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早春西瓜套種朝天椒畝收入達 3 萬元以上是怎樣模式

2020-12-19 吉山花瑤

大棚早春西瓜套種朝天椒畝收入達 3 萬元以上是怎樣模式

馮迎娥等

基金項目:國家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鄭州綜合試驗站項目(CARS-24-G-13),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優秀青年資金項目(2018YQ10),河南省科技攻關項目(192102110034)

1 茬口安排

春茬西瓜要趕早上市,採取「棚膜 + 二膜 + 雙拱棚 + 地膜覆蓋」五膜覆蓋栽培,朝天椒種植在 2個拱棚之間。早春茬西瓜,2 月上旬定植,五一前後收穫拉秧;朝天椒 2 月底定植,6 月上旬上市(紅椒),可以一直採收到霜降前後。

2 大棚早春茬西瓜栽培技術要點

2.1 品種選擇 選擇早熟、優質、抗病能力強的中果型西瓜品種,如欣研 8 號、8424、豫藝國豫 2號等。

2.2 培育壯苗 採用穴盤或者營養缽,12 月中旬在日光溫室內育苗。壯苗標準為:3~4 片真葉,莖稈粗壯,葉片厚實。西瓜連作地塊要採用嫁接苗。

2.3 整地施肥 每 667 m 2 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3 000~4 000 kg 或者稻殼糞 7 000~8 000 kg,腐熟的餅肥 100 kg,過磷酸鈣 40~50 kg,硫酸鉀15~20 kg,深翻耙平起壟。

2.4 定植 定植前 15~20 d(天)在栽培壟上鋪設滴灌帶,滴灌帶寬度 3~4 cm,每畦鋪設 1 條或2 條,滴灌帶距定植行 10~15 cm,然後用地膜進行壟面全覆蓋,可提高地溫和減少土壤水分蒸發。

當西瓜幼苗 3~4 片真葉時,選擇莖稈粗壯、葉片厚實的壯苗在晴天上午定植,以株距 30 cm、行距2.8~2.9 m 為宜,每 667 m 2 種植 800 株左右。定植時要保證大拱棚內 2 個拱棚間的溫度連續 3 d(天)日出前不低於 -3 ℃,定植後小拱棚內溫度保持在30~35 ℃,以利緩苗。定植時用 70% 噁黴靈可溼性粉劑 1 500 倍液 + 甲殼素 1 000 倍液混配後放入容器中,把穴盤整個浸入藥液中使根部蘸溼,然後取出幼苗放入定植穴、覆土,以育苗基質露出地表為準,封穴後單株澆水,防止地溫降低。

2.5 田間管理

2.5.1 溫度管理 定植後 3~5 d(天)內密閉保溫,小拱棚內溫度保持 30~35 ℃,高溫高溼促進緩苗。生長前期白天小拱棚內溫度保持在 28~32℃,夜間 14 ℃以上,地溫 18 ℃以上。伸蔓期白天小拱棚內溫度保持在 30~32 ℃,夜間不低於 15℃。坐果後保持 30 ℃左右,最高不超過 35 ℃。

2.5.2 整枝壓蔓 中果型西瓜保留 1 條主蔓和 1 條側蔓,去除多餘側蔓。及時備好土塊,理蔓壓蔓,將主蔓理向大棚中心方向,確保蔓葉均勻分布,藤蔓每生長 30~50 cm 需要壓蔓 1 次,葉蔓徒長的要重壓。坐果前及時摘掉其他側枝促生長,坐果後一般不再整枝,主蔓 25~28 節可摘心。

2.5.3 人工授粉 選留主蔓第 2 或第 3 雌花授粉坐瓜(選擇主蔓上第 12 片葉以上的雌花),確保 1 株1 瓜。晴天在上午 10:00 前進行人工輔助授粉,陰天可適當延長。授粉時若瓜蔓生長旺盛,可用手將旺盛的瓜蔓頂部捏一下。

2.5.4 選瓜、留瓜 一般中果型西瓜每株選留 1 個果形端正的瓜,要求坐瓜節位在 12~18 節內,並做到及時疏果,以促進果實膨大。坐瓜後 15~20 d(天),對西瓜果實進行一次翻身操作,使原先與地面接觸的一面轉向上面,同時用乾燥稻草或果墊墊瓜,可使收穫時的瓜皮顏色均一漂亮。

