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女子買幾百隻雞「投資」:蛋生雞雞生蛋,一年能賺十幾萬!

2020-12-23 遠洋瞭望臺

12月21日,河南鄭州。有多位市民爆料,稱幾個月前在一家蘆丁雞科技有限公司,花3萬、5萬購買了幾百隻雞仔做投資。本想著靠養殖發家致富,可沒想到卻賠得一塌糊塗,根本原因在於公司與一開始保證的不一樣,沒有專業人員上門提供技術支持,在回收時價錢也縮水。有的還是把家裡賣莊稼的錢拿來搞養殖,現在賠的家裡一分錢都沒有了。為此他們曾多次找到公司理賠,但對方表示,是因為他們養的雞和生的蛋都不符合標準,跟公司沒有責任。

那麼一群門外漢,為什麼突然想起來要養雞呢?據養殖者介紹,他們都是在網上看到的廣告,公司稱養雞一年就可以賺10~20萬。投資越多回報越大,之所以這麼賺錢,是因為蛋生雞,雞生蛋,可以無限循環下去,一次投資終身回報。乍聽起來好像確實是這麼回事,而且公司還承諾,孵化出來的小雞和產下的蛋,他們還可以高價回收。

養雞公司說得言之鑿鑿,養殖戶們也開始動心,於是就花不同的價錢購買了幾百隻雞不等。可是大傢伙把這些雞領回家,開始飼養的時候,各種問題就出現了。有的人養了不到一個月,每天都要死十幾隻小雞,這可把他心疼壞了。有的人把小雞當成自己的寶貝,起得比雞早睡得比雞晚,半夜時候還要再餵一遍食,在如此精心伺候下,1000個蛋只孵化出六七百個小雞。

大夥承認都是養殖新手,但都是看在蘆丁雞個頭小產量高,全程還有公司技術人員的指導,才願意投資入圈的,不成想後來公司一次上門服務都沒有過,才把「生意」做成了這樣。雖然養殖問題不一樣,但公司給出的處理結果倒是挺一致的,「全部回收!」可價格卻比當時約定的少了很多。

合同上顯示每隻雞回收價格為10元,每隻蛋回收價格為0.6元。可到了現實回收時,直接都打了對摺。那麼公司為什麼不按照合同辦事呢?對此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是因為養殖戶們養殖的雞和蛋都不達標,所以才賣不出好價格,這在回收時也是跟養殖戶們溝通協商過的。公司有沒有違約,養殖戶們說的不算。至於哪些不達標,對方以技術人員放假為由,不能給出答案。

最後經過協商,公司願意賠付養殖戶們的損失,可這一下子又把問題拖到了年後。「等過兩天,過完年後正月初八再來解除合同!」養殖戶們之前已經把雞全都賣給了公司,現在也沒有其他辦法,事情到底能不能解決,也只能等等看。不得不說,這公司員工放假還挺早的。那麼你認為,養殖戶們是不是被騙了呢?

