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政協向吉大捐贈《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

2020-12-13 湘西網

湘西網7月23日訊(記者 李明瀟 通訊員 譚必松) 7月21日,州政協向吉首大學捐贈《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第一輯)。州政協主席劉昌剛出席捐贈儀式。州政協相關委室負責人、吉首大學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捐贈儀式。

據了解,《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是州政協與吉首大學籤訂戰略協作協議後出版的第一輯關於湘西民族傳統文化的書籍,後續還將就湘西民族傳統文化陸續出版系列書籍,為傳承和發揚湘西民族傳統文化作出積極貢獻。吉首大學有關領導對州政協向吉首大學捐贈圖書表示感謝,表示要好好利用湘西民族文化圖書,做好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開發、利用工作;要加大教學力度,加強學科建設,培養為湘西地區服務的人才,特別是民族文化人才;要依託武陵山片區區位優勢,進一步服務好湘西地區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劉昌剛強調,傳承、保護、利用好民族文化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義務,州政協和吉首大學要充分利用各自優勢和平臺,把這項工作做好做實,為湘西發展作出貢獻。《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第一輯)是州政協與吉首大學共同努力的結果,下一步要繼續加大開發、利用和研究力度,讓民族傳統文化在助推湘西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要充分利用好湘西民族文化和紅色文化,爭取更多項目和資金支持。同時,州政協與吉首大學要加強溝通聯繫,加大項目資金合作力度,實現共贏。與會人員就如何利用好民族文化、加強溝通聯繫、助力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了座談發言。

(湘西網-團結報)

( 李明瀟 譚必松)

(孫瑩)

