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龍訣》改編自小說《鬼吹燈》 |
搜狐娛樂訊(伏地魔/文)12月18日,黃渤和陳坤、舒淇主演的《尋龍訣》上映了,關於「摸金三人組」的說法又讓電影的原著《鬼吹燈》系列紅了起來。「盜墓」題材一直是中國讀者非常熱衷的淘金冒險故事,隨著電影的上映也有不少「盜墓學」的名詞術語出現。 然而從2006年的網絡文學流行起來的《鬼吹燈》前後一共八冊,恐怕沒有時間在去影院前全部讀完。太長不看,就著《尋龍訣》裡的幾個「知識點」稍作總結,在看電影前抱一個佛腳。如果對盜墓題材有興趣,還是應該找來原書看一看。
什麼是「鬼吹燈」?
《尋龍訣》改編自小說《鬼吹燈》,儘管電影版中已經沒有怪力亂神之說,「鬼吹燈」這個聽上去有點恐怖的名詞還是應該了解。按照民間的一個說法,人在走夜路的時候如果聽到有聲音叫自己的名字,是不應該馬上扭頭張望的,因為民間傳說認為,人的頭頂、兩肩各有一盞「陽火」,東張西望會熄滅肩上的「火」,讓鬼神有機會近身。原著小說借用這個傳說中提到的名詞「鬼吹燈」,講述盜墓者們的一系列驚悚神奇經歷。
電影裡哪有「鬼吹燈」?
按照摸金校尉的行規,在進入墓穴之後,要在東南方向擺上一根蠟燭,如果蠟燭熄滅,棺材蓋子不可打開,盜墓者必須馬上離開,而如果蠟燭不滅則可以放心開棺。在打開一個令陳坤飾演的胡八一產生幻覺的棺材前,蠟燭就被熄滅了,這是「鬼吹燈」在電影裡的一處體現,「鬼」通過熄滅蠟燭來警告盜墓者不得造次。電影裡也提到了「雞鳴燈滅不摸金」,不過按照唯物主義者的理解,也可能解釋為蠟燭有氧氣才能燃燒,當墓穴內有不利於人類呼吸的氣體,蠟燭熄滅代表沒有氧氣,而雞叫起來代表天亮人多,當然走為上策。
什麼是「摸金校尉」?
陳坤和黃渤、舒淇在電影中飾演了三名「摸金校尉」,很多人以為「摸金校尉」就是盜墓者的雅稱,實際上摸金校尉只是盜墓行業的一個分支,除此之外還有發丘門、搬山門和與卸嶺門等門派。摸金校尉一詞來自於三國時期,與曹操頗有淵源。彼時魏軍因為糧餉不足,就設置了一些特別的職務,利用盜竊古墓裡的陪葬用品來補貼軍用,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都是當年專司盜墓的軍官,後來這些稱謂被沿用,稱謂盜墓者的代名詞。可能是因為扒別人祖墳太多,曹操死後根本不敢把自己厚葬,還沒死就宣布身後絕不陪葬。
這四大盜墓門派有什麼不同?
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四大門派除了所用手段不同之外,盜墓目的也各不相同。搬山道人不求財而為「丹珠」。他們經常會打扮成道士的模樣,以爆破等外力破壞為主,打通墓穴降低盜墓危險。卸嶺力士風格迥異,他們經常組隊行動,門規極其嚴格,是盜墓者中的俠義綠林,傳說呂布也曾是這個門派的傳人。摸金校尉更懂八卦風水,電影裡的胡八一就有不少「法寶」在身,會看陰陽精通風水,能夠迅速確定有寶物的墓穴所在方位。發丘天官據說都有一個「天官賜福、百無禁忌」的印章,他們喜歡事先制定「作戰計劃」,經驗豐富計劃周密,使得盜墓危險降低。後兩種有一定相似之處,只是傳說摸金校尉的雛形出現較早,發丘天官到漢末才出現。
其他幾個門派在《尋龍訣》裡出現了嗎?
