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新說:六年素食感悟:健康 環保 合天理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圖片來源:nipic

我從2005年開始素食,已經有六年了。六年來,不斷地與人討論素食的問題。大家關心最多的是營養問題,爭論最多的倫理問題。營養問題實在無需多說,中外的科學家已經早已證實素食只要注重搭配,營養完全沒問題。我在這裡願意多說一說倫理問題。

2005年春天,聽過了郭耕的講座之後,我就開始行動了。我採用的是漸進的方式。大概用了三個月的時間,戒掉了地上跑的,天上飛的。到了年底,又戒掉了水裡遊的。2006年春節,戒掉了牛奶。2008年春節之後,又戒掉了雞蛋。我的素食理由有三:健康、環保、合天理。

(圖片來源:nipic)

健康是對個人負責,環保是對社會負責,合天理是對冥冥之中的天的敬畏。從根本上說,我的素食不著眼於素葷之分,而是著眼於工業與傳統之分。我的素食理論和實踐,是我批判工業文明的一部分。我首先批判的是工業肉:工業肉不是肉,是對於肉的一種拙劣的模仿,它是由激素、瘦肉精、抗生素、飼料添加劑、農藥殘留,利用工業豬合成出來的一種類似於肉的物質。工業肉註定是不健康的。在工業化養殖場中,豬、牛、雞不是作為生命存在的,它完全是一種生產原料。豬過不上豬的生活,牛過不上牛的生活,雞過不上雞的生活,這不合天理。我之戒掉牛奶,也是因為了解了工業化奶業中奶牛的生存狀態。

但是,在傳統社會中,人和動物之間的關係,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看作一種共生的關係。所以最初,我是不反對吃傳統的生態肉的。不過在實踐中,這需要複雜的解釋,所以我乾脆不作傳統與工業之分,統統戒掉了。我的素食理論可以簡化為兩個部分:第一步,工業肉是有害的;第二步,生態肉是不必要的。我簡單地推論,肉是人這種動物所不必要的物質——如果必要,人類根本熬不過漫長的草食時期。

(圖片來源:nipic)

但是在合天理這一點上,很多人與我爭辯,問我什麼是天理,憑什麼我可以界定天理。對此,我只能說,天理在我們心中,在我們每一個個人的心中。我相信人不能以殘酷的方式對待動物,對待哪怕是作為食品的豬、牛、羊、雞,這是我看待問題的邏輯起點。

有人說,植物也是生命,如果吃動物不合天理,吃植物就合天理嗎?幸好,人吃植物是合天理的。作為草食動物,人類和植物之間,存在著共生關係。一位朋友給我講過這樣的辯護。猴子吃桃子,是猴子與桃子之間的合作。桃子的果肉對於桃自身來說,沒有任何用處,它就是桃樹送給猴子的禮物,感謝猴子幫助它傳播種子——桃核。

(圖片來源:nipic)

當然,毫無疑問,我們現在對待植物的方式,也有很多不合天理的地方。我們的現在吃的蔬菜和糧食,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工業化的產品。這些也是我反對的。不過,在當下整個社會環境沒有向素食者的方向大幅度轉向的時候,這些工業化植物是很難避免的,我只好說:兩害相權取其輕。畢竟,食用植物,不涉及動物倫理問題。

對於素食者的倫理問題,也有人指責,素食者是偽善。這類指責不只會指向素食者,也會指向動物權利主張者、動物福利主張者、環保人士等一切試圖讓人類讓出自己過分的利益的人。對此,蔣勁松博士有很好的回答:不是偽善,是微善。人類在這個地球上,霸佔的已經太多。讓出一部分,多讓出一部分,是對地球生物圈的拯救,也人的自我拯救——包括靈魂與肉體。

現在,相對於普遍肉食的社會環境,素食者還是小眾,不管是哪一種素食,在推廣素食方面,是一致的。而健康素,則是非常容易進入的途徑。人可能不關心環境,不關心靈魂,但是總還是關心自己的健康的!

