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移民開啟新生活 移民葡萄酒廠產銷兩旺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南水北調移民開啟新生活 移民葡萄酒廠產銷兩旺

    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紀山鎮嶽山村,周培濤向記者介紹移民種植葡萄歷史。 吳奇勇 攝

    移民自辦的葡萄酒廠年出廠葡萄酒16萬多瓶,並擁有自己的葡萄酒商標。圖為移民向記者展示他們生產的葡萄酒。 吳奇勇 攝

  中新網荊門3月24日電 (記者 吳奇勇)湖北省荊門市是南水北調移民安置大市,上世紀60年代,為給國家政策讓路,河南淅川縣南水北調移民幾經周折,十多萬人來到荊門市安家落戶。如今的移民已經和當地融為一體,他們辦起了自己的品牌乾紅葡萄酒廠,香醇可口的葡萄酒已經行銷全國。

  24日,記者在當地幹部指引下來到了荊門市沙洋縣紀山鎮嶽山村。嶽山村是南水北調丹江口水庫移民集中的一個定居村,有移民900多戶。過去,這裡以水稻種植為主。2001年,嶽山村被國家和當地政府確定為移民發展產業的試點村,政府引導移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葡萄開始在這裡生長。外出打工的移民周俊虎看到了事業發展的契機。

  周俊虎告訴記者,他是1967年剛出生便隨父母從河南淅川移民來到紀山鎮嶽山村的。葡萄產業能發展起來得益於他丹江口水庫移民的身份,由於這個身份,周俊虎獲得了90萬元的項目資金,一上來就建起了100畝的優質葡萄園基地。

  看到周俊虎的成功,村民們紛紛效仿。目前已帶動20多戶移民參與種植葡萄,還有20多戶將土地流轉到公司名下統一管理。嶽山村現有葡萄基地300多畝,普通品種畝產值達萬餘元,高端品種畝產達2萬多元。每年的7月,葡萄成熟的季節,來這裡的客戶便絡繹不絕,每天10噸左右的葡萄被遠銷全國各地。「葡萄村」的葡萄產業在周俊虎的帶領下,一步步地變大。

  2009年由移民創辦的湖北簡洋葡萄酒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移民周培濤向記者介紹,葡萄不宜儲藏,季節性太強,為解決葡萄銷售瓶頸問題,葡萄酒生產應運而生,種植戶收益會更有保障。

  如今,移民自辦的葡萄酒廠年出廠葡萄酒16萬多瓶,並擁有自己的葡萄酒商標,這歷時18月個發酵,精工釀造成而的簡洋葡萄酒,也成功已打入廣州、武漢等地市場,香飄全國。伴隨葡萄美酒,移民也開啟了幸福的新生活。(完)

