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水產養殖如何實現綠色發展:五千萬噸產量背後的憂思

2020-12-15 新華網客戶端

  2018年,全國水產養殖總產量超過5000萬噸,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養殖水產品總量超過捕撈總量的主要漁業國家。

  與之相伴,近幾年,社會上關於水產養殖汙染環境的說法不絕於耳。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近日表示,水產養殖與水環境汙染間不是簡單劃等號的問題,只有出現了不協調,才會帶來水環境汙染問題。他同時表示,一些地方在處理水產養殖業發展與環境保護關係時出現了偏差,比如搞「一刀切」,一禁了之、一拆了之,一律拆除、一律禁養,「這種簡單粗暴的做法我們是不贊成的。」

  從「吃魚難」到「無魚不成宴」

  與超過5000萬噸的全國水產養殖總產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950年我國漁業產量只有約100萬噸,佔世界的6%,養捕比約8∶92。

  究其原因,是在重捕撈、輕養殖的思想影響下,漁業生產一直依賴海洋捕撈,發展受到很大制約。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85年中央確定「以養為主」的漁業發展方針並實施一系列市場化政策以來,我國水產養殖業迅猛發展,成為世界水產養殖大國。

  我國漁業也被視為世界漁業發展成功故事的典型事例。

  「可以形象地說,在中國,4條魚中有3條是養殖的;在世界,3條養殖的魚中有2條是中國的。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的『吃魚難』到現在的『無魚不成宴』,水產品市場豐富多彩,魚蝦貝藻應有盡有。」 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說。

  跟風消費習慣誤導不恰當生產方式

  水產養殖不僅豐富了人們的餐桌,湖泊中的魚類還能控制和改善水質。

  在我國鄱陽湖、洞庭湖、太湖等重點湖泊生態環境治理過程中,鰱鱅魚濾食性魚類被用於淨化水質。據測算,2016年僅鰱鱅魚養殖一項就可以消除水體中的氮大約37萬噸、磷14萬噸。

  中國工程院的一項諮詢研究項目結果顯示,海水貝藻類養殖具有高效的「固碳」作用,僅僅貝藻養殖兩項,每年可以移出碳120多萬噸,相當於每年造林50萬公頃。

  但近年來水產養殖汙染環境的問題,引起廣泛關注。

  根據《第一次全國汙染源普查公報》,水產養殖排放量以化學需氧量和氨氮來計算,佔農業排放量的4%。水產養殖汙染物大多為氮磷等有機物,主要造成水域環境富營養化。

  因為經濟效益高,近年來溫室甲魚養殖面積不斷擴大。據媒體報導,只用了15年時間,浙江某市溫室甲魚養殖規模從2萬平方米發展到270萬平方米。作為肉食性動物,甲魚全年封閉式高密度養殖,產生的汙染物對環境特別是水環境產生了嚴重影響。

  「目前水產養殖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單一追求產量,單一追求所謂高價值魚類。」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所長莊平告訴記者,其實賣高價的未必是高價值水產品,但跟風炒作容易引起不正常的消費誤導,繼而導致不恰當的生產方式。養殖水域周邊的各種汙染,與水庫、湖泊中的養殖網箱網圍過多過密直接相關。

  科學養殖關鍵在落實

  「目前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國家也有很多標準、規範。」但莊平坦言,現實操作中有些地方、企業、養殖戶沒有將其執行到位,需要加強標準、規範的落地。

  為解決好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日前經國務院同意,農業農村部會同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科技部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經國務院同意、專門針對水產養殖業的指導性文件,被認為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指導我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意見》將改善養殖環境作為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提出了科學設置網箱網圍、開展養殖尾水和廢棄物治理等多項舉措。

  于康震提到,將實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確保綠色發展的各項任務能夠落到實處。此外要將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評價內容掛鈎,以考核來倒逼工作落實。(記者 陳瑜)

