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嘯亭續錄》所載:「姑(蘇麻喇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終歲不沐浴,惟除夕日量為洗濯,將其穢水自飲,以為懺悔雲」,大意就是蘇麻喇姑崇信佛教,因此,晚年的她因信佛,以素齋度日,且一年到頭都不沐浴,只要在除夕時才會用少量的水擦洗身子,然後擦完澡後,還會將擦澡的汙水喝下,以此來彰顯懺悔之心。
《嘯亭續錄》為清代禮親王昭所著,身為皇親貴族,又是皇室中最為核心的一位成員,因此這本書所記載的皇家秘事可信度較高,應該不會有假。由此,書中記載的蘇麻喇姑終年不沐浴的事情,應該是真的。
蘇麻喇姑不洗澡的事情,雖可信度很高,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禮親王昭槤只是記載「暮年持素。終歲不沐浴,惟除夕日量為洗濯」,就是晚年的蘇麻喇姑一年洗一次澡,並沒有說之前的蘇麻喇姑是否是一年洗一次澡。因此,我們無法從這段記載,就斷定蘇麻喇姑終其一生,就是一年洗一次澡。
事實上,只要我們想一想就知道,蘇麻喇姑怎麼可能一年洗一次澡呢?有人說,蘇麻喇姑是蒙古人,因為蒙古人尊重水,所以他們的傳統就是一年洗一次澡。是的,蒙古人的確有尊重水源的傳統,但是這個傳統是否遵循,你也得看場合吧!身在帝王家,怎可能繼續遵守這個傳統呢?別忘記,孝莊太后也是蒙古人,史書有記載她一年就洗一次澡嗎?這壓根就不可能。
連孝莊太后都遵循不了一年洗一次澡的傳統,蘇麻喇姑怎可能呢?試想,作為經常要與皇帝見面的宮女,如若每年皇帝前來,都得聞到你身上的怪味,讓他很不舒服,你猜會怎樣?這往大了說,可是大不敬之罪,多半蘇麻喇姑要嗎被趕出皇宮,要嗎就會被處死,沒有其他的選擇。到這裡肯定就會有人說,蘇麻喇姑可與普通的宮女不一樣,她是孝莊的親信,皇帝的「親人」。
確實,在順治、康熙時期,她的確地位非凡,但是別忘記,她可是歷經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四帝的宮女,你說在順治、康熙時期,她有可能因受皇帝的尊敬,所以可以一年不洗澡,但是在努爾哈赤、皇太極時期,她又憑什麼被他們以禮相待呢?要知道,這個時期,連孝莊的地位都不高,更何況是她呢?
因此,基於以上的推測,我們有理由相信,蘇麻喇姑絕對不可能一年洗一澡,這完全就不現實。恐怕,如若她真的這麼做,她也不可能在宮中待得這麼久,甚至是活的這麼久。
當然,在康熙時期,蘇麻喇姑還真的是有不洗澡,也不會被皇帝懲罰的資本。此時,在康熙朝,蘇麻喇姑的地位要比普通的妃子高得太多太多,對於康熙而言,蘇麻喇姑就跟自己的親奶奶一樣,是陪伴著自己長大的至親之人。當時,康熙很小的時候,蘇麻喇姑就「賴其訓迪,手教國書」,而當康熙得天花的時候,也是她不顧生死,日夜陪伴在他的身邊,照顧他的日常起居。
因此,對於康熙而言,蘇麻喇姑的地位是非同的,她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宮女,而是他的親人。正是因為這種關係,當孝莊去世後,康熙因害怕蘇麻喇姑會胡思亂想,是公認違背了皇子只能交由嬪以上妃子的規矩,將皇十二子胤交由她扶養。而後,康熙更是在她死後,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將她安葬在清東陵風水牆外東南方向新城,其陵寢規格依照嬪的等級建造。
由此,從康熙對蘇麻喇姑的態度來看,晚年的蘇麻喇姑即使一整年不洗澡,康熙也不會有任何的責怪。畢竟,在康熙眼裡,蘇麻喇姑是自己的親人,是一個可以將自己的兒子託付的奶奶。因此,於情於理,康熙都不會對蘇麻喇姑有任何的怨言,即使她身上有臭味,康熙也只會尊重她的選擇,而不會有任何的責怪 。
總得說,蘇麻喇姑一生都是一整年不洗澡的,這絕對是不可能的,畢竟在皇帝身邊辦事,身上有臭味就是不尊重皇帝,就是藐視皇帝,這可是大不敬的重罪,因此如若蘇麻喇姑真的就一開始一整年不洗澡,恐怕她絕對活不了多久。當然,晚年的蘇麻喇姑還真的有可能是一整年不洗澡的,此時因孝莊的驟然去世,孤苦無依的蘇麻喇姑只能以佛祖為寄託,為了表示自己的誠心,所以還真的有可能一年不洗澡。
再加上,此時的康熙又支持她這麼做,把她看作親人的康熙又不會阻止她,更不會責怪她。由此,這個時候的蘇麻喇姑一整年不洗澡,倒是可以理解,也有這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