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有的時候會出現手腳發麻的現象,那麼在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有人知道是怎麼回事嗎那麼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緩解呢?在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應該需要注意些什麼呢?下面就一起跟隨小編去看一下吧。
手腳發麻是怎麼回事
頸椎病
在出現手腳發麻的時候有一部分的因素是會因為頸椎病所引起的,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出現這種問題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患有頸椎病的人都會出現頭疼眼花、四肢麻木疼痛的症狀,它是很多人都會有的一種疾病,尤其是上班族和學生黨,經常性一坐一天不動,導致頸椎病上身,所以近年來,頸椎病的發病趨勢也逐漸年輕化。
在出現頸椎病的時候我們會出現手腳發麻的情況發生,那麼在這個時候就有人會問是為什麼了,這是因為頸椎肥大增生或頸椎間盤變性突出,會壓迫會壓迫頸部的神經、血管,從而引起單側或雙側手指麻痛,這種麻木通常為慢性、反覆發作,同時伴有頸肩部的酸痛、僵硬等不適,並逐漸發展至上臂、前臂,甚至出現上肢活動障礙。長期低頭工作或學習、頸部受寒、睡覺時枕頭墊得過高等情況很容易引發此病。
特殊疾病可能會引起腳麻
在出現手腳發麻的時候除了會是頸椎病的發生也會是其他疾病所引起的,所以在出現手腳發麻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警惕,對於全身因素主要是大概性的,在這裡舉出兩種因素。其中一種是血脂過高,另一種是糖尿病人。長期血脂過高的人群,易引起血管壁硬化,加上血脂過高,血液粘稠,血流變慢,細胞所得到氧氣養料減少,導致麻木。患有糖尿病的人群,血糖維持較高水平,長久以往,對人體血管,神經造成極大傷害,血管硬化,神經變性。
動脈硬化
動脈硬化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血管疾病,由於老年人機體代謝減慢,血管脆性增加,血液代謝減慢,粘稠度增加,所以發病率較高。
患有動脈硬化的人,血液流通都不太順暢,因而會導致某些器官供血不足,出現不良症狀。如患有腦動脈硬化的人,會出現大腦供血不足的情況,它進一步還會導致中樞功能發生障礙,從而使得單側上下肢或半身發麻,或出現短暫性的頭痛或眩暈,一般久蹲起身後這種發暈發麻現象更明顯。
血液受阻可能會引起腳麻
多數人坐在椅子上會習慣性的翹起二郎腿,該姿勢很容易是腿部出現麻木的感覺。或者當我們坐久或坐的姿勢不好,會引起下肢麻木,當手放的姿勢不對時也會麻,一鬆懈,有如千萬隻螞蟻在爬。
患有糖尿病
如果手腳沒有受到壓迫而出現經常性的麻木的話,這是就要想想是否是糖尿病引起的。患有糖尿病的人,體內的高血糖會損傷血管和神經,使之出現手腳發涼、麻木,有緊繃感,像套個袖套或者襪子一樣綁著了,或者像「螞蟻爬一樣」的感覺,這些感覺都屬於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早期症狀。嚴重時,還會出現走路腳疼、跛行、走路不穩等運動障礙。
特別是晚上睡覺時,疼痛感會加重,腿就像被鋸子鋸一樣,產生鑽心般的疼痛感。有時候正睡著的時候,會突然被腿疼給驚醒,然後徹夜難眠。因此,當出現四肢麻木腫脹酸痛痛時,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要特別注意,有必要及時檢查血糖情況。
神經壓迫可能會引起腳麻
人體各個部位遍布諸多神經,神經可主導身體日常所做的各個動作,對於疾病的防治也可通過神經得到緩解,但麻木感的出現也是與神經有關。
手腳發麻如何緩解
1、按揉一下手臂上的內關穴位,對於相關靜脈的暢通和緩解上肢麻痺具有很好的效果。
2、彈撥一下手三裡穴位,對於頸椎病壓迫神經引起的麻木也有治療的效果。
3、每天按揉極泉穴位,每次要不低於五分鐘,也可以緩解頸椎病引起的上肢麻木情況。
4、每天按摩大杼穴位和曲泉穴位,可以有效緩解手腳麻木。
5、每天按揉復溜穴位,每次按揉不少於五分鐘,能夠緩解手腳麻木的症狀。
6、能夠有效治療手腳麻木的穴位還有雲門學、風池穴、風門學、條口穴這四個穴位,經常按揉就能緩解症狀。
7、腳上的穴位有不少,並且連接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在腳上找出頸椎、腰椎、胸椎、肩肘、膝、臀、坐骨神經這些部位的反射區,每天堅持按摩或者推刮,每次不得少於五分鐘,效果也很不錯。
手腳發麻應注意事項
1、避免中風
上了中年之後,尤其是對體型肥胖的人來說,如果舌頭、食指、中指經常出現麻木的情況,要採取措施,及時就診,避免中風的發生。
2、做好保暖
如果手腳麻木遇到陰雨天、嚴寒氣候而加重的情況下,就要注意保暖和防潮。尤其是要注意保暖,身體不要過度受寒、受涼。
3、日常做好調養
作息時間要規律,按時吃飯和睡覺,飲食方面要均衡,不要吃太多肥膩的食物。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憂慮過度。積極參加活動,多鍛鍊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保證氣血的暢通,緩解麻木情況。
總結: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難免會出現手腳發麻的現象,那麼在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一般會有疾病的發生,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自己緩解,如果發現是頸椎病的問題,那麼一定要及時的醫治,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更好的注意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