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核事故已過去近6年,與核輻射有關的謠言仍層出不窮。最近,一條「日本宮城縣驚現巨型生蠔」的消息上了熱搜榜,被數十家網絡媒體轉載。圖片中的生蠔和成年男子的手掌差不多大小,有網友擔憂,「這隻生蠔是不是受輻射影響才變大?」許多媒體的報導也帶有明顯的傾向性,標題聳動,內文將「巨型生蠔」與2011年3月的日本福島核事故直接掛鈎。
通過圖片搜索發現,這又是一條利用無關圖片編造核輻射謠言的假新聞。該圖的源頭如下:
推特原文
Facebook原文。圖片大意:「今天開始出貨新鮮牡蠣啦!還有這麼大個兒的哦Σ(゜Д゜)。海水溫度降低後,牡蠣的肉變得更好、更美味~」
是的,這是一則日本網民發布在社交網絡上主題為「今天開始,新鮮美味牡蠣開始上市啦!」的消息。原作者和網友留言都在讚嘆牡蠣很大、之前從沒見過、「好想吃啊」,絲毫未提及福島核事故、核洩漏、核輻射等內容。
1月10日晚,日本駐華大使館通過官方微博對此事進行了回應,證實該「巨型生蠔」圖片源自在日本宮城縣南三陸町經營水產品銷售公司「TAMIKO的海貨」的阿部民子女士,照片最早由其發布在自己的Facebook上(1月4日),曬出的是在宮城縣戶倉地區養殖了兩年的牡蠣,養出這個牡蠣的戶倉牡蠣養殖人員,於去年3月30日獲得日本首個證明「對環境和社會影響最小養殖」的ASC認證。
官微同時稱,東日本大地震後,日本政府和相關自治體、團體為了確保食品安全性,進行了定期檢測和對超標食品的限制銷售等措施,現在市場上流通的水產品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其實,說這是巨型牡蠣,中國、日本、美國漁民表示不服,手掌大小的牡蠣在世界上很多地區並不罕見。牡蠣又叫生蠔,是對雙殼綱牡蠣目牡蠣科生物的統稱,其中一些成員可供人食用。它們的個頭與生長的海域、成長年限有關,一般長度在7-10釐米。有的生長了20年的牡蠣,長度可達30多釐米。去年在英國多塞特郡海鮮節上展示的牡蠣Pommery,重達2.15公斤。
近年來,有網民為吸引眼球而炮製的「日本核輻射造成生物變異」的圖片「新聞」,還包括以下這些,基本都是利用其他新聞圖片移花接木而來,除此之外,有的謠言圖片帶有明顯的PS痕跡。
「巨鼠」
新聞原文:據錢江晚報2011年4月報導,有網友在論壇發帖稱,當地農戶抓到奇怪的老鼠,重達9公斤。不少網友懷疑「巨鼠」的出現與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洩漏事故有關。後經動物專家認證,該「巨鼠」其實是河狸鼠,原產於南美洲中南部,是一種大型嚙齒類動物,體重在5-10公斤之間。農戶捕獲的這隻河狸鼠,很可能是從附近的養殖場「越獄」出來的。
變異魚
新聞原文:據人民圖片網2008年12月報導,河南省鶴壁市的一位女士從市場買回了幾斤鯽魚,回家清洗時發現,一條鯽魚的嘴巴尖尖的酷似鳥嘴。據鶴壁市水產漁業部門的專業人員介紹,魚長出了鳥嘴實屬罕見,可能是由於魚在生長過程中基因發生突變所致,也可能是由於魚受到重度汙染後長成了畸形。
2008年,福島核事故還沒發生。而且,這是淡水中最常見的鯽魚。
連體魚
新聞原文:據新華網2008年10月報導,泰國首都曼谷有一對奇特的尼羅羅非魚雙胞胎,當它們在水中遊動時,總是一上一下、一正一倒,因為這兩條尼羅羅非魚的腹部生來就緊緊相連。而且更出乎人們意料的是,這對連體魚兄弟沒有夭折,如今已健康地長到了8個月大。 尼羅羅非魚俗稱非洲鯽魚,原產於非洲約旦的坦噶尼喀湖,現已廣泛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所引進。
同樣是福島事故發生前的新聞。而且,人家也是淡水魚。
謠傳中受福島核輻射變異的章魚
新聞原文:據英國《每日郵報》2009年10月報導,英國西南部康沃爾郡的一名漁民日前發現了一隻有8條「腿」的海星,比普通的五角海星多3條「腿」,這可能是世界上首次發現這種類型的海星。這隻特殊的海星比普通海星寬大約1英寸(約2.5釐米),除了多出來3條「腿」外,還長著2張「嘴」,因此幾名海洋生物專家認為,這隻海星可能是兩隻海星長成的「連體兒」。
與圖片相匹配的是2009年的新聞,而且,這是海星,不是「章魚」。
謠傳中受到核輻射變異的三腿牛蛙
新聞原文:據寧波晚報2010年12月報導,寧波市區飯店老闆葉先生在配送來的20多隻牛蛙中發現有兩隻三條腿的。據寧波市林業局野生動物辦公室工作人員分析,人工飼養的牛蛙在飼料中可能含有激素。這些激素在牛蛙的體內存留下來,並且對它們的下一代產生影響。經過數代的積累,存留在牛蛙體內的激素就很可能促使牛蛙的身體產生變異,出現三腿、七腿的牛蛙;也有可能是牛蛙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受到過外界刺激或損害,導致出現了畸形現象。
巨型捲心菜、畸形番茄和交疊生長向日葵
科普網站闢謠:事實上,發現巨型捲心菜、畸形番茄和交疊生長向日葵的地區,分別是位於九州的大分市(Oita)、本州中部的琦玉縣(Saitama)和本州西北部的山形縣(Yamagata)。三者中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最近的山形縣也隔有70公裡的距離,而大分則更是遠達近千公裡。而福島事故中,認為在20-30公裡範圍外輻射水平已經接近通常水平,可以視作足夠安全。因此,這些畸形植物的發現,很難和福島核洩漏事故建立直接聯繫。
植物也是由細胞組成的生命體,造成巨大畸形的原因很多:巨型捲心菜是較常見的現象,尤其是在各類巨型蔬菜比賽上,英國一位退休老人曾在家種出了重達54公斤的捲心菜;番茄是茄科植物,經過多年培植,人們選育出了不少含有兩個以上心皮的番茄品種,即使不是人為選育,因環境因素造成番茄長得「歪瓜裂棗」也不奇怪;至於向日葵來說,其花盤實際上是一個頭狀花序,組成花盤的主體是無數小型的管狀花。花盤發育過程中若受到外界刺激,花盤中一些花原基重新發育成花盤,就會成為流言中所出現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