【田松,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

版權聲明:凡註明 「鳳凰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或音視頻),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如需轉載,請與鳳凰網(010-62111406)聯繫;經許可後轉載務必請註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

相關焦點

  • 北京師範大學田松教授六年素食的心得與感悟!
    我開始素食,至今已經有六年了。六年來,不斷地與人討論素食的問題。大家關心最多的是營養問題,爭論最多的倫理問題。營養問題實在無需多說,中外的科學家已經早已證實素食只要注重搭配,營養完全沒問題。我在這裡願意多說一說倫理問題。六年前的那個下午,聽過了郭耕的講座之後,我就開始行動了。
  • 素食文化:低碳素食新生活 道德感召下的自我拯救
    所謂門派,只是戲稱,無非是說大家實行素食的出發點不同。顧名思義,佛教素是因為佛教不殺生的基本教義。佛教素中,蔥、蒜也在禁忌之列。這一點使其有別於其它門派。我開始素食,是因為聽一位環保人士郭耕的講座,從而接受了環保素的理念。
  • 健康環保新體驗——素食窗口來襲,讓我們一起回歸素...
    本文原標題:《健康環保新體驗——素食窗口來襲,讓我們一起回歸素食,擁抱自然!》在綠脈的積極推動之下,經過長達幾個月的準備,期盼已久的素食窗口,七月九日,終於在西區頤一食堂和大家見面啦,熱烈歡迎同學們來捧場嘗鮮,共同感受素食的獨特魅力。
  • 環保 健康 自然——更多中國年輕人擁抱素食生活
    (原標題:環保 健康 自然——更多中國年輕人擁抱素食生活) 新華社北京
  • 素食新說:素食是一個「修心」的過程
    ,這並非是因為素食者腸胃差了,而是因為素食者的身心感受都很靈敏,素食本身是一個修心的過程。李宇銘博士的這篇文章對於素食者的外在形式與內在追求做了一個較為深刻的解析,告訴我們吃素的意義絕非我們僅僅理解的不吃肉,而是一種生命的升華與心靈的修行。(鳳凰網華人佛教·素食) 素食不就是講飲食的問題吧?還有甚麼其他的?當然不止了!就好像駕車那樣,一開始學習駕駛的人會問:如何開車?剎車?拐彎?車子壞了怎麼辦?
  • 素食新說:家園你我他 素食者的生態貢獻
    蔣勁松呼籲人們成為素食者, 以選擇綠色環保生活方式。"中國現在許多人對素食的誤解,是將為了動物保護、環境保護和健康的主動素食混同於經濟窘迫情況下的被迫素食。"不必列舉類似太湖藍藻爆發這樣的轟動事件,現在幾乎每天我們都可以從新聞中看到生態危機的消息。也許在全球範圍內,人類今天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就是如何保護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的問題。
  • 素食新說:拒絕血池的哀鳴 素食兩年的心路歷程
    記得大學的最後一節遺傳育種課上,那位早年留學美國、做了一輩子遺傳育種的老教授突然對我們說:「我們通過遺傳方法選育出長得更快更肥、更有經濟價值的優良品種,可從動物自身角度來看,自交、雜交這些違反天理的手段選育出來的後代,只是家族中的畸形和怪胎。。。。。。」,這帶著些許悲涼的反思,促使我後來在自己的畢業論文裡加入一章談動物福利的內容,而導師給我的修改意見是「太科普,不相關」。
  • 素食文化:素食,健康飲食的時尚標籤
    素食(vegetarian)的字源來自於拉丁文Vegetus,意思是「完整的、新鮮的、生氣蓬勃的」。眼下, 風靡全球的素食潮流正以「健康、環保」為標籤悄然開啟健康飲食新時代,成為時尚達人的飲食主流。
  • 素食文化:廣州新素食主義 健康也時尚
    廣州的飲食市場現在有了新氣象,食素作為一種環保、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漸漸流行,表現出人們回歸自然、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追求。近年來,市內的素食餐廳不再是「三姑六婆」的傳統素食,而一批新秀餐廳頗具特色地闖進市場,他們裝修淡雅,出品清新脫俗,其廚師大多來自香港。老字號、新面孔,風格不同,各有千秋,給食客以視覺和味覺美的新享受。
  • 素食新說:要嫁就嫁素食男 七大好處你不知
    素食男的愛心指數是超五星級的。一個連小動物都不忍心傷害的男人,怎麼會捨得動你一根手指頭。而且素食令人心平氣和,不容易暴躁。素食男很會愛護婦女和小孩。且素食最環保,一個懂得保護地球、尊重生命的男人是最有責任感的。二、身強體健。素食不傷腎,不會含有獸藥殘留和屍毒等毒素,也更容易分解,大大減輕了腎臟和肝臟的負擔。腎強則體健。事實上很多素食男堪稱肌肉飽滿,精力旺盛。
  • 「中華素食環保文化工程」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辦