2.5.5 肥水管理 由於大棚春茬西瓜定植較早,前期地溫低,所以前期儘量少澆水;緩苗後伸蔓前,結合澆水衝施伸蔓肥促早發,每 667 m 2 施硫酸鉀三元複合肥(N-P-K 為 15-15-15,下同)20 kg,澆水應順著小行間的灌水溝進行,以防棚內溼度過大;坐果前控制水肥。當 70% 西瓜長到雞蛋大小時及時澆膨瓜水,施膨瓜肥,注意少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每 667 m 2 施硫酸鉀三元複合肥 25 kg,提倡施用平衡型全水溶性肥料和生物肥,每隔 7 d(天)施肥 1 次,共施 2~3 次。此外,還可每667 m 2 用硼砂 100 g+ 水 50 kg 配成溶液於西瓜開花前後各噴灑葉面 1 次,2 次間隔 7~10 d(天),或每株灌澆硼砂溶液 0.5~1.0 kg。

2.6 病蟲害防治 大棚早春茬西瓜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蔓枯病、疫病等。炭疽病發病初期,可用70% 甲基硫菌靈(日曹)可溼性粉劑 800 倍液,或10% 苯醚甲環唑(世高)水分散粒劑 2 000 倍液,或 50% 異菌脲(撲海因)懸浮劑 1 200 倍液噴霧,間隔 5~7 d(天)再噴 1 次。蔓枯病發病初期,可用 10% 苯醚甲環唑(世高)水分散粒劑 1 000 倍液 +75% 百菌清(利民)可溼性粉劑 500 倍液,或用 25% 嘧菌酯(阿米西達)懸浮劑 1 000 倍液噴霧,若結合 25% 嘧菌酯(阿米西達)懸浮劑 800 倍液病部塗抹,防治效果更好。疫病發病初期,可用64% 噁霜 · 錳鋅(殺毒礬)可溼性粉劑 500 倍液,或 72.2% 霜黴威鹽酸鹽(普力克)水劑 800 倍液噴霧,間隔 7~10 d(天)再噴 1 次,也可用 68% 精甲霜 · 錳鋅(金雷)水分散粒劑 600 倍液灌根。

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蝨等,可用 70% 吡蟲啉(艾美樂)水分散粒劑 9 000~10 000 倍液,或25% 噻蟲嗪(阿克泰)水分散粒劑 6 000~8 000 倍液,或 5% 啶蟲脒乳油 l 500~2 500 倍液,或 0.3%苦參鹼水乳劑 500 倍液,或 2.5% 聯苯菊酯水乳劑3 000 倍液噴殺;遇連陰雨天時,也可用 15% 異丙威煙劑 250 g · (667 m 2 ) -1 燻蒸。

2.7 採收 中果型西瓜一般在授粉後 28~32 d(天)成熟,就地銷售的建議在九成熟以上採收,短途運輸的在八、九成熟時採收,長途運銷的八成熟時採收為宜。採收前 1 個月禁止使用農藥,採收前 7 d(天)停止澆水。

3 大棚早春朝天椒栽培技術要點

3.1 品種選擇 選擇林忠民 726、潤冠 58 等早熟、分枝性好、紅果時間適中的朝天椒品種。每 667 m 2用種量 5 g。

3.2 培育壯苗 12 月上旬在日光溫室內育苗,採用 72 孔穴盤,苗齡 70~80 d(天),7~8 片葉。或者直接購買育苗廠家的成品苗,每 667 m 2 成本約 300 元。

3.3 定植 2 月底定植在 2 個拱棚之間,株距 50cm,每 667 m 2 套種 900 株左右。

3.4 田間管理

3.4.1 摘心 西瓜拉秧後朝天椒及時吊蔓,只吊住主蔓即可,並在每行植株兩側栽樁子縱向拉繩幫扶。當植株頂部出現花蕾時及時摘心,可抑制主莖生長,增加側枝數,提高單株結果數,進而提高單株產量。摘心遲則影響側枝生長。

3.4.2 澆水 緩苗後可視墒情澆 1 次緩苗水,之後到門椒採收前輕易不澆水。進入果實轉紅期,要減少或停止澆水,防止貪青,促進果實轉紅,降低爛果率。

3.4.3 追肥 朝天椒生長期間禁止使用碳酸氫銨和乙胺類肥料。定植後到結果初期是朝天椒營養生長較快的一個時期,應結合澆水進行第 1 次追肥,每 667 m 2 追施尿素 10~15 kg,促進莖葉旺盛生長。摘心後進行第 2 次追肥,每 667 m 2 追施尿素15~20 kg 或硫酸鉀三元複合肥 20~25 kg,以促進側枝生長,促使植株及早封壟。側枝坐果後進行第3 次追肥,每 667 m 2 溝施尿素 5 kg、磷酸二銨 10kg、硫酸鉀 10 kg,促進果實膨大。生長後期根系活力下降,吸肥能力減弱,可進行根外追肥,噴灑0.4% 磷酸二氫鉀溶液,促進開花結果。若葉色發黃可噴灑 0.5%~1.0% 的尿素溶液。葉面施肥應選擇陰天或傍晚進行,以利植株吸收。