相關焦點

  • 我國工廠化水產養殖發展與思考
    而在歐洲、北美等發達地區,循環水養殖是鮃鰈類主要的養殖方式,系統技術相當成熟。如何針對我國的養殖條件,借鑑國外的先進技術,是鮃鰈類養殖設施工廠化發展的關鍵。    (2)鰻魚養殖。鰻魚是我國南方淡水養殖的主要出口創匯型品種,養殖設施以「山泉水+設施大棚」為標誌,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形成了工廠化的鰻魚養殖產業。
  • 2020年中國水產養殖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 未來兩年產業綠色發展...
    2022年中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將取得明顯進展近年來,我國每年的水產品養殖產量保持在較為穩定的水平,是世界上唯一養殖水產品總量超過捕撈總量的主要漁業國。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和改善,水產品在膳食結構中的比重不斷增加,水產養殖產業的總產值呈穩定增長態勢。
  • 海洋經濟大潮奔湧,生態保護性水產養殖如何破局?
    &nbsp我國海水養殖主要位於水交換能力較差的淺海灘涂和內灣水域,養殖汙染引起水域環境惡化,傳統養殖方式的變革與升級成為業內重要課題。為響應國家政策,大力推進水產養殖業生產方式的轉變、養殖結構的調整,實現水產養殖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現代漁業建設,不少漁業相關企業都積極展開各自領域的探索和開發,並取得了實質性、突破性的進展。
  • 我國加州鱸養殖現狀和綠色發展問題探討
    我國加州鱸養殖現狀和綠色發展問題探討2019-02-07 22:2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我國廣東於1983年引進,1985年人工繁殖成功,逐漸成為名優養殖品種。2010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白俊傑研究員團隊育成新品種大口黑鱸「優鱸1號」(品種登記號:GS01—004—2010,以下簡稱「優鱸1號」)並得到廣泛應用。
  • 綠色有機有營養!探秘渤海水產到底如何養殖鹽田蝦
    當「經略海洋 向海圖強」網絡媒體海疆行採訪團到達渤海水產股份有限公司養殖基地時,一望無際的蝦池便映入眼帘。渤海水產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陳錨向採訪團介紹,該公司養殖的鹽田蝦屬生態放養的有機蝦,這種蝦純綠色無公害,吃起來營養又健康。這裡的鹽田蝦是如何做到綠色、有機的呢?
  • 2020年中國水產養殖業的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未來兩年綠色產業發展...
    2020年中國水產養殖業的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未來兩年綠色產業發展將取得重大進展2022年中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將取得明顯進展近年來,中國水產品年產量保持相對穩定的水平,是世界上唯一養殖水產品總量超過捕撈總量的主要捕撈國。
  • 2016年安徽黃山市屯溪區水產養殖面積3213畝 水產品產量1444噸
    2016年安徽黃山市屯溪區水產養殖面積3213畝 水產品產量1444噸2017-02-04 15:20:00主要農產品生產情況:糧食產量17117噸,同比去年同期減少5.2%;蔬菜產量68428噸,同比增長1.15%;生豬出欄93344頭,與去年基本持平;家禽94.83萬隻,與去年基本持平,禽蛋產量1885噸,同比減少2.16%;水產品產量
  • 指導我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綱領性文件發布(附全文)
    《意見》共8個部分、26條具體的政策措施,圍繞加強科學布局、轉變養殖方式、改善養殖環境、強化生產監管、拓寬發展空間、加強政策支持及落實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據悉,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經國務院同意、專門針對水產養殖業的指導性文件,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指導我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對水產養殖業的轉型升級、綠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水產養殖業鎖定「綠色」目標
    對於水產養殖業來說,今年堪稱政策利好最大、轉型動能最強的一年。今年1月,經國務院同意,十部委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水產養殖業發展歷程中規格最高、影響最廣的政策利好。如今全國水產養殖布局形成了「穩定池塘、拓展遠海、控制汙染、修復環境」的新格局。
  • 貨櫃式水產養殖模式發展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
    近年來,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組織開展貨櫃養殖試驗示範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得到了各地廣泛關注,在引領漁業綠色發展、轉型升級、產業扶貧中表現出較好的應用前景。貨櫃養殖技術作為漁業領域唯一技術,入選2018年農業農村部十項重大引領性農業技術。一、貨櫃養殖發展意義中國是世界水產養殖大國,2017年全國水產養殖產量4792萬噸,佔全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
  • 2020年中國水產養殖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
    2022年中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將取得明顯進展近年來,我國每年的水產品養殖產量保持在較為穩定的水平,是世界上唯一養殖水產品總量超過捕撈總量的主要漁業國。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和改善,水產品在膳食結構中的比重不斷增加,水產養殖產業的總產值呈穩定增長態勢。