相關焦點

  • 女子購買幾百隻雞投資被騙,公司:蛋生雞雞生蛋,一年能賺幾十萬
    近日,據媒體報導,河南鄭州的多位市民通過蘆丁雞科技有限公司,花費數萬購買小雞仔投資,本想通過養殖賺錢,沒想到最後虧得褲子都不剩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該工資最初宣傳會有專業人員上門培訓指導,並且說好的回收價格也並沒有兌現。
  • 河南:小車撞碎11個雞蛋,蛋主索賠「蛋生雞、雞生蛋」,車主崩潰
    到底是先有雞蛋還是先有雞?這是一個哲學問題。但是雞蛋確實能生雞,雞又確實能生蛋。這樣來看的話,「蛋生雞、雞生蛋」是成立的,沒毛病!其實這樣的事件已經不是個例,利用「蛋生雞,雞生蛋」的思維來索要賠償的事情已經屢見不鮮。
  • 福建:小車撞死一隻母雞,農婦索賠「雞生蛋、蛋生雞」,車主無奈
    在封建社會,地主階級會用「雞生蛋,蛋生雞」的理論剝削勞苦大眾。在現實生活中,這種「雞生蛋,蛋生雞」的理論,竟然被福建的一位農民運用到了生活之中。「我家這隻老母雞養了很多年了,現在還在生蛋,它生的蛋又可以孵小雞,小雞以後又生蛋,你看著賠多少錢吧!」
  • 英文閱讀:雞生蛋,蛋生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文閱讀:雞生蛋,蛋生雞?
  • 雞生蛋,蛋生雞,家雞的起源在哪裡?
    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哲學問題很可能也跟雞有關,那便是:「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這一系列問題,在對歷史的追溯與回味中我們尋找著答案。 著名的考古學家夏鼐先生說:「隨著狩獵經濟的發展,獵物的數量不斷增加,人們開始把剩餘的獵物豢養起來,馴化成了家禽家畜,這是人類經濟生活中一次大的躍進,為後來文明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所以這意味著家雞的起源同時具有相當的歷史研究價值。
  • 關於孩子問的「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如何回應
    讓我想到很多孩子問的「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世界上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相信很多家長一下子懵掉了。我總結了這一類問題的最流暢的應對方式。「你覺得呢?」這個問句接這一類問題百試不爽。問句拋出去會遇到兩種情況。一種情況,孩子自己就會說出自己的想法,我覺得是怎麼樣的。
  • 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良知
    下面我就這個問題說一說我的看法。最早關於蛋和雞的問題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這是個古老的問題,這個問題出現後,直到今天世界上也鮮有人能夠言之鑿鑿回答好這樣問題。後來不知什麼人們把這個問題變化成了「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這樣一個問題。
  • 叫了個雞一年能賺多少
    而叫了個雞作為行業中具有的代表性的品牌,它的出現讓人們對於美味的炸雞有一種不可少的別樣情感。那麼,叫了個雞一年能賺多少錢?而且叫了個雞還採取了線上以及線下兩種不同的消費模式,讓消費者只要動動手指頭,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美味的食品。根據加盟者所在地區的不同,前期加盟大小的差異,所產生的營利都是有所差別的。
  • 雞年話雞 成都人一年要吃掉1.8億隻雞
    雞年話雞 成都人一年要吃掉1.8億隻雞 2017-01-24 11  「成都市場一年食用的雞大概有1億8000萬隻,平均一天食用50萬~60萬隻雞。」鄒平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雞肉市場也隨之擴大:上世紀80年代,一天食用幾千隻;上世紀90年代,一天食用幾萬隻。到了2000年以後,一天食用十幾萬隻,直至目前水平。
