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需要17571年,宇宙深空究竟有多可怕

2020-12-14 科學新視界

旅行者1號,它不是人類史上最先進的探測器,但它一定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探測器。根據測算,截止到2019年10月23號,旅行者1號已經連續飛越了211億公裡的距離,這使得它成為人類目前為止飛得最遠的探測器。

211億千米有多遙遠,要知道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也只有1.5億千米。但是你可能不會相信,旅行者1號舊沒有飛出太陽系,它依舊處於太陽引力的依統治範圍。那麼按照現在的飛行速度,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還需要多長時間呢?

1977年9月5號,旅行者1號探測器搭乘「泰坦三號E半人馬座火箭」飛天,它攜帶者人類最美好的希望一飛沖天,飛向了茫茫的宇宙深空。從次,旅行者1號離開家鄉,開始了一場不回頭的冒險傳奇之旅。這是一場註定沒有歸途的旅行,一路上只有寒冷與孤獨作伴。截止到2020年,旅行者1號的這場已經持續了43年的孤獨之旅還沒有結束。

43年過去了,200多億公裡的距離,旅行者1號依舊還在太陽系的懷抱裡遨遊。根據測算,我們知道太陽系是一個單恆星系統,光是太陽的質量就佔據了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9%,包括8大行星在內的所有天體的質量加起來只佔了0.14%。

在太陽系內,最核心是太陽,然後就是四顆類地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在火星以外,則是一片巨大的小行星帶,這裡充斥著大量的小行星,我們看到的流星大多來源於此。這片小行星帶將八大行星分割成了四顆巖質類行星和四大氣態行星,旅行者一號飛到這片小行星帶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1978年九月,旅行者1號離開了小行星帶,進入到了四顆氣態行星的統治範圍,它們分別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要知道,100年前,人們對於太陽系的認知只停留八大行星和太陽之間,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提高,觀測手段也在不斷發展,人類終於在海王星以外又發現了大量的天體。這些天體隱藏在太陽系遙遠的邊緣黑暗地區,這裡只有漆黑和寒冷,科學家將這裡命名為柯伊伯帶。在柯伊伯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冥王星,曾經的九大行星之一(後被除名),現在定級為矮行星。

在柯伊伯帶以外,還有一片巨大的雲帶世界,科學家們將之命名為奧爾特雲。這是一個假設出來的球體雲團,它包圍著我們整個太陽系,科學家們認為這裡存在著大量的不活躍彗星,它們距離太陽大約為50000-10000個天文單位,最大半徑能達到1光年。

經過進一步研究,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奧爾特雲形成於約50億年前,其物質的主要來源是形成太陽和行星之後的星雲殘餘,從這樣來看,奧爾特雲或許才是太陽系的真正邊緣。

科學家們認為,太陽系的邊緣不應該從物質分布來看,而是應該通過太陽的引力範圍進行計算。這樣算出來的太陽系半徑約為1-2光年。如果以半徑1光年來計算,旅行者1號以現在的速度飛出太陽系還需要多少年呢?

2011年,NASA公布了一項旅行者1號的飛行數據:旅行者1號在2011年3月9號距離太陽大約116.406個天文單位,其中1個天文單位約為1.5億千米(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旅行者一號的相對速度為17.062千米/秒(折合61452千米/小時),每年大約可以飛行3599個天文單位。

經過簡單計算,1光年大約為63241個天文單位,這樣簡單一算,我們可以發現,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大約需要17571年。

接近1.8萬年,這就是旅行者一號飛出太陽系所需要的時間,要知道人類文明才不過區區數千年,旅行者一號更是只飛行了43年,想要等到它飛出太陽系的那一天真的是遙遙無期。

其實直到今天,我們對於太陽系究竟有多大依舊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畢竟旅行者一號也才飛行了200多億公裡,僅僅只相當於光走了不到23個小時。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是比鄰星,它位於半人馬座,如果一切順利,那麼大約在7.4萬年以後,旅行者1號將會達到比鄰星。

但是遺憾的是,那時候旅行者1號早就壽終正寢了。雖然旅行者1號攜帶了3枚核衰變電池,但是這也僅僅只能保證它持續運行到2025年,一旦電池耗盡,它將徹底與地球與人類失去聯繫。當然,由於慣性,它將按照原來的速度繼續朝著銀河系中心飛行,成為宇宙中最孤獨的流浪者,永不回頭,也無法回頭。

