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傳統工藝工作站新址天工居揭牌儀式暨「當代設計驅動傳統文化...

2020-12-15 新湖南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2日訊(記者 向莉君 通訊員 徐家秀) 今天上午,湘西傳統工藝工作站新址天工居揭牌儀式暨「當代設計驅動傳統文化在地復興」高峰論壇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舉行。

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陳遠平;湘西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小剛;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發展處調研員張志雲;省文化和旅遊廳非遺處處長顏喜;州文化旅遊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湘西傳統工藝工作站書記劉世樹;首創非遺創新發展平臺總經理,湘西傳統工藝工作站副站長李躍,和來自國內外著名設計師、學者,及省文化和旅遊廳非遺處、首創乾元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全省各地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相關負責人參加揭牌儀式或座談。

上午8時34分,揭牌儀式在熱鬧的苗鼓聲中舉行,陳遠平張志雲共同為天工居揭牌。

首創集團駐湘西傳統工藝工作站辦公地——天工居,位于吉首市乾州古城,是本地木匠的傳承實踐所。作為旅遊部掛牌的全國第二個傳統工藝工作站,湘西傳統工藝工作站自2016年3月建站以來,北京木真了時裝有限公司、北京首創乾元傳統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先後入駐工作站。並下設10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6個「讓媽媽回家」基地,2個傳統工藝振興示範企業。湘西州以湘西傳統工藝工作站為龍頭,以全國「非遺+扶貧」重點地區花垣縣為核心,大力實施傳統工藝振興計劃,不斷推動「非遺+扶貧」向縱深發展。工作站開展了5期整建制研習培訓,實施了「讓媽媽回家計劃」,通過苗繡產業發展帶動農村婦女返鄉就業,湘西傳統工藝工作站多次代表湘西州參加山東非遺博覽會、成都國際非遺節等重大文化交流活動,有力地推介了湘西文化,推動了湘西傳統工藝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參觀天工居

苗家阿姐在認真畫苗畫

天工居的揭牌,將形成集傳統工藝展示、銷售、培訓、研發、交流於一體的溝通平臺,為湘西當地企業和傳承人提供更多實實在在的幫助,助力湘西民族文化品牌做大做強。

座談會現場

在「當代設計驅動傳統文化在地復興」座談會上,全球獨立設計師聯盟與湖南湘西傳統工藝工作站進行了籤約。同時,設計師及專家學者依次打造體現傳統藝術文化的無牆博物館、當代服飾設計融合傳統刺繡工藝、當代設計驅動傳統文化在地復興藝術實踐、設計引領在地化文旅產品創新開發等進行方面進行細緻闡述,並與湘西州苗繡、挑花、土家族織錦技藝等非遺傳承人代表進行面對面交流。

湘西州非遺代表在和設計師、專家交流

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區作為全國第六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區內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存續狀況良好。老司城土司遺址列入聯合國人類文化遺產;苗族趕秋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全州共有26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4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55項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33人、省級93人、州級382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4處,州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處。全國歷史文化名城1個,全國歷史文化名鎮4個,全國歷史文化名村2個,中國傳統村落172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18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11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19個。

近年來,湘西州提出了「把湘西打造成國內外知名生態文化公園」的總願景,文化生態保護上升至重要戰略地位。全社會逐步形成了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是湘西文化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系,非遺保護和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是文化強州的核心內容和重要抓手的普遍共識,文化生態保護形成了具有湘西特色的保護模式和實踐經驗,2018年湘西州被文化和旅遊部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進集體。

2019年,全州文創帶動婦女就業納入政府目標管理。並拿出專項資金獎補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傳統工藝工作站直接帶動就業500人次,傳承人群普遍增收800-1500元。通過推動傳統工藝與現代生活相結合,推動優秀的文化資源轉變為產業優勢,助推全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相關焦點

