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感悟習近平敬老孝親的暖人情懷

2020-11-25 人民網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今天是九九重陽節,也是我國法定的第七個「老年節」。世世代代的勞動人民,始終將「尊老」奉為立身處世的大德,全國多地開展了「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主題活動。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老人,在習近平心中一直是一份沉甸甸的牽掛。幾十年來,他以身作則,敬老孝親,盡顯對老年人群體的敬重與關懷。

 敬老孝親關懷之舉溫暖人心

「自我呱呱落地以來,已隨父母相伴四十八年,對父母的認知也和對父母的感情一樣,久而彌深。」

這是2001年10月15日,家人為習仲勳舉辦88歲壽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因公務繁忙難以脫身,抱愧給父親寫了一封拜壽信。

一字一句,飽含對父親的恭敬之情。據習近平的母親齊心回憶,當家人讀完習近平這封情真意切的信,「我和在場的人也無不為之動容。」

據媒體報導,在習近平的書架上,擺著兩張照片:一張是他與家人推著輪椅上的父親,另一張是他牽母親的手散步。

習近平與父親習仲勳、夫人彭麗媛、女兒的家庭照。來源:《習仲勳畫傳》

習近平陪母親齊心散步。新華社發

儘管公務繁忙,每當有時間一起吃飯後,習近平都會拉著母親的手散步,陪她聊天。

仁之實,事親是也。舉手投足間,孝敬親長的優良家風撲面而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習近平在多個場合表達對老年人的尊敬,舉手投足間,蘊含著他始終不變的尊老敬老情懷。

習近平赴湘西調研扶貧攻堅,在花垣縣十八洞村特困戶施齊文家慰問群眾。新華社發

他惦記貧困地區老人的生活條件。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察,來到花垣縣十八洞村特困戶施齊文家。習近平握住老人的手詢問年紀,聽說老人64歲了,他說:「你是大姐。」

他關心老藝術家的身體狀況。2014年文藝座談會上,媒體捕捉到這樣一個細節:習近平準備發表講話時,望了望90歲高齡的中國紅樓夢學會名譽會長馮其庸先生,對大家說,今天出席座談會的不少老藝術家年事已高,大家如果累了,就到休息室休息或者走動走動。

他讚賞老翻譯家的學術成就。2014年在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期間,習近平與99歲的旅法華人李治華親切會面。這位老人歷時27年翻譯完成法文版《紅樓夢》,是將這部中國不朽名作介紹到法國的第一人。習近平親切詢問他的身體和生活狀況,稱讚他的執著精神和學術才華令人欽佩。

惦念、慰問、盛讚……舉手投足間,敬老愛老之情溢於言表。習近平在各種場合表達對老年人的尊重與愛護,他以溫暖而深厚的力量,將尊老敬老的情感融入每一個場景中,讓中華傳統美德同每個人產生情感共鳴。

 言傳身教 篤行敬老傳統美德

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值得全社會繼承的優秀品質。習近平在各種場合以言相傳、以身作則,號召發揚孝親敬老的優良傳統。

尊老敬老,要以實際行動將關心落到實處。

「要熱情照顧好老幹部的晚年生活。老幹部甘當』人梯』,主動退居二、三線,中青年幹部要努力使他們退得各得其所,保證他們有必要的條件去從事更適宜目前健康狀況的活動或工作,愉快而有意義地度過晚年。」

習近平第一次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主題就是「尊老」。這篇《中青年幹部要「尊老」》的文章篇幅不長,卻真實反映了他篤行敬老之為的心聲。

《人民日報》1984年12月7日第四版刊登習近平署名評論《中青年幹部要「尊老」》。

發表這篇文章時,習近平31歲,剛剛履新河北正定縣委書記一年。當時,他把縣委僅有的一輛212吉普車配給了老幹部使用,自己則輕車簡從,只要不出城關就騎自行車。

習近平將要離開正定時,一些老幹部眼圈兒都紅了。一位叫祁永的老幹部說:「習書記,我們可不願讓你調走哩。」

尊老敬老,要充分繼承老一輩的優秀品德。

在正定時,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說,老幹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沒有他們過去的奮鬥和無私的奉獻,就沒有我們今天的一切。老一輩革命家領導共產黨形成一整套優良傳統和作風,「這些優良傳統和作風,是我們的』傳家寶』。」