相關焦點

  • 揭秘旅行者一號,飛出太陽系要17571年,2025年電池耗盡
    1977年9月5日,美國宇航局發射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探測器,它就是旅行者一號。截止到2019年10月23日,旅行者一號處於太陽系211億公裡區域的範圍內。旅行者一號是人類發射過最遠的外太陽系探測器,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旅行者一號至今都還沒有飛出太陽系。
  • 旅行者2號:我飛出太陽系了嗎?
    經過41年的飛行,旅行者2號探測器脫離了太陽風的範圍,進入一片人類陌生的太空。  美國東部時間12月10日,在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GU)年度會議上,NASA旅行者號團隊宣布了這一消息。  那麼,旅行者2號飛出太陽系了嗎?2012年,與旅行者2號同年發射的旅行者1號也飛出了日光層。但是對於這兩個探測器是否飛出太陽系,一直有不同看法。這取決於對太陽系邊界的定義。
  • 旅行者1號飛行43年,在太空遇到什麼?究竟有沒有飛出太陽系?
    宇宙在140億年前一次大爆炸中形成,而地球則誕生於46億年前的原始太陽星雲,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員,太陽系又歸屬於宇宙,並且在宇宙中有無數個太陽系般的星系,宇宙如此之大,人類對它的研究可以說微乎及微,目前而言,人類也僅僅只是對太陽系中地球周邊的幾個星球開始探測研究而已,就比如今天所介紹到的旅行者1號,也就是由美國宇航局研發的一艘無人空間探測器
  • 失聯7個月:飛出太陽系的旅行者2號又找到了
    在失去聯繫長達7個月之後,NASA宣布已經與旅行者2號探測器成功重新建立了聯繫。旅行者2號是1977年8月發射升空的,迄今已在茫茫宇宙中飛行了43年,曾先後訪了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018年飛出太陽系,進入真正的星際空間。
  • 這個「神秘能量罩」,導致旅行者1號被迫停止,無法飛出太陽系
    自人類航天技術高速發展以來,讓人類一睹宇宙風光,進入宇宙後讓大家產生了不少天馬行空的想法,但仍有許多問題困擾著人類,即便是科技如此發達了,人類幾十年還是未能飛出太陽系。對此,許多國家紛紛發射探測器進入太陽系,目的是讓探測器走出太陽系,談起探測器,我們不得不提到「旅行者1」,它在太陽系運動的過程中,居然發現了保護罩,對此不得不停下來,這是怎麼回事?
  • 旅行者1號已經飛了222億公裡,它為什麼不會撞上太空中的小行星?
    阿波羅登月是人類航天的巔峰之作人類在成功實施阿波羅登月工程之後,把下一個目標放在飛出太陽系,本來人類非常有信心可以實施載人飛出太陽系,結果發現人類自詡發達的科技相對於太陽系來說實在太落後了,人類雖然登上了月球,但是月球距離地球只有38萬公裡,而如果從地球飛出太陽系的話,路程高達148億公裡,所以人類實施載人飛出太陽系不太現實
  • 太陽系是扁的,旅行者號向上向下飛,不就很快飛出太陽系嗎?
    既然如此,為什麼旅行者1號和2號沒有向黃道面的上方或者下方飛出太陽系,這樣豈不是很快飛出太陽系嗎?雖然太陽系看起來是扁平的,呈現為圓盤狀,各大行星基本上共處一個平面,但太陽系其實根本就不是平的。那麼,為什麼各大行星基本上會共面,但太陽系又不是平的呢?為什麼行星基本上共面?
  • 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了217億公裡,還需要多久才能飛出太陽系?
    1977年,科學家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它們都是一個系列的探測器,都屬於星際探測器,目標就是茫茫的太陽系外,它們在飛出太陽系之前,也會一路探測太陽系的一些星球,尤其是探測太陽系邊緣的情況。同時旅行者號飛船上面還放置了科學家特製的金屬唱片,上面記錄了地球上多種具有代表笥的時間,同時還記載著地球的坐標。
  • 旅行者1號越飛越慢,太陽系深處有什麼力量在阻擋?
    迄今為止,43年前出發的旅行者1號是離開地球飛得最遠的太空飛船。旅行者1號正以17公裡/秒的速度在蛇夫座方向前進,目前距離太陽223億公裡,它發出的信號以光速傳回地球需要將近21小時的時間。旅行者1號飛入太陽系深處,去往前所未知的地方。
  • 旅行者二號這次又「撞牆」了!太陽系真的是一個「牢籠」?
    自1957年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開始,人類終於邁出了探索宇宙的腳步。而1969年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更是讓全人類沸騰起來,人們終於意識到,宇宙其實並不遙遠!1977年9月5日,美國發射了旅行者1號探測器。除了探索太陽系其它行星的環境之外,旅行者1號還肩負著另一個任務:衝向宇宙深處,尋找可以溝通的外星文明!在旅行者1號攜帶了一個銅製鍍金磁碟唱片,還有一個金剛石留聲機針,這個唱片哪怕過了10億年,音質依舊不會有任何差別。這些物品中記錄了人類以及地球的一些信息。