沒有。電影裡設定胡八一、王凱旋和Shirley楊是摸金門的傳人,他們精通各種機關,經常三人一起秘密行動。原著當中王凱旋只有一個摸金符而已,並不算是真正傳人,而Shirley楊在小說中根本與摸金二字無關,就算家裡有前輩是做盜墓行的,也是其他門派的後人。
陳坤念的咒語是什麼意思?
就是胡八一在片中念動口訣:尋龍分金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關門如有八重險,不出陰陽八卦形。這幾句口訣改編自《撼龍經》語句,原文為「尋龍十萬看纏山,一重纏是一重關。」這部唐代風水經典更像是一部地理測繪學著作,在風水學中擁有很高地位。
電影在改編過程中做過不少改動,在小說裡,胡八一有半部祖傳的《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能夠僅憑肉眼判斷風水。《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中有「尋龍訣」:「群龍纏川作九曲,曲曲儘是九迴環,九回之外復九轉,九轉九重繞龍樓,九九盤旋終歸一,三三兩兩入靈山。」在電影中,胡八一手持一部特殊「尋龍」羅盤,就是他根據《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製造的。羅盤搭配尋龍訣,是摸金校尉分金定穴的利器。
日本兵為什麼會復活?
胡八一等人所探尋的墓穴所在地以前是日軍的「研究所」,大量沒撤離的日軍和他們的「試驗品」屍體保存完好被困在墓穴內。按照摸金校尉的說法,他們被稱為「粽子」,如果是攜帶珠寶或變作「厲鬼」、「殭屍」的會被叫「大粽子」,帶有大量珠寶的是「肉粽子」,而只剩白骨就是「幹粽子」。因為在傳說中是有粽子「屍變」的情況,才有了電影中死去的日軍殭屍受「彼岸花」影響復活的情節。但電影中這一段並未交代清楚,原著中有詳細描述。對付粽子的「黑驢蹄子」在片中也用得十分搞笑,要知道這種「神物」也要經過各種法術加持,在書中亦有操作描寫。電影弱化了有關風水、八卦的種種神秘學說,更沒有對「粽子」的太多恐怖描述,讓這次盜墓成為闖關冒險之旅。
三個人脖子上戴的東西是什麼?
摸金校尉要有摸金符,險些被胡八一丟進海裡的就是摸金符,有符的傳承才能算摸金門的後人,它也是摸金校尉的護身符。據說摸金符是由穿山甲的爪子做成,有闢邪神力。電影中胡八一、王凱旋、Shirley楊戴的就是摸金符,是三人身份的象徵。值得一提的是,Shirley楊和王凱旋在書裡並沒有摸金傳承,為了讓觀眾儘快了解故事背景而刪掉了這個背景,但對摸金符仍然細心保留了下來。相比起另外一部改編自《鬼吹燈》的電影,《尋龍訣》在小處也算是心細如髮,儘量尊重原著。
為什麼叫黃渤的角色是「王胖子」?
黃渤飾演的王凱旋從書中的「胖爺」被改成了電影中的「凱爺」,實在是因為黃渤不夠胖。小說裡的王凱旋真正是個體態靈活的胖子,爽朗風趣,與胡八一胡司令形影不離。在小說中胡八一與Shirley楊決定去美國,但直到全書結束他們也沒成行,電影中他們不但成功到達了紐約,還開始了擺地攤的生活。根據導演烏爾善在被採訪時做出的解釋,王胖子到了美國後吃不到什麼好東西,也可能是餓瘦了……
《鬼吹燈》在十年前的大熱並不是意外,書中展示的盜墓世界詭秘神奇,又加上不少民間傳說增添驚悚色彩,吸引了一大批愛好者。而在電影《尋龍訣》中也出現了飛虎爪、金剛傘等摸金神器雖然只是銀幕上的驚鴻一瞥,已經足夠粉絲激動。
【聲明:搜狐娛樂獨家稿件,禁止抄襲,轉載請註明出處,違規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