在會見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代表時,習近平親切地表示,「要廣泛宣傳老同志的先進事跡,在全社會廣泛形成尊重老同志、愛護老同志、學習老同志的良好社會氛圍。」

珍惜老幹部、老同志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在繼承先輩優良傳統中堅定走向未來。習近平對老幹部、老同志始終保持敬重之心、傾注關愛之情,珍視並號召人們學習繼承老一輩的優秀品德。

尊老敬老,要傳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2013年2月4日,習近平到蘭州一家「虛擬養老院」的養老餐廳考察工作。午飯時間,他發現72歲的楊林太老人面前還沒有飯菜,就徑直走過去,把一盤熱氣騰騰的飯菜遞到老人手裡,親切地說:「請老人家吃飯。」

習近平邀請黃旭華、黃大發代表坐在自己身邊合影。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年逾九旬的中國第一代核潛艇設計師黃旭華和82歲的扶貧老支書黃大發兩位道德模範代表站在隊伍中間,習近平看到兩位年事已高,就握住他們的手,請他們坐到自己身旁。

會見結束後,習近平語重心長地對有關部門的同志說:「給老道德模範讓座,這是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這就叫人倫常情。」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把弘揚孝親敬老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建設具有民族特色、時代特徵的孝親敬老文化。」讓尊老敬老落到實處、讓優秀品德傳承發展、讓優良傳統發揚光大……習近平的一言一行,為社會凝聚尊老敬老的氛圍樹立了榜樣。

 老有頤養 多項政策落到實處

從「老有所養」到「老有頤養」,多項政策舉措正讓老齡人群的幸福生活落到實處。

「加強養老公共服務,內容上要多樣,財力上要傾斜,全社會一起努力,把老年人安頓好、照顧好,讓老年人安度晚年。」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老齡工作,將保障老年人民生列為重要的民生問題——

面對「老年人口數量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應對人口老齡化任務最重」的嚴峻形勢,習近平再三強調做好老齡工作的重要性,「事關國家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需要我們下大氣力來應對」。

習近平在北京市海澱區四季青敬老院音樂室與老年合唱團成員交流。新華社記者李學仁攝

2014年元旦前夕,習近平到北京市海澱區四季青敬老院考察工作時強調,「我國老年人口增加很快,老年服務產業發展還比較滯後,要完善制度、改進工作,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

面對當前老齡化趨勢帶來的新情況,黨中央提出一系列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應對舉措——

2016年5月27日,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第三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強調推動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堅持三個「相結合」,即「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相結合」;「堅持應對人口老齡化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堅持滿足老年人需求和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相結合」;

一年後,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為新時代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指明方向。

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全國各地區各部門加大投入、切實行動,把對老年群體的關心落到實處——

養老體系建設納入「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關於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繼出臺,為實現政府、家庭和社會對老年人的深切關懷和全面保障夯實政策基礎。

民政部部長黃樹賢介紹,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各類養老機構達2.99萬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14.34萬個,養老服務床位合計735.3萬張。

1500萬和400萬困難老年人分別納入了最低保障的範圍和政府供養範圍、高齡津貼制度和經濟困難老年人的服務補貼、失能老年人的護理補貼制度基本實現了省級全覆蓋,已經惠及了近3600萬老年人……

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擴大養老服務供給,提高養老服務質量,確保養老服務安全……越來越多個性化的養老服務送到了老年人的家門口、做到了老年人的心坎裡,社會敬老養老氛圍更加濃厚。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從對身邊老年人的關懷,到對老齡事業發展的關注與推動,習近平敬老孝親的情懷讓人感動。樹立尊老敬老的社會風尚,落實愛老助老的政策措施,這份對老年群眾沉甸甸的牽掛,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感受到「夕陽無限好」的真切幸福。

