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活明白的人,在這4件事上往往都很慫,越慫反而越有前途

2020-12-17 優創視角

在學車時,聽過一個特有意思的說法:開車大膽的,基本都是新司機;超過5年以上的老司機,都是要多慫就有多慫。

當時聽起來覺得這是扯淡,怎麼可能越開越慫呢?

車開得越多經驗越豐富,那應該是越大膽才對啊!

但是,現在自己開了5、6年的車了,感覺教練說得是真的對!

因為我現在基本已經是個慫人了,能不加速的儘量不加速。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變?

說白了,就是因為事故見多了,心裡越來越明白開車的危險性了,自然就越來越慫了。

其實這個道理在職場中也是一樣的,那些在職場上膽大妄為的,往往都是進入職場不久的,而那些在職場待了多年的呢?基本都是要多慫有多慫。

這倒不是因為他們是個慫人,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剛」,什麼時候更適合「慫」起來。

真正活明白的人,在這4件事上往往都很慫,越慫反而越有前途。

一、在幫助別人時很慫

前段時間《三十而已》非常火,其中的鐘曉琴是一個典型的老好人,無論是列印文件還是倒咖啡,她都熱心上前幫助。

說實話,這實在不像是一個工作多年的職場人表現。

因為工作幾年後,大家就會明白:幫這種忙毫無意義,既不能討好別人,又無法提升自己的能力,不過是浪費時間的自欺欺人罷了!

真正聰明的人,在面對別人的求助時,往往是比較慫的。

甚至,他們寧可承諾自己能力不行,也不願意輕易伸出援手。

為什麼呢?

因為幫忙很容易變成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幫好了頂多換來一句謝謝,但沒幫好,人家就得記恨上你了!

所以啊,他們在面對救助時是非常慫的,太簡單的忙,他們會拒絕;而超出能力範圍的忙,他們也會拒絕。

二、面對負面情緒時很慫

杜月笙說:「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末等人,沒本事,大脾氣。」

這話是什麼意思?是不是說大人物都沒有脾氣?難道他們都是機器人?

並不是,只不過越是有本事的人,越不喜歡發脾氣罷了!

那為什麼他們不喜歡發脾氣呢?

因為人在生氣發脾氣的時候,血液會迅速湧向大腦,導致大腦氧氣減少,思考能力下降、智商下降!

這時候,人是最容易犯錯的。

可能是說出一些傷人的話、也可能是做出一些無可挽回的事,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活明白了的人太知道負面情緒的危害了,所以他們不願意冒這個險!

他們在面對負面情緒時往往會很慫,這是為了保護自己,更是為了保護別人。

三、在面對不懂的東西時很慫

俗話說:「一桶水不響,半桶水晃蕩」。

意思是說,有真才實學的人,往往不愛顯擺,很實在、很安靜;而半桶水呢,則總是晃蕩個不停,生怕別人不知道他一樣。

這個道理在職場中也是一樣,越是沒什麼能力的人,越喜歡跟人吹噓自己有多厲害;越是有真才實學的人,反而越是低調、認慫。

為什麼兩者態度差距如此之大?

因為前者想通過偽裝獲得沒用的讚美;而後者想通過認慫獲得真實的進步。

所以,在職場中有時候會看到這種現象:新員工學到了一點東西就開始指手畫腳,說這個不對、那個不行,要是換自己來做的話,早就怎麼怎麼樣了。

越是聰明的人,反而低調謙和,謙虛地向別人討教這個事要怎麼弄,那個事要怎麼辦,好像他們才是剛進入職場一樣。

四、面對別人的誇讚時表現很慫

有個老江湖告訴我,看一個人城府深不深很簡單,就是看他怎麼看待別人的誇獎就行了!

一個人如果經常把別人的誇讚掛在嘴邊,說明這個人對自我的認知並不清晰,是一個很容易被影響、被欺騙的人;

而反之,如果一個人面對別人的讚美時還可以做到無事發生,則表示此人經歷過很多事情,有明辨是否的能力,不容易被騙。

每個人都喜歡聽讚美的好話,因為這些話聽起來讓人心情愉悅、非常舒服。

但是,誇讚的話聽一聽也就算了,如果把他當真的話,那就顯得有點呆笨了。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不要對那些要求你以誠相待的人掉以輕心,因為他們很可能就是想從你那裡撈到一筆好處。」

在誇讚這件事情上也是如此,別人誇讚你往往不是因為你真的有多優秀,而是通過誇讚,他可以從中獲得利益罷了!

