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每一個咄咄逼人的惡婆婆,30年前,都是逆來順受的兒媳婦

2020-12-17 神鳥知訊視界

中國有句俗語,叫「千年的和尚修成佛,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仔細品味很有意思。

這句話是說在經歷了長久的伏低做小之後終於一朝問鼎,從服從者變成了權力的把控者。而這忍耐之久,煎熬之苦,十年八載都不足為道,需得像僧人守戒,苦修千年才能功德圓滿。

有趣的是後一句,「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此言一出,大家都心下瞭然,只道說話人終於熬出了頭,也該享受享受讓別人「端茶奉水」的待遇了。總之還別不信,凡是從忍氣吞聲到揚眉吐氣的,都能拿這句話套上。

可回過頭來再想想,這從媳婦到婆婆不就是自然的身份轉變嗎?過程怎麼就難忍呢?

媳婦熬成婆,自然是地位有了本質的改變,但為什麼熬成婆之後的媳婦才能挺直腰板兒呢?

其實這正是千百年來中國婆媳關係的微妙之處。

建立在宗法氏族制度之上的封建大家庭,有著森嚴的等級劃分,兒媳入了宗族,就要承擔起傳宗接代、相夫教子的職責。封建家庭其實是封建王朝的縮影,也正因如此,傳統的家庭倫理道德才會被全社會所遵從。

在長期的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分工中,婆婆就是主母,家庭能否和順、甚至家族的榮辱興衰都與這個掌家的女子息息相關。面對聘來的兒媳,也就是下一任家庭「總管」,久握大權的婆婆難免帶著挑剔和審視的眼光,甚至還有些敵意。

這樣一來,媳婦自然小心謹慎,委曲求全,生怕有哪裡惹怒大人,這樣過日子可不就是「熬」嗎?

《孔雀東南飛》不少人都知道,講的是一樁發生在東漢的悲劇婚姻。「公務員」焦仲卿娶了美麗勤快又孝順的姑娘劉蘭芝,倆人伉儷情深,恩愛甚篤,想必沒少撒「狗糧」。可兇悍的焦母卻偏偏看不慣兒媳,千般挑剔,萬般刁難,以至於蘭芝「夙興夜寐,靡有朝矣」,天天被婆婆殘酷壓榨,小日子過得無比辛苦。可守寡已久的焦母還不解氣,竟逼著兒子休了蘭芝。

故事的結局這對苦命鴛鴦紛紛自盡,且不說賺足了吃瓜群眾的眼淚,就連頑固的焦母、勢力的劉家也同求合葬,算是給這對可憐人最後的補償吧。

看到這裡,大家也許會說,仲卿和蘭芝的愛情悲劇主要是怪罪於封建禮教,如果焦仲卿敢於反抗母親,撇開道德綁架,何必會落得個曲終人散呢?如今時代早就變了,這種事情也就當故事聽聽罷了。

當真如此嗎?

十幾年前有部現實題材的電視劇《雙面膠》,大家都還記得吧。男女主人公亞平和麗娟雖然一開始不被女方父母看好,但婚後生活還是十分幸福,直到亞平的父母搬來與他們同住。

媳婦多吃兩塊肉要遭婆婆白眼,偷偷倒掉母乳給只有三個月的孫子餵奶粉,教小孩說「媽媽懷」,看著保姆把兒媳氣得要死高興的撫掌大笑……

地域的差異、觀念的對立、身份的差別,讓這個本來幸福的小家庭矛盾不斷,最終分崩離析,據說小說結局更慘,令人不忍卒讀。

為什麼因婆媳關係惡劣而造成的家庭悲劇古今都有呢?

有人說,門不當,戶不對,日子長了自然矛盾不斷,結婚跟戀愛不是一回事兒,結婚得找「合適」的。

門當戶對當然有一定的道理。相似的生活經歷會塑造出相近的價值觀,對等的社會地位能更好地建立平等的兩性關係,這些都是對婚姻有利的外部條件。可是無論是《孔雀東南飛》還是《雙面膠》,悲劇的導火索都不在於此,而是出在了婆媳關係上,或者說,主要出在了婆婆身上。

焦母和亞平的媽媽無疑都很愛自己的兒子,但她們卻不能愛屋及烏,把愛也分給兒媳一點。他們甚至還在兒子面前搬弄是非,挑撥離間,活生生一幅「惡婆婆」的形象。到底為什麼?