  • 這幾年農村掀起了一陣養殖風,那麼一隻雞一年能賺多少錢?
    近些年來農村掀起一股「養殖風」,不少農民朋友選擇踏入養殖行業,想在這一行業分一杯羹。很多朋友都在聯繫小農女,諮詢一隻雞一年能賺多少錢,接下來就統一給大家介紹。
  • 叫得兇的雞不會生蛋
    半夜雞叫,那是周扒皮,那是《高玉寶》中一個黑心腸的地主。凌晨雞鳴,那是報曉,那是「一唱雄雞天下白」。而寓言《報喜的雞》中,青天白日,雞伸長了脖子,一陣「咯咯咯」地吼,其意可就難猜測了。也許它遇著了蛇或黃鼠狼什麼的,它或者是為了自衛,用叫聲來嚇唬它的勁敵;或者是為了通知夥伴,用叫聲來報信。
  • 農村養殖土雞,成本低,利潤高,三百隻雞能賺四五萬
    、農村有著傳統養殖的習慣,說到土雞很多人都見過也吃過,城裡人感覺無聊,抓只小土雞拿回家當寵物養。現在生活富餘了,有的農民靠養土雞賺了錢。一隻土雞30一斤,養五到六個月開始出欄,每隻雞重五斤多,養300隻土雞能賺多少錢,下面為大家來分析它的養殖和利潤空間。
  • 養殖500隻綠殼蛋雞,賣雞又賣蛋,一年能賺4萬多元
    說到綠殼蛋雞,對於大家來說應該不會很陌生,它在我國是屬於特色的雞品種。綠殼蛋雞不僅具有適應性好,抗病力較強,而且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地區都能養殖。綠殼蛋雞全身烏黑,包括肉質、羽毛都是黑色的,而產出來蛋都卻是綠色蛋殼,因此才有名叫綠殼蛋雞。那麼綠殼蛋雞養殖前景如何?
  • 為什麼雞可以天天生蛋?母雞:別管我,我有強迫症!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首先雞屬於鳥綱類動物,它們實際上就是一種鳥,只不過這種鳥受到人類的馴化,最後變成一種家禽。 那麼雞生蛋和鳥生蛋的目的,其實都是一樣的,無非就是為了繁衍後代。
  • 老王決定:買兩隻雞送一隻雞
    為了早點把雞賣完,老王昨(4)日又做了一個決定:買兩隻雞送一隻雞。    昨天下午2時許,老王騎著摩託車,裝了6隻雞送到羅大姐的超市。    一下車,老王就把後座的雞筐端了下來。    鎖好車後,老王端著雞筐,徑直走向超市,把雞交給了羅大姐。    老王說100元一隻雞他都虧了在超市門口,羅大姐問老王的雞銷得怎麼樣了。
  • 雞生蛋的夢
    幾個月前,老公一時興起買了六隻小雞仔回來。興致勃勃地說要把他們養大。我呢,就開始盤算要是其中有幾隻小母雞就可以雞生蛋蛋生雞了。吼吼,我一直在期待著沒成想一個月不到就剩下兩隻了,嗯,好好把它們養大。慢慢的我們發現這兩隻小公雞會打鳴了。
  • 一個關於神仙的傳說:「罵雞」
    第二年春天,春暖花開的季節,老百姓突然發現山下多了一戶人家,說是一戶人家,其實就老奶奶自己,另外還有一群雞和一條狗,老奶奶鶴髮童顏,走起路來輕飄飄的像飛一樣。最奇怪的是,老奶奶餵的雞從來不吃,讓它雞生蛋,蛋生雞,然後送給老百姓,從此當地的老百姓有雞蛋吃了,或拿雞賣錢,生活得到了改善。
  • 每天只做十隻雞
    令人奇怪的是,這家烤雞店每天只賣十隻叫化雞。經營白氏叫化雞店的是一位年近七十歲的老人,大家都稱呼他為「白爺」。白爺做叫化雞的白條雞不是隨便買來的,而是白爺專從鄉下收來的。這種雞屬於跑山雞,在山林中上竄下跳的,吃蟲子,喝山泉水長大的。這種跑山雞不餵添加劑、激素等人工飼料,所以做出來的叫化雞更有彈性,風味更獨特。
  • 農村買的雞一隻幾百塊,超市的雞隻要10元,這是什麼原因!
    農村養的雞一隻上百塊錢,為什麼超市裡一隻烤全雞才10元? 在街市上總能看到街邊的各種小吃,從很遠地方就能聞到香味,尤其是烤鴨和烤雞,陣陣的飄香讓你欲罷不能。而這些小吃在價格上也非常便宜,基本上賣19.9元、15元這樣,而超市的烤全雞甚至只要10元。
  • 這個省份太愛吃雞,一年吃掉20億隻雞
    美食是中國的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關於吃各個地方也有不同的講究,例如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走出南京,而沒有一隻雞能夠活著走出廣東。 廣東人真的非常愛吃雞,根據研究報告顯示,廣州人一年就要吃掉20多億隻雞,平均每天廣東人就要吃掉將近550萬隻雞,廣東人的餐桌上可以說是無雞不歡、吃雞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