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南豐:古老儺舞展新顏
南豐儺舞表演。江西省南豐縣委宣傳部供圖新華社南昌2月25日電(記者林浩)每到農曆正月,在江西省南豐縣,無論是縣城還是鄉村,各地都會進行「跳儺」。初一「起儺」,之後儺班開始挨家上戶跳儺,十六「收儺」,達到一年一度的儺舞高潮。這是江西南豐的石郵儺。儺是中國流傳數千年的一種傳統文化,它由最初假面跳神、驅鬼逐疫、禳災納吉的儀式逐漸演變為多種形態的儺舞、儺戲,至今仍在中國許多地區流傳。始於漢初的南豐儺有20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中國古代舞蹈的活化石」。
-
非遺舞劇《儺·情》將在海南省歌舞劇院演出
原標題:非遺舞劇《儺·情》將在海南省歌舞劇院跨年演出 記者從海南省歌舞劇院獲悉,由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和江西省南豐縣石郵村儺班聯合演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創作品舞劇《儺·情》將於本月31日及1月1日在省歌舞劇院上演。
-
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江西南豐儺舞
儺舞,俗稱「跳儺」,是中國桔鄉江西南豐縣特有的一種民間舞蹈。每逢春節,從農曆正月初一起,十天內外,儺舞班會流動到各鄉鎮,連場演出,熱鬧異常。每個儺舞班,大都有十七、八人,多的二十五、六人。演出時,鑼鼓鏗鏘,嗩吶高奏,有些還伴以竹笛、二胡。演員身穿彩衣,頭扎布巾,面戴「頭盔」(木雕面具 ),手持道具,翩翩起舞。其形式多樣,有獨舞、雙人舞、群舞、小舞劇。內容豐富,多取材於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小說。每場演出時間,一般約兩小時左右,也有長達三,四小時的。跳儺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舞蹈。
-
江西南豐:儺舞鬧新春
2月14日凌晨,白舍鎮田東村村民在儺舞表演後沿街祈福。 正月期間,江西南豐縣的儺師們走村串巷跳起儺舞,迎春祈福。據了解,南豐儺舞歷史悠久,儺班每年正月初一「起儺」,到元宵節後一至三日結束,稱之為「收儺」。
-
江西南豐儺舞首次走進國家大劇院演出
南豐儺舞,俗稱「南豐跳儺」,因其動作簡樸、剛勁,極具原始舞蹈風格,被譽為「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南豐儺舞首次走進國家大劇院表演,是撫州市繼鄉音版《臨川四夢》晉京演出後的又一次文化盛事,也是南豐儺舞首次登陸國家表演藝術最高殿堂的一次標誌性事件。
-
南豐儺舞「舞」進國家大劇院(圖)
■吳平、記者周文平 文/圖 中國江西網訊 「咚、咚、咚……」、「咣、咣、咣……」10月31日上午,隨著一陣陣韻律感十足的鑼鼓聲急促響起,手拿「開山斧」、面戴儺面具、頭裹白絲巾的儺舞藝人手舞足蹈,南豐縣石郵村有著六百餘年歷史的儺神廟瞬間熱鬧起來,村民們紛紛攜老扶幼湧進廟裡,為即將晉京展演儺舞的村儺班壯行。
-
中國日報中外記者探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南豐儺舞
南豐跳儺多在春節進行,藝人手舞道具,化身神靈,走村串戶給人們送去新春的祝福。    江西有句俗語:「賡溪竹馬石郵儺,水北堡裡有和合」,說的就是南豐跳儺。
-
江西南豐儺舞「跳」出國門亮相日本 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圖)
江西南豐儺舞「跳」出國門亮相日本 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圖) 2018平懿 攝 中新網南昌2月6日電 (平懿 記者 劉佔昆)記者6日從江西省文化廳獲悉,被譽為「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的江西南豐儺舞當日亮相日本東京中國文化中心,為當地民眾帶了一場極具江西文化特色的演出。「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師」羅春明在現場還進行了儺面具雕刻及展示,引得市民駐足觀看。
-
人文江西:南豐儺舞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儺是歷史悠久的一種具有宗教性和藝術性的社會文化現象。南豐儺舞有「中國古代民間舞蹈活化石「之稱。據記載,漢初,長沙王吳芮傳儺於南豐西鄉一帶。唐開元八年(720年),南豐縣治遷今所,其時頒布的《大唐開元禮》,對南豐儺的傳播起到了促進作用;宋代是南豐儺的發展時期,宋室樂藝伎和流散藝人帶來京都的文化藝術,使南豐儺戲趨於成熟;明清兩代,南豐儺進一步完善,清後期,受戲曲影響,」鄉儺「進一步娛樂化,編演了許多新的儺舞節目。新中國成立前夕,南豐已有儺班上百個,散布於各鄉鎮。 隨著「鄉儺」的發展,內容和形式日益豐富。
