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京輝《茶館》引風波,如何躲開那些看了想退票的戲?

2020-12-15 北京日報客戶端

上周,導演孟京輝的《茶館》在北京首演,其中一場演出時,有觀眾因為不滿其對《茶館》的解讀,大聲提出質疑,導致演出中斷。最終,這場風波以不滿觀眾中途退場並退票而告終。

觀眾在觀看演出過程中因不滿意而要求退票,這種現象絕無僅有。這和話劇《茶館》的特殊性有關,作為中國當代最重要的戲劇作品之一,北京人藝的《茶館》是許多人對戲劇的啟蒙,它使許多人感受到中國戲劇的魅力,因此演了幾十年,如今仍是一票難求。當你滿懷期待地要看一個眾人推崇的經典,甚至懷著多少帶點朝聖的心理走進藝術殿堂,然而看到的卻是一個完全顛覆了你的印象、難以理解甚至難以接受的先鋒作品時,那落差的確是有點大。

孟京輝版《茶館》首演於2018年烏鎮戲劇節,隨後又前往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波羅的海戲劇節等國際戲劇節演出。這部戲從首演至今,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一直伴隨著爭議。喜歡孟京輝戲劇語言的人,認為這是上好的佳作,不喜歡的人則認為這是在毀經典。但遺憾的是,這種對作品的爭議和不同見解始終停留在小眾的戲劇圈內。此次在北京上演,顯然還有不少人是衝著老舍先生的《茶館》而來,卻沒想到看到的是一個面目全非的孟氏《茶館》,才會引發「退票風波」。

票雖然退了,但對觀眾來說,損失的恐怕不只是晚上的寶貴時間,還有無法通過退票來補償的精神損失。孟京輝的《茶館》也提醒了不少觀眾,觀看演出前還是應該稍做一些功課,以免浪費了金錢和寶貴的時間,又給自己添堵。對希望看到北京人藝《茶館》的觀眾,事先了解一下孟京輝的風格,大概就不至於到了劇場再退場了。現在劇場裡這種「盲看」的觀眾還真是不少,比如有些劇目明顯不適合孩子看,但卻總有家長要到發現劇情少兒不宜的時候,才慌亂地帶孩子退場,既浪費了自己的時間,也影響到了劇場裡其他觀眾。

從另一方面來看,先鋒戲劇雖然小眾,但當你走進大眾市場進行銷售的時候,就應該意識到自己面對的不只是深度戲劇愛好者。儘管你無需讓作品去迎合所有觀眾,但至少應該有充分的提醒,讓觀眾能夠得到更多的信息來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的口味,尤其是這樣對經典進行大幅改編的作品。畢竟,退場的人多了,對演員、導演、觀眾都會有影響。

這次事件也給眾多導演提了個醒,經典是可以改編的,但如何改編仍要深思熟慮。曾有專家表示經典改編,究竟是追求顛覆經典的快感,還是共情經典所蘊含的生命感?恐怕是改編創作者首先要面對的「自我叩問」。當經典變得面目全非,經典中所傳遞的情感,已經無法順暢地傳遞給觀眾,這樣的改編是否還算是成功?戲劇普及不易,導演們也須且行且珍惜,別因為你的「任性撒嬌」,把更多觀眾堵在劇場之外。