相關焦點

  • 雲南楚雄:移民搬遷開啟的幸福新生活
    在自己敞亮的140平米大房子裡,楚雄市慄子園小區的居民、53歲的付正仙談起易地搬遷扶貧的新生活,樂的有些收不住嘴。「住上新房子後,老人看病更方便了、出行也更便捷。小區的物管免費、水電維修也不收費,還辦起了幼兒園,好在啦。」在慄子園小區,記者看到規劃得整齊劃一的樓房,乾淨整潔的巷道,綠意盎然的樹木……一股幸福安居的氣息迎面撲來。
  • 記者眼中的南水北調:移民幹部的"白加黑"與"夜總會"
    但來了以後,發現移民幹部的工作狀態都是『5+2』、『白加黑』及『夜總會』」。2012年6月7日下午,河南日報農村版主任記者趙川做客中國經濟網,介紹了她眼中的移民幹部。     移民幹部的辛苦,群眾也是有目共睹的。中國經濟網記者年巍在網絡媒體走轉改期間也採訪了一些當地群眾,他們說「移民幹部是最苦最累的,他們都是等移民安置好了才安排自己的生活」。
  • 南水北調移民:時常夢見家鄉 孩子們央求回去看看
    中新社鄧州7月24日電 題:南水北調移民:「夢裡時常回家鄉」  中新社記者 李志全  三年了,趙正連時常做著同樣的夢,「我又回家了,和小夥伴們到丹江口水庫邊上遊泳,我們比賽誰遊得最遠。」  趙正連已經42歲了,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他如今還有一個新身份——南水北調移民。
  • 淅川南水北調移民李建軍:「鴿大王」的創業路
    李建軍通過移民扶持資金養殖白鴿致富,帶動周邊100多戶貧困戶脫貧。 康帆 攝(資料圖) 「黨的好政策,讓我提前奔了小康。近日,在河南省淅川縣厚坡鎮柴溝移民新村,「鴿大王」李建軍在小院拉了張小板凳坐下,興致勃勃講述自己的「發家史」。 李建軍祖籍不在當地,而是淅川縣香花鎮柴溝村人。那裡,是個擁有300多戶人家的小村莊,世代依偎於峰巒起伏的南山,出門可見煙波浩渺的丹江湖,全村1000多人有的愛上山採藥,有的愛下水捕魚,生活也算悠閒。
  • 登封:花樣饅頭「蒸」出移民群眾甜蜜新生活
    來,來今天我們一起見識這些花樣饅頭見證告成鎮石羊關村移民的甜蜜新生活「俺以前做的饅頭大多是糧食口袋、麥秸垛、棗花等形狀,寓意來年有個好收成,如今的日子大不一樣了,不愁吃不愁穿,還搬進了移民小區的新房子裡。今天俺做的是一些金黃雀、小白兔、幸福豬之類的花樣饅頭,雖然沒有酒店大廚做得好看,但卻『蒸』出了俺現在的新生活。」
  • 技術移民搞不定 轉戰移民匈牙利!
    技術移民搞不定 轉戰移民匈牙利!,剛剛開始他們是奔著加拿大技術移民去的,但幾經周折,發現自己的評估分數並不如意,想要通過技術移民加拿大,成功率簡直慘不忍睹。
  • 「人退水進」:淮河灘區移民開啟「綠色創業」新生活
    兩年前,這位從小就居住在安徽鳳陽縣黃灣鄉淮河灘區,與水「糾纏」了半輩子的農民怎麼也沒有想到,通過整體移民遷建,他會住進上下兩層還帶著小院的別墅,並成立起合作社,開始「綠色創業」。王勇從前居住的灘區是淮河幹流岸邊的灘地,這條全長約1000公裡的河流曾被認為是中國「最難治理」的大河,也是新中國第一條全面、系統治理的大河。
  • 河南淅川移民豐碑創中國世界第一認證世界紀錄
    本著「紀念移民、感恩移民、學習移民」的初衷,移民後代周成保在中國河南省淅川縣盛灣鎮魚關村立的移民豐碑,總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由56座大理石碑組成。主碑1座高8 .8米,上書「移民豐碑」, 52座豐碑上雕刻淅川縣10個鄉鎮、184個行政村、1276個村民小組共16.59萬名移民的名字,碑記石1座雕刻《南水北調移碑記》, 「幹部豐碑」2座雕刻移民遷安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
  • 移民新加坡的幸福生活
    申請過程:經過溝通,林先生便接受了李老師的建議,於2008年6月與外勞移民籤訂移民協議,並於當年8月正式遞交了移民申請。李老師表示,因為我們為林先生夫婦準備了充分、完整的材料,並且還給他作了詳細的面試培訓,所以林先生在5個月後的面試中發揮突出,被告知當場通過移民申請。2009年4月,林先生一家在外勞移民的協助下順利獲得了。現在林太太已和一雙兒女在新加坡開始了幸福的新生活。
  • 紅寺堡的「紫色夢」:幫扶移民增產增收 打造葡萄酒旅遊集群
    並與寧夏葡萄與葡萄酒研究院,寧夏大學葡萄酒學院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在葡萄良種選育、葡萄栽培、病蟲害防治、採後生理及深加工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   「酒莊+基地+農戶」模式 幫扶移民增產增收   紅寺堡是全國最大的異地生態移民集中安置區,也是寧夏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 龍源海外希臘移民投資購房:旅遊、投資、移民,希臘都是不可多得的...