  • 大宗淡水魚綠色養殖發展的思考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水產養殖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水產養殖產量從1978年244萬噸增加到2017年4906萬噸,增加了約19倍,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但隨著水產養殖業的發展,部分地區出現養殖環境惡化、水產品質量安全隱患、相關養殖技術滯後等問題,制約了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
  • 農業部副部長: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 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
    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全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會議上強調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 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7月5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會議暨生態健康養殖技術集成現場會在銀川召開。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會上強調,水產養殖業要認真貫徹落實綠色發展新理念,把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作為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為促進漁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于康震指出,實現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要堅持問題導向,念好「地、水、飼、種、潔、防、安、工」八字訣。
  • 廣東陽江:強化漁業基礎設施建設 領航水產養殖綠色發展
    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已成為共識。「池塘老化、水產養殖效益低等問題突出,轉型勢在必行。」廣東陽江市農業農村局漁業發展科科長陳國強表示,要解決傳統養殖模式的不足,發展綠色、科技型的現代化漁業是關鍵。
  • 我國鯰形目魚類養殖現狀與未來發展前景分析
    現將目前我國開展人工養殖的魚類品種的養殖現將介紹如下:&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1&nbsp斑點叉尾鮰斑點叉尾鮰是由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1984年引進我國,並於1987年首次在我國人工繁殖魚苗成功後,並在我國絕大部地區池塘與網箱人工養殖,人工養殖商品魚產量從1.7萬噸上升至15萬噸左右
  • 2018年我國特種水產配合飼料市場份額、魚粉產量分析
    2018年我國特種水產配合飼料市場份額、魚粉產量分析2018/7/6 10:53:01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全國特種水產配合飼料生產企業約有600家左右,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浙江和山東等沿海省市,年產4萬噸以上特種水產配合飼料的企業不足
  • 國新辦就《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情況...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經國務院同意、專門針對水產養殖業的指導性文件,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指導我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對水產養殖業的轉型升級、綠色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按照國務院的總體部署,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認真抓好《意見》的貫徹落實。
  • ...實現漁業高質量發展 宣傳貫徹《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
    推進綠色養殖提速轉型升級實現漁業高質量發展——宣傳貫徹《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意見》2019年8月,雲南省農業農村廳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雲農規〔2019〕1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後,省農業農村廳積極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凝聚各方合力,推動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提速轉型升級,實現我省漁業高質量發展。
  • 水產養殖賺錢嗎?養什麼能賺錢
    隨著近幾年的水產養殖的發展來看,養殖水產是比較賺錢的,也越來越多的人都想著靠養殖來發家致富,那麼水產養殖賺錢嗎?養什麼能賺錢?水產養殖賺錢前景1、綠色健康池塘養殖模式目前我國養殖業還處在粗放養殖的階段,生產效率低下,為了應對環境變化的要求,養殖業急需轉變養殖模式,向綠色、健康、高效方面轉變。而且國家積極支持綠色生態養殖,養殖前景可觀。
  • 2022年,威海建成全國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示範樣板
    記者從山東省威海市海洋發展局獲悉,威海市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到2022年,創建2個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縣,新增10處省級以上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建成全國水產養殖綠色發展示範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