相關焦點

  • 話劇《茶館》引起「退票風波」,孟京輝一個人的問題?
    孟京輝導演的舞臺劇《茶館》上周在保利劇院演出時引發了一場「退票風波」,有關「經典作品到底能否如此改編?」話題持續發酵,「觀眾不滿意演出是否可以要求退票」的激烈探討也成為話題焦點。資料圖:話劇《茶館》在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上演出 新華社供圖老舍先生的名作《茶館》自1956年被北京人藝藝術家首演後,成為中國話劇舞臺上久演不衰的舞臺經典。近年來,李六乙、王翀、孟京輝等導演都以各自的方式,對《茶館》進行了大膽改編,為觀眾帶來新的解讀和新的關注。11月8日至13日,由導演孟京輝改編版《茶館》首次來到北京上演。
  • 孟京輝《茶館》慘遭退票 有觀眾喊:對得起老舍嗎
    近日,網上曬出一段視頻,疑似孟京輝話劇《茶館》片段。網友評價該片段為「群魔亂舞」,稱現場有觀眾因此退票。記者就退票一事向北京保利劇院求證,保利劇院拒絕回應。該話劇口碑兩極分化,有網友質疑該話劇打著老舍旗號圈錢,但也有觀眾讚賞它具創新精神。
  • 現代神話學丨對孟京輝《茶館》批判的批判
    所以有關孟京輝《茶館》的「批判的批判」,和我對這部作品的藝術判斷沒有關係。我認為這是中國當代劇場,或者說「後戲劇劇場」實踐在國內的最高成就,但這個判斷與本文的話題無關。「現代神話學」正讓我們能夠脫離「所指」去追尋那些「漂浮的能指」,值得關注的是,一部目前累計也許只有幾千人在劇場親歷過的戲劇演出,是如何製造數十萬乃數百萬流量的爭議聲浪的?
  • 先聽聽昨晚導演孟京輝說了,再進劇場看《茶館》吧
    自從去年烏鎮戲劇節首演以來,無論北京、南京還是杭州場,對孟京輝話劇《茶館》的褒貶之激烈,都快到組隊PK的程度了。要是看完沒人問「今天,你退場了嗎?」就跟《茶館》這齣戲還沒有結束似的。中途離場的觀眾比任何時候都走得理直氣壯,這是經典老舍迷們最後的倔強。就連「王利發」在臺上都這麼說——「我都沒演明白呢,你敢說自己看明白了?」
  • 孟京輝版《茶館》:經典重塑,如何與今天對話
    孟京輝版《茶館》有人回味無窮有人中途離場  經典重塑,如何與今天對話  第六屆烏鎮戲劇節的開幕大戲是孟京輝「重塑」的老舍經典《茶館》,這部經典被孟京輝用極其當代的方式解構演繹,讓觀眾捲入了一場當代美學風暴。
  • 孟京輝改編《茶館》引爭議,經典能否有多樣化表達?|周末談
    近日,孟京輝版《茶館》在北京完成了首輪演出,但現場觀眾的評價褒貶不一,陷入爭議。老舍先生《茶館》的每一次改編都會成為觀眾關注的焦點,觀眾看《茶館》,也在自1958年北京人藝首演開始,在61年間逐漸變得不再是一次普通觀劇,它更像是一個儀式、一種標識、一次狂歡,這麼一出經典劇目,除了人藝之外,還能不能有更多樣化的表達?
  • 一人分飾多角、多人飾一角,孟京輝版《茶館》為何要模糊角色身份
    2019年11月,孟京輝版《茶館》在北京保利劇院上演,此前這部戲已經作為2018年烏鎮戲劇節開幕大戲和73年來首部入圍法國「阿維尼翁IN戲劇節」演出的中國大陸作品與國內外觀眾見面了,但在孟京輝與《茶館》共同的故鄉北京,這齣戲遭遇了少有的「退票」風波。
  • ...新版《茶館》:孟京輝排演常常「迷路」,文章「挑大梁」飾演王利發
    孟京輝、《茶館》,這兩個詞的組合吸引了不少人,熟悉孟京輝和熟悉《茶館》的人大概都想知道這個組合會呈現出一個什麼作品。可以說,看這齣戲既要熟悉《茶館》、了解老舍,還得能夠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才能領略到孟京輝所指。在他眼裡《茶館》的關鍵詞是:壓迫、飢餓、自由、友誼、時間、死亡。
  • 孟京輝:老舍看我這版《茶館》會高興
    《茶館》劇照。孟京輝戲劇工作室供圖  新京報:《茶館》回北京後爭議聲又起,你怎麼看?  孟京輝:以往很多觀眾看待一部作品講究原汁原味,其實沒有原汁原味這個概念,相信老舍先生寫這個劇本時,在他所處的時代也要面臨著各種可能性。《茶館》這部作品是一個多稜的水晶,你能從不同的方面看到它所折射出的光彩,可以從社會學、經濟學解讀,蘊含著巨大能量。
  • 孟京輝版《茶館》要對世界說什麼?
    孟京輝版《茶館》走向世界倒計時2天再過2天,孟京輝版《茶館》將登上法國阿維尼翁IN戲劇節的舞臺,這是阿維尼翁IN戲劇節73年歷史上,首部中國大陸劇目入圍!這是《茶館》的驕傲,也是中國戲劇的榮耀。當地時間7月8日11時,孟京輝導演第一個亮相阿維尼翁IN戲劇節官方記者會,解讀《茶館》中的先鋒元素和哲學思辨。問:為什麼選擇排演這部50年代的經典作品《茶館》?