這就不得不說說婆媳關係的本質了。相比於有著愛情基礎的婚姻關係,婆媳關係則是被動建立的,而且輕易會使這兩個女人陷入對一個男人的拉鋸戰中。婆婆的佔有,兒媳的搶奪,家庭關係稍有不慎就會觸礁。

焦仲卿的母親早寡,她把所有的注意力和愛都投注到兒子身上,以至於兒媳恭謹孝順仍被她視作眼中釘。比之更令焦母憤怒的是兒子竟然對兒媳十分喜愛,甚至在被逼休妻後發誓絕不再娶,氣得焦母暴跳如雷,對兒媳更是恨之入骨了。

亞平母親對麗娟的不滿不也源自於對兒子的過度關注嗎?

也許是現實太露骨,人心生悲涼,姑娘們看多了前車之鑑不免心有餘悸,一句「我和你媽同時掉水裡你先救誰」成了她們驗證男方心意的試金石。

仔細推敲,她們在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其實已經把婆婆當成了假想敵,放置在自己的對立面,如果得到了「先救你」的回答,會覺得自己的地位勝於婆婆,如果男方猶猶豫豫甚至把這道題答成「送命題」,女孩心裡不免要犯嘀咕:未來嫁過去指不定要受多少委屈呢。

其實何必要這樣問呢?聰明的女孩都應該知道天人關係不可挑戰,聰明的男孩也應該回答「我教你學遊泳」,而不是在這道死命題裡左右為難。

在婆媳關係中,丈夫作為粘合雙方的「雙面膠」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都像電視劇中的鳳凰男李亞平一樣,本就矛盾重重的生活在婚後必然會一地雞毛。

連嶽在《倫理道德的數學分割法》中提到「她愛你,不是愛你的家族,她願意嫁給你,是想得到快樂,而不是成為慈善家」。看來結婚後,要費心經營生活的可不止是女同胞啊。

再說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到了該安享晚年的時候,何必去插手小輩的生活呢,樂得自在不也挺好。其實做婆婆的就是一時不習慣有人分享兒子的愛,心裡鬧彆扭呢。做媳婦兒的也要包容理解。

