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6日電 (鄒立楊 楊尚威)記者16日從龍馬潭區委宣傳部獲悉,借著產業扶貧的東風,四川省瀘州市龍馬潭區金龍鎮曹壩村於2016年規劃建設水果產業園,通過專合社帶動農戶發展水果種植,進而實現了整村脫貧。如今,當年種下的春見耙耙柑迎來了第一年大面積掛果,近幾天,黃橙橙的果子掛滿枝頭,等待著果農們的採摘。
耙耙柑喜獲豐收。
在金龍鎮曹壩村內靠近坡地的一片果園裡,舉目望去黃橙橙的春見耙耙柑掛滿枝頭,一個個比成年人拳頭更大的果實,硬生生的把果樹壓彎了腰,豐收場面甚是喜人。果農範世福滿臉堆笑,正忙為前來購買的顧客採摘耙耙柑。免費品嘗、現場稱重、現摘現賣,加上柔嫩甘甜、入口化渣的優良口感,今年,曹壩村的耙耙柑已吸引了不少客人專程前來購買。
「這個果子個頭大,好看又好吃,不管是買來自己吃還是送給親戚朋友都很安逸。」瀘州市民曾紅強談到,「聽到說這個地方的耙耙柑安逸,我都專門過來買,這不馬上過年了嘛,買些大果子放在家頭,多喜慶嘛。」
「這個地方的耙耙柑好吃,價格也比外面賣的要便宜。」市民唐遠蓮談到,「果樹些都比較矮,把小孩子帶來讓他自己摘果子,體驗下也比較有意思。」
果農範世福家的耙耙柑今年長勢較好,保守估計畝產能達到2000多斤,按今年的市場價計算,每畝收入都能上萬元。看著自家近8畝的耙耙柑喜獲豐收,範世福想想都覺得高興。
「我手裡這個果子大概1斤半以上,按照市場價算,這一個果子就差不多值10多塊錢,你說我咋個不高興嘛。」範世福舉著手裡剛剛摘下的春見大果笑到。
經過三年多的規劃和培育,曹壩村形成了「春見耙耙柑——枇杷——翠冠梨」共同組成水果產業核心區,園區成立3個專業協會幫助解決技術、培訓和生產銷售等瓶頸問題,目前水果產業項目包裝和商標註冊正待審批之中,全村已初步形成了多元發展的特色水果產業優勢。當年的脫貧產業已逐步發展成為了全村群眾的致富產業。
據了解,金龍鎮曹壩村共種植春見耙耙柑240餘畝,今年預計收成能達到20萬斤,產值120萬元,能帶動種植戶每戶增收1萬餘元。
「我們的水果種植園區內種植春見的農戶有100戶,結合目前的市場價格,按照預估產量,今年能讓種植戶戶均增收1.2萬元。」金龍鎮曹壩村第一書記呂煌斌談到,「目前我們曹壩村的特色水果產業已經發展起來並形成了規模,而我們也將會借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中,把我們村發展成產業興旺村,帶領我們全村老百姓奔向小康生活。」(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繫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採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