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歲「編花環的女孩」?上海有座神奇養老院,老人扮演世界名畫人物...

2020-12-13 上觀

人活到90歲,住進了養老院,還能做什麼?還可以玩Cosplay(角色扮演),可以坐著旋轉木馬吃棉花糖,可以乘著小火車去看風光明媚。

在上海,有這樣一座神奇的養老院,住在這裡的老人們會刷抖音,會編美篇,對各種年輕人愛玩的新鮮玩意兒司空見慣,面對鏡頭稀鬆平常。最近,他們拍攝了一組《老人版名畫Cosplay》,在抖音上徹底火了。

記者走進上海楊浦區社會福利院,在這裡遇見了92歲「編花環的女孩」、91歲「吃蘋果的瑪格麗特」、73歲「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92歲,「編花環的女孩」


周六是探訪日,一早,楊浦區社會福利院就迎來了一波波看望老人的家屬,院子裡異常熱鬧。這裡生活著686名老人,其中90歲以上的有160多位,還有7名100歲以上老人。

「我年紀大了,賣相不好了,你們相中我,我怎麼能不開心……」92歲的陳珠花在這裡住了兩年多,她不識字,但總愛笑,護工們稱她為「陽光奶奶」。當院裡籌備世界名畫cosplay活動時,大家第一時間就想到她。

「我都覺得這不是我,我哪裡有這麼好看啊。」看著照片裡自己扮演的「編花環的女孩」,她笑得合不攏嘴。「我還沒發給他們(兒女)看,讓我外甥女看到要笑死我的。」

2018年3月,陳珠花來福利院看望一個住在這裡的同鄉。「我一看,這裡環境很好,5月份,我也進來住了。」她是自己提出進養老院的。「我家房子很小,我跟孫女一個房間,只有11平方米。」

剛進福利院,她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我眼睛看不清楚,耳朵也聽不出了,唱歌唱不來,手工做不來,平時他們搞活動我也不曉得是什麼,就只能聽聽,從來不參加。」這次cosplay,是陳奶奶的「處女秀」。

照片裡,她身穿一襲白色紗裙,手捧花環,一頭銀髮和《編花環的女孩》裡的小女孩一般長短。「衣裳漂亮,人不漂亮。」奶奶「謙虛」地說。

陳珠花年輕時是修馬路的工人,幹活時因被車子撞倒,受過工傷,50歲就提前退休了。兒媳婦的娘家住得近,每次兒子來看丈母娘,都會一併來看她。她還有一個跟她關係很好的外甥女,以前還會帶她去旅行。

「我們那個年代的人,連婚紗什麼樣子都沒見過。」陳珠花18歲結婚,有四個兒子,但兒子結婚時,兒媳也沒有穿婚紗。「以前隔壁鄰居結婚時,我看到過別人穿婚紗,沒想到今天自己也穿上了。」陳奶奶捧著花環,時而在手中擺弄,時而戴在頭上,就像回到了18歲時一般,笑靨如花。

《編花環的女孩》是由畫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羅於1874年創作的藝術作品。這次角色扮演讓陳珠花在92歲實現了穿婚紗的夢。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荷蘭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於1665年創作完成的一幅油畫。奶奶版的「少女」,回眸間神韻猶存。

1890年,梵谷在自殺前一個月為精心照顧他的加歇醫生畫了這幅油畫《加歇醫生》。爺爺模仿醫生的沉思狀惟妙惟肖。

墨西哥畫家弗裡達是一個極喜歡自畫像的畫家。扮演「弗裡達」的奶奶一直在揣摩女畫家不羈的眼神。



91歲,「吃蘋果的瑪格麗特」


莊士標今年91歲了,而他扮演的是全場最小的一個角色,《吃蘋果的瑪格麗特》中的小男孩。

「莊爺爺,我覺得您和這幅畫裡的人很像啊,你願不願意拍一張?」從7月的某一天開始,福利院的護工們突然都化身成了「星探」,對照著十幾幅世界名畫,在院內各個區域的老人中進行「海選」。

莊士標是同房間的三個人中唯一收到邀請的人,這讓他倍感榮幸。「他們說我的臉和畫裡面這個男孩很像,就看中我了。」圓臉蛋,上揚的雙眉,確與畫中人有幾分神似。

拍攝當天,從早上7點半就開始裝扮了,莊士標穿上護工們給他準備的黑色禮服和禮帽,在鏡子前慢悠悠地轉了一圈,十足的老克勒形象讓他十分滿意。「不光要外形像,還要有演技的。」他手捧蘋果放在嘴邊,模仿出孩童般的天真。

「我兩個兒子,明天他們就要來看我了。」當初決定住進養老院,也是他自己的選擇。太太去世得早,他一直是一個人生活。「有一天早上起來,我突然發現自己一隻腳抬不起來,當時家裡沒有人,後來這樣的情形發生過兩次,去醫院檢查才知道是輕度腦梗。」

