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又是我們農村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合家團圓的好日子,按照老一輩的習俗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團圓子。首先吃粽子寓意著家族人丁興旺,兒女們事業有成更上一層樓;其次吃圓子寓意著一家人都能夠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幸福安康。
說了這麼多關於我們農村端午節的故事,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樣一個問題: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自家包的粽子吃不完,大家都有哪些比較好的保鮮方法?
首先我們農村粽子的保鮮方法根據季節溫度的不同可能有所差異,但總體來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過年的粽子;二、端午節的粽子
記得小時候家裡還沒有冰箱。每年過年的前幾天奶奶總要包上兩大鍋粽子,奶奶說你爺爺和父親都喜歡吃粽子,而且平日裡家裡的農活比較忙又很難吃的上粽子,所以今天咱們乘著過年多包一些,等到大年初一的早晨大家都放開肚皮的吃,能吃多少就吃多少,那吃進去的都是來年的福氣越多越好。
每年的大年初一早晨我家吃過飯,細細的看來這鍋裡至少還剩下七八十個粽子。由於以前家裡沒有冰箱,所以這撈起來的粽子大部分都用竹籃給吊在房梁的中間,等到啥時候想吃再把它拿下來放在鍋灶口蒸一蒸即可。我家的粽子不是很多,大概在月半之前就可以吃完,所以這吊起來的粽子由於當時的土房子溫度低而且又通風的緣故一般都不會壞。
可能有些人家過年包的粽子比較多,月半的時候還沒有吃完,每當這時大家都會把房梁上的粽子拿下來切成塊,然後過油炸一遍,這樣的話吃不完的粽子又可以拿起來多放一段時間。
其實我們過年的時候包的粽子和端午節包的粽子並沒有很大的區別,只不過端午節由於天氣的原因家裡包粽子不會包那麼的多。首先這頭天晚上包的粽子,第二天早上和晚上兩頓飯百分之百給吃的乾乾淨淨。如果包的太多第二天晚上還吃不掉,第三天早晨一準變味。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這浪費在我們農村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大家的日子都是緊巴巴的過哪裡還有什麼多餘的東西敢拿去浪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