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去桂林旅遊,吃一碗當地的米粉,是很多人必做的事情。那麼,當你來到桂林,走進一家路邊米粉店,看到令人眼花繚亂的佐料臺和點餐檯,會慌亂嗎?作為一個外地人,如何就食一碗桂林米粉,才會顯得地道而正宗呢?作為一個廣西人,我試圖以自己的角度來說說這件事。
第一道工序:點餐。
是的,你沒聽錯。進入桂林米粉店的第一道工序,是點餐。老闆會問你要「圓粉」還是「扁粉」,圓粉圓形的,扁粉就是廣西其它地方隨處可見的扁米粉。一般來說,扁粉比較容易入味,但桂林米粉一般都是用圓粉,也就是標準的生榨米粉。
據說,桂林米粉要用本地米、本地水,才能做出好味道。這也是桂林米粉出了桂林之後,口味就會變了的原因。如果您沒有特別的口味需求,建議第一次可以嘗試地道的圓粉。同時呢,一般小店默認都是二兩粉,如果您的胃口比較好,可以要跟老闆要三兩的,一般也就是多出1塊錢。
還有,在桂林吃粉,老闆會問你要加什麼料,一般可以切點「叉燒」或者「臘腸」等。這個加料是免費的,自己可以根據口味選擇。我個人比較喜歡吃叉燒。順帶一說,桂林米粉的價格,一般是5元至10元不等,整體來說還是挺便宜的。
第二道工序:加小菜。
熱心等一會兒後,你拿到你的粉。然後,有些外地遊客直接就去桌上吃了。
切慢!您還沒加小菜呢。嗦粉怎能沒小菜,沒有靈魂呀。
隨便在店裡看看,你會發現供客人加菜的配菜臺。上面一般都有生蔥、香菜、碎蒜頭、酸菜、酸蘿蔔、酸豆角、辣椒等等,有些米粉店甚至有免費的自榨豆漿可以打,非常划算。配菜方面,建議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來添加。個人建議加2至4樣小菜即可,推薦酸蘿蔔、酸菜這種比較大眾口味的鹹菜。喜歡吃辣的朋友可以加辣椒。配菜不需要加太多種,不然口味混亂了,影響米粉原本的美味。
第三道工序:嗦粉。
開吃啦。你說吃粉不用教,跟北方吃麵條兒一樣就行?
也不是這麼說,我還是談談吧。桂林米粉一般是幹撈的方式製作的,也就是說,粉和湯是分別盛的。想品嘗最正宗味道的話,您一定不要把粉和湯攪拌起來。直接就著裝粉的碗兒,把其中的粉、配菜和滷水汁攪拌均勻,就像餃子一樣,食物與湯分開裝著,這樣吃才最美味。
您吃到半途,如果覺得口乾,可以喝點湯。把粉全部吃完之後,可以把少量湯倒入碗裡,稍加攪拌,湯便和作料汁混合了,最後再把這原湯原食一併喝到肚子裡,那叫一個完整的體驗。
好啦,以上就是個人的嗦粉經驗。作為一個非桂林的廣西人,這只是我個人喜好,也不知跟大家的習慣是否一致呢?歡迎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