相關焦點

  • 州政協舉行《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第一輯)捐贈儀式
    7月21日,州政協舉行《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第一輯)捐贈儀式。州政協主席劉昌剛,吉首大學校長廖志坤,州政協秘書長、辦公室主任、二級巡視員羅亞陽,吉首大學黨委委員、統戰部部長魯榮波,《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作者、吉首大學客座教授、苗族巴代文化傳承人石壽貴參加捐贈儀式。
  • 石壽貴編著的《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出版
    1、《湘西苗族巴代揭秘》80字,由湖南教育出版社於6月份出版。 2、《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第1輯)之《許願標誌》269千字,由中南大學出版社於12月份出版。 3、《湘西苗族民間傳統文化叢書》(第1輯)之《手訣》441千字字,由中南大學出版社於12月份出版。
  • 揭開湘西苗族巴代文化的神秘面紗
    2017年9月7日,我根據湖南省委安排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作「砥礪奮進的五年」形勢報告。會後,在州社科聯譚必四主席的陪同下,考察了一直想去的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出於對民族文化的好奇心,考察完十八洞村,我根據中共湖南省委網信辦在花垣縣掛職鍛鍊的範東華同志熱忱推薦,專程拜訪苗族巴代文化奇人石壽貴老先生,參觀其私家苗族巴代文化陳列基地。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紀實
    2018年,自治州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被文化和旅遊部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先進集體,自治州文化生態保護成果和建設成就正以「湘西樣本」向世人展示獨特魅力!出臺政策春風化雨神秘湘西,美在自然山水,更在於斑斕多彩的民族文化。
  • 湘西民俗文化豐富多元—土家族、苗族民俗文化風情
    一、湘西民俗風情概述  湘西州民俗風情濃鬱。土家族、苗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有各自獨特的語言、習俗、服飾、建築、音樂、舞蹈等等,是文化部2010年5月授予的湖南唯一的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區,2014年3月,《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區總體規劃》獲批實施。
  • 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
    本報11月28日訊(記者 張湘河)武陵山區(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授牌儀式26日在吉首市舉行。這是自2007年以來,我國設立的第5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也我省首個獲批設立的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
  • 集湘西苗族文化史料一體,《湘西苗族密碼》畫冊即將付印
    《湘西苗族密碼》畫冊,編者通過長期的收集與整理,今天終於與讀者見面了。《湘西苗族密碼》畫冊屬文獻式資料,一共四百多頁,全部用銅板紙印刷,金裝硬殼。分《湘西苗族巴代篇》,《湘西苗族風情篇》《湘西苗族生產.生活篇》《湘西苗族美食篇》《湘西苗族雜片集錦》五大主題,八十多個小主題。
  • 歷史性湘西苗族特殊性的文化
    鼓舞是湖南湘西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包括花鼓舞、紡織鼓舞、徒手故舞、團圓鼓舞、踩鼓舞、童子鼓舞、猴兒故舞等形式。紡織鼓舞是對原初鼓舞的發展,主要流傳在湘西士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吉首地區。徒手鼓舞是在苗族鼓舞基礎上發展的新舞種,是別具風格的男子獨舞。由男子赤手空拳擊鼓而舞,該舞只流行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保靖、花垣、吉首等地。湘西苗族鼓舞與苗族的歷史、政治和社會發展相關。
  • 苗族巴代傳承人石壽貴自費研究、整理《巴代文化系列叢書》
    花垣縣董馬庫鄉洞衝村苗族巴代傳承人普通農民石壽貴,20年來,自費20萬元全身心投入研究、挖掘、整理湘西苗族傳統文化,目前已整理完成了800萬字、1400幅圖片的25本《巴代文化系列叢書》初稿,他的很多觀點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關注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協原副主席向順榮受賄案一審開庭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8日訊(記者 虢燦 通訊員 聶夢霓)被控受賄700多萬元,今天,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開庭審理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協原副主席、湘西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原書記向順榮受賄一案。檢方指控:2005至2018年,被告人向順榮在擔任湘西州吉鳳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湘西吉鳳工業園管委會黨委書記、主任,湘西吉鳳經濟開發區管委會黨委副書記、主任、黨工委副書記,湘西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書記、管委會主任等職務期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工程承攬、款項撥付、土地出讓、資金出借、政策兌現、工程量置換等事項上為田四順、秦忠、鄧遠祥、高福永及湘西國盛置業有限公司
  • 湘西苗族鼓舞 - 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
    湖南省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六:湘西苗族鼓舞   湘西苗族鼓舞,是我國苗族地區最獨特的舞蹈藝術。它流傳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的吉首市、鳳凰縣、瀘溪縣、保靖縣、花垣縣、古丈縣等。  湘西苗族鼓舞歷史悠久,據歷史文獻記載源於漢代以前,產生在苗族祭禮活動中。隨著時代的變遷,苗族鼓舞己成為苗族人民最喜愛的舞蹈藝術形式。湖南省文化廳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為鳳凰縣山江鎮、吉首市矮寨鎮、己略鄉、古丈縣默戎鎮分別授於「民族藝術之鄉」、「苗族花鼓之鄉」稱號,以示保護。國家文化部於2004年4月公布第二批中國民族民間文化遺產保護工程試點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列入其保護試點區。
  •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協原副主席向順榮一審被判刑11年
    新華社長沙9月4日電(記者劉良恆)湖南省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4日公開宣判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協原副主席、湘西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原書記向順榮受賄案,被告人向順榮犯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對被告人向順榮受賄違法所得依法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 ...為民發聲」延續傳承苗族趕秋 保護民族文化瑰寶——湘西州人大...
    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李瑋苗族趕秋是苗族人民在每年秋季歡慶秋收和青年男女進行社交最為古老的傳統節日,是湘西地區最為隆重的民俗文化盛事活動之一。它由苗族歷代文化積澱多元形成,其生成與傳襲有數千年歷史之久。據考證,苗族趕秋自古就有,《苗族古老話》、民國學者石啟貴的《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均有記載。
  • 陳千均 (湘西苗族山歌) - 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
    陳千均 (湘西苗族山歌)  「湖南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     陳千均,男,1943年10月出生,苗族,湘西吉首市人,初中文化,中共黨員,歷任過生產隊會計、鄉文化站輔導員、湘西州人大代表,系湘西州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吉首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
  • 湘西傳統工藝工作站新址天工居揭牌儀式暨「當代設計驅動傳統文化...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2日訊(記者 向莉君 通訊員 徐家秀) 今天上午,湘西傳統工藝工作站新址天工居揭牌儀式暨「當代設計驅動傳統文化在地復興」高峰論壇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舉行。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陳遠平;湘西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小剛;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發展處調研員張志雲;省文化和旅遊廳非遺處處長顏喜;州文化旅遊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湘西傳統工藝工作站書記劉世樹;首創非遺創新發展平臺總經理,湘西傳統工藝工作站副站長李躍,和來自國內外著名設計師、學者,及省文化和旅遊廳非遺處、首創乾元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全省各地市文化旅遊廣電
  •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開《紅色湘西——紅二方面軍的搖籃...
    3月31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開《紅色湘西——紅二方面軍的搖籃》編纂出版工作推進暨培訓會議,編委會副主任、湘西州政協副主席向頂天主持會議並講話,湘西州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劉克興宣布編纂出版工作方案和責任分工,進行編纂業務指導培訓,編纂組全體成員參加了會議。
  • 為後備人才基地添磚加瓦——「校園足球」走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
    近日,2020年湖南「公益體彩 校園足球」活動走進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體育學校,為該校捐贈了足球、桌球拍、羽毛球拍等體育器材及青少年足球圖書。在捐贈儀式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體局四級調研員彭曉瑞表示,希望州體彩中心進一步加大對體育事業的支持力度,也希望州體校進一步辦出體育特色,再創輝煌。
  • 花垣農民完成《苗族巴代文化系列叢書》
    本報8月1日訊(通訊員 曾令廣 石天元記者彭業忠)記者今天從花垣縣文化局獲悉,該縣農民、苗族巴代傳人石壽貴歷時13年挖掘、整理、編輯的《苗族巴代文化系列叢書》已全部完成。
  • 湘西原生態民族民間音樂集中亮相長沙(圖)
    11月8日晚,由湖南省文化館主辦、湖南省群文聲樂專業委員會承辦的「湘音·鄉韻」湖南原生態民族民間音樂會湘西專場在湖南音樂廳舉行。「土哥苗妹組合」張明松、吳廷翠演唱湘西土家族與苗族的母語迎客歌《土風苗韻》。小鼓手彭博自編自演的苗族花鼓《山娃戲鼓》。
  • 湘西苗族祭神巫儺文化歷史博覽
    作者:張林豐在湘西苗族村寨流傳著這樣一句謎語:「頭頂官帽不像官,右拿彎刀左拿糧。瘋瘋癲癲寨寨走,五穀粑粑幾籮筐。」說的便是跳香祭神。湘西苗族跳香祭神歷史悠久,是湘西最具代表性的三大祭祀活動之一,流行於辰溪、湘西吉首、古丈、花垣、鳳凰等縣市苗族聚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