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開心果等堅果類食品
深受大家的喜愛和市場的追捧
但今天要說一件
「細思極恐」的事情
日前
警方抓獲一個特大堅果走私團夥
該團夥走私堅果幾萬噸、案值幾十億
難道我們平時吃的堅果是…?!
「神秘」工廠引懷疑
警方順藤摸瓜
不久前,江門海關緝私人員接到一條群眾舉報,稱一家工廠有走私堅果的嫌疑。運用堅果源材料的貨車經常在深夜進出該廠進行卸貨。
接到舉報後,海關緝私人員立馬展開偵查,發現這家工廠長期處於關門狀態,顯得很「神秘」。
為了不驚動對方,海關緝私人員調取了這個工廠的進出口數據和銷售數據。
立馬發現了其中的異常現象,就是該廠的進口數量遠遠低於銷售數量。
這就帶來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其中有大量堅果是來源不明的!
中越邊境走私
換裝國產品牌
之後,緝私人員把調查的重點放在了貨車上,排查這些車輛到底是經過哪些卡口,哪些地點,最終有了重大發現!
中越邊境一個走私團夥逐漸浮出水面!
他們利用邊民互市貿易、通過非設關地偷運等方式將全球收集來的腰果從中越邊境走私到境內後,立即更換成沒有任何標識的中性包裝。
並在中越邊境附近進行二次換裝,偽裝成本地產堅果,再運輸到國內多家堅果生產企業生產成各種品牌堅果,銷售到全國各地。
收網行動展開
粵桂滇多地犯罪嫌疑人被抓
緝私人員在掌握大量證據後,立馬展開收網行動。
當天凌晨,緝私人員,在廣東江門、深圳、廣西憑祥、雲南昆明等地同步進行抓捕行動!
一舉將12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現場查扣各類堅果294.39噸,初步估計案值達4.3億元。
走私規模遠超估計
發現大批雲南產碧根果標識的堅果
讓大家震驚的是,這起案件的走私規模遠遠超過當初的估計。
在雲南,緝私人員還發現了大批標註為雲南產碧根果標識的堅果。
通過對涉案團夥近5年的相關帳冊信息進行細緻梳理後,緝私人員發現,涉案團夥不僅走私手法多、時間跨度大,而且走私利潤還很大。
在利益的驅使下,涉案團夥採取多種手段,長期在中越邊境從事走私活動,經過偵查取證,該團夥通過非涉關地偷運的方式走私各種堅果達8.03萬噸,案值高達37.33億元。
全國最大一起堅果走私案
部分來自疫區、黃麴黴素超標
據介紹,走私違法活動差不多持續了有4年多的時間,涉案的貨物種類達六七種,目前是全國海關查獲的最大一起堅果走私案。
走私堅果不僅偷逃大量稅款,還對國內堅果市場帶來嚴重衝擊,同時未經檢驗檢疫的堅果質量令人堪憂。
更可怕的是,走私團夥為了謀取利益,從世界各地廉價收購各種堅果,甚至有一部分來自疫區國家。個別走私和銷售環節還存在將發黴堅果簡單處理後繼續售賣的情況。
通過對查扣的294.39噸現貨進行抽樣檢測發現,有近50噸堅果的黃麴黴素超標,這些堅果外觀看似與普通堅果無異,但很難用肉眼進行鑑別,一旦流入市場將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國內市場存在大量走私堅果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堅果消費始終保持15%以上的年復增長率,市場規模已經從2005年的100多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300多億元,市場潛力巨大,然而,逐年遞增的國內消費數量與正規進口堅果的數量卻形成了較大反差,說明國內市場存在大量走私堅果。
據了解,我國海關緝私部門近年來持續開展了打擊走私大米、堅果、調味品等農產品的專項打擊行動,2017年以來共立案偵辦各類農產品走私案1438起,案值高達326.3億元,有效規範了行業市場,對走私分子形成了強有力的震懾作用。
來源:央視財經
編輯: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