「現在兒子都有孫子了,四代人住在一起也不方便,我就決定還是去養老院吧。」從2017年2月住進來,至今已快四年。在福利院,他和同屋的兩個「哥們兒」關係最好,生活中互相扶持,平時一起吃飯聊天。「他們看了照片都說不像我,我覺得他們就是嫉妒我,哈哈哈……」他說以後這種活動還要參加。

蘋果啃得要表情到位。莊爺爺:道具能吃嗎……

《伊莎多拉·鄧肯》,奶奶表現出是一名舞蹈家的氣質。

這位「抱銀鼠的女子」,您手裡抱的是獨角獸嗎?

演技派的奶奶張嘴瞪眼,傾情出演《吶喊》,很好奇拍攝時她到底看到了啥……



只要你想,每天都是最精彩的一天


「每年的3-6月和9-12月福利院都會舉行『銀髮課堂』,7、8月會做拍攝項目,5月和10月還要舉辦一次大型活動。」楊浦區社會福利院副院長黃蓉燕告訴記者,今年因為疫情緣故,線下活動少了很多,團隊想做點不一樣的事情讓福利院的老人活躍一下。「我們在網上看到小朋友模仿名畫的視頻,就想老年人是不是也可以做?」

因為經常承辦各種文化活動,福利院長期與幾家文化公司保持著合作,每次有新奇的想法,都會找他們商量細節。這些合作方除了給福利院提供專業攝影師和導演以外,還幫他們找過小火車、旋轉木馬、籃球機、地鼠機、投幣娃娃機、民宿攤位……

Cosplay項目從7月開始籌劃,到8月開拍,直到最近才製作完成。選定拍攝的名畫以後,分發到全院所有工作人員手上,他們分頭進行物色,把名單推薦上來,再一個個訪談。「老人們都很積極,他們更擔心的是拍得不像,達不到預期效果。」經過精挑細選,10位老人成為拍攝對象。

準備道具,有的淘寶上買,有的工作人員自家搜,弗裡達的耳環是一名護工親手做的。這家貢獻一條紅圍巾,那家拿出一套黑西裝,全院上下都動員起來。拍攝當天從早上拍到下午才結束,而福利院的老人們早已習慣了這種新奇拍攝活動。

「2017年我們拍了個微電影《深夜的楊福院》,演員都是院裡的老人,那是我們的起點。」2019年的《我和我的祖國》、福利院院歌的MV,每一次都是老人和護工本色出演,老人們早已習慣在鏡頭前自如地活動。除了拍攝以外,福利院每年都會為老人準備一次「大驚喜」,去年,他們就把一列小火車搬進了院裡。

「對很多高齡老人來說,他們要出去一次都非常困難,我們就把商場裡的小火車請到院裡,讓老人坐在小火車上繞著全院兜圈。」老人家們很激動,有的老人反覆排隊,有的說他們從來沒有坐過小火車。「其中有一位奶奶,身體狀況很不好,一直插著管子坐在輪椅上,已經完全不能動。家屬跟院長說,特別想讓她媽媽坐一次火車。」

那天下午,志願者把老奶奶從輪椅上搬下來,小心翼翼地抱上車廂。小火車繞著院子轉了兩圈。奶奶坐在窗前,看著院子裡生機盎然的風景在眼前不斷閃過,久違的陽光照在身上,那一刻,她仿佛忘記了年齡,忘記了病痛,又回到年輕的時候。

兩天後,奶奶就去世了。「她的女兒來感謝我們,讓她媽媽在臨終前度過了最快樂的一天。」

前年,福利院租了架旋轉木馬放在院子裡,老人家邊吃棉花糖,邊乘坐旋轉木馬,開心得跟孩子一樣。福利院每年還開設智慧型手機課堂。「以前老人家們只能等著家人給他們打電話,現在他們都會用微信和家人視頻,把自己的生活分享給他們。」 最近有很多家屬諮詢,要不要把家裡老人送進養老院,哪家養老院好。團隊就做了一個系列問答視頻,結合多年的行業經驗,教大家如何選擇合適的養老院。

每個人都有變老的一天,這是生命的必經過程。「在人們普遍的觀念裡,老了就是吃飽、穿暖、不摔跤。住進了養老院,你還能做什麼呢?」黃蓉燕說,「我們團隊的願景,就是讓老人度過一個豐富而備受尊重的晚年。」