聰明人在被誇贊時,往往是聽一聽就行了,基本不會當真。

因為他們明白,誇讚是比批評更危險的東西,因為很多時候毀掉一個人的,往往就是吹捧與奉承。

經歷事情越多的人,往往對人性的認知就真深刻。

因此,他們在面對很多事情時都會有跟常人不太一樣的反應,甚至大多數時候,都會表現出很慫的樣子。

這當然不是因為他們性格懦弱或者是膽子小,而是因為他們知道,「慫」並不會損失什麼,但卻可以更好的解決問題。

本文來自投稿,作者:大汪

相關焦點

  • 越沒錢的人,越喜歡在這3件事上「窮大方」,反而越來越窮,很準
    越沒錢的人,越喜歡在這3件事上「窮大方」,反而越來越窮,很準窮人為什麼會是窮人,而成為不了富人呢?無非就是因為他們的思維有問題。該花錢的地方不捨得花,不該花錢的地方卻大手大腳,絲毫不動節約。錢生錢才是最快的賺錢方式,等有了錢,又可以做更大的生意,交更多的朋友,做長遠的打算。這就是富人最基礎的一個循環鏈,十分合理,只要運營得當,未來根本不愁錢花。反觀那些越沒錢的人,越喜歡在這3件事上「窮大方」,反而只會越來越窮。自以為很有面子,實際上特別低級。真的很準,別不信。
  • 40歲中年女人的「慫」,是從這件事上開始的
    海清在《小歡喜》中飾演一個中年婦女,有一個高考在即的兒子,不服管教,老公又失業在家。在職場上被同事暗地裡嘲諷,說她是有家有孩子,什麼都搞不定的家庭婦女。 家庭和職場同時硝煙四起,兒子成績一塌糊塗,整天整些讓她跳腳的事。自己又從副總監變成小助理,她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為了家庭又不得不妥協。
  • 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把時間浪費在這4件事上,活得越精彩
    有人說,你把時間花在哪裡,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層次高的人,往往都能把控好自己的時間。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在這四件事情上浪費時間。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用心經營自己的生活,你會活得比明星八卦更精彩。明天會如何,誰都不能預料,珍惜該珍惜的人和事,捨棄該捨棄的人和事。真正厲害的人懂得適可而止,不會將時間過多地浪費在八卦別人的身上。
  • 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會做這3件事,越能交好運,人生越順利
    一個人的智慧往往體現在他的言行中。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會做這3件事,人生越順利。1越是有智慧的人,越喜歡讓利與人,自己吃虧。有一次,主持人採訪郭德綱:活得明白是需要時間的嗎?他說:「不需要時間,需要的是經歷。3歲經歷一件事就明白了,活到95歲還沒經歷還是不明白。所以吃虧要趁早,活得一帆風順不是好事。」萬事都有兩面性,吃虧,有時候也是一種成長。
  • 越窮的人,往往在這3件事上越「小氣」,很準,希望你沒中
    越窮的人,往往在這3件事上越「小氣」,很準,希望你沒中富人和窮人之間有著非常大的財富差距,想必很多朋友應該也清楚。其實,除了表面能夠看到的之外,還有一些不被人所關注,那就是他們的特質,或者說是生活習慣。
  • 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把時間花在這3件事上
    而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把時間花在這3件事上。層次越低的人,越愛面子有人說,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懂事了。當你還停留在喝酒、吹牛,只愛面子的時候,說明這輩子也僅限於此。《一代宗師》裡有這樣一句話: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裡子,而只有裡子,才能贏得真正的面子。把面子留給別人,把路留給自己,才是最好的人生。
  • 心理學:一個人越沒前途,越有這五種表現,你有嗎?
    一個人越是沒前途,越墮落,越喜歡做這五件事,看下你有嗎?希望我們每個人更好警醒自己,成為最好的自己:1、好高騖遠:大事不敢幹,小事不幹越墮落的人,總是喜歡好高騖遠,大事不敢幹,但是對身邊小事又不屑幹,殊不知這是成長大忌。
  • 心理學:男人動情後的顯著特徵,那就是「變慫」
    母親和父親結婚的時候家庭條件並不好,可是母親從來沒有抱怨過,反而省吃儉用過日子。一個家庭,可以說完全靠著母親撐著,也許愛一個人就是無怨無悔吧。有一次,父親可以喝醉了酒,父親和母親說自己自己不想工作了,覺得太累了。那個月他們沒有給母親自己的工資,而是把自己的錢都拿去喝酒了。
  • 任正非:越摳門的人,越會在2件事上大方,窮人長嘆:知道的太晚
    俗話說,越窮越大方,越富越小氣。越是富有的人,越是「摳門」,而一些沒錢的人,反而卻越大方,這是為什麼呢?實際上,窮人和富人的差別不僅體現在物質方面,還在於眼界和思維的不同,這兩點才是富人和窮人的本質區別。正如華為董事長任正非所說:越窮的人,思維越是被局限,分不清事情的輕重,在不值得的事情上浪費時間,尤其會在這兩件事上「窮大方」。
