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災區驚現「巨型生蠔」?中國網友卻很淡定

2020-12-22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綜合】日本福島核洩露事故已過去近6年,但核災影響仍未消除。近日有媒體援引日媒報導稱,在宮城縣,有漁民發現巨型生蠔,生蠔大小竟然跟成年男子的手掌一樣大,驚呆日本民眾,照片一經曝光隨即引發熱議。不過,有中國網友指出,這種牡蠣挺常見,是媒體「少見多怪」了。隨後,報導本身的真實性也遭到網友質疑。

巨型生蠔有如成年男子手掌般大

正常生蠔應該是這樣大

據國內媒體8日援引日本媒體報導,有人認為這種巨型生蠔很少見,吃起來應該相當美味;但也有人聯想到2011年,3.11大地震後,鄰近的福島縣發生核災的恐怖狀況,因此質疑「這隻生蠔是不是受輻射影響才變大?」,覺得太嚇人,表示十分擔心。

隨後多家媒體以「日本福島核災區驚現『巨型生蠔』 網友:太嚇人」為題,轉載了這則新聞。這種生蠔因核輻射變異的說法隨即遭到了中國專業網友的質疑。微博認證為「中國漁業協會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的周卓誠@開水族館的生物男 表示,自己曾多次見過這種規格的牡蠣,稱媒體「少見多怪」。

此外,@博物雜誌 也表示,這種生蠔在中國、日本、美國都不罕見。

另一些網友對此表示贊同:

今天下午,又有網友對新聞本身的真實性產生質疑。據@千鈞客 發表的名為《核輻射變異生蠔?中國網媒又一次全體淪陷!》的文章稱,這張新聞圖片最初和福島核問題無關,經過多家媒體轉載後,才與這個超大生蠔結合在了一起。

據該網友查證,這張照片的最早出處來自推特,原文是:「日本宮城盛產大生蠔,大補,美味!」這是條曬美食的信息,絲毫沒有提到福島,更沒有提到核輻射變異等。

日媒:福島首次測出所有分析樣本的數值均低於測定限

據中新網援引日媒報導,今年11月下旬,日本福島縣以福島近海的海鮮為對象,實施了放射性銫檢測。日媒指出,這是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事故以來,首次測出所有分析樣本的數值均低於測定限。

對此,福島縣水產檢測場認為原因在於,海鮮個體進一步將銫元素排出體外、以及世代交替使得汙染魚減少等。

據了解,該項檢測始於事故發生後的次月、即2011年4月,截至目前已針對186種、共計約4萬個分析樣本實施了調查。

當初,九成以上分析樣本的數值超過日本國家標準值(每公斤100貝克勒爾),然而這一比例逐年遞減,2015年4月以後超過標準值的分析樣本已為0。

福島核災將滿6年,圖為福島第一核電廠

福島核災發生後,一些國家和地區對日本福島與茨城、栃木、千葉、群馬等核災5縣市的食品和農產品制定了嚴格的進口管制措施。

中國國家質檢總局2011年3月和4月連續發布公告,禁止從日本福島縣、群馬縣、栃木縣、茨城縣、宮城縣、山形縣、新瀉縣、長野縣、山梨縣、琦玉縣、東京都、千葉縣等12個都縣進口食品、食用農產品及飼料,並對日本其他輸華食品、農產品及飼料進行放射性物質濃度檢測,防止受放射性汙染食品農產品進口至中國。

臺灣方面,蔡英文政府為了鞏固「臺日關係」,蔡英文政府一直試圖推動開放進口日本核災地區食品,導致民眾怨聲載道。據中新網2016年12月26日報導,數千臺灣民眾走上臺北街頭進行「反核食、站出來」遊行,反對進口日本核災區食品,痛斥民進黨當局黑箱操作,質疑其犧牲民眾健康與日本談「交換條件」,高呼「蔡英文下臺」。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部發生9.0級大地震,距離震中最近的福島、巖手、宮城等縣遭到強烈的海嘯襲擊,大部分地區被淹,僅宮城縣死亡和失蹤人數便接近11,000人,經濟損失更是難以估量。

不僅如此,劇烈的海嘯還導致福島核電站發生事故。日本政府第二天發布緊急避難指示,要求福島核電站周邊10公裡內的居民立刻疏散,以免遭受核輻射的影響,之後又將避難半徑擴大為20公裡。

