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打造「農業矽谷」

2020-12-16 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繪就產業融合發展新畫卷

——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打造「農業矽谷」系列報導之二

中國昌吉網訊(記者劉茜 通訊員劉歡歡)小種子形成大產業,農旅融合助力脫貧路,「網際網路+」農業前景廣闊……

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以下簡稱「園區」)加快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探索「旅遊+」「農業+」「文化+」「網際網路+」等產業新業態,形成全鏈條發展、多業態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成為助力脫貧攻堅、促進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載體和強大引擎。

農旅融合擘畫振興新圖景

走進園區華興生態旅遊景區,「自治區林木種苗示範基地」、人工湖小木屋、燒烤園小池塘、水上遊樂場迷你動物園、卜魯格雲小院等,成為遊客休閒體驗的童話世界。

看到旅遊產業發展的巨大潛能,華興生態旅遊景區先後投資一億多元用於農家樂升級,並精心打造千畝有機葡萄種植基地和葡萄酒莊。現在這家由昌吉民營企業華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的景區不僅是「自治區四星級農家樂」,而且成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和「國家3A級旅遊景區」,年接待遊客超10萬人。

白綠漸變的新品種,造型精巧的綠雕,瀑布式的懸崖菊……萬千花國,菊花最具秋韻。2018年9月21日,第七屆新疆昌吉菊花展在新疆農業博覽園開幕。這裡已成為全疆農旅融合金牌路線點,並創成國家4A級旅遊景區,年接待遊客超百萬人次。國家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將菊花展納入102個系列活動之中。

近年來,農業與旅遊的深度融合,使得源遠流長的農耕文化,不經意間駛向一片開闊的新藍海。園區加快推動149家農場全面升級,藉助智慧農業「點石成金」,把設施農業引上旅遊「觀光路」,探索出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今年園區將加強旅遊新業態『研學實踐』基地建設,從江蘇引進了葡萄大世界,屆時將呈現一顆葡萄樹上嫁接56個品種等特色景觀。近年來,旅遊與其他產業全域融合、互動並進,促進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產品變商品,促進園區農業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增收鏈拓寬,帶動農民增收、農村發展、農業升級,全域旅遊成為園區探索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黨工委書記張明清介紹說,「我們力爭到2020年,在園區打造出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文化旅遊產業集群,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重要的文化旅遊中心和自治區級遊客集散中心。」

「農業+」產業枝繁葉茂

走進新疆雪山果園食品有限公司OTO體驗中心,5000多平方米的展廳鬱鬱蔥蔥,小橋、流水、鮮花和高大的綠植點綴其中,120多種乾果單品將展櫃擠得滿滿當當。

作為新疆特色乾果行業的領軍企業,雪山果園在天貓、京東、1號店、阿里巴巴等12家平臺上建成品牌電商旗艦店,在成都建成冷鏈物流配送中心,網上年銷售額突破億元。目前,雪山果園在全國擁有1000個各級代理商,30多個分公司,擁有百萬畝種植基地,輻射帶動農戶3000餘戶,產品銷售覆蓋北京、上海、重慶、西安、成都、廣州、南寧等全國200多座城市。

絲綢之路岐峰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園,引進農貿、電商、物流等1000多商戶入駐,年蔬菜交易量50萬噸,帶動5000餘戶蔬菜種植戶增收;與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引進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海鮮產品進疆銷售;與天貓新零售等知名電商達成合作營銷,年交易額達30億元。

近年來,園區著力培育引進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初步形成了現代種業、農業生物技術、現代食品製造、農業裝備製造、智慧農業等產業集群。

泰昆集團飼料,全疆市場佔有率超過30%;新疆遠航肉食品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僅原料採購帶動農牧民增收1億多元,促進了全疆畜牧業發展轉型升級的進程。

「去年一畝地產出160公斤左右種子,每公斤賣到18元。」3月16日,昌吉市六工鎮下六工村村民史貴方說。

和史貴方一樣,下六工村很多村民都靠制種農業過上了好日子。「村裡有耕地1.1萬畝,得益於園區種業快速發展,村民種植制種絲瓜、豇豆、葫蘆瓜等,每畝每年最少收入都在3000元左右。」下六工村村委會副主任楊建喜說。