3.5 病蟲害防治 朝天椒主要病害有枯萎病、根腐病、病毒病等。枯萎病發病初期,可用 50% 多菌靈可溼性粉劑 500 倍液,或 70% 噁黴靈可溼性粉劑 3 000 倍液,或 21.4% 檸檬酸銅 · 有機絡氨銅(枯菌雙效靈)水劑 800 倍液噴霧,也可用 6% 嘧啶核苷類抗菌素(農抗 120)水劑 500 倍液 +70%甲基硫菌靈(美託)可溼性粉劑 100 倍液灌根,每穴灌藥量 0.15~0.20 kg,視發病程度連續用藥 2~3次,每次間隔 7 d(天)。根腐病發生初期,可用21.4% 檸檬酸銅 · 有機絡氨銅(枯菌雙效靈)水劑600 倍液灌根,每隔 7~10 d(天)灌根 1 次,連續防治 2~3 次。病毒病發病初期,可用 6% 氨基寡糖素激活蛋白可溼性粉劑 800~1 000 倍液,或20% 鹽酸嗎啉胍乙酸銅可溼性粉劑 600~800 倍液噴霧,也可用 2% 香菇多糖水劑 600~800 倍液噴霧,每隔 7 d(天)噴霧 1 次,連續防治 3~4 次。

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蝨、茶黃蟎等,蚜蟲和白粉蝨防治方法同早春大棚西瓜。茶黃蟎發生初期,可用 73% 炔蟎特乳油 2 000 倍液,或 15% 噠蟎靈乳油 2 000 倍液,或 2.5% 聯苯菊酯(天王星)乳油 2 000 倍液噴霧,每隔 7~10 d(天)噴霧 1次,連續防治 2~3 次,重點噴施植株上部嫩葉、嫩莖、花器和嫩果,注意輪換用藥。

4 效益分析

早春大棚西瓜套種朝天椒生產模式,西瓜每667 m 2 產量 4 000~5 000 kg,五一前後上市,收入 15 000 元以上。朝天椒 6 月上旬開始收穫,可採收至霜降前後,每 667 m 2 產量 2 500 kg 左右,最低保護價 4 元 · kg -1 ,均價 6 元 · kg -1 以上,收入15 000 元以上。兩茬合計每 667 m 2 收入 3 萬元以上。該模式一次整地,兩茬收入,省工增效;同時,鮮椒價低時有加工廠家按最低保護價收購,有效解決了「種菜難、賣菜難、豐產不豐收」的問題,保護了菜農的種植積極性,已成為內黃縣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拓寬精準扶貧及貧團戶脫貧渠道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關焦點

