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綠色養殖提速轉型升級
實現漁業高質量發展
——宣傳貫徹《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意見》
2019年8月,雲南省農業農村廳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雲農規〔2019〕1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後,省農業農村廳積極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凝聚各方合力,推動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提速轉型升級,實現我省漁業高質量發展。
一、《實施意見》政策解讀
(一)背景依據。2019年1月,由農業農村部等十部委聯文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經國務院同意,專門針對水產養殖業的指導性文件,對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具有重大意義。為了充分抓住這次政策機遇,根據我省實際,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由省農業農村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林業和草原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雲南監管局共11部門共同制定印發省級實施意見,充分體現省領導重視,多部門共同參與,合力謀劃我省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的大局。
(二)主題鮮明。一是突出「綠色發展」發展理念。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構建現代漁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模式,加快我省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的步伐,實現升級轉型。二是與國家、省級相關政策相銜接整合。國家層面:2019年中央1號文件關於水產養殖業發展的要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2018-2022)》《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等相關內容;省級層面:2019年雲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美麗雲南」「三張牌」「革命性措施抓好九大高原湖泊治理」「全面落實河湖長制,確保九大湖泊水質穩定好轉」「以長江為重點的六大水系水質持續改善」等內容;省委省政府關於「把雲南省建設成中國最美麗省份」「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攻堅戰」等內容。
(三)目標任務。按照「生態優先、質量興漁、創新驅動、依法治漁」的發展原則,分2022年、2035年兩個階段,分別制定了我省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的目標任務。近期目標為:健康養殖示範縣達3個以上,健康養殖示範面積達70%以上,產地水產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三品一標」認證數量逐年遞增,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遠期目標為:產品優質、環境優美、裝備一流、技術先進的養殖生產現代化基本實現。
(四)主要內容。《實施意見》分總體要求、加強科學布局、轉變養殖方式、改善養殖環境、強化生產監管、拓寬發展空間、加強政策支持、落實保障措施等8個部分,共21條。
(五)意義重大。以行政規範性文件的形式,將未來我省水產養殖綠色發展進行了謀劃部局,既體現了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以滿足人民對優質水產品和優美水域生態環境的需求為目標,同時以「綠色食品牌」創建為契機,突出質量和效益,助推美麗雲南建設,加快構建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推動我省水產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我省落實《實施意見》情況
一是推進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編制發布工作。全省101個縣(市、區)已發布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包括應編制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的88個縣(市、區),完成率114.7%;12個州(市)已完成規劃編制發布工作。二是實施「雲南省2020年水產綠色健康養殖行動」。結合我省實際,制定了生態健康養殖模式示範推廣、養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廣、水產養殖用藥減量和水產種業質量提升行動方案,積極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三是大力推進全省水產健康養殖創建。雙江縣、陸良縣、會澤縣先後通過國家級健康養殖示範縣驗收,新增國家級健康養殖示範場30個,省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累計125個。四是全面推開水產苗種檢疫工作。累計確認漁業官方獸醫269人,出具水產苗種檢疫證71份(其中紙質出證53份,電子出證18份),檢疫水產苗種數量115億尾,實現水產苗種檢疫及出證零的突破。五是加大推廣稻魚綜合種養模式。2019年我省稻魚綜合種養約146萬畝,累計創建國家級稻漁綜合種養示範區3個,創建創建了水稻品牌12個,水產品品牌12個;元陽哈尼梯田「稻魚鴨」模式走出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贏的產業扶貧新路子。六是積極探索休閒漁業發展。近兩年,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特別休閒觀光漁業是我省水產養殖業一個富有潛力新的增長點,2019年休閒漁業產值增長8.3%。
三、下一步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要求
「十四五」期間,貫徹落實好《實施意見》將從以下五方面發力:一是紮實推進《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的落實。科學劃定「三區」(禁止養殖區、限制養殖區和允許養殖區),發放養殖證,對重點水域和流域實行禁捕,完善重要養殖水域灘涂保護制度,夯實綠色發展的基礎。二是突出養殖水域灘涂環境整治重點。推進池塘養殖、設施養殖和工廠化養殖用水的循環使用和尾水治理,實施水產養殖廢棄物的綜合治理。三是明確水產養殖綠色發展路徑。健全水產健康養殖生產管理制度,研究水產養殖綠色生產操作規程,加快水產養殖標準化進程。推廣環保型技術模式和設施裝備,開展數字漁業、智慧漁業示範。探索建立養殖容量和輪作養殖制度。四是強化養殖水域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將改善養殖環境作為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科學設置網箱網圍、開展養殖尾水和廢棄物治理等。同時,要發揮水產養殖的生態屬性,發展休閒觀光漁業。五是完善保障機制。明確漁業主管部門監督管理邊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加大養殖超標排放、危害水產品質量安全、違法用藥、無證生產苗種等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
(審稿人:蔡勇)
【來源:雲南省農業農村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