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不及預期 豆粕現貨持續弱勢回落

2020-12-19 金投網

國內豆粕行情真是跌宕起伏。之前判斷USDA報告利好,或將推動豆粕市場價格反彈。而本周的豆粕價格確實出現了反彈,但由於之前報告的數據不如之前判斷的數據,所以市場對於反彈真的也是非常的敷衍,導致這個反彈草草了事,走出了一地雞毛的行情。

本周國內沿海油廠開機率大幅回升,雖然部分地區由於環保要求有限產的情況發生,但整體開機率從上周的58.2%提升到本周的65.7%。其中東北前期停機的壓榨企業基本陸續復工,市場供應繼續放大。本周國內壓榨量為194萬噸,較上周增加了22.5萬噸左右,增幅達到了13%左右。豆粕產能為155萬噸左右。國內蛋白料市場繼續呈現疲軟態勢,雖然十二月第一周的油廠豆粕庫存出現了下滑,但主要原因還是當時的壓榨量及豆粕的產能較低。

國內受玉米短缺影響,下遊飼料廠大幅修改配方,開始大量使用小麥作為玉米的替代品,但同時由於小麥自身具有一定的蛋白含量,直接導致蛋白料的添加出現下滑。加之現在部分地區仍有非洲豬瘟的疫情在繼續,導致生豬養殖的增長遭受一定的打擊。而禽蛋料需求的持續下滑,也未得到有效的改善。

從透露的數據上來看:2020年11月,飼料總產量為2232萬噸,環比下降6.3%,同比增長12.8%。從品種上看,11月豬飼料產量932萬噸,環比下降0.3%,同比增加53.1%,連續6個月同比增長。禽蛋飼料產量270萬噸,同比下降6.7%,環比下降5.1%。肉禽飼料產量653萬噸,同比下降8.4%,環比下降7.7%。水產飼料產量109萬噸,同比下降8.8,環比下降41.9%。翻出動物飼料產量134萬噸,同比增長25.3%,環比增長9.5%。

看看這數據,與去年相比增長是巨大的,但是與上半年相比,市場確在萎縮。所有必然會出現對豆粕的需求下滑,直接導致豆粕現貨價格下跌。

綜上所述,10號的USDA報告下調了末期的庫存,這個是與市場判斷相同的。但不同的是下調的幅度小於市場前期的判斷,導致CBOT美豆價格衝高后立刻大幅回落。帶動國內M2105合約走出衝高回落的行情。現貨方面,由於下遊需求始終無法有效增加,國內豆粕現貨價格持續弱勢回落。導致下遊貿易商及廠家不遠主動大規模備貨,目前拿貨多以剛需為主。

那目前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要麼減少豆粕的供應,要麼增加下遊的需求。恰恰這兩個條件是現在所沒法達到的。所以豆粕現貨面臨的問題,年前是無法得到有效解決的。