  • 西瓜和紅薯套種,一畝地收入翻兩倍,畝收入7000—10000元
    去年,老楊一家不再去浙江一帶打工,回家搞起了農業,購買了大型農業機械設備,除了種植糧食作物以外,還用四畝多田地實驗西瓜和紅薯的套種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平均一畝地收入達到7000多元,比單一種植一種作物收入多一倍,今年擴大了規模,準備種植10畝左右的西瓜和紅薯,爭取兩種作物都獲得大豐收。
  • 縉雲縣茭白套種絲瓜畝收入1.5萬元
    本報訊浙江省縉雲縣新建鎮200畝夏秋兩季茭白套種絲瓜栽培模式絲瓜收穫已進入旺季。目前,夏季茭白已每畝收入8000元,絲瓜產銷正旺,每畝可收入4000元,加上秋茬茭每畝可收入3500元,全年每畝收入可達15500元。  雙季茭白套種絲瓜栽培模式,是指利用大棚雙季茭白棚架設施,在3至9月套種一茬絲瓜的立體種植模式。
  • 套種搭配,一個大棚收入13萬元
    什麼梨園裡套種西瓜,晚稻收完輪作油菜小麥,還有玉米地裡間作紅薯大豆等等。荊州市華中農高區的鄭師傅為了充分利用土地,就別出心裁想出了一個不一樣的種植模式。大棚種火龍果大棚種草莓大夥都不陌生,但如果是這兩種水果種在一起,它們又會碰撞出什麼火花呢?在荊州市的一個水果種植基地,同時長著火龍果和草莓,它們兩者是如何和平相處的呢?
  • 他種植三畝西瓜地,收入3萬元,如今還開了150個西瓜專賣店
    彭友達自小在台州長潭水庫長大,1991年,彭友達在徵訂來的科技雜誌上偶然看到種小型西瓜能致富的消息,便從新疆農科所引進小型西瓜8424種子,承包了三畝坦地種起西瓜。那時,西瓜種植都是露地栽培,但是8424種子在同樣條件下總是培育失敗。
  • 梁平:樂勝社區兩百餘畝早春紅玉西瓜大量上市
    華龍網6月3日6時訊(通訊員 任柳)「今年西瓜產量高,個頭大,完全不愁銷。一般上午從地裡摘回來,下午就賣完了。」日前,在重慶市梁平區龍門鎮樂勝社區二組的西瓜種植基地,種瓜戶李永建正忙著指揮工人採摘西瓜,並對西瓜進行裝袋,準備運到重慶水果批發市場。
  • 畝收入超3萬,這8種套種模式全年適用!
    在大棚蔬菜種植過程中,常常因為種植品種單一導致嚴重浪費和產量不穩。 為了提高大棚的利用效益,下面就為大家介紹8種常見大棚蔬菜套種模式!
  • 四川:外鄉人瀘州種西瓜 畝賺萬元有訣竅(圖)
    瓜田主人——來自浙江衢州新星街道的「西瓜大王」吳根壽喜滋滋地告訴筆者:「從6月初開始採摘,到現在已經是第三批瓜了,每畝產量至少有2500餘公斤。別人的西瓜1公斤都不到3元,我的每斤就要賣上2.5-3元。」   「吳根壽來瀘州靠種西瓜掙錢,且每畝要賺上萬元,這除了本身需要懂管理技術、選擇優良品種外,專門租用公路邊的田塊自產自銷也是他成功原因。」分水嶺鄉黨委書記賴文軍說。
  • 草莓居然可以套種這麼多作物?
    六、七月份溫度高的時候種的豇豆又為草莓和蘑菇遮陰,三者各取所需,是個很好的模式,一年三茬作物的收入是很可觀的,小編看到相關報導說純收入可以達到10萬以上,高架栽培的果友可以參考一下。7、草莓與苦瓜套種的方法根據草莓較耐寒不耐熱、苦瓜喜溫耐熱的特點,冬季在塑料大棚內種植草莓,早春開始套種苦瓜。套種的苦瓜在1月中上旬播種,播前進行浸種催芽,播後待出苗 2~3 天移入營養缽裡培養。
  • 四川瀘州 草莓園套種火龍果畝增收過萬元
    周超文 魏德鑫近日,在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鄰玉街道漕溪村外來農民工王林的草莓種植基地,筆者發現草莓基地已不見草莓的影子,但王林在園中套種的火龍果卻長勢蔥鬱。王林介紹,在草莓園套種火龍果,今年是第二年。2017年秋,返鄉創業的王林來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的漕溪村,以3600元/畝的價格流轉了11畝土地搞起了大棚草莓種植,由於技術到位,管理精細,這兩年他的大棚草莓畝入都在2萬元左右。
  • 果樹下套種豆麥瓜菜畝收入可達4萬元
    「我們在果園套種的500畝小麥,今年夏收產量達到30萬斤,下一步,等果園進入盛產期,效益還會更好。」近日,重慶黔江區太極鄉村民李光青樂呵呵地說,光這一項就幫助村民增收不少。李光青曾是名退伍兵,2016年,他與3位好友在新華鄉艾子村聚會喝酒,聊到創業項目時一拍即合,4人決定投資,在艾子村發展立體高效農業。很快,4人每人出資50餘萬元,流轉了艾子村土地1000餘畝。
  • 大棚「捂」出來一年三熟
    石家莊日報訊(溫 婕 王 民)眼下,新樂市的西瓜剛下市不久,延秋蔬菜還沒開始種植,可「西瓜之鄉」邯邰鎮卻依然熙熙攘攘,原來今年瓜農們採用的是「西瓜套種+蔬菜」的一年三熟種植模式,現在正是甜瓜、豆角等套種農作物上市的季節,採用這種模式比以往「上瓜下菜」時每畝地多收了2000多元。
