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一帶一路」倡議:如何向高質量發展方向前進?

2020-12-04 澎湃新聞

2020年以來,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蔓延,外部世界的環境變化和不穩定性增多,這也對我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戰。疫情背景下的「一帶一路」倡議會出現哪些調整?如何推進「一帶一路」這幅圖景從「大寫意」走向精湛細膩的「工筆畫」,向著高質量的發展方向前進?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七周年之際,第四屆「一帶一路」與全球治理國際論壇於11月28日至29日在復旦大學舉行。本屆論壇以「疫情下的共建『一帶一路』」為主題,國內外政界、商界、學界專家線上、線下同聚復旦,為新冠疫情形勢下「一帶一路」的穩定發展建言獻策。

論壇現場 「復旦大學」微信公號 圖「板塊化」發展趨勢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仁偉表示,疫情之後,雖然「一帶一路」倡議在有些地區的推進比較快,但有些地區比較慢,這樣就形成了「一帶一路」的板塊化發展趨勢。其中,最重要的板塊就是東南亞,該區域國家的國內經濟、與中國的貿易一體化程度都將獲得發展。

就在11月27日至30日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致辭中表示,中方視東協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翟崑教授分析認為,這是第一次從國家領導人對外宣示的角度,對「一帶一路」7周年進行回顧,同時也是在疫情背景下,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正式對外宣示。翟崑指出,中國與東協的合作從抗疫合作到經濟復甦合作全面展開,中國內外結合促進經濟發展的「雙循環」,首先從東協合作開始,目前這是亞太地區的合作中最有成效的。

就其他地區的情況而言,黃仁偉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南亞,儘管人口近3億的巴基斯坦已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但由於人口多達13.5億的印度尚未加入「一帶一路」倡議,所以很難在這一地區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的發展。此外,儘管中亞與中國關係穩定,但該地區地廣人稀,市場空間不大。與之相比,東協國家有超過6億人,市場潛力巨大。此外,「一帶一路」在中東歐也將持續發展,原因在於該地區的國家相對穩定,且受疫情的影響相對較小。

黃仁偉表示,雖然原本「一帶一路」倡議主要是在中國周邊地區開展,但隨著中國的發展,距離相對較遠的非洲國家與拉丁美洲國家也加入其中,「基於現在的情況,我們需要調整在不同區域推進『一帶一路』的次序先後,眼下的重點應是東南亞和中東歐地區。如果『一帶一路』項目在這兩個地區發展比較好,它們就相當於『一帶一路』在世界上的『樣板區域』」。

「『一帶一路』是基於市場規律形成的,哪裡有需要,『一帶一路』就在哪裡發展。」黃仁偉說道,「這個發展的需要應該是『雙向』的,如果對象國需要中國幫助它發展基礎設施、產業或者其他公共設施,同時中國也願意在該國發展,那麼將這兩個需要結合,『一帶一路』就會發展得比較好。」

從雙邊走向多邊

七年多來,「一帶一路」經歷了從倡議到共識、從願景到行動、從雙邊到多邊的發展過程。在雙邊合作領域,中國已同138個國家籤署合作文件。疫情期間,中老鐵路曼邁一號隧道、中孟帕德瑪大橋等基建項目實現了抗疫復工兩不誤。

在多邊合作領域,從2011年重慶發出第一列「渝新歐」國際專列算起,運行於中國與歐洲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間的中歐班列已駛過近十個年頭。面對疫情挑戰,中歐班列成為中歐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為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了重要支撐。據《人民日報》報導,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達10180列,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量;運輸網絡已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運送醫療物資近800萬件,共計6萬多噸。

國際鐵路貨運新聞網總編輯瑪約維·范萊恩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世界經濟,許多歐洲國家受到疫情影響,物資短缺、經濟下行。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和發送貨物總量有增無減,已成為防疫物資運輸的重要通道,促進了各國抗疫合作。由此看來,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下的多邊合作已是大勢所趨。

