。它們的個頭與生長的海域、成長年限有關,一般長度在7-10釐米。有的生長了20年的牡蠣,長度可達30多釐米。去年在英國多塞特郡海鮮節上展示的牡蠣Pommery,重達2.15公斤。

近年來,有網民為吸引眼球而炮製的「日本核輻射造成生物變異」的圖片「新聞」,還包括以下這些,基本都是利用其他新聞圖片移花接木而來,除此之外,有的謠言圖片帶有明顯的PS痕跡。

「巨鼠」

新聞原文:據錢江晚報2011年4月報導,有網友在論壇發帖稱,當地農戶抓到奇怪的老鼠,重達9公斤。不少網友懷疑「巨鼠」的出現與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洩漏事故有關。後經動物專家認證,該「巨鼠」其實是河狸鼠,原產於南美洲中南部,是一種大型嚙齒類動物,體重在5-10公斤之間。農戶捕獲的這隻河狸鼠,很可能是從附近的養殖場「越獄」出來的。

變異魚

新聞原文:據人民圖片網2008年12月報導,河南省鶴壁市的一位女士從市場買回了幾斤鯽魚,回家清洗時發現,一條鯽魚的嘴巴尖尖的酷似鳥嘴。據鶴壁市水產漁業部門的專業人員介紹,魚長出了鳥嘴實屬罕見,可能是由於魚在生長過程中基因發生突變所致,也可能是由於魚受到重度汙染後長成了畸形。

2008年,福島核事故還沒發生。而且,這是淡水中最常見的鯽魚。

連體魚

新聞原文:據新華網2008年10月報導,泰國首都曼谷有一對奇特的尼羅羅非魚雙胞胎,當它們在水中遊動時,總是一上一下、一正一倒,因為這兩條尼羅羅非魚的腹部生來就緊緊相連。而且更出乎人們意料的是,這對連體魚兄弟沒有夭折,如今已健康地長到了8個月大。 尼羅羅非魚俗稱非洲鯽魚,原產於非洲約旦的坦噶尼喀湖,現已廣泛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所引進。

同樣是福島事故發生前的新聞。而且,人家也是淡水魚。

謠傳中受福島核輻射變異的章魚

新聞原文:據英國《每日郵報》2009年10月報導,英國西南部康沃爾郡的一名漁民日前發現了一隻有8條「腿」的海星,比普通的五角海星多3條「腿」,這可能是世界上首次發現這種類型的海星。這隻特殊的海星比普通海星寬大約1英寸(約2.5釐米),除了多出來3條「腿」外,還長著2張「嘴」,因此幾名海洋生物專家認為,這隻海星可能是兩隻海星長成的「連體兒」。

與圖片相匹配的是2009年的新聞,而且,這是海星,不是「章魚」。

謠傳中受到核輻射變異的三腿牛蛙

新聞原文:據寧波晚報2010年12月報導,寧波市區飯店老闆葉先生在配送來的20多隻牛蛙中發現有兩隻三條腿的。據寧波市林業局野生動物辦公室工作人員分析,人工飼養的牛蛙在飼料中可能含有激素。這些激素在牛蛙的體內存留下來,並且對它們的下一代產生影響。經過數代的積累,存留在牛蛙體內的激素就很可能促使牛蛙的身體產生變異,出現三腿、七腿的牛蛙;也有可能是牛蛙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受到過外界刺激或損害,導致出現了畸形現象。

巨型捲心菜、畸形番茄和交疊生長向日葵

科普網站闢謠:事實上,發現巨型捲心菜、畸形番茄和交疊生長向日葵的地區,分別是位於九州的大分市(Oita)、本州中部的琦玉縣(Saitama)和本州西北部的山形縣(Yamagata)。三者中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最近的山形縣也隔有70公裡的距離,而大分則更是遠達近千公裡。而福島事故中,認為在20-30公裡範圍外輻射水平已經接近通常水平,可以視作足夠安全。因此,這些畸形植物的發現,很難和福島核洩漏事故建立直接聯繫。

植物也是由細胞組成的生命體,造成巨大畸形的原因很多:巨型捲心菜是較常見的現象,尤其是在各類巨型蔬菜比賽上,英國一位退休老人曾在家種出了重達54公斤的捲心菜;番茄是茄科植物,經過多年培植,人們選育出了不少含有兩個以上心皮的番茄品種,即使不是人為選育,因環境因素造成番茄長得「歪瓜裂棗」也不奇怪;至於向日葵來說,其花盤實際上是一個頭狀花序,組成花盤的主體是無數小型的管狀花。花盤發育過程中若受到外界刺激,花盤中一些花原基重新發育成花盤,就會成為流言中所出現的模樣。