    相信對於投資移民人士而言,相比單純的遊玩,對希臘的投資更加關注,想要親自去考察一番。不僅如此,申請人一步到位拿綠卡的同時還可以獲得歐盟的"黃金籤證",時至今日,拿到一個歐盟國家身份的意義早已升華,投資移民歐洲獲得的是歐洲的綠卡、世界的通行證。希臘投資購房移民項目,包含25萬歐元的低成本投資,無移民監的突出優勢,投資者可以希臘身份為跳板進軍歐洲市場,自由出入26個申根國家,無需籤證,子女可以輕鬆進入歐盟各個國家學習深造,享受當地同等待遇。
  • 2019年,那些最激勵人心的移民故事
    這一年裡發生了很多關於移民的故事。但並不是所有的移民故事都是悲傷或者是川普口中那滿是鱷魚的護城河,而相反,中很多是讓人感動、振奮或是引人深思的… >移民背景的餐廳老闆救助流連失所者 在巴基斯坦出生的移民Kazi Mannan是華盛頓一家餐廳的經營者,他說「如果有人跟我說他需要一些免費的食物,我會說沒問題」。
  • 大美涔天河 移民宜居樂土 - 三湘萬象 - 湖南在線 - 華聲在線
    水庫擴建開啟了永州最大規模的移民,6666戶28431人移民搬遷。 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民族風情旅遊相結合的安置移民,是中國近年來最好的水庫移民安置方式。 移民群眾改變生產生活方式,融入新環境,在家門口就業創業、增收發展。移民中的1530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摘帽,開始新生活。
  • 陝西安康搬遷移民的就業「攻略」:脫貧是新生活的開始
    中新網陝西安康7月24日電 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陝西安康搬遷移民的就業「攻略」:脫貧是新生活的開始中新網記者 張一辰「沒有好的扶貧政策,就沒有我家的新房子,也就沒有我在家門口的這份工作脫貧是新生活的開始。」張運弟感慨道。作為張運弟的老鄉,搬離自己的家鄉,是萬福山村村民汪顯平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山上不長樹,河裡不出沙。人硬石頭爬,種啥不長啥。」在自然條件惡劣的萬福山村,汪顯平盼來的不是「福氣」而是貧窮。
  • 鈐山鎮:移民新村「美麗轉身」
    白芒村庫區移民趙小勇高興地說道。白芒村是分宜縣鈐山鎮移民村之一,移民人口佔全村人口的70%,如今,白芒村已經被評為「全市文明村」、「移民生態家園示範村」。  鈐山鎮現有移民5000多人,是分宜縣移民大鎮。近年來,鈐山鎮以改善庫區移民安置區的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整合各方資源,大力加強水庫移民項目建設。
  • 移民融入:新移民在加拿大學英語的8種方法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橋梁,英語對於日常生活非常重要,也便於新移民了解加拿大這個國家。學英語也許是很多華人新移民心中永遠的痛,可是你知道嗎?這個「永遠」也是可以改變的。
  • 丹江口市一中來宜:開展「紅色研學」 學習移民精神
    本網訊記者劉毅通訊員餘芳芳報導:12月8日,丹江口市一中500多名師生來宜城開展社會綜合實踐活動,瞻仰張自忠將軍紀念園,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弘揚南水北調移民精神,厚植家國情懷。參觀結束後,全體師生還來到流水鎮均宜村、蓮花池村、懷家溝村、崗家溝村、羅漢村、老龍溝村,看望南水北調的丹江口市移民老鄉,學習他們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移民精神。【來源:宜城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涼山州德昌縣舉行白鶴灘水電站外遷移民集體喬遷儀式
    王秀娟 付薴嬌11月18日,涼山州德昌縣在麻慄鎮民主村移民安置點,舉行了白鶴灘水電站外遷移民集體喬遷儀式,49戶、215人將成為首批白鶴灘水電站搬遷移民正式入住德昌,開啟幸福生活的新篇章。集體安置 49戶移民家庭喜遷新居四川省扶貧開發局安置處長王鵬,涼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長向貴瑜,會東縣及三峽集團移民工作辦公室等區縣和單位到場,為喬遷新居的移民們送上祝福。德昌縣委書記瓦西亞夫主持儀式。
  • 四川涼山德昌 召開移民安置點分房大會
    魏星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 曹笑12月10日上午,四川涼山德昌縣黃家壩,舉行白鶴灘水電站外遷移民安置點分房大會。63戶移民通過現場抓鬮方式分到了新房,這標誌著德昌縣白鶴灘移民安置工作又邁出了一大步。
  • 加拿大魁省移民局公布最新移民計劃,2021年投資移民重啟在即!
    ,魁省可以自主選擇移民; 1986年,加拿大魁省投資移民正式開啟,家庭淨資產要求80萬加幣,全款投資額40萬加幣,貸款投資額12萬加幣; 2010年12月首次變政,家庭淨資產要求從8萬加幣漲到160萬加幣,全款投資額80萬加幣,貸款投資額22萬加幣; 2011年6月,與魁省投資移民一樣有優勢的加拿大聯邦投資移民宣布全球僅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