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人群:普通人群
久坐不動,最易引起下半身肥胖
現代人的工作形式多為坐在辦公室面對著電腦,所以一坐就是一整天,回到家也不愛運動,始終保持著一個姿勢看手機、看電視或者玩遊戲。久坐不動,最容易引起下半身的肥胖,尤其是女性。
有的女性雖然上半身看起來很苗條,但因為久坐不動,導致下半身很胖,小腹凸起,大腿很粗,皮膚也變得鬆弛,沒有彈性,所以坐久了,要記得及時起身活動一下,杜絕下半身肥胖。
久坐不動下半身肥胖的原因
研究調查表明,有70%的人每天坐著的時間長達7個小時以上,尤其是20~40歲的女性,更容易形成這種習慣,導致下半身肌肉下垂,臀部和腹部肥胖。
很多女性認為下半身容易變胖是因為甜食和油炸食品攝入過多,這也是一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還是由於下半身的活動太少,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加速了下半身脂肪細胞的分裂,導致下半身更容易變胖。
除此之外,體內多餘的能量攝入也更容易在不活動的地方囤積,轉化成脂肪堆積,導致下半身血液中的糖分增加,蛋白質凝結在一起,阻礙下半身的淋巴流動,所以下半身不僅容易肥胖,還經常伴隨著皮膚的硬化,嚴重地影響身材的勻稱和身體健康。
預防下半身肥胖的方法
要想預防下半身肥胖就要改正久坐不動的習慣,並且多活動下半身。可以多做下半身的運動,既可以鍛鍊下半身,也可以預防下半身的皮膚老化,讓下半身多餘的糖分和油脂得到消耗,正常地進行新陳代謝。
上班需要長時間對著電腦的員工也可以在空閒時間,做簡單的下半身運動,緩解下半身的不適,同時預防下半身肥胖。
蹲下起立
調整姿勢站直,然後緩緩下蹲,保持下蹲姿勢10秒後起立,重複10次蹲下起立動作。
抬腳縮腹運動
仰臥,雙腿向上伸直至與身體成90°,然後慢慢向下移,至30°左右停住,感覺腹部收縮,待到支撐不住時,再緩緩放下雙腿。
平坦腹部徹底突顯腰部曲線
平坦腹部
平躺地上,上半身水平伸直貼地,雙腿膝蓋彎曲,以腳尖點地。雙手掌心朝上自然置於身體兩側。臀部不動,雙腳小腿向上舉成60°左右。腹部收縮,使背、臀緊貼於地,並以腹肌力量將上半身帶起。
此時應該保持頸部放鬆,勿縮肩拱背。保持10秒後輕躺回地面即可。將上半身拉起時應儘量收縮肚臍,正確運用腹肌力量,儘可能讓下背部緊貼地面,避免下背部受傷。
讓大腿與臀部更窈窕緊實
後側伸展
取站姿,面向椅背,背部挺直收小腹,雙手扶著椅背,右腿向上抬起,膝蓋彎曲90°。右腿慢慢向後伸出,約略感覺大腿肌肉拉緊,此動作保持5秒。連續10次動作,伸展後換左腿進行。
外側伸展
取站姿,面向椅背,左手輕搭椅背、右手叉腰,身軀挺直收小腹,並以左腿為身體重心,右腿交叉於左腿後方。右腿抬起腳尖上鉤,重心保持於左腿,上身儘量勿晃動。連續10次動作,伸展後換左腿進行。
常踮腳尖擺脫蘿蔔腿
腿部運動
取站姿,背部挺直收小腹,雙腳打開與肩同寬,慢慢將腳尖抬起。腳掌結實踩回地面,重複該步驟。本組動作重複30次後,會感覺小腿上方和中段肌肉緊縮。這些鍛鍊方式非常簡單。
久坐之後都可以站起來運動一下,這樣的運動可以促進下半身的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增加腰臀部肌肉的彈性,有效地解決下半身肥胖的困擾。對於工作忙時間少、沒有時間去健身房的人來說,這種簡單的運動方式是再好不過的,只要堅持一段時間,就可以收穫很好的效果。
節食不運動,小心得肌少型肥胖
節食減肥對身體的損傷很大,減肥並非只是單純的少吃或者不吃,即便是體重減輕,也很容易反彈或者帶來其他疾病。
很多人不愛運動,減肥光靠節食,只關心自己體重值,只要體重正常就安心了,殊不知這種方式一不小心就會變成肌少型肥胖,一旦停止節食很容易發胖,變成易胖體質,發生糖尿病、高血壓的概率和風險也比普通肥胖患者要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肌肉的耐力不足,很容易跌倒出現骨折等現象。
什麼是肌少型肥胖
