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0日,在一帶一路智庫聯盟指導下,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主辦,大連海事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和華僑大學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協辦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的全球產業合作與『一帶一路』建設」專題研討會在北京、廣州兩地線上召開。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郭業洲、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娟、泰國前國會主席頗欽·蓬拉軍、馬來西亞前國會下議院副議長翁詩傑、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黨委書記隋廣軍出席研討會並致辭,近30位中外政要、官員和知名學者參會發言,共同為疫情後國際產業合作和「一帶一路」高質量建設建言獻策。會議由隋廣軍教授主持。
中聯部副部長郭業洲在致辭中指出,面對疫情的衝擊,國際社會相互馳援,並肩戰鬥,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崇高的理念。面向未來,我們應繼續加強合作,妥善應對疫情給「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衝擊,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讓「一帶一路」更好地助力國際抗疫行動、地區和全球的共同發展。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娟在致辭中表示,「一帶一路」建設面臨著重大挑戰和潛在機遇,廣東將充分發揮「雙區」建設和廣州深圳雙城聯動效應,致力於把「一帶一路」打造成為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復甦之路、增長之路,為全球經濟復甦提供更多新動力源。
泰國前國會主席頗欽·蓬拉軍表示,中國跟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進行合作,提供與病毒相關的信息、資金支持、醫療設備等,這些都展示了健康絲綢之路所帶來的可能性。馬來西亞前國會下議院副議長翁詩傑認為,當前恰逢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球,中國有必要針對疫後的世界經濟、政治新形式重新部署戰略,在主動爭取國際話語權之餘更要積極開拓國際組織的合作平臺,加強中國「智」造特色和科技產能合作。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黨委書記、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隋廣軍教授指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和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堅持回應國家和廣東發展重大需求,努力發揮辦學優勢和特色,為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為中國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為廣東改革開放事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本次研討會共設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產業鏈衝擊與應對之策、疫情後國際產業合作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疫情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方法與路徑三個議題。
議題一圍繞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產業鏈衝擊與應對之策展開深入研討,第一環節由「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秘書長、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金鑫主持。新加坡國立大學顧清揚副教授、日本阪南大學洪詩鴻教授、韓國前國會政策議長崔載千、印尼科學院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邦丹·維迪亞莫科和法屬玻里尼西亞太平洋事務理事會主席易立亞·奧蒂諾等學者分享了中國如何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產業鏈的衝擊、疫情對日本企業全局布局以及對外投資的變化、中韓兩國在新冠肺炎疫情擴散過程當中的應對措施、疫情對棕櫚油等相關行業和南太島國海洋漁業、旅遊業發展的影響等觀點。
第二環節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副校長何傳添教授主持。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鞠建東和盛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林桂軍教授、山東財經大學校長趙忠秀教授、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黃建忠教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陳偉光教授和孫楚仁教授、暨南大學顧乃華教授等專家學者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產業鏈的衝擊與應對之策、構建亞洲衛生與經濟共同體、疫情帶來的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收縮轉移等問題,展開深入研討。
議題二由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勇主持。北京大學付才輝研究員、華僑大學許培源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吳國鼎副研究員、大連海事大學黃慶波教授和簡俊教授、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程永林教授等專家針對疫情背景下,國內區域一體化與「一帶一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科技合作、國際產業合作、國際國內雙循環等問題展開深入研討。
議題三由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秘書長李青教授主持。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尼古拉斯教授、復旦大學宋國友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徐秀軍研究員、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肖鷂飛教授、大連海事大學韓慶教授、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韓永輝副教授等專家就如何促進「一帶一路」互聯互通、新冠疫情對自由經濟秩序的衝擊和疫情後「一帶一路」產業合作與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展開研討。
會議發布了《「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國際合作與「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共同倡議》,呼籲國際社會特別是「一帶一路」合作夥伴國加強團結合作,圍繞建設健康絲綢之路、加強互聯互通、推動經濟復甦、推進務實合作等方面攜手努力,打贏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中國日報廣東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