  • 阿五談心:性格太慫被人說包子怎麼辦?教你4招讓你「剛」起來!
    「慫」雖然不是啥過分的罵人的話,但是也是幾乎人人都不願意聽到自己被這樣形容,慫經常就是指一個人太軟弱好欺負,就算遭遇了不公平的對待也不知道反抗或者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反抗,也就是俗話說的打掉了牙往肚子裡咽,很多人也為自己這樣的性格所感到苦惱,今天阿五就來教你
  • 慫人從心拆解慫字
    亦或是沒有最慫,只有更慫更合適,自我調侃自我嘲諷。一到晚上就進入不了深度睡眠,一到白天又早醒不了,沒有良好的生物鐘,沒有健康的作息,一切都亂糟糟的懶慵慵的。早上睡到自然醒,接了幾個電話,想想近來也沒什麼事,約了朋友逛逛賽格吃了個咪咕香鍋,吃飽喝足瞎溜達。
  • 經略:加泰隆尼亞的「慫」有何國際法意
    然而失敗的根本原因,首先還不是所謂西班牙憲法和國際法上的規範原因,而是實際的政治現實,其中最關鍵的即加泰隆尼亞的政治決心和勇氣,具體而言,就是加泰隆尼亞太「慫」! 掌聲停止後,他才宣布說暫時不獨立(「暫時不獨立」這個說法本身就很有意思,其內在的矛盾讓人回味無窮),這讓民眾的心情一下子從山巔跌落到谷底。所以媒體戲謔道,加泰隆尼亞「獨立」了8秒鐘。[1](慫×2)
  • 阿花花醬慫?迪麗熱巴表妹出道?飼養員背叛?
    阿花花醬慫?迪麗熱巴表妹出道?飼養員背叛?時間:2019-09-08 09: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Abbily撞臉潘南奎?阿花花醬慫?迪麗熱巴表妹出道?飼養員背叛? 越整越女性化的Abbily,網友現在越看他覺得越像潘南奎,甚至有點分不清兩人了,難道Abbily是照著潘南奎整的?
  • 富人定律:越富有的人,越愛幹這3件事
    富人們也正是明白了這些,雖然也因為工作的繁忙而沒有時間去照顧自己的身體,但是他們始終都是把身體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他們或許也和你一樣,每天忙到很晚,但是他們也會額外的抽出時間來搞身體鍛鍊;如果沒有時間去專門的鍛鍊身體,他們就會去進行食療,買一些滋補的東西好好的養好自己的身體。他們知道,有太多的人因為工作早早地把身體透支了,落下了很多臭毛病。
  • 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扔掉了這三樣東西,越活越輕鬆
    真正的聰明人,早已悄悄扔掉「這三樣東西」,若不扔必受其累。心中的執著和怨恨。曾看過一句話:「心就像一個口袋,什麼都不裝時,叫心靈;只裝一點時,叫心眼;裝得多了,叫心機;裝得太多,就叫心事。」除了物質上的刪繁就簡,內心的清減也至關重要。減去心中負累,心就寬了。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為人生做減法。「學會給內心做減法,趕走爛人爛事給我們留下的傷,才能撥得雲開見月明。」
  • 窩裡橫外邊慫,孩子的兩面派性格,家長做過這3件事要負全責
    性格親和的孩子家長會擔心他在外面受委屈,性格過分霸道的孩子家長會擔心他惹禍,但比這兩者都要讓家長煩心的,就是「窩裡橫,外面慫」的兩面派性格。孩子的兩面派性格自然也是家長某些不知不覺間錯誤引導的結果,尤其是做過這3件事的家長,要為孩子的「窩裡橫外面慫」負全責。
  • 為什麼鄧紫棋在《中國新說唱2》表現這麼「慫」?
    為什麼這麼說,可以從她在節目中的「慫」的表現可以看出來。第一「慫」:緊張在面對近300位的選手中,鄧紫棋手上只有30條象徵著從海選中晉級的金鍊子,她必須在聽完選手說唱後,根據自己的判斷,決定是否把這條金鍊子給選手。
  • 阿花花醬慫?迪麗熱巴表妹出道?飼養員背叛
    Abbily撞臉潘南奎越整越女性化的Abbily,網友現在越看他覺得越像潘南奎,甚至有點分不清兩人了,難道Abbily是照著潘南奎整的?都說Abbily不整比整了好看,但奈何Abbily自身認識不到,沒整之前還挺好看的,臉也很自然。現在整了反倒成了網紅臉,現在又撞臉潘南奎,沒了個人特色。並且腦子也開始往潘南奎方面長,拍的有些視頻完全無釐頭,包被偷了反而要先來段舞蹈???
  • 陽臺黨聊多肉控養:你慫還是它慫?
    其實再小的孩子也懂得試探大人的底線,那是主導權之爭,它決定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走向。人和多肉之間的較量也如出一轍,面對老生常談的難題:多肉徒長怎麼辦?大神們會說控養唄!你多曬曬它,不給它水喝,餓著它。結果是它美給你看,還是死給你看?究竟是你先慫還是它先慫?我的答案是我先。
  • 舒服的人生,往往藏在這3件事裡,越早去做,越容易活得舒服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過得舒服,活得輕鬆。實際上,得償所願者只是少數人。原因在於大多數人懂得如何過去做,卻做不到。舒服的人生,往往藏在這3件事裡。1不活在別人的眼裡,學會取悅自己。可我們卻不明白,任何的感情都不是靠討好來維繫的,人活一世,也無需活給別人看,也無需刻意去迎合任何人。你越遷就,就會越容易沒了自我;你越討好,關係就會越脆弱。正如太宰治說過的一句話:「我討好了所有人,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