總之,婆媳關係是溫暖如春還是冷若冰霜,每個家庭成員的作用都不可忽視。

相關焦點

  • 城市裡常出「惡婆婆」,農村多出「惡兒媳」?
    聽多了城市裡「惡婆婆」欺負兒媳的故事,我卻發現農村多是「惡兒媳」。01.我出生於農村、成長於農村,雖說通過上學走入城市並在城市定居,每年回老家還是能聽到、看到很多農村家長裡短的故事。我目睹著兒時記憶裡風採飛揚的嬸嬸們「十年媳婦熬成婆」,卻開始被媳婦欺負。
  • 25年前,婆婆做了一件過分的事情,現在老了,想住兒媳婦家有點難
    文/紫雪草一直以來,婆媳關係都是個經久不衰的話題。這個看大不大、看小不小的問題,雖然沒有上升到社會的發展上,卻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存亡與美滿幸福,也是每一個走進婚姻裡的女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一個女人結婚後,要想擁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除了要有一個體貼自己的丈夫外,還要遇上一對明事理的公公婆婆才行。當然,自己也得有一顆懂得包容和尊重他人的善心。很多婆婆剛開始接觸兒媳婦時,都會承諾說會把兒媳婦當親生女兒看待,兒媳婦也會想著要把婆婆當親媽孝敬。
  • 一些兒媳婦有了寶寶之後就討厭婆婆了,為什麼?
    誰都知道家和萬事興,但是能做到婆媳沒有矛盾真的很難,確實有一些兒媳婦有了寶寶之後就開始討厭婆婆,也有一些媳婦更理解婆婆。我覺得討厭婆婆的原因有四點:1.從懷孕開始:懷孕之前婆媳關係很少住在一起,自從懷孕厚很多媳婦豆想要婆婆來照顧,本來距離產生美,在一起生活了矛盾就開始了,媳婦懷孕的時候口味一天一個變化,婆婆跟不上節奏,有的時候做的飯菜不符合媳婦口味,媳婦不想吃,大多婆婆都會說為了孩子也要吃,這個時候媳婦就會很「玻璃心」,都是為了孩子我就不是人嗎?所以矛盾從此開始拉開序幕。
  • 從惡婆婆到惡媽媽,國產劇作妖C位更新換代了?
    《安家》劇終了,國劇史詩級惡母潘貴雨的影子依然好像揮之不去,和4年前的劉美蘭一同撐起國劇惡媽媽兩座巔峰,而不知不覺間,惡媽媽似乎也站上了國產都市劇「反派C位」。與惡母一同在國產劇中站穩C位的,還有原生家庭。
  • 民間故事:貓頭鷹圍攻惡婆婆
    很快,兒子到了娶媳婦的年齡,十裡八鄉都知道吳夫人是個惡婆婆,都不願將女兒嫁給她家。吳夫人也很著急娶兒媳婦的事情。正好,村裡老趙家有個標緻的女兒,叫金蓮。老趙老實巴交,膽小怕事。吳夫人就設計算計老趙,故意讓老趙攤上官司,老趙果然上當,吳夫人就拿錢幫忙擺平,並要老趙將金蓮嫁給她家,老趙無奈,只好答應。
  • 盤點電視劇中的幾個「惡婆婆」專業戶
    下面的這幾個演員目前承包了螢屏上的所有惡婆婆的角色,她們飾演的惡婆婆叫人恨的牙根痒痒的,這也證明了這幾個老戲骨的演技精湛,觀眾看的也很入戲了,因為她們演的很貼近現實生活,讓有的人深有感觸。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是誰吧!
  • 「惡婆婆的8個表現,中兩條以上,女人會一輩子苦命」
    重男輕女女人嫁過去要是生了一個兒子還好說,生個女兒婆婆連帶都不帶孩子,整天寧願去打麻將也不管家裡,等女人坐好月子,就催促兒子趕緊生二胎,生怕斷了根,對兒媳婦沒一點好態度,還教唆兒子離婚。 2.挑破兒子兒媳關係有人在的時候,假裝是個好婆婆,對兒媳婦輕言細語,沒人的時候就又罵又吼,經常吹兒子枕邊風,說兒媳婦對她不好之類的,挑破兒子兒媳的夫妻關係,還會把話傳到親家母、親家公那裡,讓人失了面子。 3.
  • 80高齡花硯茹再塑惡婆婆(圖)
    本報訊(記者賈薇)80高齡的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花硯茹將再度出山,在中國評劇院白派團排演的新戲《劉蘭芝》中塑造惡婆婆焦母。昨天,記者在排練場見到這位老藝術家,一臉的謙虛和藹,絲毫沒有「惡」的影子。  耄耋之年還參與新戲的排練,這在戲曲界可不多見。去年,花硯茹應邀參加了評劇《鋸碗釘》的排演,給白派第四代傳人王冠麗配戲,兩人也是演一對惡婆婆與賢媳婦,老藝術家在舞臺上無可抵擋的魅力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王冠麗排演《劉蘭芝》,又力邀花硯茹加盟,沒想到她非常痛快地答應了。
  • 《孔雀東南飛》:焦仲卿的媽怎麼就成了中國惡婆婆的始祖?
    而中國最早記錄在冊的惡婆婆故事,又為人們所熟知的,大概就是她——《孔雀東南飛》中的焦仲卿之母。焦母都做過什麼令人憤怒的事情?她掌控著「媽寶男」焦仲卿的生活,對兒媳劉蘭芝催生、催生不成就虐待、虐待還不夠,她還屢次逼著這對恩愛小夫妻和離,並且暗地裡為兒子挑選了她心中的好兒媳。
  • 婆婆抱怨兒媳婦又饞又懶,兒媳反擊:我花自己的錢與你無關
    對此張婆婆很有意見,張婆婆認為好的兒媳婦應該每天早上五六點就起床,想著給一家人張羅做一桌好菜。可自家兒媳婦完全不是這樣,仗著自己能賺幾個錢,每天都睡到九點多才起來,而且從來不做早飯,很多時候都是去樓下買早點打包回家吃。
  • 聰明的兒媳婦都會處理好婆媳之間的矛盾,惡婆婆也會變成親媽媽