溫馨提示:最新行情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

相關焦點

  • 豆粕四季度易陷入弱勢震蕩
    近階段以來,美豆期價持續區間震蕩,美豆收穫接近尾聲,而巴西預報將迎來降雨,提振對南美大豆豐收,將令全球供應愈發充足的預期,不利於美豆市場,接下來市場關注焦點在於美豆出口銷售前景。
  • 買油賣粕套利影響 豆粕價格低開回落
    今日國內豆粕市場偏弱運行,部分地區油廠及貿易商豆粕報價較昨日普遍下調10-30元/噸。我國加大美豆採購量以及天氣炒作的影響,美豆近期持續攀升,但受買油賣粕套利影響,今日連盤豆粕期貨低開回落。現貨價格則受到供應增加的打壓開始回落。
  • 2020年8月13日大豆、豆油、豆粕等13種飼料原料行情
    東北地區大豆價格行情繼續穩定,貨源持續減少導致當前豆價持續堅挺,且價格也雜亂市場多隨用隨採,今日油脂公司將再次投放24611噸國產大豆,成交結果拭目以待。黃淮及長江流域地區大豆價格震蕩偏強,貿易商多高報低走,糧源基本清空有價無市,湖北地區新季早熟豆上市量不斷增加,質量較前期明顯好轉價格也隨之上漲,但也同樣是有價無市較為明顯,市場多對高價格不認可。
  • 東證期貨:美國平衡表趨緊 連豆粕仍具上漲動能
    若2020年巴西大豆收穫和出口時間延後,又或南美產量不及預期,那麼將進一步利好美國出口前景,巴西大豆出口升貼水報價也必將上漲,這兩者都將抬升國內進口大豆成本,從成本端利好國內油粕價格。行情展望:美豆仍將保持強勢,美豆及豆粕單邊看漲,可逢低買入,後期關注重點為美國出口及南美天氣形勢。
  • 2019年7月1日大豆豆油玉米豆粕小麥麵粉麩皮水稻棕櫚菜粕棉粕早間...
    國家臨儲拍賣持續進行,但或將維持低成交率,畢竟臨儲質量較差,市場認可度不高,多以摻兌為主;隨著天氣的逐漸炎熱,蔬菜批量上市,對豆製品需求減弱。南方地區大豆價格因庫存量少,新豆無法供給,將上漲至2.60元/斤,江蘇、山東地區大豆價格會統一上漲到2.70元/斤,其價格將趨於穩定。&nbsp豆油:今日國內豆油現貨價格或以穩中下跌。
  • [獨家]利好快消化光了
    本周國內豆粕價格價格一掃前期低迷狀態,周一連豆粕主力合約直接拉升了129個點,引爆國內豆粕現貨價格出現暴漲。之後本周國內豆粕現貨價格也都維持在高位的震蕩上。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情況的發生,以及這種狀態能否延續呢?
  • 豆菜粕:美豆平衡表改善 豆粕基本面向好2019/11/4
    疊加原預計4季度投產的大部分裝置均已延期至明年(利好01,利空05,但已在預期中),故聚烯烴價格目前仍呈下探態勢,不過下探空間顯著收窄。 此外,利潤持續壓縮下的確可能會帶來一定支撐,但在當前探底大趨勢下,反彈力度或會顯得不足。
  • 銀河期貨:豆棕價差持續回落 棕油再度引領市場
    但是需要關注的是,馬來B20的執行力度可能不及印尼,其國內生柴產能或難達到預期程度,後續如何進展還要關注未來的兌現情況。10月國內棕油進口再度增加,但當前現貨壓力已開始逐步顯現,基差預計將繼續築頂,後續進口利潤仍將延續正套節奏。
  • 高存欄結構持續 雞蛋走勢仍承壓
    當下餐飲入座率仍處於偏低水平,肉雞苗價格持續回落,種蛋轉商增加,在蛋雞存欄處於高位的情況下,雞蛋供應面壓力增加,預計短線雞蛋價格繼續小幅震蕩調整。4月份新開產蛋雞為去年11、12月份補欄的雞苗,月均補1.24億羽左右偏高水平,因此短期價格走勢仍受到高存欄結構的制約,且近日肉雞苗、肉鴨苗價格大幅下降,後期種蛋轉商或衝擊雞蛋供應,預計4月下旬雞蛋現貨市場價格仍有緩慢下調預期,不過,若價格大幅下調至2.5元/斤以下,將引發下遊加工企業及貿易商的備貨,且五一小長假即將來臨,近日終端補貨即將開始,因此養殖戶挺價心理較強,因此預計此階段雞蛋現貨市場價格維持在
  • 螺紋熱卷鐵礦石,銅鋁鋅鎳,豆粕油脂棉花白糖,期貨分析看這裡