小視頻發出去以後,更讓他們感到欣喜的是,有許多讀者在下面留言:「看了這些老人家的生活,好像就不那麼害怕變老了。」

「老了並不可怕,只要你想,每天都可以是最精彩的一天。」

相關焦點

  • 這組照片火了|編花環的女孩|養老院
    —— 以下是正文 ——人活到90歲住進了養老院還能做什麼?73歲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92歲的「編花環的女孩」……近日,一段「老人版名畫Cosplay」走紅網絡網友看後紛紛讚嘆不已精湛演技還原名畫養老院生活也可以豐富多彩
  • 老人神還原世界名畫
    遇見你丨神還原世界名畫火遍全網 「80、90後」老人「返老還童」會玩!老人神還原世界名畫在上海,有一座普通而又不普通的福利院。普通,是因為這兒住著的都是跟其他地方一樣的普通老人;不普通的是,住在這兒的老人們刷抖音,拍短視頻,雖然身處,但是過的可是年輕人的生活。
  • 上海福利院老人神還原世界名畫,你見過73歲「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嗎?
    上海福利院老人神還原世界名畫,你見過73歲「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嗎?「戴珍珠耳環的少女」、92歲的「編花環的女孩」…… 近日,在上海楊浦區社會福利院發布的抖音視頻「老人版名畫COS」裡,院裡的高齡老人們,用精湛的「演技」神還原了多幅世界名畫,讓不少網友感嘆:老人們也太會玩啦!
  • 福利院老人cosplay世界名畫
    73歲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92歲的「編花環的女孩」…… 近日,在上海楊浦區社會福利院發布的抖音視頻「老人版名畫COS」裡,院裡的高齡老人們,通過專業團隊化妝造型、攝影、拍攝,用精湛的「演技」神還原了多幅世界名畫。
  • 刷抖音、玩Cosplay、坐旋轉木馬吃棉花糖…上海這座養老院裡的...
    在上海,有這樣一座神奇的養老院,住在這裡的老人們會刷抖音,會編美篇,對各種年輕人愛玩的新鮮玩意兒司空見慣,面對鏡頭稀鬆平常。,在這裡遇見了92歲「編花環的女孩」、91歲「吃蘋果的瑪格麗特」、73歲「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92歲,「編花環的女孩」 周六是探訪日,一早,楊浦區社會福利院就迎來了一波波看望老人的家屬,院子裡異常熱鬧。
  • 92歲長壽老人:一天6頓飯
    92歲的吉老先生向來樂觀開朗,但是有件事卻讓他一直感到擔憂,「人的飯量應該是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小的,我這一年來吃得卻越來越多了,是不是得了什麼病。」吉老先生說。吉老先生每天吃6頓飯,除了三餐之外,晚上還得加餐,不吃就餓得慌。不僅他自己,養老院的其他老人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 被義大利養老院放棄的老人們-虎嗅網
    義大利《共和報》這樣定義米蘭特裡烏爾齊奧養老院正在發生的一切。從三月份到4月14日,這裡已經有143位老人死去。這座創辦於1766年的養老院,是義大利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同類機構,在米蘭家喻戶曉。在南部的普利亞大區,LA7電視臺4月5日的一期節目讓整個義大利震驚:小鎮索萊託的一家養老院,87位住戶有80位新冠呈陽性,其中10位已經死亡。在3月下旬,接近兩天的時間裡,這座養老院被醫護人員遺棄,老人們被留在建築內,沒有人為他們照料飲食起居,直到當地政府介入。
  • 銀杏村賣花環老奶奶,記不得年齡但記得七歲學繡花,編花環好認真
    眼下正是雲南騰衝銀杏最好看的時候,這裡的銀杏村有3萬多株銀杏樹,仿佛一夜之間黃遍天地,各地遊客也大量湧來,村裡的女人看到商機,就地取材撿拾銀杏葉子,編製成花環賣給遊人。在村裡「銀杏王」樹不遠的地方,這個老奶奶早早就坐在這裡編花環,一早上賣出好幾個,每個花環賣5元錢。問老奶奶多大了,她卻說記不得了,但她記得自己七歲就學繡花,所以她編的花環認真而有特色,老人說是受繡花影響,她編的要好看一些。
  • ...彭阿婆,養老院,床位,民政局,老人,上海,上海市,-上海頻道-東方網
    彭阿婆開心地說:「一天能吃四頓,冬天有空調,生活都有照料,每個人一個月只要3500多元!」  作為2017年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上海去年計劃新增50家長者照護之家,最終54家長者照護之家全新露面,讓很多像彭阿婆這樣的老人在家門口得到了短期助養服務。
  • 作品分享 | 胡桃夾子/聖誕花環/聖誕老人/門神