對許多人來說,與園區的不期而遇,是因為種交會的如期而至。每年八月初,一場業內期盼的中國新疆(昌吉)種子展示交易會都會準時在園區上演。

圍繞「西部種業之都」建設,培育種業龍頭企業60餘家,其中,中國種業十強企業4家、農業農村部認定的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4家。園區著力提升種業創新能力和企業競爭力,帶動昌吉州年產各類種子40萬噸,產值30億元,良種在農業增產中的貢獻率達到45%以上。西甜瓜制種示範推廣覆蓋全疆80多個縣市、國內30個省區以及美國、澳大利亞、荷蘭等15個國家和地區。玉米制種帶動昌吉州成為全國第二大玉米制種地區,良種輻射區域從疆內延伸到東北、華北、黃淮海及西南四大玉米種植區。依託天康、泰昆、華牛等龍頭企業,建成年提供種豬7.5萬頭、種禽4000萬羽、優質胚胎2萬枚的畜牧業種源示範基地,園區在新疆種豬、種禽市場佔有率分別達到80%、60%。

農業「再出發」

構築產業發展高質量「矩陣」

新疆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以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總部,統籌、協同全疆38家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資源、政策、成果等,建成了網絡支撐平臺、協同創新與產業促進服務平臺。

九聖禾種業圍繞小麥、玉米、棉花三大作物種子研發、生產加工和營銷服務,在北京成立九聖禾農業科學研究院和新疆、遼寧、河南三個分院,在喀什、塔城、奎屯、巴州、阿克蘇等地建成30萬畝種子生產基地,全面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

泰昆集團建成「帕戈郎」品牌產品200家專營店、2000個專銷點,成為全疆品牌建設的典範,產品出口到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天康集團在烏魯木齊米東區、石河子、庫爾勒、喀什等建設種豬繁育基地5個和生產示範基地16個,打造了年繁育出欄100萬頭優質商品豬產業基地。

園區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培育了一批特色顯著、競爭力強的知名品牌,有效帶動了產業發展。截至2017年,園區共培育全國知名品牌3個、新疆知名品牌36個、註冊商標384個,「昌園種源」品牌價值達14.74億元。「慧爾」獲中國水溶肥品牌上榜企業第一名,成功入選改革開放40周年「國家品牌創新發展工程」品牌庫。

從2012年起,園區與清華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及藍山屯河、巴斯夫等開展聯合攻關,重點突破生物降解地膜專用料研發、生物降解地膜加工、大面積推廣應用示範等關鍵技術,為徹底解決農田殘膜汙染,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通過持續努力,已經開發適用於新疆不同區域棉花、番茄、玉米、甜菜、馬鈴薯等作物的生物降解地膜專用料和7個品種生物降解地膜產品,獲得發明專利和制定了地方標準。2017年,全疆生物降解地膜示範面積已超過16萬畝。

截至2017年底,園區在綠色增產、良種繁育、農業節水、生態修復、智慧農業等領域取得世界領先和國內領先的現代農業成果100餘項。2016-2017年,園區參與的多抗穩產棉花新品種「中棉所49」選育技術及應用、番茄加工產業化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2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目前累計推廣8000餘萬畝,增加經濟效益130餘億元。

園區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創新驅動發展試驗區」建設範圍,兩年多來,園區培育與建設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農業研究中心、國家棉花產業聯盟、國家西部果業創新聯盟、絲綢之路農業科技園區聯盟、新疆綠色農業集群聯盟等50多個研發機構、產業聯盟,培育了中糧糖業、泰昆、九聖禾、大北農、慧爾等50餘家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和產業化龍頭企業,研發引進、集成組裝、示範推廣了300多項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建設了330多個科技示範推廣基地,為促進全州全疆乃至西部乾旱地區農牧業增效、農牧民增收和農村增綠髮揮了積極作用,成為新疆現代農業的示範窗口和西部地區現代農業創新驅動發展的高地,創造了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的「昌吉模式」。