  • 旅行者1號多久能飛出銀河系?
    旅行者1號探測器是美國於1977年發射的無人探測飛船,至今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四十多年,離地球已經超過200億千米的遙遠距離,但是這個距離才剛剛脫離了太陽風的影響距離,還遠遠未到太陽系的邊陲之地——奧爾特雲。
  • 旅行者1號為何不向上快速飛出太陽系,而偏要花費數十年的時間?
    在1977年,NASA向太空中發射了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取名為「旅行者1號」,在過去的42年裡,旅行者1號一直在太陽系中逐一拜訪各個星球,根據資料顯示,在1979年,旅行者1號成功接近木星,並且飛過木星系統。
  • 旅行者號為何始終飛不出太陽系?誰在暗中阻礙人類?它們或已現身
    雖然我們人類進入太空時代僅僅幾十年,但是在這幾十年的時間中,我們對於太空的探索,以及對於宇宙的認知,相對於人類過去幾千年的歷史而言,都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今,我們不再滿足於知道「太陽和月亮究竟是什麼」這樣的問題,而是隨著對太空了解的增加,有了更多新的問題產生。比如宇宙究竟有多大?我們可以看到的宇宙最遠的地方是哪裡?
  • 旅行者一號探測器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將近41年了,那麼它飛出太陽系...
    我們先來了解下旅行者一號旅行者1號(英語:Voyager 1)是由美國宇航局研製的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 [1] 重815千克,於1977年9月5日發射,截止到2015年7月仍然正常運作。它曾到訪過木星及土星,是提供了其衛星高解像清晰照片的第一艘太空飛行器。現時,它是離地球最遠的人造飛行器。
  • 如果宇宙飛船的速度達到最快,飛出太陽系需要花費多長時間?
    我們人類逐漸的走出地球,去探索宇宙,相比對於宇宙來說,我們的地球的確是非常的渺小。宇宙當中有無數的星系,無數的星球,我們的太陽系處在銀河系當中,宇宙當中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有無數個,由此我們也能看得出來,宇宙的龐大了。
  • 太陽系範圍有多大?旅行者一號要2萬年才能飛出去!
    旅行者一、二號均攜帶了粒子探測儀,當探測儀監測到的太陽風粒子急劇降為零,同時宇宙射線大幅增加時,就說明探測器飛出了日球層,比如旅行者二號於2018年11月5日開始進入星際空間,旅行者一號是在2012年5月開始進入星際空間的。
  • 最高時速8.4萬公裡,「新視野號」探測器能夠飛出太陽系嗎?
    不過,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們的探測器主要還是立足於太陽系以內,想飛出太陽系還是有很大的難度。當然,並不是說我們人類就會永遠只能「宅」在太陽系內,只是由於太陽系範圍很大,飛出太陽系需要很長時間。事實上,我們已經有多個探測器飛出了太陽系,其中就有著名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目前這兩個探測器的部分設備還能正常運行,預計還有5年的壽命。
  • 在太陽系邊緣,旅行者2號發現一道「火牆」,是誰在保護地球?
    在太陽系邊緣,旅行者2號發現一道「火牆」,是誰在保護地球?在我們有能力探索宇宙之後,我們知道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太陽也是太陽系當中最為強大的一顆恆星,很多的行星都會受到太陽的影響,而在宇宙當中生存。
  • 旅行者2號行駛178億公裡,遇到高溫火牆阻擋,人類走不出太陽系?
    1977年美國NASA發射旅行者2號,旅行者號攜帶人類期望,成功進入了宇宙中,它的主要目標是向太陽系飛出,飛出太陽系的過程中,先後經歷了木星、土星、天王星等等,受到木星引力的影響,讓它加快太陽系外飛行,如果它在沒有任何動力的情況下,按照太陽系內的引力慣性作用,能成功飛出太陽系,可是它到達太陽系邊緣的時候
  • 旅行者1號!人類首次星際太空飛行開啟,我們的目光不只是太陽系
    業餘愛好者們將該天線獲取到的數據與西班牙馬德裡的深空網絡數據進行對照核實,這似乎是首次有業餘愛好者對旅行者1號進行追蹤。 經低能帶電粒子儀測量證實,2010年12月13日旅行者1號穿過太陽風的徑向外流範圍。科學家們認為,由於星際風對太陽風層的擠壓作用,在徑向外流範圍裡的太陽風會側向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