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鄉親們都絞盡了腦汁。什麼梨園裡套種西瓜,晚稻收完輪作油菜小麥,還有玉米地裡間作紅薯大豆等等。荊州市華中農高區的鄭師傅為了充分利用土地,就別出心裁想出了一個不一樣的種植模式。
大棚種火龍果大棚種草莓大夥都不陌生,但如果是這兩種水果種在一起,它們又會碰撞出什麼火花呢?在荊州市的一個水果種植基地,同時長著火龍果和草莓,它們兩者是如何和平相處的呢?
走進大棚,只見火龍果枝條肆意伸展,個大肚圓的果實也傲驕地挺立在枝頭之上;而在火龍果樹的腳下,還匍匐著一簇簇草莓植株,成熟的草莓紅彤彤的,讓人一看就垂涎欲滴。眼下,火龍果的收穫期已接近尾聲,但草莓卻踩著點「上崗」了。一茬接一茬,鄭師傅的果園熱鬧得很。每到周末,來這裡搞採摘的遊客是絡繹不絕。
荊州市華中農高區太湖港管理區種植戶 鄭軍:現在火龍果採摘價15塊錢一斤,差不多一斤八兩的接近30塊錢,草莓現在的採摘價25一斤,一筐兩斤多,差不多60塊錢。
鄭師傅說,火龍果配草莓,對他來講也是大姑娘坐花轎——頭一回!去年冬天,鄭師傅流轉了二十畝地搞起了大棚火龍果種植。等他把15個大棚搭起來後,再把火龍果苗種下去了,這時卻發現有些不對勁了。
荊州市華中農高區太湖港管理區種植戶 鄭軍:當初種了火龍果,感覺土地很多地方都空著我感覺太浪費了,然後我就想到種草莓,因為它是矮的作物嘛,所以今年就試種一下。
經過一年的試種,鄭師傅自嘆也算摸透了火龍果和草莓的生長習性。但他直言:在管理上,火龍果要比草莓費勁多了。
鄭軍的父親 餘定國:火龍果一是整枝,再就是開花期任意枝條開十朵八朵花,多的要把它剪掉。
餘師傅說,這一個棚裡就有近八百株火龍果,每一株都得人工整枝抹芽,工作量不可謂不大。再加上種草莓也是個精細活,記者難免為餘師傅他們擔憂起來:這樣算下來,工作強度不是乘以二嗎?但餘師傅卻說,事實並非如此!
鄭軍的父親 餘定國:套種草莓和火龍果工期是可以錯開的,火龍果12月份收尾了,草莓正上市。
原來,大棚草莓從每年11月份開始掛果,一直持續到第二年的五月份。而火龍果剛好緊接著從六月份就又可以採摘了,它的採摘季也剛好延續到12月左右。這樣一年下來,任何時候這裡都有果子供遊客採摘。
荊州市華中農高區太湖港管理區種植戶 鄭軍:搞得好草莓大概是五萬塊錢左右一個棚,火龍果最低都是八萬塊錢左右,就這一個棚就是十三萬塊錢的收入。
要想畝平效益高 如何搭配有講究
經過一年的試種,鄭師傅漸漸摸索出了一些門道。可也有一些問題成了他發展路上的「攔路虎」,讓他頭疼不已。
本來在套種之前,鄭師傅也進行了多方考察,種植技術和要領他也心中有數。可到了實際操作階段,問題還是來了。
荊州市華中農高區太湖港管理區種植戶 鄭軍:最大的矛盾就是火龍果用水比較少,草莓隔十天左右就要噴一次水,火龍果不需要這麼多水分。
為了充分照顧兩種水果的生長習性,鄭師傅又專門鋪設了滴灌設備,做到精準灌溉。
荊州市華中農高區太湖港管理區種植戶 鄭軍:噴水的時候把滴灌遠離火龍果一點,儘量靠著草莓的根來噴,時間噴少一點。
經過一年的摸索,鄭師傅對火龍果和草莓的長勢都相當滿意。但鄭師傅也隱隱有些擔憂,對於大棚溫度溼度的控制,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否合理。為此,我們就火龍果套種草莓的這種模式是否可行,請教了有關專家。
《壟上行》專家服務團成員 王中原:我們剛才說的火龍果和草莓這樣搭配,從溫度上是很好的,但是從溼度上來說它們倆是矛盾的,管理不當的時候,草莓種起來了,把火龍果植株全部感病了話就是大麻煩了。
據了解,火龍果屬於熱帶、亞熱帶植物,喜高溫,怕霜凍。如果空氣溼度過大,就會誘發紅蜘蛛和一些生理病害。而草莓根系較淺,植株小,葉片大,蒸騰作用強,對水分的要求較高。為了同時兼顧兩者對水分的不同需求,王老師建議一定做好以下兩點。
《壟上行》專家服務團成員 王中原:在大棚裡面火龍果栽在中間,兩旁栽種草莓,草莓要實行雙色膜覆蓋,覆蓋了之後下面安滴灌管,保證每一株草莓都能接收到水分和養分,而不讓過多的水分影響到火龍果的生長發育。
專家建議,作物在進行套種或間作輪作時,一定要把握一個原則,即:有層次地進行不同科的作物、不同種類的作物進行交叉搭配。這些既可以避免病蟲的交叉感染,又有利於光能和設施的充分利用。
《壟上行》專家服務團成員 王中原:一是同科作物不要搭配,另外就是高矮稈,再一個就是棚裡面的結構,有的是深根系的有的是淺根系的,這幾方面都要合理的搭配,我們這裡種的比較好的一種模式,就是草莓套種西瓜或者甜瓜,它們是不同科作物,然後一個是吊蔓生長,一個是趴地栽培的,這一類模式相互利用畝產值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