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是外國人非常喜歡的食物,作為一種快餐食品,外國人早上吃中午吃,晚上也要見麵包。那麼為什麼外國人如此鍾愛用麵粉做的麵包?其實和中餐比起來,外國人為什麼喜歡吃麵包就有點尷尬了。
首先麵包是用面做的,在中餐裡,麵粉的使用無處不在,陝西還號稱麵食的王國。什麼扯麵,拉麵,包子,饅頭,餃子等等都是我們吃麵食的方式。那麼我們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吃麵食卻有沒發明麵包呢?曾經還有外國人叫囂的說道:「中國人擅長烹飪麵食,為什麼沒有發明麵包?他們和麵包錯過了兩千年。」
在之前我們也說過,西餐在發展史上根本就不能和中餐比,比什麼都是灰頭土臉。
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吃的麵食中的麵條和外國人吃的麵條(這裡說的外國人的麵條通常就只有義大利麵)。曾經有義大利學者認為是他們發明了小麥做麵條吃法,直到我們在青海喇家新石器遺址發現了4000年前的麵條,才讓他們閉嘴了。
再說今天的麵包,有理由相信外國人最早接觸小麥,因為小麥原產於中亞。我們再看看外國人在一些關於吃飯問題上的發明。比如吃中國菜用到的筷子,已經有三千多年歷史,而外國人吃飯用的刀叉也只有500多年的歷史。由此可見早期的外國人對吃這件事沒有多大發展。
還舉個例子,曾經困擾外國船員多年的壞血病,在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就沒有出現。就是因為我們懂得喝茶葉,發豆芽,在大海上種植新鮮綠葉蔬菜。
我們在回到麵包這個問題上,值得肯定早期的烹飪工具決定了後期的烹飪發展。外國人是怎麼研發出麵包的?大家都知道顆粒物在顆粒狀是沒辦法很好食用。比如黃豆,在沒有發明石磨之前黃豆只能作為充飢食物,自從中國人發明豆腐製作後才能更好的消化黃豆。
而小麥呢?不管是我們還是外國人在將其碾壓成麵粉後,都將面臨怎麼吃麵粉這個問題。首先外國人在飲食烹飪食物煎,烤,煮,炸是主要的烹飪方式,而火的運用無疑是人類區別動物的主要標誌。所以早期的外國人會在石板上烤麵包或者是在地窖中烤麵包。這也影響外國人為什麼喜歡烤這種烹飪方式,為什麼喜歡吃麵包的原因。
再看中國菜,為什麼沒有發明麵包?是因為我們不會烤?顯然不是。
早期中國古代一些科學發明都是遠超世界的,在烹飪上,我們發明了一個非常棒的東西,既:陶罐或瓷器。這東西不僅可以盛水還可以放在火上燒,可以煮東西吃。所以我們在處理麵粉上就有更多方式,煮麵條就成了最好食用小麥的方式,為什麼還會喜歡吃麵包呢?
再說中餐另一個重要的烹飪發明,蒸和蒸籠。雖然比陶罐晚,但是比起外國人的烹飪先進了近2000多年。我們可以用蒸這種方式,蒸麵粉食物,比如現在我們的包子,饅頭一些點心都是離不開蒸的。
曾經還有外國人在評價中餐蒸的時候說道:「利用蒸汽的特殊特性,功率疊加多孔蒸煮器,大量的食物可以在單一的燃燒器上烹飪。」
現在我們明白了為什麼外國人喜歡吃麵包是因為他們早期的烹飪技術沒有我們發達,而中餐擅長做麵食為什麼沒有發明麵包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早期就有更多的烹飪方式來烹飪麵粉,將它做成麵條,包子,饅頭等麵食。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