據日本官方上月底發表的數據顯示,福島縣目前仍有4萬多人在各地避難。但日本政府稱,福島縣4個受災地區的避難指示有望在今年春季解除。

藍解讀

這種明顯是嫁接新聞的如果都動輒大加渲染,只能讓自己的公信力無限降低,等真需要大加渲染的時候也就沒人信了。實際上就是因為這些年來有機會就『大加渲染』,沒機會創造機會也『大加渲染』,媒體的公信力已經基本沒有了。

相關焦點

  • 日本福島核災區驚現巨型生蠔 動植物變異或成為事實
    日本福島核災區驚現巨型生蠔 動植物變異或成為事實時間:2017-01-11 12:49   來源:新聞閣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福島核災區驚現巨型生蠔 動植物變異或成為事實 昨天,一則新聞被國內數十家網絡媒體紛紛轉載,甚至一度登上了微博熱搜。
  • 日本福島驚現巨型生蠔 跟成年男子手掌一樣大驚呆民眾
    【日本福島驚現巨型生蠔】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部發生9.0級大地震,距離震中最近的福島、巖手、宮城等縣遭到強烈的海嘯襲擊,大部分地區被淹,僅宮城縣死亡和失蹤人數便接近11,000人,經濟損失更是難以估量。日本3.11大地震發生將近6年,但核災影響仍未消除。
  • 日本驚現核變巨蠔是假新聞 核輻射謠言還有這些
    日本福島核事故已過去近6年,與核輻射有關的謠言仍層出不窮。最近,一條「日本宮城縣驚現巨型生蠔」的消息上了熱搜榜,被數十家網絡媒體轉載。圖片中的生蠔和成年男子的手掌差不多大小,有網友擔憂,「這隻生蠔是不是受輻射影響才變大?」
  • 日本福島驚現巨型生蠔 盤點那些不自然的巨型生物
    &nbsp&nbsp&nbsp&nbsp日本3.11大地震已經過去幾乎6年了,但後續影響依然深遠,除了各種大小餘震之外,福島核電站洩露的惡果更是觸目驚心。&nbsp&nbsp&nbsp&nbsp近日在受福島核洩漏影響的日本宮城縣地區,有日本漁民意外發現了一隻巨型生蠔。
  • 日本驚現「變異」生蠔:這幾年核輻射謠言還有這些
    日本福島核事故已過去近6年,與核輻射有關的謠言仍層出不窮。最近,一條「日本宮城縣驚現巨型生蠔」的消息上了熱搜榜,被數十家網絡媒體轉載。圖片中的生蠔和成年男子的手掌差不多大小,有網友擔憂,「這隻生蠔是不是受輻射影響才變大?」許多媒體的報導也帶有明顯的傾向性,標題聳動,內文將「巨型生蠔」與2011年3月的日本福島核事故直接掛鈎。
  • 日本青森製作巨型蘋果派 溫暖福島災區民眾(圖)
    原標題:日本青森製作巨型蘋果派 溫暖福島災區民眾(圖) 圖為此次製作的巨型蘋果派。   中新網3月16日電 據日本媒體報導,近日,一個由日本青森縣一組織製作、直徑達2米的巨型蘋果派出現在了福島縣浪江町舉行的復興活動上,給當地災區民眾帶來一份不小的驚喜。   據報導,此次活動在福島縣浪江町的政廳所在地二本松市舉行。活動當天,在此處過著避難生活的人們臉上綻放著笑容,大口地吃著熱乎乎的蘋果派。
  • 驚現核災食品?全家杯湯下架 稱「非來自福島」
    圖/報系資料照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2月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日本福島五縣市核災區食品是否已流入臺灣市場?全家便利商店主動暫停販賣日本進口「綜合蔬菜味噌杯湯」,全家部長林翠娟表示,這商品於日本境內有埼玉及福島兩個產地,而全家販賣的這商品產自於埼玉,非來自於福島,但為避免消費者誤解及引發不必要的疑慮,已主動下架暫停銷售。
  • 日本沿海驚現9足章魚,專家稱可能與再生能力有關,網友質疑提到「核...
    不過,有網友也質疑,由於宮城距離福島不遠,不排除這種「變異」與福島核洩漏輻射有關。《讀賣新聞》:日本驚現9足章魚,研究人員也稱自己「第一次看到這種現象」據日本《讀賣新聞》23日報導,這隻9足章魚是由宮城當地一名漁民發現。
  • 日本茨城核災區醬油包進臺灣吉野家 大潤發等商家下架
    ­  據臺灣「中央社」11日報導,福島核災後,日本福島、群馬、櫪木、茨城、千葉等5縣巿食品遭禁止輸入臺灣。但近期有臺灣民眾在吉野家吃納豆時,發現附贈的醬油包竟是茨城縣製造的。­  臺「衛福部」食藥署科長吳明美11日表示,使用核災區醬油包的產品為「四付紅納豆」,產品封面名稱標示為「小粒納豆」,每組4盒裝,製造廠商為日本「KAJINOYA」株式會社,並由臺灣「太冠國際開發事業有限公司」進口。吳明美稱,上周接獲檢舉後,已要求業者全面預防性下架,截至9日共下架5142組。