肌少型肥胖指的是體內的脂肪多肌肉少。據研究,人在30歲之後,體內的肌肉就會逐漸開始老化,隨著肌肉的老化和減少,人體的基礎代謝能力也會跟著下降,所以人在30歲之後就很容易發胖。
也很容易患糖尿病、心肌梗死和中風等疾病。肌少型肥胖無法從外表的胖瘦,或者標準體重法及體重數值來進行判斷,需要採用專業的儀器對人體的成分進行分析,檢測出人體肌肉和脂肪的含量,才可以進行肌少型肥胖的判斷。
避免肌少型肥胖的方法
避免肌少型肥胖的方法就是避免節食,同時適當地進行運動和重量訓練。過度的節食會導致體內缺乏能量,肌肉萎縮或者轉化成能量。其實肌肉是人體最好的器官,對人體的好處是非常多的。
要想避免肌少型肥胖,需要合理的飲食,並且通過運動加重量訓練的方式,來控制體重並且維持一定的肌肉量,這也是減肥的正確方法。
老年人更易得肌少型肥胖
老年人肌肉流失得很快,肌肉也很容易被脂肪取代,身上的肥肉多,肌肉少,從而形成肌少型肥胖。肌少型肥胖會導致老年人骨折、糖尿病的概率更高。因此,老年人不能懶於活動,要保持適當的運動量,減少肌肉的流失。
同樣的體重,年輕人和老年人的身體組成比例是不同的,相同體重年輕人的脂肪率在14%左右,而老年人的脂肪含量可能只有年輕人的一半。老年人要想避免肌少型肥胖可以進行快走等有氧運動,同時在飲食上補充一些肌肉所需的蛋白質,例如肉類和肉製品等。
如何在增加肌肉的同時減少脂肪
首先在飲食方面要控制高熱量食物的攝入。肥胖者本身脂肪含量較多,對高熱量食物就要更加控制,保證每天熱量的攝入。避免攝入油脂和糖分高的食物,這類食物的熱量非常高,攝入少量就會導致熱量超標,並且這類食物對減少脂肪是有很大的阻礙。
日常飲食中熱量和糖分高的食物有薯片、炸雞、油餅、可樂、巧克力、肥肉、動物皮、甜甜圈等。
多吃蔬菜和水果,這類食物中有很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還有身體所需要的膳食纖維,並且飽腹感強,也非常健康,可以有效地避免高熱量的攝入。但是有些水果糖分也很高,所以可以儘量選擇一些酸甜口味的水果。
蛋白質攝入量可以適當增多
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都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元素,對身體非常有好處。碳水化合物可以為身體提供能量,保障身體細胞和組織的正常運轉。蛋白質則可以幫助創建和修復身體,其少部分也可以水解為身體提供能量。
在增肌減脂的過程中,應該調整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比例,碳水化合物應該減少,蛋白質可以適量地增多一些。在運動的過程中如果感到疲憊,可以適當地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如果減脂效果不明顯則應該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適當多吃雞蛋、瘦肉、牛肉、牛奶、雞胸肉等脂肪含量較低、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適當限制碳水化合物的量,例如米飯、麵條、土豆、紅薯等食物。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可以按4:6或5:5安排。
其次在運動方面,要先鍛鍊身體的大肌肉群,這類肌肉群是減脂增肌的關鍵部位,例如,身體的腿、背、肩、胸部。對這些部位進行肌肉訓練,可以很好地增加體內肌肉的含量,也能讓身體保持良好的肌肉水平。
身體各個大肌肉群都應該訓練到,每周至少訓練一次。在訓練的過程中應該採用大重量和小重量相結合的方式,大重量可以給肌肉更多的刺激,而小重量則可以提高肌肉的耐力,兩者交替進行能夠更好地增肌。
合理地安排有氧運動,幫助身體消耗更多脂肪。可以在肌肉訓練之後進行有氧運動,也可以單獨抽時間進行有氧運動,有氧運動的時間可以稍微長一點。肌肉含量較低的人不能做長時間的有氧運動,可以進行高強度的間歇有氧運動,這樣才能有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