  • 春大棚西瓜套種早秋花椰菜栽培,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春大棚西瓜套種早秋花椰菜栽培模式,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周海霞酒泉市地處河西走廊西端,光熱資源豐富,有效積溫低,無霜期短,年降雨量少,晴天多,適宜多種蔬菜的生長。近年來,我們根據生產試驗示範總結出了春大棚西瓜套種早秋花椰菜栽培模式,種植效益較好。西瓜於3月上旬播種育苗,4月上旬大棚加地膜移栽,6月中旬~8月上旬採收結束;早秋花椰菜於7月上中旬播種育苗,8月中下旬定植,10月中下旬採收上市。現將春大棚西瓜套種早秋花椰菜栽培模式主要的栽培技術介紹如下,供氣候條件相近地區的菜農參考。
  • 怎樣通過間作套種栽培平菇?
    怎樣通過間作套種栽培平菇?可以分為農田化栽培、園田化栽培和林地化栽培三種形式,下面分別來簡單介紹一下。一、農田化栽培稻田套種平菇是農業立體化生產的好典型。放後3~5天菌蕾即可長出。菌蕾形成後經5~7天即可採收,以後每隔2~3天可採收1次。每袋可收鮮菇0.5公斤。這種栽培方式,廢料還田,增肥改土,不與糧食爭地,經濟效益高。單以平菇收入計算,每畝部分套種的500~1000元,全面套種的6000~8000元。水稻畝產1000公斤以上,因此這也是水稻高產高收的栽培模式之一。
  • 農村大棚種植!到底要怎麼樣種植才能最賺錢呢?
    在農村大棚種植現在已經很普通了,裡面可以種植反季節的各種蔬菜、花卉和水果等作物。那麼現在種植一畝大棚到底收益怎麼樣呢?根據鄉村似歌的實踐:種植反季蔬菜水果,每畝收入在30000元左右,成本在10000元左右,純收入在20000元左右。那麼目前大棚裡如何種植最賺錢呢?
  • 掌握訣竅 種西瓜畝入一萬五千元
    四川新聞網消息(周超文 陳英平 文/圖)目前,瀘州露天西瓜已經下市。然而,9月16日,筆者來到瀘州市納溪區安富街道三江村王小蘭的20畝大棚西瓜基地看到,工人們每天依然在採摘西瓜,而藤蔓上還掛著不少小西瓜。王小蘭高興地告訴筆者:「我的大棚西瓜從5月開始採摘,到10月中旬採摘完,前後要採五批,畝產達5000斤。
  • 草莓還能套種洋蔥玉米菊花 土壤環境也改善了
    近兩年,昌平區推廣草莓套種技術,重點推廣草莓套種洋蔥、羽衣甘藍、苤藍、鮮食玉米等作物,不僅增加了種植戶的收益,還能改善草莓土壤環境。目前,套種技術已經推廣到京津冀地區的13個區縣、32個鄉鎮,累計推廣面積達12050畝,新增純收益4263.78萬元。樹峰草莓園內,立體栽培草莓架下套種羽衣甘藍。
  • 大棚種植什麼品種銷路不愁?套種讓盈收翻倍!
    12月初在棚內播種辣椒,2-3片真葉用營養缽或育苗缽分苗,待門椒有綠豆粒大小時(約2月下旬)定植,3月中旬開始上市,6月中下旬清棚,辣椒收前5月20日前後用營養缽或育苗缽兩粒種籽一缽育苗。豆角於5月30日-6月5日定植,7月上旬上市,8月上旬結束,此茬正是蔬菜供應淡季,西葫蘆和辣椒是這種種植方式的主要收入季節。
  • 太康:間作套種保糧增收
    農田裡一行西瓜,一行玉米,一行辣椒。高矮相間,錯落有致,一塊田地被「三分天下」。  在中原經濟區建設的火熱實踐中解答「糧食怎麼保」,農業大縣太康正在進行自己的探索:  全縣171萬畝耕地,間作套種面積達120萬畝,其中一年多熟間作套種87萬畝。全縣農作物種植總面積達到430萬畝,複種指數提高到2.51。套種的小麥畝產千斤以上,套種後平均畝效益4000元。
  • 豆角套種效益好,這三樣農作物最合適!
    能夠和豆角一起種植的植物還是很多的,在了解哪些作物能夠一起種植之前,我們還需要了解清楚一點就是套種需要滿足哪些條件。首先要注意作物的高低搭配,這樣能夠充分的利用空間,避免光照不足的情況。其次作物收穫時間最好錯開,這樣能夠延長作物的生長時間。另外套種作物最好是淺根系和深根系搭配種植,避免出現相害作物套種的情況。
  • 大棚櫻桃投入成本大嗎?一畝收入多少?
    近年來,櫻桃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為了滿足櫻桃的供應,很多種植戶開始了大棚櫻桃的種植,管理方便,產量也高。那麼大棚櫻桃投入成本大嗎?一畝收入多少?近年來,櫻桃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為了滿足櫻桃的供應,很多種植戶開始了大棚櫻桃的種植,管理方便,產量也高。那麼大棚櫻桃投入成本大嗎?一畝收入多少? 一、大棚櫻桃投入成本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