-
探訪江西南豐非物質文化遺產儺舞
2014中國鄉村之聲 > 鄉村專題 > 中國鄉村調查 > 鄉村映像 探訪江西南豐非物質文化遺產儺舞11月20日消息 江西南豐的儺舞,被譽為「中國古代舞蹈的活化石」,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
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南豐儺舞
南豐儺舞風格古老稚拙、粗獷豪放,具有原生形態特質,因在人類學、宗教學、民俗學、藝術學、戲劇學等眾多領域有著巨大的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被譽為「中國古代舞蹈活化石」,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潛心研究,1996年,江西南豐縣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儺舞)之鄉」。日前,南豐儺舞又被正式列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推薦項目。
-
傳統的重塑 儀式的盛典 ——觀舞劇《儺·情》有感
儺,這種假面舞蹈是一種世界性的舞蹈品種,是古代驅逐疫鬼的儀式,是原始宗教祭祀儀式的產物,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古代舞蹈的活化石,不僅影響國人,其影響力也遠及東亞,文化親緣相當廣泛,可謂是中國舞蹈之源乃至世界舞蹈之源。 《儺·情》這個被稱為研創作品的劇目,將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拉進了同一個時空坐標進行舞蹈創作實踐。
-
中國影像方志| 南豐:白舍窯瑩潤如玉千古名家文脈傳承 儺舞古樸...
南豐縣現存儺班139個,藝人2000多名,其中以石郵村的跳儺最具代表性。每年正月,石郵村都會舉行為期半個月的"跳儺"活動。初一叫「起儺」,儺班開始沿著鄉間小路上戶跳儺,直到正月十六「搜儺」為止。「搜儺」日石郵全體村民都會參與,成千上萬的群眾從四面八方趕來觀儺,場面蔚為壯觀,石郵因此被譽為「中華儺舞第一村」。
-
酒窩旅遊景點介紹,第十站:南豐儺舞中國原始文化「活化石」
相傳,漢代長沙王吳芮曾在南豐駐兵,在舉行祭山儀式時,發覺「妖氛」頗濃,就告誡鄉人用跳儺舞的方式來驅趕妖勢。如此一來,儺舞與南豐便結下了不解之緣。宋代時,南豐經常舉行儺舞表演。其時南豐的劉鏜在其詩作《觀儺》中,生動描繪了大戶人家堂舍演出儺舞的場景: 「寒雲岑岑天四陰,畫堂燭影紅簾深。鼓聲淵淵管聲脆,鬼神變化供劇戲。金窪玉注始淙潺,眼前倏已非人間。
-
中國舞蹈家協會·南豐面具舞蹈文化周於9月27日開幕
中國舞蹈家協會·南豐面具舞蹈文化周開幕式現場(劍鋒攝)活動以「面具文化」為主題和切入點,旨在通過將面具與舞蹈相結合的方式,開啟一場穿越古今的文化之旅,回望過去、展望未來,以文化講述中國,以文化溝通世界。
-
[撫州] 南豐儺舞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預選名錄
江西文明網8月21日南豐訊(通訊員 鄧國雲) 日前,從南豐文化部門獲悉,經過專家篩選,南豐儺舞被選入我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預選名錄。
-
非遺舞劇《儺·情》海口賀歲
本報海口2016年12月31日訊 (記者尤夢瑜實習生林敏)今天晚上,由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和江西省南豐縣石郵村儺班聯合演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創作品——舞劇《儺·情》在省歌舞劇院賀歲上演,讓海南觀眾在傳統儺舞文化的濃厚氛圍中辭舊迎新。
-
品蜜橘觀儺舞賞瓷器 50餘名外國友人江西南豐感受千年文化
品蜜橘觀儺舞賞瓷器 50餘名外國友人江西南豐感受千年文化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2017年10月13日07:32 外國友人在江西南豐縣觀必上樂園景區觀看儺舞 人民網南豐10月13日電 (時雨)「蜜橘很甜,儺舞好看,視覺和味蕾同時帶來非常棒的享受!」
-
高清圖:牛帶茶燈、儺舞 江西上慄展演「非遺」民俗文化慶元宵
高清圖:牛帶茶燈、儺舞 江西上慄展演「非遺」民俗文化慶元宵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2018年03月01日14:47 江西上慄舉行「非遺」民俗文化展演暨萬盞花燈鬧元宵活動。
-
海南日報數字報-非遺舞劇《儺·情》海口賀歲
本報海口2016年12月31日訊 (記者尤夢瑜 實習生林敏)今天晚上,由北京舞蹈學院青年舞團和江西省南豐縣石郵村儺班聯合演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