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體育4月13日訊 先說個故事吧,王楠接到了一封球迷來信。打開信封,裡面裡篇題為《十年》的文章,厚厚的、很壓手。用了半天時間,王楠仔細地看完了那篇長文。跟著其中描述的一幕幕場景,她又一次回顧了自己曾經走過的那條鮮花與荊棘並存的路。有時哭,有時笑,有時候恍然大悟——原來當年是這樣。王楠感到這位球迷甚至比自己還要了解自己。她不能不被深深地感動。甚至連他的筆跡也那樣熟悉,像極了多年前的一位「楠迷」——而那時,在國家隊,王楠還是一隻並不起眼的「醜小鴨」。
此後不久,王楠參加了由「楠忘王楠」網站組織的網上對話。長信的作者突然出現在眼前的顯示屏上。「還記得我嗎?10年前,我就給你寫過信。」王楠明白了,那熟悉的筆跡確是出自一人之手。」是啊。10年來,我和很多楠迷們一直在關注你,和你一起享受勝利的喜悅,體驗失敗的痛苦。」
斷盡煩惱絲
在丟掉雅典奧運會女單桂冠之後,許多都覺得王楠變了。對於一位王者來說,也許沒有什麼比丟掉王冠更難過的事了。王楠也曾痛苦。剛剛輸掉比賽的時候,她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千萬不能在這麼多人面前落淚。她忍著。回到駐地,蔡振華關心地問:「你沒事吧?」淚水已經在眼圈中打轉,她還是笑著說「沒事。」隨後的隊會上,眼淚抑制不住地就要奪眶而出。王楠起身從冰櫃中拿了兩聽凝著白霜的可樂,重重壓在臉上淚水混合著冰水,在可樂聽背後悄悄滑落。
如果沒有釜山亞運會失利在先,王楠覺得自己恐怕很難挺過雅典這一關。儘管她也感到特別遺憾。多年來,她從來沒有為一個比賽付出過這麼多。她曾經想用這屆奧運會去證明自己。她想要給自己的運動生涯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奧運會前的封閉訓練中,以前從不加練的王楠主動向教練提出,要在正課之後開個小灶。王楠從來沒有練得這麼苦,摸了那麼多年球拍的左手。竟然磨出好幾個水泡。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努力都可以獲得對等的回報。在雅典,失意不可避免地寫在了王楠臉上。如果是從前,她只會委屈,還有不服。但如今的王楠卻明白,後悔並不能改變現實。只有用最短的時間忘掉內心深處的傷病。畢竟,生活還要繼續。
打完奧運會,她幾乎馬不停蹄地接連參加了女子世界盃和國際乒聯巡迴賽總決賽。如果說,在世界盃上她還只是在重複昨天的故事,那麼,總決賽上出現的則已經是一個全新的王楠。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在奧運會前,我覺得自己就像是個靶子,所有的壓力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輸球,不但別人不能接受,就連自己也不敢想像。現在的我,卻一下找回了10年前打球的那種狀態——輸了無所謂,贏了很高興。」
以這樣一種心態出徵總決賽的她,又一次扮演了張怡寧「剋星」的角色。儘管,隨後又被更年輕的郭躍擊敗,但無可置換她已經再次確認了自己不可動搖的地位。
於是,媒體一片歡呼:王楠變了。王楠卻說:「沒變。變的只是髮型。」但她還是變了——所有的煩惱都和曾經的長髮一起隨風逝去。
弦外已無音
從雅典回國後,總有人讓王楠或張恰寧評價對方。不管情不情願,有意無意之間,每時每事,人們都在將兩人暗暗打量比較。對於這樣的問題,不論是王楠還是張怡寧,往往都用微笑和沉默回應。她們都很清楚,不管怎麼回答,都會被敏感的媒體聽出「弦外之音」。
其實,王楠本人也不能不敏感。即便是家人和朋友不經意間自出的一兩句話,也會觸動她內心深處一根情緒的弦。