相關焦點

  • 日本驚現核變巨蠔是假新聞 核輻射謠言還有這些
    日本福島核事故已過去近6年,與核輻射有關的謠言仍層出不窮。最近,一條「日本宮城縣驚現巨型生蠔」的消息上了熱搜榜,被數十家網絡媒體轉載。圖片中的生蠔和成年男子的手掌差不多大小,有網友擔憂,「這隻生蠔是不是受輻射影響才變大?」
  • 日本福島核災區驚現巨型生蠔 動植物變異或成為事實
    日本福島核災區驚現巨型生蠔 動植物變異或成為事實時間:2017-01-11 12:49   來源:新聞閣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福島核災區驚現巨型生蠔 動植物變異或成為事實 昨天,一則新聞被國內數十家網絡媒體紛紛轉載,甚至一度登上了微博熱搜。
  • 福島核災區驚現「巨型生蠔」?中國網友卻很淡定
    【觀察者網綜合】日本福島核洩露事故已過去近6年,但核災影響仍未消除。近日有媒體援引日媒報導稱,在宮城縣,有漁民發現巨型生蠔,生蠔大小竟然跟成年男子的手掌一樣大,驚呆日本民眾,照片一經曝光隨即引發熱議。不過,有中國網友指出,這種牡蠣挺常見,是媒體「少見多怪」了。隨後,報導本身的真實性也遭到網友質疑。
  • 核輻射到底有多可怕?日本福島核電事故9年了,動物水果都發生變異
    核輻射到底有多可怕?日本福島核電事故9年了,動物水果都發生變異。 而且核輻射對人類或者其他生物,影響都是致命性的。比如說日本福島核電事故9年了,動物水果都發生變異。
  • 日本福島核輻射唯一活人,獨自照看變異體6年,現在怎麼樣了?
    日本福島核輻射「唯一活人」,獨自照看「變異體」6年,現在怎麼樣了?日本是位於地震帶上的島國,可以稱得上一個神奇的國家,地震、海嘯,是常年發生的事情了。而由地震 、海嘯所帶來的一系列的災難更是給日本民眾帶來了沉重的打擊,核洩露事件無疑是其中最為嚴重的災難之一了。在2011年的日本福島就發生了嚴重的核洩露,此次產生的核輻射影響到了日本的很多地區,除福島之外,還包括千葉縣、栃木縣等地區,核輻射的影響是通過水和空氣。
  • 日本出現「殺人蟹」?遭核輻射後發生變異並攻擊人類,是真的嗎?
    其中,就有人表示這是一種被核輻射之後的「殺人蟹」。總之有很多說法,但這些說法都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因為日本核洩漏之後,被核物質汙染,變異了。然後會趁漁民不注意的時候攻擊人類,將其神化成了一種能夠攻擊人類的生物。但小編在這裡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些說法都是假的!因為圖片上面的螃蟹壓根就不是什麼「殺人蟹」和「蜘蛛蟹」,都是人們誤傳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事情的真相吧!
  • 福島核事故:核輻射變異動物外遷,對日本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到2020年,時間已經過去了將近十年,據科學家對福島核汙染地區的採樣分析,很多動物都出現了變異,而且福島地區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島嶼,它與大片陸地接壤,這些動物向外遷徙,會影響全日本的物種進化嗎
  • 變異章魚在日本沿海出沒,當地漁民稱第一次見到,或被核輻射汙染
    很多人都喜歡管章魚叫「八爪魚」,不過,根據報導,近日在日本的宮城縣沿海的一個小漁村裡,當地的漁民卻捕撈上來一隻擁有9個觸手的章魚,這也是當地漁民第一次看到這種變異的章魚,研究者稱,這種情況或許與核輻射汙染有關。
  • 日本核輻射區域,變異動物和植物隨處可見
    核汙染對於人類來說是一個很嚴重的事故,比如說日本福島核電站的洩露事故。這對日本的環境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核輻射所導致的環境汙染是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夠恢復過來的,或者說根本就不可能恢復如初。 當時的日本已經想方設法的把被輻射的地區給隔離起來了。
  • 九足章魚、變異野豬 讓福島糟心的事遠遠不止這些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芮氏9.0級地震。3月12日,日本福島縣第一核電站1號機組爆炸後釋放大量核輻射,造成重大二次災害。時隔9年多,接連出現的一系列消息又將這次重大核洩漏事件帶回到我們的視線裡——福島現存約123萬噸核汙水,擬排放入海?