  • 「姜大源教育名家工作站」揭牌儀式暨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學創新團隊...
    12月26日,「姜大源教育名家工作站」揭牌儀式暨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學創新團隊研究課題開題評審會於重慶順利召開。會議由重慶建築工程職業學院主辦。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事處職教創新團隊項目主管胡天勇、重慶市高等教育學會秘書長餘志祥、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高教所所長鄧成超、重慶市教育評估院高教評估所所長董小平、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中德職業教育研究所所長吳全全、重慶師範大學職教師資學院原院長徐流、重慶師範大學職教師資學院院長夏金星、姜大源教育名家工作室秘書長閆智勇、重慶市品牌學會教育與文化品牌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向幫華、重慶工商大學劉成傑教授、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崔清源教授等出席此次會議
  • 州政協舉行《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第一輯)捐贈儀式
    7月21日,州政協舉行《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第一輯)捐贈儀式。州政協主席劉昌剛,吉首大學校長廖志坤,州政協秘書長、辦公室主任、二級巡視員羅亞陽,吉首大學黨委委員、統戰部部長魯榮波,《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作者、吉首大學客座教授、苗族巴代文化傳承人石壽貴參加捐贈儀式。
  • 【中青在線】《天工開物》當代續編?
    》(以下稱《全集》)——這是針對我國傳統工藝的調查研究成果歷時20年編撰而成的結晶,被稱作是「《天工開物》在當代的續編」。  《全集》叢書常務副主編、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原副所長華覺明研究員表示,《全集》著述於20、21世紀之交,是300多位專家、學者在當代科學技術高度上,對傳統工藝作了翔實細緻的現場考察、分析論證和編集撰述的集體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許可認作是《考工記》和《天工開物》在當代補編和續編的一種嘗試。」
  • 將傳統文化元素活用在當代設計之中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陳仁毅到全球各地工作和旅行時,聽過太多人讚美中國古代文化的輝煌。但那個時代畢竟早已隨著時間流逝而成為過去。那麼,代表我們這個年代生活的美好,到底在哪裡?帶著這個問題,陳仁毅試圖找回那屬於中華民族、屬於這塊土地的美好記憶。他從「文化」和「設計」兩個角度,探究當代中式家具設計的可能性。
  • 沅陵:打造儺文化基地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揭牌儀式現場。紅網時刻記者 張興誠 通訊員 李萌 沅陵報導近日,沅陵縣七甲坪鎮「非遺傳承健康生活」沅陵縣辰州儺文化基地在拖舟村舉行揭牌儀式。七甲坪鎮是辰州儺文化發源地,而拖舟村辰州儺文化基地是七甲坪鎮第一個掛牌的辰州儺文化基地。揭牌儀式結束後,七甲坪鎮民間儺戲團還現場表演了精彩的儺戲。沅陵古曰辰州,自古是一個苗、土夾居、「巫儺文化」盛行的「神秘王國」。沅陵巫儺文化流傳幾千年,它的神秘與奧妙驚服國際學術界。
  • 傳統工藝向當代工藝成功轉型,一撥佳作珍品「襲來」
    傳統工藝向當代工藝成功轉型的範例雲錦紗地屏風《高山流水》圖為:雲錦紗地屏風《高山流水》 金文 金櫻紫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雲錦,自元、明、清三朝均為皇家御用貢品,普通老百姓難得一見。1949年後,政府開始著力恢復和保護雲錦這項技藝。
  • 新京劇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揭牌儀式在浙江舉行
    6月16日,新京劇國際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揭牌儀式在浙江餘姚中國雲城·河姆渡創新產業園舉辦。揭牌儀式舉辦地浙江省餘姚市雲城是中華文明七千年文化發源地「河姆渡遺址」的所在地。中國雲城旨在打造「長三角」腹心地帶「產城融合」與「產融結合」「產文融合」模式的全國示範基地。
  • 《神武4》電腦版全新內容「天工造物」匠心設計傳承傳統文化_遊俠...
    《神武4》電腦版2020年首個全新內容「天工造物」今日快樂上線。這一次,《神武4》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呆梟、偃師、酒仙小熊貓三大國風新寵物攜「天工造物」新禮包,門派技能、寵物技能等戰鬥向調整來襲,全新春季花語系列時裝「花澗低語」同期定檔4月3日上線,一幅古韻十足的神武繪卷已緩緩展開。
  • 北京平谷文化公園園藝驛站揭牌儀式暨首屆盆景文化展開幕
    為響應北京市平谷區立足生態涵養區功能定位,堅持以「生態立區、綠色發展」為目標,北京市平谷區園林綠化局、北京市平谷區傳統文化交流協會、北京錦繡綠都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北京麗景園園藝有限公司於平谷區文化公園聯合舉辦的平谷區文化公園
  • 陝西金融消費 糾紛調解中心工作站揭牌
    原標題:陝西金融消費 糾紛調解中心工作站揭牌   12月11日,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中國人民銀行