王楠和張怡寧曾經是那麼親密的一對朋友。很多人都記得,1999年,兩人第一次世乒賽決賽中激烈碰撞後的場景新聞發布會上,張怡寧掛滿淚珠地笑著,王楠則像個大姐姐似的輕聲安慰。然後,兩人手拉著手去冷飲店大吃冰淇淋。
無論在哪支球隊「一號」和「二號」的關係大都微妙。不管多大度,面對步步緊逼的對手,誰也不可能毫無「戒心」。王楠和張怡寧也不例外。幾年來,這對好姐妹在親密之中也難免夾雜著一些「相煎」的無奈。這一切,在王楠離開乒壇之前也許並不會改變。但在兩人心目中,對方都始終佔據著一個不僅僅是對手的重要位置。
是王楠、張怡寧還是張怡寧、王楠對於媒體來說,這也許是一個不能忽略的焦點。然而,對於現在的王楠來說,這其實並不重要「我們兩人之間的競爭確實是存在的。但究竟是張王是王張,我想自己和張怡寧都不會十分在意。在她拿了奧運會冠軍之後,我覺得我們反而更接近了。我相信,理解是因為有更多的相同經歷。」
除了張恰寧之外,人們為王楠設置的另一個坐標是她的前輩鄧亞萍。尤其是在王楠奪得17個世界冠軍後,她何時能超越鄧亞萍18個世界冠軍的「中國紀錄」更成了人們猜測的謎題。
對此,王楠並不十分看重。她反問道:「我究竟拿了多少個冠軍?16個還是17個?其實我根本記不清楚,也都是別人告訴我的。10年前,我只想著能拿一次世界冠軍就行了。可一旦拿到了,就又想一所有的金牌。至於能不能超過鄧亞萍的記錄,我並不在意。重要的是,打好眼前的每一場比賽。」
不管王楠是否情願,人們始終都會將她和其他人進行比較。不管她是否感覺疲憊,只要在這個舞臺上,她就像穿著那隻傳說中的紅舞鞋,必須不停地旋轉跳躍。
去留終有情
球場上的徵戰,讓王楠不能不留戀家的溫暖。今年春節,好容易有了假期的王楠一心惦記著撫順的家。按照女兒的要求,父親早備好了一大堆花炮,就等著心愛的楠楠回來。
王楠渴望著一個溫馨的假期:吃媽媽做的可口的飯菜,睡長長的懶覺,躺在床上沒完沒了地吃著零食,甚至是隨時趴在地上,給最心愛的小侄子當「戰馬」。當然,也免不了聽幾句媽媽的嘮叨:「也老大不小了,別光想著打球,也該考慮結婚的事了。」
對於一個27歲的女孩來說,終身大事當然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王楠笑著說:「桌球畢竟不可能打一輩子。以我現在的年紀,沒有男朋友反倒不正常了。」但在承認心中己有一個他之後,她卻微笑著拒絕了其他的問題。
我們或許只能從王楠所說的標準之中去猜測這位「白馬王子」的形象:有事業心、有責任感,對家人真心。最重要的是,兩人之間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不過,對於另外一個敏感問題「退役」王楠卻絲毫也不避諱:「我眼前的任務就是打好上海世乒賽和全運會,把今年的事情做好。對這之後的事情,我自己也很難確定。當然,退役是一種必然。每個人的生活也都會隨時面臨改變。我已經做好了準備。」
儘管對今後的生活還沒有更多的規劃,但王楠卻已經開始憧憬未來的學生生涯。雖然到目前為止,她只去了清華三次,而且只是辦好了手續,還沒有上過一次課,但在校園中,她卻找到了一種特別的感覺。「走進學校,就覺得人完全靜下來了,只覺得自己是個小學生,那裡的每個人都是最棒的,每個人都比我強。」
10年,在人的一生中,是一個不能忽視的長度。10年,在王楠的經歷裡,是無法剝奪的財富。她說:「這10年,我幾乎經歷了一個運動員所能經歷的一切。這10年至少是充實的。」
沒有永不落幕的演出、更沒有永不謝幕的演員。雖然王楠離開的日子似乎還很遙遠,但用10年劃上一個句號,也許並不算過於唐突。離開,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已經發生的一切都不會改變。只希望在那個背影有一天走遠的時候,會想起《十年》這首歌的旋律。
那個歌者輕輕地唱著:「何不在離開的時候,一邊享受,一邊淚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