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副主任、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主席趙白鴿指出,儘管「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以「包容」、「合作」和「創新」為特徵,但目前它的國際治理結構仍待清晰化。趙白鴿表示,目前中國最成功的國際機制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

趙白鴿認為,在亞投行成立之初,吸納了國際上的成功經驗,同時也融入了中國發展的經驗,「實際上,『一帶一路』倡議也應該是個多邊機制,包括國際委員會的建立,項目和合作夥伴的選擇都是非常重要的。」

黃仁偉也指出,雖然「一帶一路」是中國倡議的,但不是中國獨有的,「中國為大家提供平臺,希望更多的國家參與其中。這一原則推動著『一帶一路』從雙邊走向多邊。」

「多邊」可以指中國與某區域的幾個國家、組織開展合作,也包括中國和第三國,比如說中國與日本、德國的三邊合作。而走向「多邊化」就會產生新的要求,例如公開招標、規則透明,這些都會給「一帶一路」倡議帶來變化。

「我們自己要想清楚,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講講而已,而是要把它變成實踐,落到實處。而實踐最好的平臺就是『一帶一路』。」黃仁偉告訴澎湃新聞。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新格局、新階段與區域化新發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的...
    吳富林在開幕致辭中闡述了新發展格局下的「一帶一路」建設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吳富林表示,構建「雙循環」首先要「練好內功」,還要更好「擁抱世界」。長三角區域具有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製造業發達、產業鏈供應鏈相對完備和市場潛力大等諸多優勢,在疫情催化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發展,全球治理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長三角必然成為中國經濟的「戰略底盤」。
  • 從競爭到競合 城市價值凸顯——《「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球城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強調,共建「一帶一路」要向高質量發展轉變。11月15日,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標誌著深入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新的開放型世界經濟格局正在形成。
  • 「『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的長三角」論壇舉辦
    為深入研究長三角區域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功能創新,12月9日,中國進出口銀行一帶一路金融研究院(上海)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聯合舉辦「新格局、新階段與區域化新發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的長三角」論壇。
  • 世界共享一帶一路百花園
    「下一步怎麼走?」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晏志勇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為「一帶一路」的參與者、建設者指明了新方向——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  「深耕細作每一項工程,將短期的經濟效益與長期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相結合。在項目論證、策劃、實施的各個環節,與當地政府、民眾加強溝通,真正做到共商共建共享。」
  • 專訪:「一帶一路」倡議是後疫情時代多邊合作的重要部分——訪法國...
    一帶一路」倡議是後疫情時代多邊合作的重要部分,在推動全球經濟復甦、完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和促進綠色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拉法蘭說,單邊主義沒有未來,在全球抗擊新冠疫情背景下,各國更加需要深化國際合作,「一帶一路」倡議正是多邊國際合作的一部分。拉法蘭指出,全球經濟復甦既依靠對優先發展領域的投資拉動,也離不開國內消費和國際貿易的反彈。中國積極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將釋放中國的消費市場紅利,為世界經濟復甦做貢獻。
  • (國際)專訪:中國「十四五」規劃將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規劃將進一步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相關國家和世界發展提供更多機遇。「中國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中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將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供強勁動力。」謝拉夫在結束「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以下簡稱「諮委會」)2020年度會議後對記者說。
  •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的全球產業合作與「一帶一路」建設專題研討會...
    2020年7月10日,在一帶一路智庫聯盟指導下,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主辦,大連海事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和華僑大學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協辦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的全球產業合作與『一帶一路』建設」專題研討會在北京、廣州兩地線上召開。
  • 獨家丨北京外國語大學顧佳贇:「一帶一路」倡議在柬埔寨
    原創 關注發展的 中國一帶一路網柬埔寨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最早的參與者和踐行者之一。近年來,中柬兩國在政治互信、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既為「一帶一路」合作樹立了樣板,也為構建新型國際關係鑄就了典範。