相關焦點

  • 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2020年棚戶區改造外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2020年棚戶區改造外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施工) (E6523003905001067001) 本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2020年棚戶區改造外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施工)(招標項目編號:E6523003905001067001)經評標委員會評審,確定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2020年棚戶區改造外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施工)的中標人如下: 一、中標人信息標段名稱:昌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2020年棚戶區改造外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施工)中標人:中商建投建設有限公司
  • 齊齊哈爾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躋身「國家隊」
    12月24日,科技部辦公廳下發第九批開展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名單,齊齊哈爾是黑龍江省唯一一家批准建設的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齊齊哈爾具備良好的建設要素,具備優良的生態條件、富集的產業條件、便利的交通條件、雄厚的創新條件、堅實的建設基礎。
  • 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成效顯著
    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始建於2002年7月,其前身是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區,2007年10月被認定為省級農業科技園區,2010年12月被科技部批准為第三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二是積極爭取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向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轉型升級的規劃項目。
  • 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評估結果公示 滁州上榜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獲悉,根據《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理辦法》要求,2020年開展了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以下簡稱園區)綜合評估工作,評估對象為第6批共47個園區。c如對評估結果有異議,可以向科技部書面反映。
  • 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2011年大事記
    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長郭奇若就天水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水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區晉升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天水麥積山風景名勝區成功晉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三個顯著成果作了介紹。 1月11日,園區管委會辦公室完成的《天水農業科技園區發展對策研究》和《蔬菜樹沙培新技術試驗研究》兩個項目通過市科技局鑑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 底光輝到藁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調研農產品食品安全工作
    12月9日,藁城區政府副區長底光輝到河北石家莊藁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調研農產品食品安全工作,區農業農村局、區市場監管局主要負責人陪同調研。底光輝詳細聽取了農業農村局和農業科技園區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情況介紹,詢問了解了農業科技園區的市場定位、產品銷售、轉型升級以及食品安全等情況。
  • 天水農業科技園區晉升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十周年職工籃球賽圓滿落幕
    為慶祝天水農業科技園區晉升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十周年,同時加大園區農產品推廣宣傳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進一步豐富園區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發揚幹部職工的團隊協作精神,激發廣大職工幹事創業的熱情,彰顯園區職工風採,更好的推動園區各項事業蓬勃發展
  • 遂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召開引進水果馬鈴薯項目協調會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四川研究院教授張明帶領水果馬鈴薯項目團隊到遂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洽談水果馬鈴薯全產業鏈項目落地工作。遂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上海交通大學四川研究院、射洪市農業農村局、射洪市商務和經濟合作局、射洪市農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商談。
  • 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關於2017年度企業獲獎榮譽的通報
    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關於2017年度企業獲獎榮譽的通報各入園企業、單位,各部室:>2017年,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廣大企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職能部門的具體指導下,面對國內外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多重困難和挑戰相互交織的嚴峻形勢,堅定信心,攻堅克難,逆勢而上,在規模效益、科技創新、市場開拓、品牌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湧現出了一批先進企業,並獲得省、市有關部門的肯定和獎勵,激勵了園區企業及員工不斷進取,幹事創業的熱情,增強了企業自主創新和努力提高核心競爭能力的信心