(責編:馮粒、曹昆)

相關焦點

  • 敬老孝親 福滿長生
    在重陽節來臨之際,為弘揚和傳承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共建和諧社會,關愛轄區老人生活,為營造敬老孝老、愛國愛家的濃厚節日氛圍。10月24日上午,由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紅光街道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長生村村民委員主辦,成都市博益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與承辦的「敬老孝親·福滿長生」長生村重陽節文藝匯演在長生村黨群服務中心舉行。演出開始前,長生村魏書記為活動致辭。致辭中魏書記表達了對長生村老人們美好祝願,預祝本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 重陽節到 我區開展豐富多彩的敬老活動
    當天下午和晚上該活動還在四川大學西航港實驗小學、西航港小學開展非遺演出活動,旨在讓老人開心過節的同時,讓學生們傳承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區科新局10月16日,區科新局召開重陽節退休職工慰問座談會,邀請局退休老幹部共度重陽佳節。
  • 【愛在深秋 情暖重陽】孝親敬老,讓情溫暖,讓愛蔓延...
    【愛在深秋 情暖重陽】孝親敬老,讓情溫暖,讓愛蔓延...重陽節暖心視頻請點擊觀看話心聲二、慰問暖重陽結合「尋找最美家庭」及「最美家庭成員」的文明新風倡樹活動,10月22日,縣婦聯入戶慰問近年來評選出的「孝老愛親」最美家庭典型老人,開展送慰問品、送溫暖等關懷活動
  • 懷寧縣雷埠鄉:弘揚孝親敬老中華美德,傳承扶貧濟困博愛精神
    安徽網安慶消息  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為弘揚孝親敬老中華美德,傳承扶貧濟困博愛精神,10月19日,雷埠鄉在美麗鄉村示範點雷埠村林老屋隆重舉辦「弘揚中華美德,共促扶貧事業」為主題的文藝演出,鄉村幹部、參與的企業與個人代表、受表彰的「孝親敬老文明戶」個人及家庭代表以及扶貧志願者們參加了活動。
  • 河南一村莊餃子宴孝親敬老,400斤餃子餡一次包完
    河南一村莊餃子宴孝親敬老,400斤餃子餡一次包完。(王建安 攝影)重陽節前夕,河南安陽縣北郭鄉武莊村孝道文化廣場,該村上百名老人歡聚一堂,吃餃子慶重陽。河南安陽縣北郭鄉武莊村村民在剁餃子餡。由安陽市退休幹部劉付貴牽頭組織的武莊村餃子宴敬老孝親活動已連續舉辦了八次。
  • 山東壽光:侯鎮積極開展「孝親敬老餃子宴」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於明效 王超群 濰坊報導為紮實做好新時代鄉村文明實踐活動,弘揚孝善敬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傳遞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正能量,連日來,壽光市侯鎮積極開展「孝親敬老餃子宴」活動,進一步增進了幹群關係
  • 石河子向陽街道龍巖社區開展孝親敬老主題宣講活動
    (通訊員張鵬報導)10月15日上午,向陽街道龍巖社區利用道德講堂這個平臺,組織一場以「孝親敬老」為主題的宣講活動,共有36名居民群眾參與活動。  每年10月是自治區敬老宣傳月,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各種善中佔第一位的。古人又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
  • 習語常聽丨敬老孝親 是家事更是國事
    導語「天下之本在家」,孝敬父母、重視親情,習近平有著深厚的家庭情結,他始終尊重老年人,並且身體力行關愛老年人。重陽節之際,「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帶您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尊老敬賢的溫暖瞬間。一篇署名文章教導中青年幹部要「尊老」
  • 【重陽節】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登高賞菊,敬老愛老
    【重陽節】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登高賞菊,敬老愛老 2020-10-25 1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重陽|學習敬老孝親成語,為老人送上祝福
    因此重陽節也稱「老人節」「敬老節」。今天,就和小編一起,在重陽佳節學習這些敬老孝親的成語,祝老人健康長壽,願家人幸福安康↓↓↓表達敬老孝親菽(shū )水承歡釋義就是吃豆子喝清水,也要讓父母歡樂。形容盡心孝敬父母。
  • 「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呼源鎮開展重陽節敬老服務活動