  • 「新格局、新階段與區域化新發展 ——『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的...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研究長三角區域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功能創新,12月9日,中國進出口銀行一帶一路金融研究院(上海)和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聯合舉辦「新格局、新階段與區域化新發展
  • 持續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2020·年終專稿)
    面對疫情挑戰,「一帶一路」朋友圈聚焦全球公共衛生合作,分享抗疫信息和技術創新成果,進一步豐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內涵。「中方願同意方一道,為抗擊疫情國際合作、打造『健康絲綢之路』作出貢獻」「為克服疫情帶來的衝擊,我們要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加快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成果,並將合作重點向健康衛生、復工復產、改善民生領域傾斜」「我們願同合作夥伴一道,把『一帶一路』打造成團結應對挑戰的合作之路、維護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進經濟社會恢復的復甦之路、釋放發展潛力的增長之路」……關鍵時刻,習近平主席發出一系列重要倡議
  • 默克爾說一帶一路倡議對漢堡港發展有顯著作用
    據新華社柏林5月10日電 (記者張遠)據德國總理府官方網站消息,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在德國北部城市漢堡考察時說,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對漢堡港發展起到顯著作用。  據德國總理府官方網站發布的講話全文顯示,默克爾6日在漢堡說,中國對於漢堡港發展起到顯著作用,漢堡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一個節點。
  • 疫情考驗下「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
    疫情考驗下「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 2020年12月21日 14:07 來源:經濟日報   疫情考驗下「一帶一路
  • 「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
    在複雜多變形勢下,「一帶一路」合作馭風前行,帶動沿線經濟生態迸發生機。日前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視頻會議上,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指出,面對新冠疫情衝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展現出強大韌性和活力,為各國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發揮了重要作用。
  • 海外丨「一帶一路」倡議咋樣?他的回答是,靠譜
    6月3日,上合組織前秘書長努爾加利耶夫發表深度文章《「一帶一路」倡議:哈薩克斯坦與地緣政治》。他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具有真正的全球意義和深刻的地緣政治影響,中國是真誠的合作夥伴。對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來說,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自然且合乎邏輯。
  • 陳新光:「一帶一路」倡議使中巴經貿發展走上快車道
    陳新光:「一帶一路」倡議使中巴經貿發展走上快車道 2019-10-31 2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後疫情時代,「一帶一路」海外產業園如何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安永7月9日發布《引航》第四期報告《海外產業園區如何開啟「一帶一路」合作新篇章?》,聚焦「一帶一路」中國海外產業園區發展現狀、挑戰和未來趨勢,結合安永協助過的案例和分析,提供了解決方案。安永「一帶一路」政府及基礎設施行業主管楊淑娟表示:「突發的疫情凸顯了沿線各國在醫療、衛生健康和通信等基礎設施領域的缺口。」
  • ——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5周年記
    「倡議源於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我們將繼續大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為各國經濟社會發展、落實2030年議程開闢新空間。」作為這一倡議的總設計師,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和部署推動,為「一帶一路」建設指明方向,彰顯中國擔當和世界情懷。
  • 創新型全球化將是世界發展主旋律!普華永道在青分享「一帶一路」
    12月16日,普華永道在青島分享了「一帶一路」倡議專題系列的首份報告《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該報告近日由普華永道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共同發布。報告認為,四大支柱行業的發展將會在新形勢下為全球化帶來強大的驅動力。「一帶一路」倡議順應全球化發展新趨勢,正成為推動全球貿易投資轉型發展的關鍵因素。倡議驅動下的全球貿易很大程度上將以跨境電子商務為載體。
  • 「漁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暨「一帶一路」漁業合作意向籤約儀式在榕...
    「漁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暨「一帶一路」漁業合作意向籤約儀式在榕舉行2019-09-20 10:38:00  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今日上午,省淡水水產研究所「漁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暨「一帶一路」漁業合作意向籤約儀式在福州舉行。
  • 中聯部部長、20多國政要學者論「一帶一路」,蘊含深意!
    12月14日,在「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指導下,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與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聯合主辦的「中國新發展格局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國際視頻研討會成功舉行。30餘位國外前政要、知名專家學者共謀世界繁榮發展,共話人類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