    ---農產品早評---【粕類】窄幅震蕩【油脂】震蕩趨升,逢低做多【棉花】小幅偏強運行【白糖】弱勢波動:粕類沿海豆粕現貨穩中波動:白糖現貨價格穩中上行,個別集團下午二次報價小幅上調出廠價格,市場整體交投氣氛較前期略有改善,可廣西開榨糖廠已達到73家,以及雲南廣西開榨進度也將逐步提升,使得市場整體供應壓力仍存,在需求暫未全面啟動之下,預計現貨價格難以大幅走高,但市場悲觀心態較前期有所改善,預計短期維持弱勢波動。
  • 豆粕周報 連粕為何反彈乏力?
    來源:陸家嘴大宗商品論壇作者: 牟啟翠 周評及展望【市場回顧】本周美豆反彈乏力,衝高回落國內方面:全國油廠壓榨量已經回到180萬噸/周水平,未來兩周將維持高位水平,供應增大,但隨著近期下遊備貨結束,豆粕成交量難有起色,豆粕庫存預計將繼續緩慢回升,現貨基差有望轉弱。建議連粕59價差可逢高試空,有效破-75止損。為何連粕反彈乏力?
  • 鋁:現貨出現累庫,國內缺口預期降低, 鋁價短期面臨調整
    需求依然韌性維持,且預期良好,國常會明確指出,支撐汽車、綠色家電等消費。10月地產,基建、汽車數據依然向好,汽車、光伏等需求表現良好,家電錶現良好;階段持續去庫後,周四庫存小增1萬噸,現貨升水回落,整體庫存評價來看依然偏低庫存水平,是否繼續累庫仍有待觀察。
  • 【豆粕】種植面積報告意外利多 連粕大幅上漲
    國內市場來看,國內油廠繼續維持超高開機水平,大豆、豆粕庫存快速增加,豆粕庫存9連升,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據當前油廠壓榨水平看3季度豆粕供應偏充足,也將制約豆粕市場基差走勢,而4季度大豆供應取決於美豆進口情況,短期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報告意外利多,有望帶動國內豆粕市場價格偏強走勢,不過大豆單產仍取決於作物實際生長水平,未來3個月大豆生長關鍵期,天氣尤為重要,另外中美貿易關係仍具有一定不確定性,美豆進口節奏及中國需求也需持續關注
  • 2019年3月8日大豆豆油玉米豆粕小麥麵粉麩皮水稻棕櫚菜粕棉粕早間...
    昨日馬棕期貨因庫存高企市場偏空預期而再度下探,美豆類商品期貨弱勢震蕩,外圍豆類油脂市場氛圍偏空,且國內油脂期貨投機資金逐漸離場,夜盤連豆油期貨低位整理,預計今日連豆油承壓延續弱勢運行。近期油脂現貨價格偏高且終端市場需求不佳,買家採購謹慎,今日國內廠商豆油現貨報價或隨盤下調,部分前期挺價廠商或將補跌。明日凌晨1點美豆USDA報告即將公布,建議關注。
  • 2020年4月30日大豆豆油玉米豆粕小麥麵粉麩皮水稻棕櫚菜粕棉粕早間...
    豆油:今日國內豆油現貨行情或穩中上漲。昨日馬棕、美豆、美豆油等外盤期貨收漲,利多國內油脂期貨,節前資金有離場避險意願,今日連豆油或跟隨外盤偏強整理。當前國內豆油現貨供應仍較偏緊,而假期較長,且節後高速將恢復收費,部分買家或選在節前補充庫存加緊提貨,或支撐今日廠商挺價,現貨報價穩中上調。豆粕:今日國內豆粕現貨價格或將繼續維持小幅下跌態勢。
  • Myagric:2700點失守 豆粕後市如何?
    1月10日,豆粕主力2005合約收於2666元/噸,跌51,單日跌幅達1.88%,周內下跌96,跌3.4%。豆粕節前備貨基本結束,生豬出欄加快,USDA報告偏空,一系列利空因素層層疊加,豆粕該何去何從?
  • 與蛋白粕、豆粕形成聯動之勢 年內菜粕期價漲幅逼近兩成
    根據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度中國菜籽進口量為250萬噸,雖較去年及歷史同期明顯下滑,但降幅低於預期,尤其自下半年以來,國內菜籽進口量開始錄得正增長,因而雖整體進口減少,但供應下滑幅度低於前期市場預計的200萬噸-220萬噸。在菜油供應吃緊、基差持續維持高位背景下,菜籽壓榨下滑幅度同樣低於預期,今年度菜籽壓榨量整體維持在240萬噸左右,滿足國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