    11:25:0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官志雄   啟動儀式上,北京福慧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安在迪致辭中介紹了「中華素食環保文化工程」緣起,她表示,中華素食環保文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體現了中華民族愛護生命、尊重自然的人文傳統,並深深植根於當代社會。素食環保不僅是一種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更是應對全球生態危機的有效手段。
  • 素食淨心,環保護生—「中華素食環保文化工程」啟動儀式在京成功舉辦
    素食環保文化的倡導者及踐行者王子兒主持本次活動本次啟動儀式由素食環保文化的倡導者及踐行者王子兒主持。北京福慧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安迪女士致辭活動期間,首先由北京福慧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安迪致辭,並介紹「中華素食環保文化工程」緣起:隨著經濟的發展,食品安全問題、環境汙染問題愈演愈烈,甚至已經開始威脅人類的健康生存。
  • 青島素食餐廳,跟隨素食者,開啟健康養生新體驗
    當健康的生活離我們越來越遠,當全球變暖成為耳熟能詳的話題,健康素食,低碳環保,逐漸成為大家追求的生活方式,孔夫子提倡「不時不食」,在齊魯大地的飲食風華中,根據二十四節氣的更迭,選擇烹飪的食材,也是現在倡議的一種健康飲食方式。
  • 新素食運動:誰的拯救?
    新素食者正在用各自的方式去影響身邊的人,北京有一個「別吃朋友」的素食團體,他們定期舉辦倡導素食、拒用熊膽、拒絕皮草、關愛城市動物等演唱會,收入捐贈給所需動物保護團體;有一些人開辦素食餐館,以餐館作為宣傳環保理念的陣地;還有些人在網上寫博客寫素食菜譜,推廣素食……隨著素食者隊伍的不斷發展,素食運動在全球蓬勃發展。
  • 素食新說:新素食者 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有勇有謀
    (圖片來源:資料圖)  隨著素食運動在全球蓬勃發展,那些面有菜色、營養不良的素食者早已過時,取而代之的是新生代的素食者,他們或是健康潮人,或是動物保護者,又或是環保主義者。在中國,大學生、白領和年輕知識分子成為新生代素食者的主力軍,他們崇尚健康餐,拒絕含有防腐劑、基因改造、人造色素等一切人工合成物,代表著一種嶄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和高品位的人生追求。
  • 素食新說:怎麼證明人是素食動物?
    對於素食的另一種爭論,在於人類是「素食動物」還是「雜(肉)食動物」? 其實,這本來是一個科學的問題,而且應該早有定論,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人類肯定是素食動物。這是從人體的生理結構,與各種動物的生理結構作比較之後,所得出的結果。這些研究可多了!不想在這裡贅述。
  • 五臺山素食 打造素食新體驗
    素食是一種健康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倡導與大自然和諧相融的文化,從古至今很多名人雅士都選擇吃素,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中國的素食文化離不開佛教文化的滋養,素食雖不等於素齋,但是素齋卻是素食的精髓展現。原始佛教並沒有規定僧人吃素,所以今天的南傳佛教、藏傳佛教的僧人以及北傳中的日本僧人都允許吃肉食。
  • 甘肅蘭州現免費素食互助餐廳 倡導環保健康素食觀念
    【解說】日前,甘肅蘭州五泉廣場的一家素食互助餐廳引發關注,這裡每天都有上百名老人排隊免費用餐。該餐廳是一家公益、非盈利性的免費互助素食餐廳,餐廳主要由各行各業的志願者一起加入,餐廳的運營資金及米麵油菜等食材也都是愛心人士捐獻。
  • 舌尖上的素食-誠徵深圳素食館特色素食
    」-誠徵深圳素食館「特色素食」素食明星結善緣 金虹汝邀您聯手弘揚素食 餐桌放生香港慈善藝人金虹汝策劃發起的全球首屆素食環保音樂節暨素之星電視頒獎感恩盛典啟動儀式將於本月21日在深圳大梅沙東部華僑城天麓別墅區舉辦,宗旨以倡導健康素食、推動素食產業、促進綠色環保、引領素食文化,更以音樂弘揚素食文化,餐桌放生功德無量, 創造一個綠色、健康、和諧的世界為己任。
  • 素食新說:素食為何是「情志養生」?
    素食是一種情志養生(圖片來源:華人佛教) 好些人吃素的原因是為了身體健康,我認為,吃素雖然對身體有很多益處,但是它的益處最厲害的地方不是對「腸胃」、「營養」有幫助,而是一種「情志養生「素」本身就是「白色」的意思,也指潔淨,素食一方面是指食物本身是簡單潔淨的,而更重要的是,素食吃下去人體之後,也讓人體潔淨、內心清淨。素食是相對於「葷食」。屬於葷的食物,除了是肉類以外,更包括了五辛,即蔥蒜韭菜之類,為何這些屬於植物的東西也叫葷菜?所謂「五辛令人煩」,就是說吃了蔥蒜這些食物,會讓人煩惱不斷,所以這些屬於「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