    小棉《聖誕花環》4歲半粉色是女孩子的最愛,小棉畫了一個粉色花環,裝飾著白色的花點,藍色的聖誕球,金色的點綴,還給花環戴了項鍊,很有自己的想法,很贊哦!妮妮《聖誕花環》4歲半妮妮用艾莎公主的藍色來設計花環,藍色和橘色互為互補色,對比強烈,視覺衝擊力強,裝飾物有大有小,很有層次,很不錯哦,繼續加油!
  • 佛山學生宅家模仿世界名畫,一大波爆笑創意作品來襲
    《賣梨子的小女孩》《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拉斐爾和弗娜裡娜》……近日,佛山市第十中學美術老師們收到了一大波有創意的作品。學生們腦洞大開,通過毛巾、桌布、床單、睡衣等各種道具,用模仿的形式與世界名畫pk,宅家舉辦了一場場「名畫模仿秀」。
  • 北京出現首家念佛養老院 老人喜樂度晚年(圖)
    拍手操是這家養老院每天必做的功課,每天下午,養老院二樓會議室改成的佛堂裡,老人們還有集體念佛的時間。 每天的念佛拍手操的參與者除了老人和護工,還吸引了附近大量的村民,最多的時候有一百多人參加,本村69歲的王翠珍老人說,我在附近住,經常來這裡跳操、念佛,與大家在一起特別高興。
  • 上海星級酒店改造成養老院 滿足老人高質量需求
    上海星級酒店改造成養老院 滿足老人高質量需求 發布時間: 2014-12-02 | 來源: 東方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易銘 原標題:上海一3星級酒店改造成養老院 滿足老人高質量需求據報導,原本是酒店,通過民營資本租借,變身成了養老院。
  • 「陪伴式養老」現冰城 64歲女兒與92歲媽結伴住進養老院
    「我原來在林業部門,哈哈哈……」哈爾濱市民孫志偉阿姨見到生活報記者的第一句話,說得清脆響亮,很難看出這位阿姨已經92歲高齡了。「記者同志,你看,我媽是不是很年輕呀?」孫志偉64歲的女兒問道。黑龍江大學社會學教授曲文勇認為,現在的老人越來越長壽,子女的歲數也都不小,兩代人一起在養老院養老,子女既能在父母身邊陪伴他們,又能減輕在家照護老人的精力,這種養老模式值得相同情況家庭的借鑑。聽說敬老中心有夥伴聊天娘倆搭伴入住3月7日,在哈爾濱市道裏區敬老服務中心,生活報記者見到了92歲的孫志偉和她64歲的小女兒龐莉莉。
  • 中國首家寺廟養老院,面積達1.8萬平方米,可免費供養100多名老人
    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有了明顯的變化,但隨之而來的,人們的工作壓力也是越來越大,因此旅遊就成了當下人們放鬆心情的首選方式,不僅可以到處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還可以品嘗到當地的特色小吃,因此很多人都會在假期的時候,來一段短途或者長途的旅行,不僅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還可以讓自己對這個世界更加的了解
  • 92歲老人三餐外晚上加3頓飯:我是不是得了啥病
    92歲的吉老先生向來樂觀開朗,但是有件事卻讓他一直感到擔憂,「人的飯量應該是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小的,我這一年來吃得卻越來越多了,是不是得了什麼病。」吉老先生說。吉老先生每天吃6頓飯,除了三餐之外,晚上還得加餐,不吃就餓得慌。不僅他自己,養老院的其他老人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 《林海雪原》主演,張勇手86歲師偉92歲,王潤身等已去世
    《林海雪原》中人物眾多,如何通過電影語言來表現這些人物?成為了劉沛然首先考慮的一個問題。在他的設想裡,影片中的楊子榮、少劍波等人物,雖然都是大英雄,但不能以「高大全」的方式來展示,而是應該首先將他們每個人的個性特點展示出來,使其更加有血有肉,生動鮮活,這樣才能讓觀眾更加信服。
  • 解讀世界名畫:雅典學院
    麥子藝術課——《世界名畫遨遊之旅》本期主題:雅典學院播出時間:每周六老師簡介:他對每一個人物的所長與性格作了精心的思考,其陣容之可觀,只有米開朗基羅的天頂畫才可與它媲美,當時的拉斐爾只有26歲。目前該壁畫保留為梵蒂岡博物館的一部分。《雅典學院》整個背景和構圖,如同舞臺空間一樣,觀眾面對這幅畫就如同親臨劇場一般,繪畫手法採用透視法,以二度空間呈現三度空間的縱深。
  • 去養老院的前一夜,84歲老人喝老鼠藥自殺,《喜喪》戳了誰的心?
    在山東棗莊的一個小山村,有一間泥房子,裡面住著一個84歲的老人。突然,有一天,老人因腦梗一頭栽倒在門口。兒女們紛紛趕來看望老母。老人在35歲時便沒了丈夫,丟下6個子女,大的13歲,小的只有9個月,有人勸老人改嫁,老人只說,沒了娘的孩子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