  • 平湖農開區「首」字當頭三載厚積打造「農業矽谷」
    平湖農開區「首」字當頭三載厚積打造「農業矽谷」發布日期:2020-12-15 14:40瀏覽次數:2次三年來,農開區始終堅持「立足全省首家、追夢全省最佳」,創新探索以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像建設城市一樣建設農村,農業農村現代化成效明顯
  • [農業園區]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加強疫情防控,確保復工生產
    在眾志成城戰疫情的關鍵時刻,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認真貫徹落實全市有序做好復工復產工作專題會議精神,組織各企業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建設,做到防疫情、抓生產兩不誤,保障農業生產的正常運行。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園區管委會對出入園區人員進行嚴格檢查防控,全面落實「五個一」管控措施,逐一落實「發放宣傳單、戴口罩、測體溫、消毒、登記」硬性規定。
  • 【微☆新聞】阿拉爾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南竹北種成功
    進入4月中旬,阿拉爾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引種的多種景觀竹子陸續發出新芽,意味著南竹北種成功。         2015年,阿拉爾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與浙江農大達成了科技合作協議,就新品種引進、新技術使用進行了試驗、示範。
  • 南京農業大學將在東海建新校區
    8月29日上午,南京農業大學與東海縣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南京農業大學東海校區框架協議正式籤署。據了解,南京農業大學東海校區由東海縣人民政府與南京農業大學合作共建,以打造「中國農業的矽谷」和「鄉村振興的樣板」為願景,立足產教深度融合發展基地、區域性教學實踐高地、大學生創業創新陣地、多功能教學培訓營地、綜合性國際合作重地五位一體的發展定位,力爭建設成為集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示範推廣、技能培訓、創新創業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教創新示範地。
  • 這就是山東|家庭農場、花卉矽谷,山東農業發展「顏值」產值雙豐收
    打造中國花卉「矽谷」日前,濟南市花卉產業研究院正式成立,標誌著商河縣花卉產業發展邁入新階段。近年來,商河大力發展以溫泉花卉為主的花卉苗木產業,不斷完善以溫泉花卉為主導的現代高效農業布局,形成了以商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核心,相關街鎮為基地的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格局。
  • 這就是山東|家庭農場、花卉矽谷,山東農業發展「顏值「產值雙豐收
    近年來,山東各地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美、農民富、農業強。打造中國花卉「矽谷」日前,濟南市花卉產業研究院正式成立,標誌著商河縣花卉產業發展邁入新階段。近年來,商河大力發展以溫泉花卉為主的花卉苗木產業,不斷完善以溫泉花卉為主導的現代高效農業布局,形成了以商河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為核心,相關街鎮為基地的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發展格局。近日,全縣花卉生產龍頭企業已達15家,花卉苗木面積達3萬畝,生產基地近100處,年生產各類高檔盆花300多萬盆,花卉苗木年產值達10億多元,帶動就業5萬餘人。
  • 2019昌吉州 「絲路庭州嘉年華·昌吉周末快樂遊」全面啟動,文旅...
    昌吉州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張子斌致辭時講到,為加快推進文旅融合的全域旅遊新發展,昌吉州將持續加強宣傳力度,圍繞「新疆是個好地方」品牌,以「絲路庭州嘉年華·昌吉周末快樂遊」為主題,依託豐厚的文化旅遊資源優勢,將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文化旅遊新業態串聯整合起來,並積極探索「旅遊+」發展理念,圍繞不同市場需求,打造旅遊+文化、+體育、+研學、+農業、+工業、+交通等方面深度融合的旅遊新業態
  • 連雲港將打造「一帶一路」農業國際合作交匯點
    昨日,筆者從市科技局獲悉,江蘇省印發《推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發展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意見》指出,到2025年,創建並建好國家級示範區,布局建設10家左右省級示範區,打造具有影響力的現代農業創新高地、人才高地、產業高地。目前,我市正在積極地準備相關的園區創建工作,並力爭通過創建工作,推動港城農業科技再上新臺階。
  • 甘肅靖遠:農村蝶變 農業升級 推動農業旅遊融合發展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小英)地處黃河上遊的甘肅省靖遠縣,屬國家六盤山區特困地區。  2019年,靖遠縣謀劃打造了糜灘鎮獨石村、東灣鎮三合村等鄉村旅遊示範村和石門鄉壩灘村、興隆鄉大廟村、高灣鎮二百戶村等3個旅遊扶貧重點村,打造靖遠枸杞小鎮等旅遊特色小鎮等,引導和鼓勵農民依託農特產品和特色觀光農業發展旅遊相關工作,實現脫貧致富。  農村居住環境迎來大變化的同時,當地的農業農產品發展也開始蛻變。
  • 2020新疆昌吉種子展示交易會 全國重要的種業交流平臺
    2020中國新疆(昌吉)種子展示交易會   China Xinjiang (Changji) Seed Exhibition   時間:2020年7月20-22日    地點:昌吉·新疆農業博覽園
  • 2016年三陽川循環農業示範園區建設自查報告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以及《天水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中都明確指出,積極發展循環經濟,鞏固提升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循環經濟「天水模式」並進行推廣。截止目前,天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順利通過科技部現場驗收考核,同時被科技部確定為全國首批農業「星創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