    兒媳婦作為晚輩,其實更應該體諒婆婆的態度,畢竟是一個毫無血緣關係的女人搶走了她養育多年的兒子。我身邊就有這樣一位女士,她向我傾述了和婆婆之間的一些尷尬的事情,她現在已經徹底失去了處理好婆媳之間關係的勇氣。聽聽她是怎麼敘述的吧!
  • 民間故事:狠毒的惡婆婆
    因為當時農村老舊思想嚴重,誰家兒媳婦要是不生一個男孩子,那她這輩子在村裡就別想抬不起頭來了。我上面有兩個姐姐,我行三。可以說,我就是在這老舊思想和我母親倔強不服輸的情況下誕生的。因為生了我這個男孩,我的母親終於揚眉吐氣了。說這個引子,當然是要牽出今天咱要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
  • 婆婆新婚第一天讓兒媳婦剝玉米,兒媳婦大鬧一場,讓婆婆成了笑話
    她的婆婆是這樣一種婆婆:她不想給兒媳婦體面,只要能在婚前坑兒媳婦十分,她絕不坑到九分。反正,她家就是這樣的家,你愛嫁不嫁。  很多年後,青巖跟男人的感情,在歲月裡清淡如水了。青巖猛然發現,自己當初是有多傻,明知道婆家不看重自己,竟義無反顧地嫁了進來。  她說:「如果人生能重來,我希望回到男人帶我回婆家的第一天。
  • 作為婆婆,跟兒媳婦難相處?那是你沒做到這幾點
    導語:可以說婆媳關係能影響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是家庭裡的大事。婆婆紛紛表示兒媳婦難相處,兒媳婦也覺得婆婆不可理喻,婆媳關係一度緊張。所以在人們的印象裡就形成了一種固有的觀念,那就是婆媳是天敵,他們之間的矛盾不可化解。最近有很多網友給我留言說,婆婆實在難當,婆婆們都覺得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 兒媳婦把腳放在婆婆肚子上,婆婆反應出乎意料,網友:這是親媽吧
    兒媳婦把腳放在婆婆肚子上,婆婆反應出乎意料,網友:這是親媽吧!人們常說,兒媳婦和婆婆,是上輩子冤家。 生活中,十個婆媳九個鬧。不過,事情不絕對,最近,小編發現一對婆媳,她們之間相處,讓人羨慕。晚飯後,按照慣例,婆婆疼孩子,讓兒子兒媳去玩,她刷完收拾。兒子跑到書房玩電腦,兒媳婦躺沙發上,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東西。隔十幾分鐘,婆婆擦乾手,脫下圍裙,坐到沙發一角,陪兒媳婦看電視。
  • 盤點一下那些關於惡婆婆的電視劇,《雙面膠》《婆家娘家》都在內
    婆媳關係是從古至今都無法解決的問題,估計專家對於這個問題的頭痛程度不亞於那些世界上的未解之謎吧?婆媳之間的戰爭總是可以五花八門的呈現出來,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因為「惡婆婆」導致,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關於「惡婆婆」的電視劇。
  • 農村婆婆在家如此包薺菜包子,每個皮薄餡大,兒媳婦一餐吃6個!
    文/Dimo農村婆婆在家如此包薺菜包子,每個皮薄餡大,兒媳婦一餐吃6個!到了夏天,各種各樣的野菜也會層出不窮,其中最有味道的就是薺菜。薺菜可以用來包包子,味道那是相當的鮮美,想要包出薄皮兒大餡兒的包子,一定要來找這位農村的婆婆。這位農村的婆婆包包子簡直絕了,他是怎麼做的呢?今天就為大家揭秘一下,大家準備好我們一起來看看。想要做出好吃的薺菜包子,首先就是要挑選新鮮的薺菜,新鮮的薺菜剛拔出來是帶土的,回到家裡一定要清洗乾淨,去掉根兒,這樣保證乾淨口感也好。
  • 為什麼婚後兒媳婦不想和婆婆一起生活?
    結果婆婆和兒媳每天都在一起,不吵架也很難。但是因為經濟原因,或者沒有孩子的人,或者需要和婆婆一起生活的人仍然很多。所以結婚後兒媳婦和婆婆一起生活是什麼感覺呢?為此,我們採訪了三個人,聽他們說。這些都是芝麻粒一樣的小事,但每一件小事都深深地觸動了我,她的行為告訴了我:兒媳婦就是兒媳婦,公婆不能把你當成女兒,把公婆當成阿姨和叔叔,你的心會平衡很多。真的,和婆婆住在一起,沒有自己的私人空間,不能隨心所欲地做自己的事,凡事要看她的臉色,晚上出去吃一頓飯,以後回來看臉色,等等。
  • 碰上這樣的婆婆,多半要結「月子仇」,真不是兒媳婦矯情
    兩人結婚後不久,莉莉便有了身孕,得知這一消息的婆婆立馬從鄉下趕來,瞻前顧後地照顧莉莉的飲食起居,整個孕期都相安無事,婆媳關係也處得挺好。可是自從得知生的是一個女兒後,婆婆的態度立馬三百六十度大轉變,產後第二天就以農忙為由悄悄溜回了老家,其實,明眼人都很清楚,婆婆明顯的重男輕女,莉莉對此表示很心寒。
  • 農村婆婆有多厲害?鳳凰男為何不能嫁?
    鳳凰男是指出身農村,靠自己的努力走進城市並立足,有一定獨立能力的優質男青年,但是他身在農村的一家老小的生活還都得全指著他,這是典型的鳳凰男特徵。其實鳳凰男相對而言是非常優秀的一類男性,最起碼他們能突破原生家庭,衝出原有的生存環境,靠自己的努力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小成就,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