  • 日本震區海底發現恐怖變異鯰魚 魚卵也變異(圖)
    >  攝影師拍攝經受核汙染的海底世界,景象觸目驚心  這並不是什麼新品種的魚類,也不是哪個科幻電影裡特效的產物,而是一條因核輻射變異的海鯰魚!  自2011年災後第四周至今,日本潛水攝影家鍵井靖章冒著核汙染的危險,多次潛入海底拍攝震區的海底世界,用影像記錄著一年來水下所發生的可怖變化。  照片裡,汽車倒臥海底,車身變形,被海水腐蝕得鏽跡斑斑,倒插在泥濘中的鋼琴已瞧不出原來的形狀,僅黑白琴鍵赫然在目,一片廢墟中,前日本天皇的照片還依稀可辨。
  • 日本沿海出現九足章魚,這個變異可能與核輻射有關
    近日,日本宮城縣沿海村子裡有漁夫發現了一隻有9個觸手的章魚,這個漁夫生平第一次遇到這種構造的章魚,隨後報告給村裡的自然保護機構。專家鑑定後提醒附近漁民要注意安全,章魚出現了變異有可能是因為與核輻射有關,事因這個村子離福島核電站所在地很近。章魚又稱「八爪魚」,也就是說,章魚最常見的就是有八條腿或八隻觸手。
  • 日本章魚變異引爭議,專家:和核輻射有很大關係
    專家鑑定後立刻提醒漁民,一定要小心的這樣的八爪魚,因為村子距離福島核電站所在地很近,所以,很有可能是因為這種動物變異與輻射有關。福島核電站處於日本福島工業區,主要是由福島第一核電站、福島第二核電站組成,共10臺機組,均為沸水堆。
  • 日本核輻射後真實照片:變異動物太恐怖,魚肉是藍色,鴨子四條腿!
    日本核輻射後真實照片:變異動物太恐怖,魚肉是藍色,鴨子四條腿!說起日本福島發生的核洩漏事件,大家應該都知道,因為那時候我們中國人也在拼命的去購買食鹽,去預防核輻射,雖然這只是商家的一種營銷手段,但是至少讓大家明白了核輻射對人體的危害,而隨著核洩漏事件,對日本福島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這張照片是在福島核電站附近的北海道海域捕捉的一條狼魚,它的身形巨大,一看就是經過核輻射導致的基因突變,而在核輻射,地區的海域,它們的魚類平均都增大了1~2倍
  • 日本沿海出現「變異章魚」?福島核輻射威力仍在,會影響我們嗎?
    這是一場由大地震引發的核物質洩漏事故,給當地造成了巨大的環境災難。眾所周知,放射性物質對環境影響極大,而且不會立刻消失。據專家估計,這場災難對環境的影響將持續800年,完全消除則需要10萬年之久!事實證明,專家們的估算是正確的,日本沿海出現「變異章魚」?福島核輻射威力仍在,會影響我們嗎?
  • 海岸現日核輻射160英尺巨怪八爪魚
    2015年8月4日訊,海岸現日核輻射160英尺巨怪八爪魚。近日,網傳美國加州海岸驚現一條巨大的怪魚——160英尺巨怪八爪魚,這條世界上最大的巨怪八爪魚是被日核輻射影響作用後產生基因突變,如此巨大的八爪魚真是前所未見,加州海岸現日核射160英尺巨怪八爪魚,也引來不少群眾圍觀。
  • 野豬遭核汙染變異 核汙染對人體有這些危害
    現在,離福島核洩漏已經過去5年,雖然居住在那裡的人搬走了,但核汙染對當地的動物造成了不小的危害。野豬遭受核汙染後變異,體形變大,而且性情暴躁,會主動攻擊一切物體。  現在,《每日郵報》報導稱,福島的核汙染讓當地的野豬發生了變異,它們體型粗壯,體長在1.5-2米,體重90-200公斤,會主動攻擊一切物體和建築物,相當嚇人。
  • 日本沿海驚現9足章魚!專家生硬解釋:再生力!網友質疑是核輻射
    導語:日本沿海驚現9足章魚!專家生硬解釋:再生力!網友質疑是核輻射近日,在日本沿海捕撈到了一隻9足章魚,顧名思義就是長有9隻腳的章魚!打擊都知道章魚俗稱「八爪魚」,就因為它天生長有8隻腳,所以才有這個名字!那麼這隻9足章魚是怎麼回事?
  • 日本福島核輻射過了9年,野豬竟變巨型野獸,獵殺場面太嚇人!
    日本福島核輻射過了9年,野豬竟變巨型野獸,獵殺場面太嚇人! 核輻射是一種傷害力極強的超微粒子,日本的福島就發生過核輻射的事故,由於當時的日本遭遇了9級大地震,地震帶來的震感致使福島第一核電站一系列的設備損毀,從而導致了輻射釋放。
  • 車諾比事件發生後,當地真的有許多核輻射變異的動物嗎?
    車諾比事件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該事件所釋放的核輻射是當年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所產生的核輻射的400倍,而且該事故發生後,核放射劑量持續增加了近5個月後才趨於穩定。那麼,此次事件是如何發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