  • 中國國家博物館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揭牌
    本報北京4月1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沈傑群)中國國家博物館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揭牌儀式今天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黨委副書記劉丹華,共同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揭牌。
  • 湘西:文化如何賦能脫貧攻堅
    > 文/劉世樹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現有1項納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8項國家級非遺項目,101項省級非遺項目,355項州級非遺項目。
  • 州政協向吉大捐贈《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
    湘西網7月23日訊(記者 李明瀟 通訊員 譚必松) 7月21日,州政協向吉首大學捐贈《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第一輯)。州政協主席劉昌剛出席捐贈儀式。州政協相關委室負責人、吉首大學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捐贈儀式。
  • 相伯居「金鑲玉」技藝珠寶榮獲2018文化產業學院獎傳統工藝振興金獎
    相伯居秉承著「以玉比德,以金喻堅」的品牌理念,致力於傳統金絲嵌寶——金鑲玉工藝的設計創新及工藝研發。自古以來,我國就有以玉寄情,寄情於物的饋贈傳統,金玉兩種材質的結合被認為是世間最美好的結合,金童玉女,金玉良緣,金口玉言這些成語無一不體現出古人對於金玉這兩種材質的喜愛。
  • 「小二押鏢」揭牌暨APP啟動儀式在青州舉行
    8月28日上午10點28分,「小二押鏢」揭牌暨APP啟動儀式在山東青州隆重舉行。「小二押鏢」解決了傳統物流行業的諸多痛點,實現了物流行業的轉型升級,自誕生以來得到了政府及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和支持。魏林卿和張發林在活動現場共同為「小二押鏢」揭牌,代表著「小二押鏢」品牌正式面向社會。未來「小二押鏢」將不負重託、不忘初心,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 傳統手工藝助力鄉村振興
    貴州民族傳統工藝生機勃發、帶動百姓增收致富的背後,是傳統工藝工作站發揮了巨大實效。  2016年以來,在文化和旅遊部支持與指導下,相關企業、高校和機構先後在新疆哈密、湖南湘西、貴州雷山、青海果洛、安徽黃山等傳統工藝聚集地設立了10多個傳統工藝工作站。
  • 王力群國家級技能大師(烹飪)工作室大同工作站揭牌儀式在大同舉行
    2O2O年12月26日上午,王力群國家級技能大師(烹飪)工作室大同工作站(郭文斌工作室)揭牌儀式在山西省大同巿平城區大同市北味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舉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首批註冊資深級中國烹飪大師王力群,中國烹飪協會中國美食美酒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顧問),山西迎澤賓館中國資深級註冊烹飪大師,太原市營養師協會書記,副會長,山西省經貿學校客座導師程建國,山西省教育賓館原餐飲部經理、國家級評委、山西省經貿學校客座導師、註冊資深級中國烹飪大師張全興,大同市政協原副秘書長、資深文史專家力高才和社會各界知名人士、部分賓館飯店負責人、新聞媒體單位及餐飲行業人土參加了揭牌儀式活動
  • 光山縣優秀傳統文化展演暨第五屆餈粑節開幕
    1月12日上午,一段嘹亮的打餈粑號子響徹信陽市光山縣盛灣公園內的廣場,數以千計的人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一年一度的光山縣優秀傳統文化展演暨餈粑節的氣氛被推向高潮。碗口大的香菇、散養黑豬肉、生態山茶油等光山本地特色農產品,以及現蒸現打的餈粑,光山花鼓戲演出,讓現場飽了眼福也飽了口福。
  • ...工程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暨揭牌儀式舉行---中國科學院
    12月11日,中國科學院城市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技術工程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暨實驗室揭牌儀式在廈門市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實驗室的成立將有機整合固體廢棄物資源化處理方向的科技力量,與企業緊密合作,遵循「企業出題、中科院答題、市場閱卷」的原則,系統布局城市汙泥、餐廚垃圾、生活垃圾及其焚燒飛灰等典型大宗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關鍵核心技術和工藝研發,形成成套裝備,通過市場機制實現技術轉移轉化和推廣應用,形成國家級技術服務平臺,培養一支100人規模的技術研發、設計和工程化技術人才隊伍,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推動其健康發展
  • 蘇家屯區法院「黨員法官工作站」揭牌
    9月25日上午,蘇家屯區法院同街道、社區共建的「黨員法官工作站」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