  • 孟京輝版《茶館》惹爭議:對經典假想敵式的憤怒
    孟京輝導演的《茶館》,又會成為一部填補中國戲劇史空白的作品。最直接的理由有兩個,首先它是法國「阿維尼翁IN戲劇節」73年來首部入圍演出的中國大陸作品;其次,它恐怕是第一部遭「觀眾大喊退票」的《茶館》改編版本。孟京輝的《茶館》一路在海內外飽受爭議,無論是褒獎或是謾罵,立場和理由極其清晰簡潔。
  • 孟京輝《茶館》:是顛覆、解構還是新拓展、新詮釋
    同樣較勁的還有常四爺和秦二爺,秦二爺那些不斷創造又不斷被收割的「逆產」,本質上等同於王掌柜的大茶館;而常四爺總是念念不忘的「家國情懷」更說明了他們只知道江湖,不懂得社會,更不代表歷史。他們作為個體的所有努力都只能是一個個值得同情的小聰明。   對《茶館》的傳統解讀,都是以論證社會、批判社會為前提的,是與個體的生命歷程相阻斷的。
  • 孟京輝《茶館》惹爭議,戲劇人談經典改編
    五版話劇《茶館》讓我感到原著的強大生命力 「《茶館》的五個公演版本我都看了。有的僅僅只看過一次,有的細節可能記憶有誤,有的甚至很難說完全看明白了。我並不是戲劇專家,但在此我想試著談談我觀看五個話劇《茶館》之後的感受和思考,進行些簡要的對比。敬請批評指教。」
  • 孟京輝改編《茶館》不按套路,一開場有人就懵,輪子是啥意思?
    昨天,烏鎮戲劇節開幕,孟京輝執導的《茶館》作為開幕大戲,拉開了這場戲劇狂歡的序幕,而這一版《茶館》本身亦是一場狂歡。孟京輝、《茶館》,這兩個詞的組合吸引了不少人,熟悉孟京輝和熟悉《茶館》的人大概都想知道這個組合會呈現出一個什麼作品。
  • 孟京輝改編被罵,《茶館》憑什麼不能改?!丨專題
    當時擔任該戲舞美設計師的易立明則設計了傾斜的茶館歪樓,四分之一的角色讓舞臺工作人員來擔任,並要求演員告別「舞臺腔」等藝術處理,尤其是對結尾的處理,保留了沈處長的戲份,體現了原劇作的寓意。此版《茶館》在社會上引發非常大的爭議與討論,毀譽參半。
  • 孟京輝戲劇作品《茶館》,即將登陸北京保利劇
    選擇排演《茶館》,導演孟京輝以尊重的姿態,沿著老舍先生的不朽的靈魂前行,對經典進行了一次盛大的傳承、致敬和再創造。他坦言,「《茶館》是一塊瑰寶,就像酒一樣,老的酒更有味道。老舍的作品經過時間的發酵,依然有能量,對人類的悲憫、未來的擔憂,跟現實有特別直接的關係。
  • 孟京輝版《茶館》 國際首秀獲贊
    ▲孟京輝版 《茶館》劇照  800座的阿維尼翁最大室內劇場在謝幕的一刻讓每一位在場的中國人感受到了如同獲得奧運獎牌般的榮耀禮遇,導演孟京輝攜主創團隊登上舞臺,跟隨音樂跳動的除了演員們的雙腿,還有當代中國的自信面孔。73年的等待,8年的預熱,8個半月的籌備,中國戲劇等來了在世界舞臺的高光時刻。
  • 孟京輝的《茶館》又要開張了,借老舍作品名字,卻有新內容
    這些疑問也不由得讓人對這部戲有了更多期待。《茶館》#推薦理由#《茶館》是老舍最重要的戲劇作品,也是中國話劇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這一版《茶館》顯然也將成為導演孟京輝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首演於去年烏鎮戲劇節的孟氏《茶館》,今年又作為第一部受邀在阿維尼翁IN戲劇節上演的中國大陸劇目而備受關注。不過,你當然不必期望在這部劇裡看到你以往概念裡的《茶館》。這部戲更像是孟京輝對於老舍的一次美學致敬,雖然還是原來的名字,但已經是孟京輝的作品,也是他幾十年舞臺實踐的一次集大成者。沒有看過的戲劇觀眾,還是有必要圍觀一下的。
  • 五部大戲揭幕烏鎮戲劇節,孟京輝導的《茶館》怎麼樣
    其中,由孟京輝執導、文章領銜主演的《茶館》還是全球首演。除了《茶館》,開幕當天還有4部來自世界各地的戲劇同時為戲劇節揭幕。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作品《北國之春》、德國著名劇院塔利亞劇院的《黑暗中的舞者》、李建軍導演的《大眾力學》、澳大利亞現實題材作品《沙漠傍晚六點二十九分》都在烏鎮各具特色的劇場內上演。10月18日晚,第六屆烏鎮戲劇節開鑼。
  • 戲劇舞臺,被《茶館》霸臺
    尤其是根據老舍先生經典作品《茶館》衍生出來的「新作」更是都成為今年引人關注的亮點,一整年的時間,接長不短就有關於話劇《茶館》的新聞爆出,觀眾對於經典的喜愛從未消退,即便在今天很多作品一陣風一樣地紅過就散去的年代,戲劇舞臺依舊被這齣經典作品霸佔著。根據老舍先生《茶館》劇本,李六乙導演和孟京輝導演都做了大膽地解讀,李六乙是用他擅長的四川話做成了川語版,而孟京輝則是用他一貫的先鋒姿態解構了《茶館》。