  • 東日本大地震過去8年,重建的福島能吸引災民回家麼
    中新網3月10日電 綜合報導,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311」東日本大地震,引發巨型海嘯及福島核災難,造成多達1.8萬人死亡。明天,將迎來東日本大地震紀念日。8年過去了,災民們都怎麼樣了?重建後的福島,能吸引災民回家麼?
  • 吃完萊豬換核食?民進黨當局證實:日本每次談判都會提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臺灣將開放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美豬進口一事吵得沸沸揚揚,如今又傳出民進黨當局明年3月將接力開放日本福島5縣市核災地區食品進口。綜合臺灣《中國時報》、《聯合報》報導,島內2018年進行的「禁止開放日本福島5縣市農產品及食品進口」投票案有效期已在11月底屆滿,針對核災地區食品何時可進口,臺灣所謂的「臺日關係協會秘書長」郭仲熙3日在臺外事主管部門例行記者會上稱,日方非常關切這個問題,目前跟日本保持密切溝通。
  • 日本核災區食品在香港有售 均合法毋須恐慌
    日本核災區食品在香港有售 均合法毋須恐慌 2015-03-26 15:45:5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朱念     臺灣當局揭發多間大型食品進口商疑更改產地標籤,違規進口來自日本核災區的食品。
  • 臺灣專家:臺灣若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政治衝擊比美豬強烈
    日本福島等核災區食品積極對臺叩關,臺灣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劉泰廷表示,蔡「政府」若複製萊豬模式讓核食入臺,產生的負面衝擊將遠比萊豬強烈,因為日本一貫在意中國大陸因素,臺灣進口核災食品除了未必能參與CPTPP,日本也不會在國際議題上過度友臺,等於是兩頭落空。
  • 福島核事故六周年,入海核輻射有多大?
    當地時間2016年2月15日,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的禁區裡,標語寫著「核能——創造更好未來的能源」。(視覺中國/圖)(本文首發於2017年1月5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福島核事故六周年:追蹤「指紋」的科學家——入海核輻射:「不足口腔X光1‰」 》)元旦節前,媒體稱加拿大西海岸一條三文魚檢測到福島核洩漏放射性汙染物,核汙染已自西向東,貫穿了整個太平洋。
  • 直擊日本福島核洩漏後的場景:空蕩蕩如鬼城,圖四是變異的貓
    建設在日本福島的全球最大核電站中的沸水堆機組震後出現異常,發生了嚴重的洩漏,損毀嚴重。事故造成周邊16萬民眾被迫撤離。當時的各路媒體稱此次事故為「自1986年車諾比核洩漏後最嚴重的核事故!」這張照片是福島核電站洩漏時的爆炸現場。圖中是居民緊急撤離時被遺棄的車,拍下這張照片時,四處雜草叢生,已看不出公路原本的面貌。
  • 日本沿海驚現9足章魚 可能與再生能力有關
    據多家日媒消息,日本宮城縣沿海村落本月13日驚現一隻9足章魚。當地研究人員稱自己「第一次看到這種現象」。但研究人員也表示,此事可能與章魚自身的再生能力有關。
  • 在福島吃了10天後,對於日本食品的核汙染問題,我們這麼看 | 較真鋒報·福島十日記
    從數據上看,近幾年福島農林水產品不合格樣品的比例越來越低,安全性越來越高。不過,這整套機制也有一些瑕疵,比如採樣的數量和頻率有些低,同時可能存在人為作假的空間。2、如果你是去日本旅遊幾天,且不去福島,那麼從常識、經驗判斷,進入到流通體系中的食品,可以認為是安全的。不過,最好對生長在山上的蔬菜(日本稱「野菜」)、野菜(日本稱「山菜」)、野蘑菇以及部分河魚長個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