    「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呼源鎮開展重陽節敬老服務活動 2020-10-20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荔枝網評:重陽節,涵養敬老愛國的時代內涵
    伴隨著旖旎秋光、颯颯秋風,重陽節如期而至。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節」。《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隨著時光變遷,重陽節逐漸衍生出了登高「辭青」、出遊賞景、賞菊、插茱萸等民俗活動。
  • 泉州:敬老孝親成為風尚 「愛心食堂」暖了人心
    重陽節即將到來,記者近日走訪了多處「愛心食堂」,了解背後的故事。  走訪篇  近年來,「愛心食堂」已陸續在晉江、石獅、南安、永春等多個縣(市、區)出現,記者選取了4個「愛心食堂」進行走訪。「平日裡每頓飯約有40人就餐,重陽節、端午節等節日,前來就餐的人會增加到兩三百人。」他說。  當天11時30分,午飯時間到,老人們聚集到一樓餐廳,入座後,很快有工作人員擺上清淡的白蘿蔔肉羹湯以及飄香的鹹乾飯。老人們吃得很香,在餐桌上有說有笑,其樂融融。「為了老人們的健康,食堂做得較為清淡。」蔡會長說。
  • 重陽節為什麼叫敬老節,有什麼風俗?重陽節的古詩有哪些?
    馬上就是重陽節了,聽說重陽節有敬老節的說法,重陽節為什麼叫敬老節?重陽節主要風俗是什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吧!重陽節為什麼叫敬老節傳統節日的現代傳承。重陽節最早是一個豐收後的祭祀節日,有感恩和期盼的寓意在其中,傳承至今,現在的重陽節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人們會在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是傳統節日現代傳承方式之一。
  • 重陽節|太平社區丨敬老活動
    重 陽 節 登高望遠 / 九月九日重陽節
  • 重陽節歷史悠久 國外敬老也過節
    當日是重陽節,不少學校邀請孩子的長輩來到學校,以多種多樣的互動形式開展重陽敬老活動。[新華社 宋為偉 攝]中國網新聞10月10日訊(記者慄衛斌 李智 實習記者歐陽嘯鴻)金秋十月,剛送走國慶節,國人近日又迎來了重陽節。自唐朝起,農曆九月初九就被定為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人們習慣在這一天出遊賞菊,登高遠望。
  • 鞏義市米河鎮高廟村舉辦重陽節敬老孝親文藝演出暨表彰活動
    10月25日上午鞏義市米河鎮高廟村在村文化廣場隆重舉行九九重陽節敬老孝親暨表彰活動。特邀請全村八十歲以上老人共同度節日。
  • 瓊海市婦聯舉辦「我們的節日·中秋」 2018年敬老孝親詩詞誦讀會
    百善孝為先,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9月23日下午,在市婦聯主席陳海燕的帶領下,愛心人士來到瓊海市嘉積敬老院內,陪伴老人們提前歡度中秋佳節。活動旨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青少年認知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培養青少年社會責任感,志願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關心和溫暖身邊需要幫助的人,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 重陽節: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敬老孝老之情
    ————《重陽節》 微博網友「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今年十一小長假的最後一天,又恰逢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歸真,一元肇始,重陽節留下了出遊賞秋、插茱萸、登高等習俗,而在這一系列活動的背後,有著更深層的含義,就是祭祖、避災以及傾室而出的家族團員活動。傳承至今,於重陽之日感恩敬老,陪伴家人成為重陽節的重要意義。
  • 重陽≠敬老,重陽節的含義可不只你以為的那麼簡單!
    重陽節≠敬老節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為祥瑞之日。並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賞菊、佩茱萸、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而公元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開始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所以流傳至今,重陽節和敬老節被大家混淆,重陽節淡化為了敬老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